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因為林徽因的一句話,她把一生都獻給了景泰藍

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文化街。這一天,梁思成陪同林徽因來逛古玩市場。在古色古香,琳琅滿目的藏品中,一件景泰藍花瓶吸引了林徽因,攤主見林徽因甚是喜歡,便說:“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藍,別處你是見不到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了。”

林徽因與梁思成

林徽因聽了這話,不禁為這種傳統工藝的命運擔憂起來。林徽因買下這只花瓶後,便與梁思成再三商量,決定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一個美術組,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而在林徽因的美術小組中,有一人功不可沒,她就是工藝美術大師——錢美華。

錢美華

1927年,錢美華生於浙江省寧海縣,對手工藝的熱愛,與家庭的影響分不開。錢美華的父親和哥哥都是製造鋼筆的工藝師,姐姐繡一手好刺繡,母親懂得做藍印花布,從母親手中第一次看到了藍印花布的時候,生動樸實的花紋打動了她。

第一次見到景泰藍的時候,

錢美華還在浙江美院讀書。有一次,學校組織到北京參觀物質文化交流展,錢美華第一次看見了景泰藍花瓶,生動細緻的花紋,富麗的色澤和造型折服了她。初識景泰藍藝術品,讓錢美華讚歎不已,也帶來錢大師與景泰藍一生的緣分。

1951年6月, 錢美華被分配到北京特藝進出口公司任研究員。後來在梁思成先生的建議下,錢美華到清華大學進修,師從林徽因,主研工藝美術。在清華學習期間,梁思成、林徽因的學識和思想境界對錢美華的影響非常大,再加上對景泰藍工藝的無比熱愛,

也奠定了她終生追求的目標。

在林徽因的指導下, 錢美華為景泰藍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突破了以往單調的荷花、牡丹圖。錢美華還多次到景泰藍作坊調查研究,從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一道一道工序跟著老工人幹活,熟悉每一個工藝流程。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她基本摸清了北京僅存的幾家作坊和景泰藍生產情況。而要拯救這一瀕臨滅絕的民族藝術,最關鍵是調整生產結構,全面更新設計,才能起死回生。

北京的景泰藍作坊

1955年春, 28歲的錢美華收到梁思成的來信匆匆趕往同仁醫院,當時51歲的恩師林徽因已經病危。病床上的林徽因呼吸並不順利,見錢美華來了,神情並沒有太多變化,只是問近來工藝品設計的情況如何。她好容易張開嘴,說:“美華,你記住了,景泰藍是國寶,不能在新中國失傳。”

林徽因病危

看著病床上的恩師,想起林徽因在病榻前給她開過的書目,挑燈夜戰整理的景泰藍圖稿,錢美華眼睛濕潤了……這是師徒最後一次見面,錢美華說,老師每吐出一個字,鼻子上的氧氣管就跟著顫動,可字字都真切。也正是因為林徽因的這句遺言,決定了錢美華一生的追求。

所以,當1958年工貿分開時,錢美華毅然選擇了基層,來到北京市琺瑯廠從事景泰藍專業設計工作。錢美華進廠後,在每道工序的製作車間都待過,向第一線的師傅請教,把傳統的景泰藍樣式:小口,觀音,筒子等都做了一個遍。她虛心勤奮,通常一道工序三年出師,她一年就出師,能做出成品。

錢美華與沈從文

當時,為瞭解景泰藍的發展歷程,梁思成給錢美華推薦了一位老師,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沈從文先生。沈先生是著名的考古學家,當時在故宮博物院兼職工作。沈先生告訴錢美華,故宮的景泰藍很多,有幾個房間甚至都摞到了房頂,他給錢美華出了個點子讓她去故宮臨摹圖案。

因為故宮存放景泰藍的珍寶館一般不對外開放,所以錢美華和故宮工作人員商量好把自己反鎖在裡面,清早進去,晚上出來,一干就是連續十多天,夏天館裡還算涼快,渴了吃個番茄,餓了啃個麵包。冬天就艱苦多了,手凍僵了不說,毛筆頭經常凍得像棗核,錢美華便呵開冰凍,堅持臨摹,終於掌握了傳統紋樣的規律,也找到了不少失傳的圖案。

臨摹中的錢美華

1971年制胎車間發生了一起機器爆炸,錢美華就在5米附近,頭髮上身上都是碎片,受了點輕傷,丈夫很是擔心,可她把傷口一包,很快就又出現在車間裡了。同時,她不停地進行創新嘗試,在擔任總工藝師前後,改變了數百年來憑印象進行手工傳授的習慣,將傳統樣式製成圖紙。

