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趙霖:我為什麼反對多喝牛奶?每天一升奶,孩子橫著長

圖為電影《人在囧途》主演王寶強,把“攢”的牛奶帶回家過年的劇照。

本文參考資料:

院長線上按+

以下是一段趙霖教授與某位元家長的對話:

我們醫院有個教授找我說:“我女兒不長個,有人勸我,讓她把牛奶當水喝,於是我每天給孩子準備1升牛奶,讓她帶去學校喝。”我說:“這也行,但這孩子不是豎著長,她會橫著長。”

1、趙霖:牛奶喝多了,孩子橫著長

▲趙霖 ,中央保健委員會預防保健會診專家。

保健會診專家趙霖教授,

在食療營養方面很有一手,

他的“寓醫于食”保健理念,

讓普羅大眾廣為收益,

以下是他對孩子喝牛奶的指導案例。

2005年,美國哈佛大學公佈一研究結果,

觀察1.2萬名9~14歲的兒童,

發現兒童喝牛奶越多,長得越胖,

醫院有個教授找我說,她女兒不長個,

她說:

“有人勸我,讓她把牛奶當水喝,

我每天給孩子備1升牛奶,讓她帶著喝。”

我說:

“這也行,但這孩子不是豎著長,她會橫著長。”

這是因為,

一袋225毫升的全脂奶,熱量是150千卡,

低脂奶它的熱量100千卡,

脫脂奶,還有85千卡熱量,

所以,孩子能把牛奶當水喝,

這孩子一天要喝進多少熱量。

所以,孩子這樣把牛奶當水喝,

久而久之,便造成能量攝入過量,

腸胃消化功能隨之下降,

那能量便以脂肪形式儲存在體內,

結果就會導致肥胖—橫著長了。

2、徐文兵:我為什麼反對多喝牛奶

▲徐文兵,厚樸中醫學堂堂主,曾受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

牛奶是臨時或者暫時當藥喝的,

絕對不能每天當水喝,

牛奶喝多了,有可能得病,

很多人不知道,

牛奶是陰寒的東西,

鼓勵孩子喝,是因為孩子是純陽之體,

兩者一結合正好,

有病人說,把牛奶煮開,不就熱了,

你吃冰鎮辣椒,它是冰鎮但它也是“熱”的,

同理牛奶煮開也是“涼”的,要消耗陽氣。

可能有人就會反駁說,

歐洲人從小到大一直都在喝牛奶,

人家的平均壽命也挺高的,

美國人也會得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

可能和過度喝牛奶有關。

二戰以後,日本人開始喝牛奶,

個長高了,體質也變好了,

所以日本人流行“每人一杯牛奶”,

他們生完孩子以後,

政府還會免費補貼給他們牛奶,

但現在日本人幾乎95%的人都得花粉症,

一到春天,他們都帶口罩,全都對花粉過敏,

過敏有很多種,

一是對花粉過敏,二是對食物過敏,

這是身體受不了異體蛋白而導致的。

所以,牛奶大家可以拿它去泡澡,

但是不要每天把它當水喝,

多喝消化不了,就會致病,適量就好。

3、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抵抗力這麼差?黃甡:原因在於洋奶粉喝多了

黃甡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兒科醫生、著名育兒專家。

黃甡說,作為一名兒科醫生,

他早已累得筋疲力盡,多病纏身,

現在孩子怎麼了,為何抵抗力這麼差,

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

他發現了病因—不正確喝奶

並把以下小兒喝奶知識梳理出來,

讓更多人認識到其中誤區。

誤區一:母乳餵養媽媽就大補

只要媽媽一母乳餵養,就進入大補模式,

這樣讓嬰兒根本消化不了,影響其吸收。

誤區二:常給孩子喝壓床奶

對於食欲旺盛的兒童,

除正餐外又從飲料飲品中獲得能量,

多喝壓床奶,就造成能量攝入過多,

便以脂肪形式儲存起來,結果導致肥胖。

誤區三:羊奶粉就是貴來就是好

進口奶粉是根據歐美人體質制定的,

並不適合中國孩子們喝,

因為有些孩子老出現過敏性腸炎,

根源就是奶的問題,

我們孩子適合母乳餵養,不用再添加奶粉,

等孩子斷奶後,正常飲食也可補充營養。

4、今天的牛奶已經不是過去的牛奶了

奶牛最早出現是在400多年前,

由歐洲早期傳教士和殖民者,

在東南亞引種雜交後流入雲南邊境,

目前牛奶生產和以前自然生產的,

有非常大的區別。

那誰比較合適怎樣喝

少兒是少陽之體,適合陰寒的牛奶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

