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聽力不好的老人為何不願戴助聽器?

1、不願承認事實

戴助聽器就證明自己耳朵聾了,絕大部分老人不願意相信、也不想承認自己聽了下降,總覺得耳朵有點聾又不影響生活,平常在家裡與老伴和孩子說話,他們大點聲就行,

我就聽見了。

對老人而言,真正聽不見聲音才叫耳聾,他們只是耳背一點點,不是聾。其實一般情況下,越早佩戴,助聽器的效果也就越好,拖的時間越長,識別率也會繼續下降,造成言語理解困難,這時候再選配助聽器效果也就有限了。

2、助聽器價格

到助聽器驗配中心或醫院聽力中心諮詢的聽力障礙者,都覺得助聽器價格昂貴,這也是有些人不願意選配助聽器的一個主要原因。

3、影響形象

很多老人無法接受自己“耳朵不好使”的現實,認為佩戴了助聽器,自己就是聾人了,影響形象。

其實,首先應該認清楚現狀,接受自己聽力下降的事實,另外,現在助聽器也有很多選擇,在聽力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選擇定制式助聽器,

這樣會比較隱蔽。

4、佩戴有回聲

戴上助聽器後,有些人會感到自己說話有回聲,嗡嗡的就像在木桶中說話一樣。

這是由於耳模(包括定制式助聽器外殼)將外耳道封閉後,自己說話的聲音經中耳和顱骨傳導,引起外耳道軟骨的振動而造成的。

正常情況下(不戴助聽器)外耳道是開放的,這種振動能量被釋放出去而不被察覺。當外耳道被耳模封閉後,這部分能量就被留在外耳道裡,

從而產生上述現象。正常人如果用手指或其它東西阻塞耳道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堵耳效應”。

這種情況一般在低頻聽力損失小於高頻聽力損失的聽力障礙者中較常見,且兩者損失的差值越大,堵耳效應越明顯。現在可以選配開放式助聽器來減輕堵耳效應,比如可以選擇開放耳選配,定制機可以通過增加通氣孔來減輕堵耳效應。

5、以為越戴越嚴重

很多人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戴用眼鏡的度數越來越高,視力也越來越差,因此推斷戴助聽器後聽力也會越來越差。

需要而不用助聽器,只會加重聽覺困難,加速聽覺退化過程。反過來說,戴用適宜的助聽器,不會導致聽力越來越差。有一種情況例外一一聽力障礙者戴用了與他們的聽力不相匹配的助聽器。

300度的近視眼戴用800度的近視鏡顯然有害而無益。

助聽器也是如此。所以,聽力障礙者一定要接受專業的檢查,並且選擇專業的助聽器驗配中心,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能有效改善聽力的助聽器。

配助聽器有幾大好處:

第一可以提高聽力,提升聆聽效果;

第二可以延緩聽力下降,維持現有的聽力水準;

第三可以延緩言語中樞的退化,降低老年癡呆發生的概率。

第三可以延緩言語中樞的退化,降低老年癡呆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