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社群行銷不好做?是不是這四個方面出了問題?

戲言戲語:

是不是有一種痛叫:你家的群在南方的豔陽裡四季如春,我家的群在北方的寒夜裡大雪紛飛

近日,我們調戲電商推送了一篇很火的文章——《我去順豐門店取了一個快遞,

結果揭開了他們大零售的秘密》,眾讀者在佩服順豐家深耕社群能力的同時,也有一些在感歎:為啥我家的社群就運營不起來呢?據深入瞭解,活躍度低、粘性差、裂變慢是當前群主們面臨的主要困境。

面對這些困境,我們組織了作者與調戲電商的會員們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分享交流,我們遴選一些精華內容,與大家共賞:

01

什麼樣的社群才是一個好社群?

評判一個社群好壞的標準是什麼?調戲電商一位正在做社群的會員認為,

“一個能持續輸出價值、不斷裂變擴大的群就是好群”。

在好的社群中,裂變應該是一種自動行為,雖然通過返利、補貼等途徑也可以實現裂變,但這樣的方式燒錢且走不長遠。

而手握千家門店,掌管千餘社群的另一位會員Tiger總結道:“好的社群應該具備四點,1、有持續不斷的新鮮血液。2、有良好的內容。3、良性的互動。4、完善的運營機制(包括運營和淘汰等)”。

並且認為,衡量一個社群品質的最重要標準還是“活躍用戶數”,

總結下來,我們想要構建的理想社群,應該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活躍度高、能持續裂變並擁有完善的運營機制和盈利模式的群體。

02

產品不過關,話說再多也枉然

在社群裡,一個產品都是速生速死的,除非產品很厲害。

產品的功能設置也滲透著商業邏輯。如果你是單一品類,那麼你的產品就要在各方面都非常給力,或者具有很強的稀缺性。而多品類的社群行銷,在產品選擇方面就要注意設置好引流產品與利潤產品。

引流產品,可以是是實體的產品,也可以是服務或者內容。

03

產品內容化,讓你的產品會說話

蛋糕品牌好利來在做自己的官網時,

除了設計清新甜美的展示頁面,還為經典產品“半熟芝士”和“蜂蜜蛋糕”拍攝了製作視頻,使消費者目睹蛋糕的製作過程,極易產生信任與好感。此外,三小時急速送達、不滿意可退貨、門店新品試吃等都成為好利來的標籤,無限吸粉。

▲好利來官方首頁

長圖文、短視頻、直播等傳播形式在社群行銷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效果似乎也蠻好。調戲電商一位做水果零售的會員王華,就將產品的產地、運輸、包裝、果園狀況、品質協力廠商認證等資訊製作成各種圖片和視頻發佈。這種視覺化的場景體驗無需多言,自然傳達了安全、健康、新鮮的產品資訊。正因如此,他們出售的有機葡萄,。他認為:“高客單價不是問題,沒有把產品內容化才是問題。內容就是觸點,內容引導消費。”

除了形式上的考量,產品在內容上還要會“蹭”,即借助人物、事件等本身的社會效應達到推廣產品的目的,蹭熱點、蹭節日、蹭電影、蹭天氣……總之,只有想不到,沒有蹭不到。這種借勢行銷不僅增加了產品的曝光率,提高了消費可能,而且企業也可以借機傳達自身的理念與文化,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打造記憶感。

▲下雨天,便利蜂借勢將雨傘內容化為海報

04

用服務思維做社群,提升附加值

社群更多時候還是基於一種情感聯結,我們也許沒見過彼此的臉,卻因為相同的地域、興趣、需求而聚集在一個小小的螢幕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社群能有多少溫度,就能產生多大熱度。

以“人”為出發點,很多社群嘗試提供諸如天氣預報、知識分享、免費運送等服務,一些零售類社群還會結合不定期的競猜、抽獎、秒殺或其他興趣活動來提高活躍度,沉澱社員。

然而,單純的線上交互無論怎樣熱鬧,重利益關係的連接還是具有脆弱性,難以與品牌建立真實可靠的情感共鳴,用戶的忠誠度就會很低,再加上移動互聯網“輕”的特質,粉絲遷移成本低,因而很多社群在後期的流失率很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線下入口成為很多群主進攻的第二關卡。事實上,如果社群的活躍度和粘性都達到了一定程度,那麼線下的溝通交互也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社群線下活動玩得好的如伏牛堂·霸蠻社的青年公益、觀影會、讀書會、北馬,小米社區的MIUI 俱樂部、小米同城會等。而對於有實體門店的社群來說,線上線下的交互則更加日常,這也就更加考驗店員的服務意識與人際能力——能不能把客戶處成熟人甚至朋友?

▲原麥山丘的新品上市品鑒會,近600人報名,圖為品鑒會現場。原麥山丘還有讓粉絲為新品取名的活動,入選者可得500元麵包卡。

可以看到,社群行銷從最初的選品到推廣、維護,它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建個群賣東西這樣簡單,更需要的是一種社群思維:產品-需求--流量-成交-裂變,沒有觀念的轉換,沒有系統的構建,社群行銷就只能是徒有虛名,帶不來真正的效益。以上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後,贈送各位一個思維導圖,這是我們會員Tiger先生的社群運營構思,包括了社群的內容運營和活動運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內容就是觸點,內容引導消費。”

除了形式上的考量,產品在內容上還要會“蹭”,即借助人物、事件等本身的社會效應達到推廣產品的目的,蹭熱點、蹭節日、蹭電影、蹭天氣……總之,只有想不到,沒有蹭不到。這種借勢行銷不僅增加了產品的曝光率,提高了消費可能,而且企業也可以借機傳達自身的理念與文化,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打造記憶感。

▲下雨天,便利蜂借勢將雨傘內容化為海報

04

用服務思維做社群,提升附加值

社群更多時候還是基於一種情感聯結,我們也許沒見過彼此的臉,卻因為相同的地域、興趣、需求而聚集在一個小小的螢幕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社群能有多少溫度,就能產生多大熱度。

以“人”為出發點,很多社群嘗試提供諸如天氣預報、知識分享、免費運送等服務,一些零售類社群還會結合不定期的競猜、抽獎、秒殺或其他興趣活動來提高活躍度,沉澱社員。

然而,單純的線上交互無論怎樣熱鬧,重利益關係的連接還是具有脆弱性,難以與品牌建立真實可靠的情感共鳴,用戶的忠誠度就會很低,再加上移動互聯網“輕”的特質,粉絲遷移成本低,因而很多社群在後期的流失率很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線下入口成為很多群主進攻的第二關卡。事實上,如果社群的活躍度和粘性都達到了一定程度,那麼線下的溝通交互也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社群線下活動玩得好的如伏牛堂·霸蠻社的青年公益、觀影會、讀書會、北馬,小米社區的MIUI 俱樂部、小米同城會等。而對於有實體門店的社群來說,線上線下的交互則更加日常,這也就更加考驗店員的服務意識與人際能力——能不能把客戶處成熟人甚至朋友?

▲原麥山丘的新品上市品鑒會,近600人報名,圖為品鑒會現場。原麥山丘還有讓粉絲為新品取名的活動,入選者可得500元麵包卡。

可以看到,社群行銷從最初的選品到推廣、維護,它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建個群賣東西這樣簡單,更需要的是一種社群思維:產品-需求--流量-成交-裂變,沒有觀念的轉換,沒有系統的構建,社群行銷就只能是徒有虛名,帶不來真正的效益。以上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後,贈送各位一個思維導圖,這是我們會員Tiger先生的社群運營構思,包括了社群的內容運營和活動運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