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視野看渝北」重慶晚報:渝北新建26個停車場

【重慶晚報】渝北新建26個停車場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渝北區獲悉,

今年渝北區共實施26個公共停車場項目,其中立體停車樓10個、簡易機械式停車場9個、臨時停車場7個,擬建停車位約4000個。

這些公共停車場位於哪裡?重慶晚報記者帶你打探。

碧津公園立體停車樓

位於錦湖路碧津公園西南門,占地3124平方米,建設智慧立體機械式停車樓,擬建停車位496個。目前已進場施工。

龍塔公園公共停車庫

位於龍塔公園旁,占地1750平方米,擬建停車位50個,

建設地下坡道式停車庫。目前工程主體已完工,預計年內投用。

龍頭寺社區公園停車庫

位於龍頭寺社區公園旁,占地2347平方米,擬建停車位133個,建設地下3層坡道式停車庫。目前已基本完工。

兩路農貿市場立體停車樓

位於兩路農貿市場旁,擬建停車位268個,建設立體機械式停車樓,目前已開工建設,預計明年投用。

百靈苑地下停車庫

位於龍山街道旗山路百靈苑社區附近,占地約4000平方米,

擬建停車位220餘個,目前進行方案設計和審批等相關工作。

雙蘭地下停車庫

位於空港新城片區蘭桂大道和蘭馨大道交匯處,占地約7900平方米,擬建停車位400個,目前正開展方案設計和地勘工作。

耍壩地下停車庫

位於龍山街道東和春天社區旁,建設地下3層停車庫,地面為市民休閒廣場,擬建停車位1000個。目前已完成方案設計,正在開展施工圖設計工作。

香港置地地下車庫

位於中央公園東側,擬建停車位246個,建設地下坡道式停車場,目前已完成方案設計,正在開展施工圖設計工作。

【重慶晨報】新牌坊立交將大變臉 松牌路往來機場路不再繞轉盤

渝北區新牌坊立交的改造正在加緊推進中,未來將變得四通八達!昨天,

記者從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悉,今年內將完成松牌路往機場路的臨時交通轉換,並開挖下穿道。預計改造完成後變成互通式立交,松牌路往來機場路不再繞轉盤。

三層立交通往5個方向

本次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建成後將形成三層互通式立交,並通往5個方向,即松牌路、新南路、紅錦大道紅旗河溝及觀音橋方向、紅錦大道人和及機場方向、新溉大道龍頭寺方向。

將增加7條匝道、兩條進出中渝9號地塊車庫的通道,主要的共9條,以及加州城市花園與中渝國際都會車行通道,F道路與中渝國際都會轉換通道等。具體為:

A匝道是松牌路—紅錦大道(機場路方向),單向兩車道,為下穿道;

B匝道是紅錦大道(機場路方向)—松牌路,單向兩車道;

C匝道是嘉州路—松牌路—紅錦大道(機場路方向),單向兩車道;

D匝道是中渝9號地塊進車庫通道;

E匝道是紅錦大道(機場路方向)—新南路;

F匝道是從松牌三路—嘉州路,雙向兩車道;

G匝道是新溉大道—紅錦大道(機場路方向),單向兩車道;

J匝道是從新南路—松牌路;

L2匝道是中渝9號地塊出車庫通道,接松牌路。

社區將直通商業車庫

新牌坊立交改造後,將實現“人車分流”,建一座“環形”人行天橋,同樣是連接5個路口。

專案部負責人介紹,“環形”人行天橋就在目前的轉盤之上、高架橋之下。目前,人行過街主要由紅綠燈控制。“人車分流”後,車輛通過將更快,行人也更安全。

這座立交改造後的變化,還在於連接了周邊幾座車庫,打通“微循環”。比如,中渝9號地塊車庫設計了幾個出入口,可以通過連接道路迅速進入立交系統。

而且,加州城市花園停車庫“打擠”,如今也有連接道通往中渝國際都會的車庫。這個新的商業綜合體設計了5000多個車位,方便社區車主進入商業車庫停放,也緩解了“停車難”。

年內,將完成松牌路往機場路的臨時交通轉換,目前正在搭設鋼便橋。專案工期約750天。通車後,機場路與松牌路可實現直通,減少在轉盤停留的時間,車行能節約10—15分鐘。

