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韓國有那麼多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韓國電影中有一類故事格外耀眼:據不完全統計,從2003年至今,韓國相繼上映了30多部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影,這類電影不僅掀起了很多討論,甚至影響到韓國法律修訂和社會體制改革。

1.《熔爐》

豆瓣評分:9.1

本片改編自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性暴力事件。

這所聾啞學校位於遠離首都的光州,曾被評為“最優秀的聽障學校”,經營完全自主,不受外界監督。學校高層皆有私交,幾乎發展為家族式企業。

新來的美術老師剛入學就發現了校園氛圍的異樣:班上的男同學臉上總有淤青抓痕,

女廁所常傳出女學生的哭喊聲,連續發生了好幾起學生自殺事件,想要探尋真相的他卻受到學校所有教職工的阻攔。

一段時間後,學生終於向老師說出真相:這所學校的教職工,從校長到老師10多人,

2000年起持續對住宿的聽障生施暴或性侵,受害學生年齡範圍7—20歲。

當地人權組織開展調查行動,並於2005年上訴法庭,但由於證據不足,加上犯事人員強大的後臺,罪犯最終被輕判。

隨後6年,正義之士不斷收集證據上訴抗議,卻屢戰屢敗。期間該學校正常開放。

電影源於小說《熔爐》,它是原案件曝光後,作家孔枝泳深入採訪後創作的結果。而真正促成小說電影化的是片中男主演孔侑。孔侑在服兵役期間讀到小說《熔爐》,深感觸動,托人詢問作者能否將小說翻拍成電影。

退伍後,孔侑極力奔走, 與經紀公司傾力籌集資金,把小說搬上銀幕。孔侑本人也飾演了男主角。

“熔爐”效應

2011年,電影《熔爐》上映,引起巨大的社會輿論,百萬人簽名要求案件重審。

壓力迫使案件調查重新啟動,原審判結果被推翻,罪犯重新被判刑。光州私立聽障學校也被勒令關閉。 同時,韓國國會重新修訂性侵罪行量刑標準,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 新法於2012年7月實施。

2. 《素媛》

豆瓣評分:9.0

本片改編自“2008年韓國趙鬥淳性侵案件”。

一個下雨天,獨自走在上學路上的8歲小女孩素媛,遇到醉酒大叔趙鬥淳,遭其殘忍性侵,造成其終身殘疾,身心受到重創。

影片講述素媛受害後,整個家庭所遭受的,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和冷漠。

在決定要拍《素媛》前,導演李俊益曾一度苦惱要不要拍這麼一個痛苦的題材。但最終《素媛》的上映獲得熱烈反響,並在韓國乃至全球掀起了對“兒童性侵罪”的激烈討論。

影片效應:

趙鬥淳事件後,輿論壓力迫使韓國法院重新修訂兒童性侵罪判刑標準,加大懲罰力度。公眾開始反思整個社會對“受害兒童及其家庭”的態度。

導演說:“這種案件世界各地都有,剛開始這樣的大案件爆發,媒體和老百姓都會關注。但隨時間的推移,大家會慢慢淡忘,所以影片的焦點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他們之後如何度過創傷。”

3.《殺人回憶》

豆瓣評分:8.6

本片根據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

從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華城市泰安一帶連續發生十起婦女強☆禁☆姦殺人案,作案手法極其殘忍。這起案件動用了史上最多的員警介入調查,但最終未能查出真凶。

影片效應:

2003年,《殺人回憶》一上映,觀影人數就高達500萬。韓國人仍然很關心華城連環殺人案。隨著該事件的上訴時效終結日期的臨近,韓國人再次發起“延長重大犯罪上訴時效”的抗議。輿論迫使國會討論《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能否把殺人罪的上訴時效從15年延長至20年。

面對如此大的反響,影片導演奉俊昊透露了他的創作初衷。

“我出生於1969年,我的少年時代充斥著80年代的軍事獨裁和政治暴力。這部片子裡有我的少年記憶,暴力不僅僅限於政治,壓抑的環境孵化暴力,它就在我身邊。”

“我不知道真正的兇手是誰,但這部影片有540萬人次觀看,我相信,兇手就是其中一個。”

