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動汽車分時租賃 出行新方式

想要買車搖不上號,打計程車有時打不到,坐公交太慢等不起,

坐地鐵太擠實在忍不了……您是否還在被傳統的出行方式所困擾?您想不想換一種新的方式出行呢?下面就向您介紹一種新穎的出行方式——電動汽車分時租賃。

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是基於互聯網思維而出現的汽車租賃服務。

什麼是分時租賃?

在傳統的汽車租賃模式下,被租賃的車輛通常都是以天為單位進行計費,如果租用車輛的時間不足24小時也依然會按照一整天計算。

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被租賃的車輛很難在被租用的時間裡得到充分使用,因為任何租車人也幾乎不可能在租用車輛的24小時裡持續使用著被租賃的車輛,造成被租賃車輛會產生大量的閒置時間,而租車人也需要為閒置的時間負擔車輛租用的費用。這也是造成傳統汽車租賃模式運營成本較高,同時顧客也覺得費用較貴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

同時也受到環境保護和降低出行成本的共同作用,“分時租車”的理念於1999年由美國劍橋市首先創立,2011年進入我國。

“分時租車”模式與共用單車類似,汽車租賃公司投放車輛,無人值守,用戶通過APP定位尋車、無鑰解鎖、自助取還車,按分時計費。目前,國內從事經營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的企業已有百餘家。

為何要開展分時租賃?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

為大部分一線城市的交通問題帶來嚴峻的考驗。城市交通網絡承受能力的提升、改造將是地區政府棘手的難題。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這種新型出行方式,可以提升單一車輛使用效率,使用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燃油汽車,可緩解城市空氣污染問題。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分時租賃是一種時尚、經濟、便捷、無憂的用車體驗,是應對買車搖號困難、擁車太貴、通行限號等困難的最佳選擇。

對於從未體驗過的普通消費者,在共用方式上,可以把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簡單想像成公共自行車的電動汽車升級版,當然,它比公共自行車的自助租賃,增加了更多的車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應用元素,也具有更多駕駛汽車出行的樂趣與便利。

此外,大力推進分時租賃業務,對電動汽車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對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而言,在電動汽車當前性價比有待提高、充電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善的情況下,

私人購買電動汽車大規模推廣有較大難度,發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通過以“租”代“售”,實現以“租”促“用”、以“租”促“售”,可讓更多消費者體驗、使用電動汽車,是城市快速擴大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規模的最佳路徑之一。

分時租賃有哪些特點和優勢?

從與傳統汽車租賃以及拼車等租賃形式的區別而言,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具有“自駕”“自助”的特點。“自駕”就是指租車者自己駕駛租來的車輛出行,不像計程車或Uber那樣提供駕駛員的配駕服務。“自助”則充分體現了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是對車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集成應用的特質,租車者可以通過手機、網路等多種方式,自助完成註冊、預約、取車、用車、還車以及結算支付全過程,省去了繁雜的合同簽約等流程,完全以人機交流為主。對比現有的計程車、專車、拼車服務,分時租賃模式的使用過程更靈活,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出行目的預定服務。由於沒有固定的消費限制,對於用戶使用的自由度大大提升。

此外,針對目前電動汽車存在的續航里程短、電池等故障率偏高、充電難等問題,引入分時租賃,將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一旦車子沒電,用戶可以直接換一輛車,充電、電池維護都由專業人士來處理,租車者根本無需擔心。

另外,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相對傳統燃油汽車來說,無論是車輛租費和燃油耗費都比傳統租賃模式、打車或私家車的使用成本低廉,擁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分時租賃在政策偏向和資金市場方面受到熱捧。隨著“互聯網+”的概念推行,大量互聯網創投公司的冒起,吸引了市場大量資金投入。除了資金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政策的偏向也為新能源分時租賃開創了優勢條件。