新聞縱深

從平面交叉到互通立交

新牌坊立交因連接5個方向,一直是比較重要的交通節點,但最早是一個“平面交叉”。

上世紀90年代,新牌坊交通節點進行了第一次建設。主要是修建轉盤、紅錦大道下穿道兩個部分,解決了觀音橋、紅旗河溝方向,與機場路、人和方向的快速直達。

2007年6月,新牌坊交通節點第二次建設完成通車。這次主要是建設“Y”字形高架橋,解決新南路到新溉大道龍頭寺方向,新南路到紅旗河溝、觀音橋方向。

如今,新牌坊交通節點正在進行第三次建設,兩年多以後將變為“互通立交”。

相關新聞

渝北今年將投資6.2億建8個城市立交

根據《渝北區“內暢外聯”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渝北區今年要推進150個項目,年度計畫完成投資90億元。其中,今年共實施包括新牌坊立交在內的8個城市立交專案,年度計畫完成投資6.2億元。

新南立交

新南立交為互通式立交,位於新南路與星光大道相交節點。新南立交北往財富中心、人和立交、禮嘉,南往松牌路立交,西接余松路立交,東接新牌坊立交,是進出北環立交及渝澳大道的重要“咽喉”。

在新南路上將架起一座高架橋,起于尚源印象社區附近,上跨龍湖西路、星光大道、西湖路、青楓南路4個路口,止于龍珠花園社區附近。除了上跨高架橋,未來還將在星光大道處實施南北下穿道方案,和現有新南路以及上跨高架橋形成3層菱形立交。

回興立交

回興立交是機場路與服裝城大道相交,並與周邊道路所形成的組合式立交。改造後立交占地約200畝,新建匝道、改建17條立交匝道及道路,分別為立交匝道A—K線、湖濱東路改造段、玫瑰城道路改造段、加油站支路、新建機場路下穿道、寶桐路Ⅰ、寶桐路Ⅱ。

回興立交完工後,回興上下機場路將更快,同時方便從服裝大道調頭前往寶桐路,並緩解雙湖路的擁堵。

機場高速聯絡道

機場高速聯絡道位於碧津輕軌站附近,將修建4條匝道連接機場高速,形成一座立交橋。目前,該項目正在實施招標工作,今年預計完成工程量的30%。

春華立交

位於春華大道與繞城高速交叉處,為雙喇叭全互通式立交,將實施道路工程、橋樑涵洞工程、管網及照明工程等。

資料谷北立交

仙桃資料谷北立交工程由資料穀東、西環線與渝廣高速、悅港北路組合成互通立交,專案包含匝道A—I線、渝廣高速西側新增輔道、長1公里數據谷濱河路、立交景觀綠化及配套照明工程。

觀音公園立交

觀音公園立交起于飛湖路與雙龍西路交叉口,終點接入金玉路仙桃街道旁,全長約1850米,路幅寬23米,採用“螺旋式”設計方式,避開了沿線建築,利用了地形高差。目前,正在開展方案比選工作。

金山立交

金山立交是悅港大道、金山大道及渝廣高速相交節點,為變異蝶形互通立交,共設置10條立交匝道,全長約5.01公里。匝道為單向雙車道,路幅寬9米。

【華龍網】渝北區積極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

為進一步營造關愛殘疾人的社會環境,全面發展殘疾人事業,近段時間以來,重慶渝北區各級有關部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殘疾人幫扶活動,推出一系列關心關愛殘疾人措施,加大扶殘助殘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扶殘助殘氛圍,讓殘疾人充分感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渝北區殘聯:上門辦證 暖心服務

近日,渝北區殘聯啟動了“下鄉上門”辦證服務工作,入戶為10多個鎮街的殘疾人家庭提供上門辦理殘疾證服務,切實解決殘疾人的實際困難。

渝北區殘聯工作人員與醫務工作人員來到石船鎮金灘村二社鄢開志老人家中,詳細瞭解了老人的傷殘情況。據瞭解,年前老人因腦血栓導致神經受壓迫,左腿組織壞死,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確定老人的病情後,工作人員現場對老人的身份及殘疾狀況進行了登記,並承諾一個月後將殘疾證辦好交到老人手中。