4.《那個傢伙的聲音》

豆瓣評分:7.4

本片改編自“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1991年,9歲小孩李炯浩在首爾被綁架,綁匪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無奈之下,父母只能求救警方,警方投入大量警力和資源,但綁匪用周密的計畫擺脫了員警的搜捕。在44天后,有人在漢江邊上發現小男孩的屍體。經法醫鑒定李炯浩於被綁架第二天就已經死於綁匪毒手,而綁匪卻折磨其父母長達一個月之久,並索得2億韓元。

2006年,此案件的上訴期終結,警方仍然調查無果。

導演朴鎮彪在一檔記錄節目中瞭解到“李炯浩被誘拐事件”,感到非常震驚和憤怒,決心將此片拍成電影,希望國人不要輕易忘記這個案件。

影片效應:

2007年,影片上映,韓國民眾紛紛開始關注“被綁兒童”,並再次對“上訴時效法”提出異議。

5.《孩子們》

豆瓣評分:7.4

本片改編自“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1991年,韓國大邱某小學的5名男孩,結伴上山抓青蛙時失蹤,音信全無。

大邱少年失蹤案震驚全國。韓國總統下達特別指示,將搜索範圍擴大到全國,據說警方動用了超過30萬民眾幫助搜索,企業界出高額懸賞金,社會團體共發出700多萬張傳單,學校也開展了“尋找青蛙少年”的活動。

但所有的搜索行動都以失敗告終,孩子們的下落成為未解謎團。

時隔11年後,2002年,5名少年的遺體在臥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他殺,但至今未查明兇手。

起初有很多人反對拍攝這部影片,認為重現案件會對受害者家屬造成二次傷害。但當導演徵求家屬意見時,家長們對這次拍攝高度支援,更希望再現那段痛苦的歷史,喚醒公眾的警覺和良知。

導演李奎滿在發佈會上表示:“我相信他們是被謀殺的。還有太多這樣的案子,由於調查過程中的各種原因,並沒有被徹底地揭露出來。”

“《孩子們》表現的是精神上的痛苦,我希望觀眾能夠感受他們的痛苦,從而更加珍惜和熱愛生活。”

6. 《追擊者》

豆瓣評分:8.3

本片改編自韓國“殺人魔柳永哲”事件。

2003年9月以來,首爾男子柳永哲接連殘殺了至少19名漢城地區富裕階層老人、電話應召女郎和上門按摩女性,創下了韓國犯罪分子的殺人“最高記錄”,成為韓國史上頭號連環殺人兇手。

由於柳永哲的殺人動機是仇恨富人痛恨女性,手段超級殘忍,作案頻率極其密集,對韓國全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

當法院宣判柳永哲死刑時,不少被害人家屬痛哭失聲,站在被告席上的柳永哲卻一臉漠然,令人震驚。

電影《追擊者》的上映使得人們開始關注社會上的“柳永哲群體”,即殘忍的報復社會分子。民眾重新剖析“柳永哲現象”,反思其背後的社會原因和深層意義。“善與惡”的永恆話題被再次挑起。

7.《斷箭》

豆瓣評分:7.9

本片改編自2007年在韓國發生的大學教授“弓弩傷人事件”。

大學教授金慶浩由於直言指出入學考試中的一道錯題,被停職解聘。為此,他提出訴訟要求恢復自己的職位和名譽,但以敗訴告終。多年後,耿耿于懷的金慶浩自海外回國,再次向高等法院提出訴訟,但仍以敗訴告終。

此時的金慶浩已經極端憤怒,失去理智的他埋伏在法官所住公寓裡,用石弓襲擊法官,將其射傷。

金慶浩以殺人未遂罪被起訴。然而,金慶浩始終堅稱清白,目擊證人提到的那個作為兇器的“斷箭”也沒有找到,案件一下子陷入重重疑霧。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金最終仍然被判刑4年。

金慶浩的案件引起全國熱議,金成為韓國小人物同體制抗爭的一個符號,很多社會輿論倒向金慶浩一邊,甚至發起了“拯救金教授”活動。

電影上映後,最高法院再次受到輿論壓力。線民們紛紛稱“這是司法部的錯誤判決”、“是典型的包庇自己家人的事件”等,批評程度不斷增加。造成了公民與司法體制的新一輪對抗。