牛奶可以偶爾喝,

絕對不能每天當水喝,

如果非要喝,在牛奶里加些熱性的食物,

比如乾薑、肉桂、蓽菠或是桂皮。

那我們日常喝牛奶時,如何辨別其品質,

把牛奶加熱到燙手但不煮沸的程度,

再倒入透明杯中,

如果牛奶出現一層均勻奶皮,

表明牛奶品質較好,乳脂率高,

看包裝上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

含量高意味著牛奶的品質較好。

牛奶肯定是好東西,

但好東西不一定是適合你,

牛奶肯定是中醫裡一味珍貴的藥,

但今天的牛奶並不是過去的牛奶了。

中國人體質究竟與牛奶配不配

乳糖酶,牛奶中的一成分,

牛奶中的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吸收。

如沒乳糖酶,乳糖在腸道堆積引起發酵,

從而產生腹脹、腹痛、腹瀉,

這就是“乳糖不耐症”,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

中國人的乳糖不耐受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見到腹瀉、脹氣的是很常見。

曾有資料包道在中國,

3~13歲1168名兒童中調查:

87%兒童乳糖不耐受發生在7-8歲,

因此牛奶可適當喝,但不能當水喝。

黃甡 ,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兒科醫生、著名育兒專家。

黃甡說,作為一名兒科醫生,

他早已累得筋疲力盡,多病纏身,

現在孩子怎麼了,為何抵抗力這麼差,

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

他發現了病因—不正確喝奶

並把以下小兒喝奶知識梳理出來,

讓更多人認識到其中誤區。

誤區一:母乳餵養媽媽就大補

只要媽媽一母乳餵養,就進入大補模式,

這樣讓嬰兒根本消化不了,影響其吸收。

誤區二:常給孩子喝壓床奶

對於食欲旺盛的兒童,

除正餐外又從飲料飲品中獲得能量,

多喝壓床奶,就造成能量攝入過多,

便以脂肪形式儲存起來,結果導致肥胖。

誤區三:羊奶粉就是貴來就是好

進口奶粉是根據歐美人體質制定的,

並不適合中國孩子們喝,

因為有些孩子老出現過敏性腸炎,

根源就是奶的問題,

我們孩子適合母乳餵養,不用再添加奶粉,

等孩子斷奶後,正常飲食也可補充營養。

4、今天的牛奶已經不是過去的牛奶了

奶牛最早出現是在400多年前,

由歐洲早期傳教士和殖民者,

在東南亞引種雜交後流入雲南邊境,

目前牛奶生產和以前自然生產的,

有非常大的區別。

那誰比較合適怎樣喝

少兒是少陽之體,適合陰寒的牛奶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

牛奶可以偶爾喝,

絕對不能每天當水喝,

如果非要喝,在牛奶里加些熱性的食物,

比如乾薑、肉桂、蓽菠或是桂皮。

那我們日常喝牛奶時,如何辨別其品質,

把牛奶加熱到燙手但不煮沸的程度,

再倒入透明杯中,

如果牛奶出現一層均勻奶皮,

表明牛奶品質較好,乳脂率高,

看包裝上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

含量高意味著牛奶的品質較好。

牛奶肯定是好東西,

但好東西不一定是適合你,

牛奶肯定是中醫裡一味珍貴的藥,

但今天的牛奶並不是過去的牛奶了。

中國人體質究竟與牛奶配不配

乳糖酶,牛奶中的一成分,

牛奶中的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吸收。

如沒乳糖酶,乳糖在腸道堆積引起發酵,

從而產生腹脹、腹痛、腹瀉,

這就是“乳糖不耐症”,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

中國人的乳糖不耐受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見到腹瀉、脹氣的是很常見。

曾有資料包道在中國,

3~13歲1168名兒童中調查:

87%兒童乳糖不耐受發生在7-8歲,

因此牛奶可適當喝,但不能當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