據悉,此次“下鄉上門”辦證服務工作,主要針對疑似重度的肢體殘和視力殘的村民群眾不方便出門的情況。渝北區殘聯工作人員和殘疾鑒定專家通過病案資料及現場鑒定,為符合辦證條件的殘疾村民進行登記、拍照、建檔。據統計,根據前期渝北區殘聯的摸底調查,預計有200余名殘疾人符合辦證條件,享受殘疾證上門辦理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採取“下鄉上門”辦證的同時,渝北區殘聯還進一步簡化辦證程式,對家住農村的殘疾人實行片區集中辦理。

龍塔街道:小手大愛 益心同行

近日,龍塔街道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小手大愛、益心同行、愛心助殘”的義賣活動,吸引眾多市民駐足。

當天,義賣現場擺放了“鑽石畫”、七彩盆栽、“繽紛帽”、紐扣花、玩具、書籍等義賣品。它們都是由轄區的企業、小學生、志願者們捐贈的。義賣所得的全部資金將用到轄區殘疾人身上,包括日常開展的文體活動、節日慰問等。

“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公益事業的偉大,奉獻愛心,還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共同關心殘疾人、關愛殘疾人。”一位元在義賣現場挑選手工作品的市民說。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旨在激起小朋友們對公益事業的熱愛,對殘疾人的關心,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愛殘疾人,積極打造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良好環境。

龍塔群團組織負責人表示,龍塔街道群團組織將進一步在轄區營造關愛和支援殘疾人事業的氛圍,為殘疾人辦更多的實事和好事。

兩路街道:志願服務走進社區

連日來,兩路街道各社區積極圍繞“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的主題,開展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

兩路街道渝航路社區開展了“全國助殘日”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黨和政府對殘疾人在生活、就業、入學、技藝、法律援助以及康復訓練等方面的保障和優惠政策,號召社區群眾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關心、關懷和關愛殘疾人。同時,社區聯合寶桐醫院開展免費義診,並走訪慰問殘疾人家庭,瞭解殘疾人的生活現狀。

兩路街道義學路社區組織志願者服務隊開展了助殘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走進轄區殘疾人家中,為他們打掃衛生,並對殘疾人親屬進行殘疾人看護知識培訓。殘疾人及其親屬對志願者們的到來十分高興,對志願者們的熱心服務表示衷心的感謝。

寶聖湖街道:愛心同行助力愛行

近日,寶聖湖街道海福路社區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關愛殘疾人活動。

社區在逸靜花園廣場舉辦了以“關愛殘疾人”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以傳統宣傳模式和新穎的遊戲體驗模式相結合,使參與的居民能設身處地地去感受殘疾人的生活。社區還發起了“助力愛行”愛心捐贈活動,號召轄區內的愛心人士進行愛心捐贈。截至目前,社區已收到轄區愛心人士捐贈的輪椅1輛、制氧機1台;組織開展了“助力殘疾人”走訪慰問活動,組織社區志願者對轄區範圍內的殘疾人開展了殘疾人文化生活現狀和文化需求走訪大調查,針對殘疾人的不同需求,結合社區現開展的“大愛進小家”關愛活動,對殘疾人實施針對性的幫扶。

【華龍網】啥叫鄉村美?看看渝北古路鎮園林式村莊的顏值就知道了

藍天下,烈日炎炎。林蔭下,涼風習習。13日,記者在重慶市渝北區古路鎮草坪村李家灣採訪時,真實感受到了鄉村之美。經過環境綜合整治,該鎮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以李家灣為代表的園林式村莊已經建成。

村民的房屋綠樹環抱,景色優美。

李家灣位於古路鎮農村環境整治示範片。進入李家灣,迎面而來的是一道綠色長廊。茂密的樹林將30戶村民的房屋環抱,綠樹成蔭,涼風習習。村民坐在家中聊家常,對現在的生活環境非常滿意。

荷塘悅色,村裡面的綠樹成蔭。

今日下午3點鐘,古路鎮草坪村的村民李開文坐在家中,正與幾位村民聊著家常。他家的堂屋擺放著許多書籍,供村民隨時閱讀。

紅楓林托起李家灣觀光旅遊產業的希望。

李開文今年74歲,子女在外務工,他與老伴留在家中安度晚年。儘管室外氣溫很高,但是他家在樹蔭籠罩下,卻顯得比較涼爽。

籃球場成為村民運動的好去處。

“政府花了大力氣整治農村環境,村裡面的綠化很好,生活很舒心”。李開文說,村子變漂亮只花了幾年時間,如今的道路硬化、樹木種植、房屋立面改造都非常不錯,城市裡除了公園之外,很難找到這麼好的居住環境。