8.《梨泰院殺人事件》

豆瓣評分:6.5

本片改編自1997年韓國“梨泰院謀殺事件”。

1997年4月8日,在梨泰院某漢堡店的廁所裡,20多歲的年輕學生趙宗畢無故被韓裔美國人皮爾森和美籍韓人Alex殺害。兩名嫌疑人互相說對方才是殺人兇手,最終因證據不足均被釋放。案件不了了之。

已離世的受害者趙宗畢的母親寫到:“我們的孩子是三代單傳,非常乖巧的家中老小,但卻遭遇到無辜的殺害,殺人犯卻逍遙法外,在我死之前都無法忘記和這孩子的點點滴滴,為了在天上流著冤枉眼淚的孩子,我在死之前一定要抓拿到犯人,不然我的孩子死也不瞑目……”

影片導演洪其善為了把當時的案件重現,用了四年的時間,找回當時跟蹤這個殺人事件採訪的40多位元記者,把具體事件的前因後果呈現在觀眾面前。

影片效應:

影片在韓國掀起了波瀾,要求重審此案捉拿真凶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案件被批准重審。兩名嫌疑人重被派遣回韓國。

“我們聽到了民眾的聲音,在慎重考慮了電影及電視臺員工提供的細節後,決定重審此案。”首爾一名法官說。

8.《辯護人》

豆瓣評分:9.1

本片改編自韓國“1981年釜林事件”及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生平事蹟。

出生于農民家庭的盧武鉉寒窗苦讀,自學10年後,終於通過了韓國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專業律師。一樁為窮苦人民辯護的案件使其一躍成名,成為著名的“人權律師”。

1981年,釜林事件爆發,韓國獨裁政府以傳閱有害書籍、組織非法集會和涉嫌違反《國家保安法》等理由,非法逮捕並監禁參加讀書會的教師、職員、學生共22人並通過刑訊逼供讓他們承認不存在的犯罪事實的事件。法院最終對這22人中的19人做出了有罪判決,判處了一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期間,盧武鉉一直免費為這些被告辯護,對抗當時的軍事政權並為受壓迫的勞動者和學生爭取權益。

影片效應:

事件中的受害人在出獄後不斷提出複審要求,都被法院拒絕。但影片《辯護人》上映後,更多的韓國人瞭解到“釜林事件”,民憤四起。輿論壓力迫使法院於2013年2月重新審判此案,至此“釜林事件”已有五名受害人終於在33年後被改判無罪,平反昭雪。

9.《華麗的假期》

豆瓣評分:8.3

本片改編自韓國“1980年光州民主運動事件”。

住在光州的兄弟倆父母早亡,相依為命,生活雖然清苦,卻平靜簡單。弟弟振宇為著當檢察官的夢想而努力,哥哥民宇全力支援弟弟,並單純地愛著當地的一名女護士。然而,在哥哥與愛人第一次約會的那一天,暴力事件突然爆發,揮舞著棍棒刀槍的軍人沖進電影院,沖進大街小巷,鎮壓甚至殘殺無辜的平民百姓。正義的弟弟在一次示威抗爭中犧牲。面對弟弟的死,哥哥再也抑制不住怒火,自發組織了市民自衛隊,開始了十天的民主鬥爭運動。

1980年光州民主運動中,獨裁政府下令用武力鎮壓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死亡和受傷。

影片導演金智勳說,自己在上大學時就曾看過張善宇導演拍攝的講述5.18事件的電影《刺痛》,當時就被片中的場面感動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重現當時的歷史畫面。

9.《購物車》

豆瓣評分:7.0

本片改編自2007年轟動全韓的E-land超市罷工事件。

影片講述一群超市臨時工(大多為收銀員和清潔工),突然被公司單方面無理解雇,權益受到損害。職工被解雇後試圖與高層談判卻遭到拒絕和無視,憤怒之下發起示威抗議,中途遭受警方和黑社會的鎮壓,卻依然堅決捍衛自己的權益。

故事的原型是2007年E-land超市罷工事件:2007年,大型超市New Core Outlet及Homever分別解雇了三百多名及五百多名非正規員工。被解雇的員工在首爾開始罷工,一星期後罷工行動擴散至全國各地十二間集團旗下的超市。罷工二十天后,超市召來7000名員警強行清場,拉走200多名抗爭者,甚至召來暴徒襲擊示威者,其中數名人士身受重傷。

影片效應:

