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香噴噴的狗不理包子,你會吃但會做嗎?

清明古鎮楊柳香,有一種香叫包子香,今天我們就來聞聞狗不理包子香。

俗話說:“到天津不嘗一嘗狗不理包子,就等於沒有來過天津。”

“狗不理”創始於1858年。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有個年輕人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樣好養活(按照北方習俗,此名飽含著淳樸摯愛的親情)。

狗子十四歲來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夥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由於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製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引得十裡百里的人都來吃包子,生意十分興隆,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
由於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

原來狗不理還有這麼一段淵源,以前在某電視劇裡邊看到一情節,慈溪坐轎中,恰逢在中午,於是便吩咐下人給他買狗不理包子,當時小編就在想,這狗不理竟有這麼好吃,

這下我可得好好吃上一回了。

1.和餡兒

要想一咬一流油,和餡兒可是關鍵,但和餡兒也有竅門。

1.調陷的配比需要把握好,一般小編鐘愛的是瘦肉餡兒,沒有肥肉,這估計也得在家裡邊才能吃到吧。原來在瘦肉裡邊加點肥肉味道也是極好的。

為了在吃的時候一咬一流油,同時又不覺得膩,這調陷的配比需要把控好,肥瘦比例為7分瘦肉三分肥肉。

2.接下來往肉裡放3勺醬油(平時喝湯用的小瓷勺)、少許鹽、小半勺味精攪拌均勻,接著往裡加入高湯(這是關鍵),高湯可以是骨頭湯或者雞湯,加高湯的時候,

一次不能加太多,要邊加邊攪拌,這樣多加幾次

3.往餡兒裡放蔥花(大蔥切碎)、香油,再一起順時針攪拌均勻,(香油淋在蔥花上也就是油包蔥)

2.和麵

要想有軟而勁道的口感,和麵可不能馬虎

1.首先備好麵粉(高筋粉)、堿面(蘇打)、酵母、白糖,將酵母粉用涼水調勻(一斤麵粉用5克酵母粉)

2.接下來和麵,每次少放點水,可以多放幾次,以免一次放太多的水而多次加乾粉。邊加水邊揉面,將面揉的軟一些(軟度和家裡邊揉的餃子面差不多就可以了)

3.揉面的時候可以往裡加入適量的白糖(別加太多),不但可以有種清甜的口感還可以幫助面醒發,之後就讓面醒發15和20分鐘左右,醒成半發麵而不是讓他醒成全發麵,這和之前饅頭做法略有不同,原來用半發麵包包子,面才不會吸收餡兒中的湯汁

4.往醒成半發的面裡加入適量堿,再揉幾下,這樣會中和麵中的酸味

3.包包子

1.用刀將麵團切成一個一個的小麵團,再用擀麵杖擀皮、可借用兩根擀麵杖一起擀(或一根粗擀麵杖),這樣會讓皮的均勻度更好,速度更快

2.包的時候,左手托著皮,再用右手大拇指壓著皮,再立起來,往裡撚,邊撚邊慢慢轉動包子,最後封口,若是爆發不熟悉可以參考下圖包法

可以把中間這個小孔捏緊。

4.蒸包子

鍋中水燒開,將包子放於蒸籠架子上,蓋上蓋,蒸6到7分鐘後就可以了,想必精通廚藝的你已經學會了吧。

小貼士:水開後再放包子,包子就不會塌底露餡

2.接下來和麵,每次少放點水,可以多放幾次,以免一次放太多的水而多次加乾粉。邊加水邊揉面,將面揉的軟一些(軟度和家裡邊揉的餃子面差不多就可以了)

3.揉面的時候可以往裡加入適量的白糖(別加太多),不但可以有種清甜的口感還可以幫助面醒發,之後就讓面醒發15和20分鐘左右,醒成半發麵而不是讓他醒成全發麵,這和之前饅頭做法略有不同,原來用半發麵包包子,面才不會吸收餡兒中的湯汁

4.往醒成半發的面裡加入適量堿,再揉幾下,這樣會中和麵中的酸味

3.包包子

1.用刀將麵團切成一個一個的小麵團,再用擀麵杖擀皮、可借用兩根擀麵杖一起擀(或一根粗擀麵杖),這樣會讓皮的均勻度更好,速度更快

2.包的時候,左手托著皮,再用右手大拇指壓著皮,再立起來,往裡撚,邊撚邊慢慢轉動包子,最後封口,若是爆發不熟悉可以參考下圖包法

可以把中間這個小孔捏緊。

4.蒸包子

鍋中水燒開,將包子放於蒸籠架子上,蓋上蓋,蒸6到7分鐘後就可以了,想必精通廚藝的你已經學會了吧。

小貼士:水開後再放包子,包子就不會塌底露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