為了做好掐花和點藍的活兒,她和師傅們常去中山公園一起看自然花鳥,感受自然的顏色和形態以改變傳統工藝中顏色漸變效果不明顯,形態不生動的缺點。在點藍工序裡,她也改變了過去一些老工人偷偷調色,對學徒留一手的做法。錢美華以自己美院學來的知識,毫無保留地給學生們講配色的方法。她編寫的《景泰藍創作設計》教材,影響了以張同祿、戴嘉林、楊宏勳為代表的許多景泰藍大師。

錢美華創作的作品從風景到人物,從圖案到花卉,從傳統到現代,大到 70吋的巨制,小到鼻煙壺無不涉足。錢美華大師堅持人民美學理念,主張不照搬古人,不墨守成規,繼承傳統並不斷探索創新。她設計的圖案靜中有動,採用多層次裝飾手法,豐富不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錢美華的從藝生涯中,多次參與重大活動的設計工作。1952年,我國首次承辦國際性會議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受國務院委託,錢美華與清華大學工藝美術研究小組的兩位同志擔任大會美工和禮品設計。在三種會議禮品中,景泰藍檯燈是其中之一,郭沫若稱“這是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上世紀50年代末,錢美華還參與了人民大會堂北京廳的裝飾設計工作,她設計的景泰藍方盒、託盤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周恩來總理看後非常滿意,評價作品“樸實大方”。

在錢美華這一輩老工藝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的景泰藍工藝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得到了拯救,七八十年代迎來了全面復興,北京琺瑯廠和北京工藝美術廠等國內生產製作景泰藍的專業廠家,又使北京重新恢復了“景泰藍之鄉”的美譽。

錢美華作品《和平頌寶鑒》

從業的60多年來,錢美華大師兢兢業業,碩果累累,由她主持研製景泰藍二代產品“銀晶藍”,1987年榮獲輕工部科研成果三等獎、1988年國家技術進步三等獎;2005年,78歲高齡的錢美華為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聯合國成立60周年而創作了《和平頌寶鑒》; 2006年《蓋碗型瓶》獲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

錢美華 景泰藍製作——銅胎掐絲琺瑯蓋碗型瓶

2009年,82歲高齡的錢美華先生,連袂新生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任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總工藝師鐘連盛、高級技師李靜精心設計製作了集她老人家一生智慧的收官之作——《和平尊》。

錢美華景泰藍巨制《和平尊》

勤苦一生,為景泰藍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默默奮鬥了60多個春秋,獲得的榮譽也數不勝數。但這名和善的老太太身上沒有一點泰斗級大師的架子,素色的襯衫,溫和的笑容,參加會議時脖子上仍掛著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樸素的大師級人物,才可以說是景泰藍行業的泰斗,是大國的工匠。

錢美華遵從林徽因的遺願,為景泰藍藝術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畢生精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讚揚和崇敬。2010年3月31日,錢美華大師因病于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她用60多年守護著景泰藍,從年輕的小姑娘到白髮蒼蒼的老人。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長城君語

最關鍵是調整生產結構,全面更新設計,才能起死回生。

北京的景泰藍作坊

1955年春, 28歲的錢美華收到梁思成的來信匆匆趕往同仁醫院,當時51歲的恩師林徽因已經病危。病床上的林徽因呼吸並不順利,見錢美華來了,神情並沒有太多變化,只是問近來工藝品設計的情況如何。她好容易張開嘴,說:“美華,你記住了,景泰藍是國寶,不能在新中國失傳。”

林徽因病危

看著病床上的恩師,想起林徽因在病榻前給她開過的書目,挑燈夜戰整理的景泰藍圖稿,錢美華眼睛濕潤了……這是師徒最後一次見面,錢美華說,老師每吐出一個字,鼻子上的氧氣管就跟著顫動,可字字都真切。也正是因為林徽因的這句遺言,決定了錢美華一生的追求。

所以,當1958年工貿分開時,錢美華毅然選擇了基層,來到北京市琺瑯廠從事景泰藍專業設計工作。錢美華進廠後,在每道工序的製作車間都待過,向第一線的師傅請教,把傳統的景泰藍樣式:小口,觀音,筒子等都做了一個遍。她虛心勤奮,通常一道工序三年出師,她一年就出師,能做出成品。