制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停車位與充電樁的設置問題。國內大多數一線城市都面臨停車困難的問題。在住宅社區、商業大廈,經常看見帶充電樁的車位被普通汽車佔據,電動汽車卻找不到充電的地方停靠。如何設置、管理充電樁車位是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建議城市政府層面,要作好長遠規劃,與城市規劃、交通規劃等充分結合,不能簡單看作僅僅是某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運營企業的個體商業運營業務。要在城市整體出行方式中,在現有公交、出租、私家車、自行車、步行等出行方式的結構中,從數量配比和分佈上,都把汽車共用(分時租賃)作為一種新型出行方式,予以考慮,提前作好規劃,並由此相應作好充電樁、停車位元、取還車網點的規劃引導。

租賃企業的效益。目前分時租賃企業前期投入大,單一車輛成本比傳統燃油車輛高。純電動車現階段的續航里程數仍然偏低,大部分車型只適合在城內行駛。建議車企要大力參與,研製更多適於分時共用的電動汽車產品,或積極主導、與其他主體合作,發揮造車企業的優勢,推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應用及運營。

運營模式問題。作為新興行業,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缺少成功的案例和高效、完善的運營。大部分租賃公司的運營相似,未能與實質使用情況、使用者需求相吻合。建議各地的運營企業、各個城市,要加強交流、合作,包括與國際先進城市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分時租賃行業合力,儘早在產品技術、運營管理、服務流程、維保體現、保險金融等方面,形成行業規範、標準。

要推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的發展,還需通過多種管道,大力宣傳、推廣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模式,不斷提高消費者的認知、意識和使用積極性,培育更多的消費者。

“自駕”就是指租車者自己駕駛租來的車輛出行,不像計程車或Uber那樣提供駕駛員的配駕服務。“自助”則充分體現了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是對車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集成應用的特質,租車者可以通過手機、網路等多種方式,自助完成註冊、預約、取車、用車、還車以及結算支付全過程,省去了繁雜的合同簽約等流程,完全以人機交流為主。對比現有的計程車、專車、拼車服務,分時租賃模式的使用過程更靈活,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出行目的預定服務。由於沒有固定的消費限制,對於用戶使用的自由度大大提升。

此外,針對目前電動汽車存在的續航里程短、電池等故障率偏高、充電難等問題,引入分時租賃,將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一旦車子沒電,用戶可以直接換一輛車,充電、電池維護都由專業人士來處理,租車者根本無需擔心。

另外,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相對傳統燃油汽車來說,無論是車輛租費和燃油耗費都比傳統租賃模式、打車或私家車的使用成本低廉,擁有更高的經濟效益。

分時租賃在政策偏向和資金市場方面受到熱捧。隨著“互聯網+”的概念推行,大量互聯網創投公司的冒起,吸引了市場大量資金投入。除了資金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政策的偏向也為新能源分時租賃開創了優勢條件。

制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停車位與充電樁的設置問題。國內大多數一線城市都面臨停車困難的問題。在住宅社區、商業大廈,經常看見帶充電樁的車位被普通汽車佔據,電動汽車卻找不到充電的地方停靠。如何設置、管理充電樁車位是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建議城市政府層面,要作好長遠規劃,與城市規劃、交通規劃等充分結合,不能簡單看作僅僅是某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運營企業的個體商業運營業務。要在城市整體出行方式中,在現有公交、出租、私家車、自行車、步行等出行方式的結構中,從數量配比和分佈上,都把汽車共用(分時租賃)作為一種新型出行方式,予以考慮,提前作好規劃,並由此相應作好充電樁、停車位元、取還車網點的規劃引導。

租賃企業的效益。目前分時租賃企業前期投入大,單一車輛成本比傳統燃油車輛高。純電動車現階段的續航里程數仍然偏低,大部分車型只適合在城內行駛。建議車企要大力參與,研製更多適於分時共用的電動汽車產品,或積極主導、與其他主體合作,發揮造車企業的優勢,推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應用及運營。

運營模式問題。作為新興行業,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缺少成功的案例和高效、完善的運營。大部分租賃公司的運營相似,未能與實質使用情況、使用者需求相吻合。建議各地的運營企業、各個城市,要加強交流、合作,包括與國際先進城市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分時租賃行業合力,儘早在產品技術、運營管理、服務流程、維保體現、保險金融等方面,形成行業規範、標準。

要推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的發展,還需通過多種管道,大力宣傳、推廣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模式,不斷提高消費者的認知、意識和使用積極性,培育更多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