抗爭事件震動全國,在《購物車》上映後,捍衛臨時工權益的呼聲日益高漲,韓國政府最終出臺 “非正規勞工保障法例”,要求雇主必須為工作滿兩年的員工轉職為正規員工,為基層員工提供該有的基本保障。

10.《舉報者》

豆瓣評分:7.3

本片改編自2005年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的幹細胞論文造假事件。

影片講述,韓國著名科學家宣稱培養成功了11個人類胚胎幹細胞,並決定用科研成果來造福韓國國民,治療許多人的不治之症,一時間成為了韓國政府和民眾眼中的英雄。

就在民眾叫好之時,電視工作者尹敏哲突然接到科學院內部人士的造假舉報,在排除了來自各個利益集團的阻撓後,電視臺最終在節目中揭露了造假醜聞。

現實中,韓國著名科學家,“克隆之父”黃禹錫博士被揭發出論文造假,當時也在全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給韓國科學界、韓國國民以及韓國的科學經濟都造成了損失。成為了世界科學史上著名的一樁醜聞。

2014年,導演林順禮決定以這樁醜聞為原型拍攝電影《舉報者》,但拍攝期間阻力重重。導演林順禮說:“因為我們的影片涉及了韓國最有名的科學家,所以一開始藝人的經紀公司都不願意他們來參加拍攝。我們外出拍攝也不敢說電影涉及的是本國有名的科學家,有些人知道電影的內容後,就不願意配合我們拍攝了。”最終,影片的成功上映使得國民關注科學界,並重新審視學術界的真相和良心。

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真實改編電影”?

一部分人認為,韓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出現與韓國的電影史和電影制度有莫大的關係。

民族電影的觀念:

20世紀初期,韓國知識份子成立“朝鮮無產階級藝術同盟(KAPF)”,提出“把藝術作為鬥爭的武器”。KAPF秉承左派文化,宣揚朝鮮民族意識。羅雲奎還最早提出了民族電影的概念,要求影片內容必須反映民族現實狀況。

後來,雖然歷史多次劇變,這種現實感,依然存在于很多韓國電影人的意識中。比如著名的“作家導演”李滄東,1995年完成的劇本《美麗的青年全台》,就是講述為爭取勞動者權益而自焚的全泰一的人生傳記。他其後導演的電影雖是虛構,卻都有真實的社會底色,比如第二部作品《薄荷糖》,就帶領觀眾重溫了光州事件、學生運動、金融風暴等折磨過韓國人的事件。他說,“我覺得人生中經歷過的痛苦是有意義的。我想通過我的電影給觀眾一個答案,就是對人生經歷的痛苦的一個答案。”

電影分級制度的產生:

1998年,韓國廢除舊的電影法,建立《電影分級制度》。分級制度的產生為“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創作提供更大空間,使得涉及暴力、犯罪、政治等敏感題材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得以上映。

正如《殺人回憶》的導演奉俊昊所說:“沒有獨裁,沒有審查,我們這一代電影人是幸運的。”

曲折歷史中的民主鬥志:

作為一個在歷史上飽受侵略和獨裁壓迫的國家,韓國的現代民主進程來之不易。有人說,正是這樣一段黑暗的歷史,使得韓國人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格外小心翼翼,不斷反思不斷修正。從這種意義上說,大批韓國電影直擊“現實題材”,揭露“社會傷疤”,也許是在以藝術的名義審視真相,呐喊民主和正義吧。

-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十七

Lens 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但最終《素媛》的上映獲得熱烈反響,並在韓國乃至全球掀起了對“兒童性侵罪”的激烈討論。

影片效應:

趙鬥淳事件後,輿論壓力迫使韓國法院重新修訂兒童性侵罪判刑標準,加大懲罰力度。公眾開始反思整個社會對“受害兒童及其家庭”的態度。

導演說:“這種案件世界各地都有,剛開始這樣的大案件爆發,媒體和老百姓都會關注。但隨時間的推移,大家會慢慢淡忘,所以影片的焦點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他們之後如何度過創傷。”

3.《殺人回憶》

豆瓣評分:8.6

本片根據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

從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華城市泰安一帶連續發生十起婦女強☆禁☆姦殺人案,作案手法極其殘忍。這起案件動用了史上最多的員警介入調查,但最終未能查出真凶。

影片效應:

2003年,《殺人回憶》一上映,觀影人數就高達500萬。韓國人仍然很關心華城連環殺人案。隨著該事件的上訴時效終結日期的臨近,韓國人再次發起“延長重大犯罪上訴時效”的抗議。輿論迫使國會討論《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能否把殺人罪的上訴時效從15年延長至20年。

面對如此大的反響,影片導演奉俊昊透露了他的創作初衷。

“我出生於1969年,我的少年時代充斥著80年代的軍事獨裁和政治暴力。這部片子裡有我的少年記憶,暴力不僅僅限於政治,壓抑的環境孵化暴力,它就在我身邊。”

“我不知道真正的兇手是誰,但這部影片有540萬人次觀看,我相信,兇手就是其中一個。”

4.《那個傢伙的聲音》

豆瓣評分:7.4

本片改編自“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1991年,9歲小孩李炯浩在首爾被綁架,綁匪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無奈之下,父母只能求救警方,警方投入大量警力和資源,但綁匪用周密的計畫擺脫了員警的搜捕。在44天后,有人在漢江邊上發現小男孩的屍體。經法醫鑒定李炯浩於被綁架第二天就已經死於綁匪毒手,而綁匪卻折磨其父母長達一個月之久,並索得2億韓元。

2006年,此案件的上訴期終結,警方仍然調查無果。

導演朴鎮彪在一檔記錄節目中瞭解到“李炯浩被誘拐事件”,感到非常震驚和憤怒,決心將此片拍成電影,希望國人不要輕易忘記這個案件。

影片效應:

2007年,影片上映,韓國民眾紛紛開始關注“被綁兒童”,並再次對“上訴時效法”提出異議。

5.《孩子們》

豆瓣評分:7.4

本片改編自“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1991年,韓國大邱某小學的5名男孩,結伴上山抓青蛙時失蹤,音信全無。

大邱少年失蹤案震驚全國。韓國總統下達特別指示,將搜索範圍擴大到全國,據說警方動用了超過30萬民眾幫助搜索,企業界出高額懸賞金,社會團體共發出700多萬張傳單,學校也開展了“尋找青蛙少年”的活動。

但所有的搜索行動都以失敗告終,孩子們的下落成為未解謎團。

時隔11年後,2002年,5名少年的遺體在臥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他殺,但至今未查明兇手。

起初有很多人反對拍攝這部影片,認為重現案件會對受害者家屬造成二次傷害。但當導演徵求家屬意見時,家長們對這次拍攝高度支援,更希望再現那段痛苦的歷史,喚醒公眾的警覺和良知。

導演李奎滿在發佈會上表示:“我相信他們是被謀殺的。還有太多這樣的案子,由於調查過程中的各種原因,並沒有被徹底地揭露出來。”

“《孩子們》表現的是精神上的痛苦,我希望觀眾能夠感受他們的痛苦,從而更加珍惜和熱愛生活。”

6. 《追擊者》

豆瓣評分:8.3

本片改編自韓國“殺人魔柳永哲”事件。

2003年9月以來,首爾男子柳永哲接連殘殺了至少19名漢城地區富裕階層老人、電話應召女郎和上門按摩女性,創下了韓國犯罪分子的殺人“最高記錄”,成為韓國史上頭號連環殺人兇手。

由於柳永哲的殺人動機是仇恨富人痛恨女性,手段超級殘忍,作案頻率極其密集,對韓國全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

當法院宣判柳永哲死刑時,不少被害人家屬痛哭失聲,站在被告席上的柳永哲卻一臉漠然,令人震驚。

電影《追擊者》的上映使得人們開始關注社會上的“柳永哲群體”,即殘忍的報復社會分子。民眾重新剖析“柳永哲現象”,反思其背後的社會原因和深層意義。“善與惡”的永恆話題被再次挑起。

7.《斷箭》

豆瓣評分:7.9

本片改編自2007年在韓國發生的大學教授“弓弩傷人事件”。

大學教授金慶浩由於直言指出入學考試中的一道錯題,被停職解聘。為此,他提出訴訟要求恢復自己的職位和名譽,但以敗訴告終。多年後,耿耿于懷的金慶浩自海外回國,再次向高等法院提出訴訟,但仍以敗訴告終。

