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利用雲計算改造業務,提升效率,才是真“上雲”

在時下這個“互聯網+”時代,雲計算已經是大勢所趨,企業紛紛啟動“上雲”戰略,以轉型升級。那麼,如何“上雲”?如何“雲化”?如果“互聯網+”轉型?幾乎每個傳統企業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有些傳統企業認為把IT系統從傳統IDC搬到虛擬化,就是“上雲”。其實,這不是真正的“上雲”。在2017“雲+未來”峰會上,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接受《高端視點》欄目專訪時表示,“真正的上雲是應用到雲裡面提供新的科技的能力,搬上去只是第一步,解決了未來獲取科技的效率和門檻的基礎,

你把這個東西搬到雲上之後,更多地去利用新的科技和能力去改造自己的業務,這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幫助傳統企業真正“上雲”,真正走向智慧化、“互聯網+”,騰訊雲穩抓穩打地佈局雲服務市場。2013年9月,騰訊雲正式全面向社會開放,從此眾多企業借助騰訊雲加速成功之路。2014年10月,BSI權威認證成雲安全基石,騰訊雲成業界標杆。2015年6月,騰訊雲發佈“雲+眾創”計畫,投1億元輔助創業者上雲。

10月,騰訊雲百億打造“雲+計畫”生態圈。2016年3月,“雲+躍變戰略升級發佈會,發佈“雲+CDN”、“黑石-混合雲plus”全新升級產品。12月26日,騰訊雲宣佈向全球企業正式提供7項AI雲服務。

2017年6月21日-22日,2017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雲首度公佈了AI戰略路線,並發佈了AI即服務的智慧雲。在傳統雲計算結構上,基於軟體層面、演算法框架服務、基礎設施服務等多維度,提供新的AI開放服務層,開放騰訊在電腦視覺、智慧語音辨識、自然語音處理的三大核心能力,

從而滿足市場對AI能力多維度的需求。截至目前,騰訊雲圍繞這三大核心能力,已提供25種AI服務,包括應用服務8種,平臺服務15種,框架服務2種。

騰訊雲推出的智慧雲將助力更多的企業“上雲”,將率先引爆交通、物流、製造、政務、金融、遊戲等行業。以物流為例,順豐開始向數位化轉型,通過騰訊雲帶來了流程再造,尤其是通過通訊雲提供的 OCR(圖像識別)技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可快速識別手寫體的快遞單,3小時可識別2000萬張,成功解決了快遞員最大的苦惱。又比如在製造業,三一重工與騰訊雲合作的“根雲”平臺,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客戶價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三一重工商業模式已從過去單純的製造業轉變成綜合服務業。“根雲”平臺主要為本土製造企業提供端到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借助這一平臺,三一重工不僅能高效的完成設備分析、預測和運營支援,
還實現從設計、製造,到提供租賃和維護服務,再到大資料分析服務等一系列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在雲計算時代,互聯網連接著人、資訊、服務、硬體,雲計算是人工智慧的計算平臺,與產業結合的人工智慧技術將以行業解決方案的形式快速為企業用戶所使用。未來,騰訊雲將憑藉其深厚的實力和積累,繼續提升、豐富,以及開放雲的能力和資源,支持各行各業創新、優化、升級,共建雲上生態。不可否認的是騰訊雲將在“雲+AI”的浪潮中,助力更多傳統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真正走上“雲發展”,享受“AI即服務”的技術紅利。

支持各行各業創新、優化、升級,共建雲上生態。不可否認的是騰訊雲將在“雲+AI”的浪潮中,助力更多傳統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真正走上“雲發展”,享受“AI即服務”的技術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