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知產法院:專利侵權平均判賠額達138萬元

“涉案L39h等35款手機具有WAPI功能,且經檢測的L50t、XM50t、S55t、L39H型號的手機WAPI功能選項接入無線局域網的方法步驟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2、5、6的技術方案相同。

被告並未根據法院要求提交其內部使用的測試規範等品質管制規範性檔,故法院合理推定被告在涉案手機的設計研發、測試、出廠檢測等過程中進行了WAPI功能測試,該測試行為實施了原告的涉案專利。”

3月22日上午,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院長宿遲擔任審判長依法對西安西電捷通公司訴索尼移動通信(中國)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進行公開宣判,一審判決索尼移動通信(中國)公司侵犯西安西電捷通公司涉WAPI標準必要專利,判決立即停止侵犯涉案專利權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8629173元,合理支出474194元,兩項共計9103367元。

據瞭解,除本案外,北京知產法院自成立以來還受理了通信領域中涉及CDMA 4G通信技術的無線電網路傳信的完整性保護方法,醫藥領域中涉及人類生命健康的新型人腫瘤壞死因數受體-Fc融合基因及其產物蛋白、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疾病製劑及製備方法以及高通訴魅族,荷蘭皇家KPN公司訴小米、聯想、TCL等大量涉及專利授權和保護標準、不同領域的核心專利以及世界各國熱議前沿問題的專利案件。

截至2017年2月28日,該院共受理專利案件3693件,占全部收案數的16.8%,其中,涉外、涉港澳臺專利案件約占20%。同期,該院共審結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4317件,其中專利案件1760件,占比12.3% 。與2015年相比,2016年專利案件受理數量增加了49件,同期審結數量則由611件上升為1042件,增長率達70.5%。

據北京知產法院副院長陳錦川介紹,專利案件具有專業技術難、審理週期長、社會影響大的突出特點,北京知產法院審理的專利案件還呈現“六個增多”的趨勢,即,涉高科技重大戰略產業與核心技術的案件增多,首例新類型專利糾紛案件增多,標的數額巨大的案件增加,

如受理了涉及無人飛行器技術、互動式電視應用技術、4G通信技術、奇虎等訴江民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UI)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蘋果訴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索賠10億元,高通訴魅族要求確認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條件不構成壟斷案索賠5.2億元等案件。此外,外國公司訴外國公司的案件增多,大公司之間相互訴訟的案件增多,當事人在國內及國外同時起訴的案件增多。

陳錦川副院長介紹到,專利案件的公正審理對於我國的創新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此類案件的審理結果很可能成為調整產業發展方向的指南針,成為提升行業創新水準的源動力,成為制定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規則的參照系。

為進一步提升專利案件審判質效,知產法院採取了四項具體舉措:一是組建專利法官審判團隊、設立專利法官專業會議和調研小組,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兼具有理工科及法學教育背景的專利法官團隊發揮了法官及助理的專業特長,取得了明顯成效,2016年專利案件的審結數量同比上升70.5%。二是為解決專利案件因專業技術性強、難度大而產生的事實查明中的技術障礙等長期困擾審判質效提升的問題,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破解技術事實查明難題。以2016年為例,共有35名技術調查官參與了352件案件的技術事實查明工作,其中簡單諮詢175件、參與出庭或談話177件,參與證據保全、技術勘驗16件,提交技術審查意見262份。三是以實現市場價值為指引,依法加大對專利權人的損害賠償力度,嚴格司法保護,充分體現專利權市場價值。在適用法定賠償的案件中,知產法院亦探索建立符合市場規律和滿足專利權保護要求的酌定賠償機制,使損害賠償數額與專利權的市場價值相匹配,與專利權對侵權行為獲利的貢獻率相適應。2015年,該院在認定侵權的專利案件中,平均判賠45萬元;2016年,該院對一審專利侵權案件進一步加大了保護力度,平均判賠額達138萬元。四是該院充分考慮不同領域專利技術的特點和創新實際,強化授權確權案件的司法審查,促進專利授權品質提升,抑制偽創新、保護真創新。建院伊始至2017年2月28日,該院共計審結專利授權確權案件975件,其中,以判決方式審結746件,判決撤銷行政決定85件,撤銷率為11.4%。(@京法網事 供稿:北京知產法院 )

陳錦川副院長介紹到,專利案件的公正審理對於我國的創新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此類案件的審理結果很可能成為調整產業發展方向的指南針,成為提升行業創新水準的源動力,成為制定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規則的參照系。

為進一步提升專利案件審判質效,知產法院採取了四項具體舉措:一是組建專利法官審判團隊、設立專利法官專業會議和調研小組,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兼具有理工科及法學教育背景的專利法官團隊發揮了法官及助理的專業特長,取得了明顯成效,2016年專利案件的審結數量同比上升70.5%。二是為解決專利案件因專業技術性強、難度大而產生的事實查明中的技術障礙等長期困擾審判質效提升的問題,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破解技術事實查明難題。以2016年為例,共有35名技術調查官參與了352件案件的技術事實查明工作,其中簡單諮詢175件、參與出庭或談話177件,參與證據保全、技術勘驗16件,提交技術審查意見262份。三是以實現市場價值為指引,依法加大對專利權人的損害賠償力度,嚴格司法保護,充分體現專利權市場價值。在適用法定賠償的案件中,知產法院亦探索建立符合市場規律和滿足專利權保護要求的酌定賠償機制,使損害賠償數額與專利權的市場價值相匹配,與專利權對侵權行為獲利的貢獻率相適應。2015年,該院在認定侵權的專利案件中,平均判賠45萬元;2016年,該院對一審專利侵權案件進一步加大了保護力度,平均判賠額達138萬元。四是該院充分考慮不同領域專利技術的特點和創新實際,強化授權確權案件的司法審查,促進專利授權品質提升,抑制偽創新、保護真創新。建院伊始至2017年2月28日,該院共計審結專利授權確權案件975件,其中,以判決方式審結746件,判決撤銷行政決定85件,撤銷率為11.4%。(@京法網事 供稿:北京知產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