此時的金慶浩已經極端憤怒,失去理智的他埋伏在法官所住公寓裡,用石弓襲擊法官,將其射傷。

金慶浩以殺人未遂罪被起訴。然而,金慶浩始終堅稱清白,目擊證人提到的那個作為兇器的“斷箭”也沒有找到,案件一下子陷入重重疑霧。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金最終仍然被判刑4年。

金慶浩的案件引起全國熱議,金成為韓國小人物同體制抗爭的一個符號,很多社會輿論倒向金慶浩一邊,甚至發起了“拯救金教授”活動。

電影上映後,最高法院再次受到輿論壓力。線民們紛紛稱“這是司法部的錯誤判決”、“是典型的包庇自己家人的事件”等,批評程度不斷增加。造成了公民與司法體制的新一輪對抗。

8.《梨泰院殺人事件》

豆瓣評分:6.5

本片改編自1997年韓國“梨泰院謀殺事件”。

1997年4月8日,在梨泰院某漢堡店的廁所裡,20多歲的年輕學生趙宗畢無故被韓裔美國人皮爾森和美籍韓人Alex殺害。兩名嫌疑人互相說對方才是殺人兇手,最終因證據不足均被釋放。案件不了了之。

已離世的受害者趙宗畢的母親寫到:“我們的孩子是三代單傳,非常乖巧的家中老小,但卻遭遇到無辜的殺害,殺人犯卻逍遙法外,在我死之前都無法忘記和這孩子的點點滴滴,為了在天上流著冤枉眼淚的孩子,我在死之前一定要抓拿到犯人,不然我的孩子死也不瞑目……”

影片導演洪其善為了把當時的案件重現,用了四年的時間,找回當時跟蹤這個殺人事件採訪的40多位元記者,把具體事件的前因後果呈現在觀眾面前。

影片效應:

影片在韓國掀起了波瀾,要求重審此案捉拿真凶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案件被批准重審。兩名嫌疑人重被派遣回韓國。

“我們聽到了民眾的聲音,在慎重考慮了電影及電視臺員工提供的細節後,決定重審此案。”首爾一名法官說。

8.《辯護人》

豆瓣評分:9.1

本片改編自韓國“1981年釜林事件”及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生平事蹟。

出生于農民家庭的盧武鉉寒窗苦讀,自學10年後,終於通過了韓國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專業律師。一樁為窮苦人民辯護的案件使其一躍成名,成為著名的“人權律師”。

1981年,釜林事件爆發,韓國獨裁政府以傳閱有害書籍、組織非法集會和涉嫌違反《國家保安法》等理由,非法逮捕並監禁參加讀書會的教師、職員、學生共22人並通過刑訊逼供讓他們承認不存在的犯罪事實的事件。法院最終對這22人中的19人做出了有罪判決,判處了一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期間,盧武鉉一直免費為這些被告辯護,對抗當時的軍事政權並為受壓迫的勞動者和學生爭取權益。

影片效應:

事件中的受害人在出獄後不斷提出複審要求,都被法院拒絕。但影片《辯護人》上映後,更多的韓國人瞭解到“釜林事件”,民憤四起。輿論壓力迫使法院於2013年2月重新審判此案,至此“釜林事件”已有五名受害人終於在33年後被改判無罪,平反昭雪。

9.《華麗的假期》

豆瓣評分:8.3

本片改編自韓國“1980年光州民主運動事件”。

住在光州的兄弟倆父母早亡,相依為命,生活雖然清苦,卻平靜簡單。弟弟振宇為著當檢察官的夢想而努力,哥哥民宇全力支援弟弟,並單純地愛著當地的一名女護士。然而,在哥哥與愛人第一次約會的那一天,暴力事件突然爆發,揮舞著棍棒刀槍的軍人沖進電影院,沖進大街小巷,鎮壓甚至殘殺無辜的平民百姓。正義的弟弟在一次示威抗爭中犧牲。面對弟弟的死,哥哥再也抑制不住怒火,自發組織了市民自衛隊,開始了十天的民主鬥爭運動。

1980年光州民主運動中,獨裁政府下令用武力鎮壓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死亡和受傷。

影片導演金智勳說,自己在上大學時就曾看過張善宇導演拍攝的講述5.18事件的電影《刺痛》,當時就被片中的場面感動了,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重現當時的歷史畫面。

