華文網

豆腐的多種做法,快學起來吧!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主要的生產過程一是制漿,

即將大豆製成豆漿;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漿在熱與凝固劑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體,即豆腐豆腐是我國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記憶中剛開始很難吃,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人們譽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肴品種。豆腐有南和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點石膏(或點鹵)的多少,
南豆腐用石膏較少,因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用石膏較多,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88%。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接下來看看豆腐的多鐘美味做法吧。

1.蝦仁燴豆腐

這道家常菜製作簡單,吃起來卻非常鮮美滑嫩,

湯也特別好喝。親們若是喜歡,不妨試試看~

食材:豆腐,鮮蝦,蔥,薑,香蔥。

做法:準備食材。豆腐1塊,鮮蝦200克,大蔥適量,薑適量,香蔥適量,把蝦的頭、腳、殼、蝦線去掉,留下蝦仁備 用。豆腐切成塊,大蔥切末,薑切末、香蔥切末備用,往蝦仁中依次放入1勺料酒、少半隻蛋清、1勺澱粉抓勻, 醃制10分鐘備用。取一隻空碗,往碗裡放入2勺澱粉,6勺水攪拌成水澱粉備用,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後將蝦仁 放入鍋中滑炒至變色,

然後控油盛出,炒蝦仁剩下的油不要倒掉,用來將薑末、大蔥末煸炒出香味。把蝦仁放入鍋 中, 然後放入1勺鹽,半勺雞精調味,把豆腐放入鍋中燒開後再煮1分鐘。(豆腐下鍋後,為保證豆腐的形狀完 整,切勿用鏟子大力的翻動。)往鍋中倒入300毫升清水,然後大火燒開。把水澱粉倒入鍋中,再次燒開後即可關 火。最後撒少許香蔥末裝盤上桌。

2.麻婆豆腐

說起麻婆豆腐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一道菜了,是川菜中最具代表的菜品之一。一道成功的麻婆豆腐應該是:麻辣 鮮香 滾燙 酥嫩。

食材:豆腐,豬肉,青蒜,蒜末,薑末,花椒,紅辣椒,料酒,鹽,水澱粉,豆瓣醬,豆豉醬,白砂糖。

做法:將豆腐切小塊,加水放進鍋煮開。然後連水帶上豆腐,倒在一個大碗裡面放著備用。

接著倒入水澱粉裡面。水煮 開了,加入小半勺鹽裡面。豬肉切小丁,加入1勺料酒裡面拌勻。這樣花椒辣油就做好了,然後撈出花椒和辣椒不 用另起一鍋,倒入適量的油燒熱後加入花椒和紅尖椒爆香。煸出紅油後,加入薑蒜末裡面炒香,肉顏色變白後, 加入一勺豆豉醬和一勺豆瓣醬。然後倒入剛才的油鍋裡面,用筷子劃散開,煮好後,加入1小勺糖提味,然後把之 前煮好的豆腐瀝出來,倒進鍋裡面。蓋上蓋子燜煮6分鐘左右,接著倒入1碗水裡面煮開,最後盛出來,再加入水澱 粉裡面,撒上青蒜末和花椒碎就完成了。

正所謂: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錢來又滋補。豆腐除了營養外,還有許多要用價值。中醫學告訴我們,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又清熱·潤燥·解毒·補中·生津·寬腸等功效。中醫常利用豆腐的清熱·解毒和生津的作用,來治療胃腸熱證和陰證,所以大家快快學起來吧。

然後把之 前煮好的豆腐瀝出來,倒進鍋裡面。蓋上蓋子燜煮6分鐘左右,接著倒入1碗水裡面煮開,最後盛出來,再加入水澱 粉裡面,撒上青蒜末和花椒碎就完成了。

正所謂: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錢來又滋補。豆腐除了營養外,還有許多要用價值。中醫學告訴我們,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又清熱·潤燥·解毒·補中·生津·寬腸等功效。中醫常利用豆腐的清熱·解毒和生津的作用,來治療胃腸熱證和陰證,所以大家快快學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