以慈孝文化為特色的鄉村乾淨整治。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除了環境優美之外,還以慈孝文化為特色。村民們正在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農家樂、養殖業、觀光旅遊業。

村民閑睱時在李開文家中看書。

據瞭解,經過幾年的發展,古路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居住條件得以顯著提升,先後創建或被評為“全國慈孝之鄉”、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鎮、“中國美麗田園”、市級生態鎮。

【華龍網】眾媒體聚焦渝北平安家庭建設 渝北婦聯全力打造“和”文化

近日,中國婦女報、中新社、重慶晚報等十餘家中央、市級媒體齊聚重慶渝北區龍山街道余松路社區採訪報導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

據悉,2016年10月,重慶市婦聯、市綜治辦牽頭啟動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將存在涉毒、涉賭、涉邪、違法犯罪、家庭暴力、重大家庭矛盾糾紛六類問題的家庭作為創建對象,幫扶困難、化解矛盾、教育轉化,促進家庭平安社會和諧。

余松路社區唐女士離婚後,因為孩子撫養費問題,和前夫鬧了五六年,孩子跟父親也斷絕了往來。在幫扶團隊的多次調解下,今年春節,前夫一次性拿了5000元,還給孩子買了過年衣服。現在每個星期前夫也會來接孩子去陪陪奶奶。

幫扶團隊成員廖才齊說:“我是個老黨員,也喜歡管閒事,社區婦聯一跟我說有這個活動,我就說我要參加。結對的家庭,從最開始抵觸、不讓進門,到慢慢接納,最後感激我們的幫助,我覺得很有價值。”

余松路社區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安家庭”創建活動試點以來,社區成立了幫扶團隊,制訂了“三個一”幫扶措施,開展了送法律、送就業、送溫暖等服務,截至目前,幫教轉化的問題家庭中,58%的家庭相關問題得到有效改善,25%的家庭明顯轉變。

現場播放了渝北區婦聯攝製以幫教轉化涉毒家庭事蹟為原型、反映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工作成效的微電影《回歸》。隨後,重慶市婦聯維權部負責人對全市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試點工作進行了總體介紹。據悉,到今年9月底,力爭全市50%以上納入創建物件的六類問題家庭得到有效改善,20%的家庭明顯轉變,使問題家庭逐漸減少,平安家庭逐漸增多。

【華龍網】重慶市家庭教育“百場講座進萬家”項目走進渝北

近日,重慶市婦聯家庭教育“百場講座進萬家”活動走進渝北區雙龍湖街道,為轄區居民帶去了一堂生動的家庭教育講座。

活動現場,家庭教育專家李潔老師,以“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為題,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從家庭關係常見的問題、家長陪伴的意義、孩子青春教育等入手,深入淺出的分析兒童時期心理、行為特徵,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家庭教育的意義,掌握科學教子的方法。

據現場李潔老師講:第一,家長要言傳身教,在日常的言行中,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性格塑造至關重要;第三,培養孩子自學自省自理的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

此外,李潔老師還建議,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家長要學會角色扮演,尊重孩子,學會激勵,學會放手,言傳身教,不斷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

聽完講座後,家長們發現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引導還有很多功課要做,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為去帶動孩子,而不是單純的對孩子說教;家長親身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很重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科學引導,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參與活動的盧女士說很感謝主辦方,聽完講座受益匪淺,希望以後多開展此類活動,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

F匝道是從松牌三路—嘉州路,雙向兩車道;

G匝道是新溉大道—紅錦大道(機場路方向),單向兩車道;

J匝道是從新南路—松牌路;

L2匝道是中渝9號地塊出車庫通道,接松牌路。

社區將直通商業車庫

新牌坊立交改造後,將實現“人車分流”,建一座“環形”人行天橋,同樣是連接5個路口。

專案部負責人介紹,“環形”人行天橋就在目前的轉盤之上、高架橋之下。目前,人行過街主要由紅綠燈控制。“人車分流”後,車輛通過將更快,行人也更安全。

這座立交改造後的變化,還在於連接了周邊幾座車庫,打通“微循環”。比如,中渝9號地塊車庫設計了幾個出入口,可以通過連接道路迅速進入立交系統。

而且,加州城市花園停車庫“打擠”,如今也有連接道通往中渝國際都會的車庫。這個新的商業綜合體設計了5000多個車位,方便社區車主進入商業車庫停放,也緩解了“停車難”。