9.《購物車》

豆瓣評分:7.0

本片改編自2007年轟動全韓的E-land超市罷工事件。

影片講述一群超市臨時工(大多為收銀員和清潔工),突然被公司單方面無理解雇,權益受到損害。職工被解雇後試圖與高層談判卻遭到拒絕和無視,憤怒之下發起示威抗議,中途遭受警方和黑社會的鎮壓,卻依然堅決捍衛自己的權益。

故事的原型是2007年E-land超市罷工事件:2007年,大型超市New Core Outlet及Homever分別解雇了三百多名及五百多名非正規員工。被解雇的員工在首爾開始罷工,一星期後罷工行動擴散至全國各地十二間集團旗下的超市。罷工二十天后,超市召來7000名員警強行清場,拉走200多名抗爭者,甚至召來暴徒襲擊示威者,其中數名人士身受重傷。

影片效應:

抗爭事件震動全國,在《購物車》上映後,捍衛臨時工權益的呼聲日益高漲,韓國政府最終出臺 “非正規勞工保障法例”,要求雇主必須為工作滿兩年的員工轉職為正規員工,為基層員工提供該有的基本保障。

10.《舉報者》

豆瓣評分:7.3

本片改編自2005年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的幹細胞論文造假事件。

影片講述,韓國著名科學家宣稱培養成功了11個人類胚胎幹細胞,並決定用科研成果來造福韓國國民,治療許多人的不治之症,一時間成為了韓國政府和民眾眼中的英雄。

就在民眾叫好之時,電視工作者尹敏哲突然接到科學院內部人士的造假舉報,在排除了來自各個利益集團的阻撓後,電視臺最終在節目中揭露了造假醜聞。

現實中,韓國著名科學家,“克隆之父”黃禹錫博士被揭發出論文造假,當時也在全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給韓國科學界、韓國國民以及韓國的科學經濟都造成了損失。成為了世界科學史上著名的一樁醜聞。

2014年,導演林順禮決定以這樁醜聞為原型拍攝電影《舉報者》,但拍攝期間阻力重重。導演林順禮說:“因為我們的影片涉及了韓國最有名的科學家,所以一開始藝人的經紀公司都不願意他們來參加拍攝。我們外出拍攝也不敢說電影涉及的是本國有名的科學家,有些人知道電影的內容後,就不願意配合我們拍攝了。”最終,影片的成功上映使得國民關注科學界,並重新審視學術界的真相和良心。

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真實改編電影”?

一部分人認為,韓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出現與韓國的電影史和電影制度有莫大的關係。

民族電影的觀念:

20世紀初期,韓國知識份子成立“朝鮮無產階級藝術同盟(KAPF)”,提出“把藝術作為鬥爭的武器”。KAPF秉承左派文化,宣揚朝鮮民族意識。羅雲奎還最早提出了民族電影的概念,要求影片內容必須反映民族現實狀況。

後來,雖然歷史多次劇變,這種現實感,依然存在于很多韓國電影人的意識中。比如著名的“作家導演”李滄東,1995年完成的劇本《美麗的青年全台》,就是講述為爭取勞動者權益而自焚的全泰一的人生傳記。他其後導演的電影雖是虛構,卻都有真實的社會底色,比如第二部作品《薄荷糖》,就帶領觀眾重溫了光州事件、學生運動、金融風暴等折磨過韓國人的事件。他說,“我覺得人生中經歷過的痛苦是有意義的。我想通過我的電影給觀眾一個答案,就是對人生經歷的痛苦的一個答案。”

電影分級制度的產生:

1998年,韓國廢除舊的電影法,建立《電影分級制度》。分級制度的產生為“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創作提供更大空間,使得涉及暴力、犯罪、政治等敏感題材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得以上映。

正如《殺人回憶》的導演奉俊昊所說:“沒有獨裁,沒有審查,我們這一代電影人是幸運的。”

曲折歷史中的民主鬥志:

作為一個在歷史上飽受侵略和獨裁壓迫的國家,韓國的現代民主進程來之不易。有人說,正是這樣一段黑暗的歷史,使得韓國人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格外小心翼翼,不斷反思不斷修正。從這種意義上說,大批韓國電影直擊“現實題材”,揭露“社會傷疤”,也許是在以藝術的名義審視真相,呐喊民主和正義吧。

-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整理:十七

Lens 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