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昔日“牛仔豪情”,今日“軍隊嫌棄”?

左輪手槍,這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說起左輪手槍就不得不提起美國的西部開發時代。一個個牛仔騎著駿馬,腰挎左輪,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尤其是拿著左輪手槍背對背決鬥的一幕,

更是令人激情澎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左輪手槍卻慢慢遭到軍人的嫌棄。

左輪手槍是1835年美國人撒母耳·柯爾特發明的,而左輪手槍也因為種種優點風靡一時。現在先說說它的優點,第一,左輪手槍遇到啞彈時,可以跳過去,而不是像其他槍支一樣卡殼,

還要手動解決。第二,不會有彈殼的洩露,彈殼是作戰時被暴露的重要馬腳,所以現代部隊作戰都會帶著一個彈殼收集袋,保證不會出現痕跡的遺留。第三,省去了子彈上膛的時間,在分秒必爭的戰鬥中,這點是至關重要的,但這點相對於自動槍而言,左輪手槍又大大的不如了。第四,威力大,威力最大的左輪手槍是M500轉輪手槍,其發射子彈的動能是沙漠之鷹的一倍,
簡直可以稱之為“手炮”,甚至可以獵殺大象。

左輪手槍雖優勢種種,但卻也有很大問題,所以軍隊幾乎都不裝備它。問題有:一,裝彈量小,其一般裝彈六發,最多的也就10發,這就是硬傷了。二,裝彈速度慢,其他武器戰鬥中子彈打完了,可以換個彈夾直接用,而它不行,

一顆顆子彈慢慢裝,等裝完了,戰鬥都結束了。三,壽命短,在打了幾百發之後,火藥燃燒後的氣體會腐蝕轉輪軸,使其損壞,而其他槍枝至少都要上萬發子彈之後才會出現問題。

而現在大部分的左輪手槍都是在警隊中裝備,或許在各項維持治安的行動中,

左輪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