年內,將完成松牌路往機場路的臨時交通轉換,目前正在搭設鋼便橋。專案工期約750天。通車後,機場路與松牌路可實現直通,減少在轉盤停留的時間,車行能節約10—15分鐘。

新聞縱深

從平面交叉到互通立交

新牌坊立交因連接5個方向,一直是比較重要的交通節點,但最早是一個“平面交叉”。

上世紀90年代,新牌坊交通節點進行了第一次建設。主要是修建轉盤、紅錦大道下穿道兩個部分,解決了觀音橋、紅旗河溝方向,與機場路、人和方向的快速直達。

2007年6月,新牌坊交通節點第二次建設完成通車。這次主要是建設“Y”字形高架橋,解決新南路到新溉大道龍頭寺方向,新南路到紅旗河溝、觀音橋方向。

如今,新牌坊交通節點正在進行第三次建設,兩年多以後將變為“互通立交”。

相關新聞

渝北今年將投資6.2億建8個城市立交

根據《渝北區“內暢外聯”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渝北區今年要推進150個項目,年度計畫完成投資90億元。其中,今年共實施包括新牌坊立交在內的8個城市立交專案,年度計畫完成投資6.2億元。

新南立交

新南立交為互通式立交,位於新南路與星光大道相交節點。新南立交北往財富中心、人和立交、禮嘉,南往松牌路立交,西接余松路立交,東接新牌坊立交,是進出北環立交及渝澳大道的重要“咽喉”。

在新南路上將架起一座高架橋,起于尚源印象社區附近,上跨龍湖西路、星光大道、西湖路、青楓南路4個路口,止于龍珠花園社區附近。除了上跨高架橋,未來還將在星光大道處實施南北下穿道方案,和現有新南路以及上跨高架橋形成3層菱形立交。

回興立交

回興立交是機場路與服裝城大道相交,並與周邊道路所形成的組合式立交。改造後立交占地約200畝,新建匝道、改建17條立交匝道及道路,分別為立交匝道A—K線、湖濱東路改造段、玫瑰城道路改造段、加油站支路、新建機場路下穿道、寶桐路Ⅰ、寶桐路Ⅱ。

回興立交完工後,回興上下機場路將更快,同時方便從服裝大道調頭前往寶桐路,並緩解雙湖路的擁堵。

機場高速聯絡道

機場高速聯絡道位於碧津輕軌站附近,將修建4條匝道連接機場高速,形成一座立交橋。目前,該項目正在實施招標工作,今年預計完成工程量的30%。

春華立交

位於春華大道與繞城高速交叉處,為雙喇叭全互通式立交,將實施道路工程、橋樑涵洞工程、管網及照明工程等。

資料谷北立交

仙桃資料谷北立交工程由資料穀東、西環線與渝廣高速、悅港北路組合成互通立交,專案包含匝道A—I線、渝廣高速西側新增輔道、長1公里數據谷濱河路、立交景觀綠化及配套照明工程。

觀音公園立交

觀音公園立交起于飛湖路與雙龍西路交叉口,終點接入金玉路仙桃街道旁,全長約1850米,路幅寬23米,採用“螺旋式”設計方式,避開了沿線建築,利用了地形高差。目前,正在開展方案比選工作。

金山立交

金山立交是悅港大道、金山大道及渝廣高速相交節點,為變異蝶形互通立交,共設置10條立交匝道,全長約5.01公里。匝道為單向雙車道,路幅寬9米。

【華龍網】渝北區積極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

為進一步營造關愛殘疾人的社會環境,全面發展殘疾人事業,近段時間以來,重慶渝北區各級有關部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殘疾人幫扶活動,推出一系列關心關愛殘疾人措施,加大扶殘助殘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扶殘助殘氛圍,讓殘疾人充分感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渝北區殘聯:上門辦證 暖心服務