錢美華與沈從文

當時,為瞭解景泰藍的發展歷程,梁思成給錢美華推薦了一位老師,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沈從文先生。沈先生是著名的考古學家,當時在故宮博物院兼職工作。沈先生告訴錢美華,故宮的景泰藍很多,有幾個房間甚至都摞到了房頂,他給錢美華出了個點子讓她去故宮臨摹圖案。

因為故宮存放景泰藍的珍寶館一般不對外開放,所以錢美華和故宮工作人員商量好把自己反鎖在裡面,清早進去,晚上出來,一干就是連續十多天,夏天館裡還算涼快,渴了吃個番茄,餓了啃個麵包。冬天就艱苦多了,手凍僵了不說,毛筆頭經常凍得像棗核,錢美華便呵開冰凍,堅持臨摹,終於掌握了傳統紋樣的規律,也找到了不少失傳的圖案。

臨摹中的錢美華

1971年制胎車間發生了一起機器爆炸,錢美華就在5米附近,頭髮上身上都是碎片,受了點輕傷,丈夫很是擔心,可她把傷口一包,很快就又出現在車間裡了。同時,她不停地進行創新嘗試,在擔任總工藝師前後,改變了數百年來憑印象進行手工傳授的習慣,將傳統樣式製成圖紙。

為了做好掐花和點藍的活兒,她和師傅們常去中山公園一起看自然花鳥,感受自然的顏色和形態以改變傳統工藝中顏色漸變效果不明顯,形態不生動的缺點。在點藍工序裡,她也改變了過去一些老工人偷偷調色,對學徒留一手的做法。錢美華以自己美院學來的知識,毫無保留地給學生們講配色的方法。她編寫的《景泰藍創作設計》教材,影響了以張同祿、戴嘉林、楊宏勳為代表的許多景泰藍大師。

錢美華創作的作品從風景到人物,從圖案到花卉,從傳統到現代,大到 70吋的巨制,小到鼻煙壺無不涉足。錢美華大師堅持人民美學理念,主張不照搬古人,不墨守成規,繼承傳統並不斷探索創新。她設計的圖案靜中有動,採用多層次裝飾手法,豐富不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錢美華的從藝生涯中,多次參與重大活動的設計工作。1952年,我國首次承辦國際性會議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受國務院委託,錢美華與清華大學工藝美術研究小組的兩位同志擔任大會美工和禮品設計。在三種會議禮品中,景泰藍檯燈是其中之一,郭沫若稱“這是新中國的第一份國禮”。上世紀50年代末,錢美華還參與了人民大會堂北京廳的裝飾設計工作,她設計的景泰藍方盒、託盤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周恩來總理看後非常滿意,評價作品“樸實大方”。

在錢美華這一輩老工藝師們的共同努力下,北京的景泰藍工藝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得到了拯救,七八十年代迎來了全面復興,北京琺瑯廠和北京工藝美術廠等國內生產製作景泰藍的專業廠家,又使北京重新恢復了“景泰藍之鄉”的美譽。

錢美華作品《和平頌寶鑒》

從業的60多年來,錢美華大師兢兢業業,碩果累累,由她主持研製景泰藍二代產品“銀晶藍”,1987年榮獲輕工部科研成果三等獎、1988年國家技術進步三等獎;2005年,78歲高齡的錢美華為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聯合國成立60周年而創作了《和平頌寶鑒》; 2006年《蓋碗型瓶》獲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

錢美華 景泰藍製作——銅胎掐絲琺瑯蓋碗型瓶

2009年,82歲高齡的錢美華先生,連袂新生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任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總工藝師鐘連盛、高級技師李靜精心設計製作了集她老人家一生智慧的收官之作——《和平尊》。

錢美華景泰藍巨制《和平尊》

勤苦一生,為景泰藍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默默奮鬥了60多個春秋,獲得的榮譽也數不勝數。但這名和善的老太太身上沒有一點泰斗級大師的架子,素色的襯衫,溫和的笑容,參加會議時脖子上仍掛著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樸素的大師級人物,才可以說是景泰藍行業的泰斗,是大國的工匠。

錢美華遵從林徽因的遺願,為景泰藍藝術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畢生精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讚揚和崇敬。2010年3月31日,錢美華大師因病于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她用60多年守護著景泰藍,從年輕的小姑娘到白髮蒼蒼的老人。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長城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