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乙肝患者用藥怎麼避免發生耐藥?這兩件事不能忘!

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乏力、畏食、噁心、腹脹、肝區疼痛等都是乙肝的常見症狀。乙肝需要及時用藥控制病情,

否則可能引起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後高膽紅素血症、肝硬化等多種併發症。乙肝患者通常需要長期用藥,用藥過程中怎麼避免發生耐藥?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侯金林主任醫師在此前接受家庭醫生線上採訪時介紹:“以目前的治療手段,

絕大多數慢性乙肝尚不能徹底治癒。臨床上,絕大多數慢性乙肝患者可以通過規範治療控制病毒,延緩疾病進展。

目前各國都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指南,其中的治療目標包括控制病毒、減少或清除病毒。一方面是因為慢性乙肝病毒複製是病毒活動的最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病毒複製高的人,容易得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

乙肝患者用藥怎麼避免發生耐藥?

侯金林主任醫師提示患者為了避免耐藥,應注意以下兩點:

1、乙肝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病人需要定期檢查,如果用藥半年病毒不能下降到一定程度的話,一般不能下降到每毫升血10000個病毒以下,就要考慮加藥或者換藥,不等耐藥出現就搶先處理。

2、不等轉氨酶高、病毒一反彈的時候就要馬上加藥或者換藥,或者兩種藥聯合使用一段時間。這點上對於病人來說就要有比較好的依從性,不能隨意停藥或者改變藥量,停停吃吃對病毒施加的壓力不夠,就很容易耐藥。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抗病毒作用強、耐藥性低的藥物,

保持良好的依從性,也是預防耐藥性產生的策略。

此外,乙肝治療停藥後半年內至少每2個月檢測1次肝功能(ALT、AST等)、乙肝五項和HBA DNA,以後每3-6個月檢測1次,至少隨訪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