近日,渝北區殘聯啟動了“下鄉上門”辦證服務工作,入戶為10多個鎮街的殘疾人家庭提供上門辦理殘疾證服務,切實解決殘疾人的實際困難。

渝北區殘聯工作人員與醫務工作人員來到石船鎮金灘村二社鄢開志老人家中,詳細瞭解了老人的傷殘情況。據瞭解,年前老人因腦血栓導致神經受壓迫,左腿組織壞死,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確定老人的病情後,工作人員現場對老人的身份及殘疾狀況進行了登記,並承諾一個月後將殘疾證辦好交到老人手中。

據悉,此次“下鄉上門”辦證服務工作,主要針對疑似重度的肢體殘和視力殘的村民群眾不方便出門的情況。渝北區殘聯工作人員和殘疾鑒定專家通過病案資料及現場鑒定,為符合辦證條件的殘疾村民進行登記、拍照、建檔。據統計,根據前期渝北區殘聯的摸底調查,預計有200余名殘疾人符合辦證條件,享受殘疾證上門辦理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採取“下鄉上門”辦證的同時,渝北區殘聯還進一步簡化辦證程式,對家住農村的殘疾人實行片區集中辦理。

龍塔街道:小手大愛 益心同行

近日,龍塔街道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小手大愛、益心同行、愛心助殘”的義賣活動,吸引眾多市民駐足。

當天,義賣現場擺放了“鑽石畫”、七彩盆栽、“繽紛帽”、紐扣花、玩具、書籍等義賣品。它們都是由轄區的企業、小學生、志願者們捐贈的。義賣所得的全部資金將用到轄區殘疾人身上,包括日常開展的文體活動、節日慰問等。

“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公益事業的偉大,奉獻愛心,還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共同關心殘疾人、關愛殘疾人。”一位元在義賣現場挑選手工作品的市民說。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旨在激起小朋友們對公益事業的熱愛,對殘疾人的關心,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愛殘疾人,積極打造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良好環境。

龍塔群團組織負責人表示,龍塔街道群團組織將進一步在轄區營造關愛和支援殘疾人事業的氛圍,為殘疾人辦更多的實事和好事。

兩路街道:志願服務走進社區

連日來,兩路街道各社區積極圍繞“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的主題,開展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

兩路街道渝航路社區開展了“全國助殘日”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黨和政府對殘疾人在生活、就業、入學、技藝、法律援助以及康復訓練等方面的保障和優惠政策,號召社區群眾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關心、關懷和關愛殘疾人。同時,社區聯合寶桐醫院開展免費義診,並走訪慰問殘疾人家庭,瞭解殘疾人的生活現狀。

兩路街道義學路社區組織志願者服務隊開展了助殘社會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走進轄區殘疾人家中,為他們打掃衛生,並對殘疾人親屬進行殘疾人看護知識培訓。殘疾人及其親屬對志願者們的到來十分高興,對志願者們的熱心服務表示衷心的感謝。

寶聖湖街道:愛心同行助力愛行

近日,寶聖湖街道海福路社區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關愛殘疾人活動。

社區在逸靜花園廣場舉辦了以“關愛殘疾人”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以傳統宣傳模式和新穎的遊戲體驗模式相結合,使參與的居民能設身處地地去感受殘疾人的生活。社區還發起了“助力愛行”愛心捐贈活動,號召轄區內的愛心人士進行愛心捐贈。截至目前,社區已收到轄區愛心人士捐贈的輪椅1輛、制氧機1台;組織開展了“助力殘疾人”走訪慰問活動,組織社區志願者對轄區範圍內的殘疾人開展了殘疾人文化生活現狀和文化需求走訪大調查,針對殘疾人的不同需求,結合社區現開展的“大愛進小家”關愛活動,對殘疾人實施針對性的幫扶。

【華龍網】啥叫鄉村美?看看渝北古路鎮園林式村莊的顏值就知道了

藍天下,烈日炎炎。林蔭下,涼風習習。13日,記者在重慶市渝北區古路鎮草坪村李家灣採訪時,真實感受到了鄉村之美。經過環境綜合整治,該鎮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以李家灣為代表的園林式村莊已經建成。

村民的房屋綠樹環抱,景色優美。

李家灣位於古路鎮農村環境整治示範片。進入李家灣,迎面而來的是一道綠色長廊。茂密的樹林將30戶村民的房屋環抱,綠樹成蔭,涼風習習。村民坐在家中聊家常,對現在的生活環境非常滿意。

荷塘悅色,村裡面的綠樹成蔭。

今日下午3點鐘,古路鎮草坪村的村民李開文坐在家中,正與幾位村民聊著家常。他家的堂屋擺放著許多書籍,供村民隨時閱讀。

紅楓林托起李家灣觀光旅遊產業的希望。

李開文今年74歲,子女在外務工,他與老伴留在家中安度晚年。儘管室外氣溫很高,但是他家在樹蔭籠罩下,卻顯得比較涼爽。

籃球場成為村民運動的好去處。

“政府花了大力氣整治農村環境,村裡面的綠化很好,生活很舒心”。李開文說,村子變漂亮只花了幾年時間,如今的道路硬化、樹木種植、房屋立面改造都非常不錯,城市裡除了公園之外,很難找到這麼好的居住環境。

以慈孝文化為特色的鄉村乾淨整治。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除了環境優美之外,還以慈孝文化為特色。村民們正在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農家樂、養殖業、觀光旅遊業。

村民閑睱時在李開文家中看書。

據瞭解,經過幾年的發展,古路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居住條件得以顯著提升,先後創建或被評為“全國慈孝之鄉”、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鎮、“中國美麗田園”、市級生態鎮。

【華龍網】眾媒體聚焦渝北平安家庭建設 渝北婦聯全力打造“和”文化

近日,中國婦女報、中新社、重慶晚報等十餘家中央、市級媒體齊聚重慶渝北區龍山街道余松路社區採訪報導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

據悉,2016年10月,重慶市婦聯、市綜治辦牽頭啟動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將存在涉毒、涉賭、涉邪、違法犯罪、家庭暴力、重大家庭矛盾糾紛六類問題的家庭作為創建對象,幫扶困難、化解矛盾、教育轉化,促進家庭平安社會和諧。

余松路社區唐女士離婚後,因為孩子撫養費問題,和前夫鬧了五六年,孩子跟父親也斷絕了往來。在幫扶團隊的多次調解下,今年春節,前夫一次性拿了5000元,還給孩子買了過年衣服。現在每個星期前夫也會來接孩子去陪陪奶奶。

幫扶團隊成員廖才齊說:“我是個老黨員,也喜歡管閒事,社區婦聯一跟我說有這個活動,我就說我要參加。結對的家庭,從最開始抵觸、不讓進門,到慢慢接納,最後感激我們的幫助,我覺得很有價值。”

余松路社區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安家庭”創建活動試點以來,社區成立了幫扶團隊,制訂了“三個一”幫扶措施,開展了送法律、送就業、送溫暖等服務,截至目前,幫教轉化的問題家庭中,58%的家庭相關問題得到有效改善,25%的家庭明顯轉變。

現場播放了渝北區婦聯攝製以幫教轉化涉毒家庭事蹟為原型、反映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工作成效的微電影《回歸》。隨後,重慶市婦聯維權部負責人對全市創新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試點工作進行了總體介紹。據悉,到今年9月底,力爭全市50%以上納入創建物件的六類問題家庭得到有效改善,20%的家庭明顯轉變,使問題家庭逐漸減少,平安家庭逐漸增多。

【華龍網】重慶市家庭教育“百場講座進萬家”項目走進渝北

近日,重慶市婦聯家庭教育“百場講座進萬家”活動走進渝北區雙龍湖街道,為轄區居民帶去了一堂生動的家庭教育講座。

活動現場,家庭教育專家李潔老師,以“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為題,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從家庭關係常見的問題、家長陪伴的意義、孩子青春教育等入手,深入淺出的分析兒童時期心理、行為特徵,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家庭教育的意義,掌握科學教子的方法。

據現場李潔老師講:第一,家長要言傳身教,在日常的言行中,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性格塑造至關重要;第三,培養孩子自學自省自理的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

此外,李潔老師還建議,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家長要學會角色扮演,尊重孩子,學會激勵,學會放手,言傳身教,不斷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

聽完講座後,家長們發現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引導還有很多功課要做,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為去帶動孩子,而不是單純的對孩子說教;家長親身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很重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科學引導,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參與活動的盧女士說很感謝主辦方,聽完講座受益匪淺,希望以後多開展此類活動,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