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EV早點:北京新能源商用車補貼增加3萬公里運營里程要求;華泰EV160R上市

1、北京新能源商用車補貼趨緊 增加3萬公里運營里程等要求(閱讀原文)

7月25日,北京市經信委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2016年度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市級財政補助資金兌付工作的通知》,

根據通知,2016年度在本市備案的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

這是繼7月14日北京市發佈《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商用車管理辦法》之後,北京市經信委、科委、發改委和財政局再次聯合發佈通知,專門強調了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的3萬公里要求。

此前對於3萬公里的里程要求行業內爭論很大,

但從北京的政策跟進來看,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中3萬公里運營里程要求,短期調整或的取消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除此之外,北京市對於新能源客車的補貼還增加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和地方補貼上限等條件,對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則採取採取分段超額累退方式確定補貼標準。這樣一來北京市對於新能源商用車的補貼門檻也有所提高。

點評:推廣新能源汽車是為了使用,

不是買來放著看的,為了杜絕和根除騙補的隱患,非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3萬公里運營里程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2、售10.98萬元 華泰新能源EV160R上市(閱讀原文)

華泰新能源宣佈旗下純電動微型車EV160R車型正式上市,新車僅推出一款車型,其官方指導售價為10.98萬元。

外觀方面,華泰新能源EV160R的整體設計小巧緊湊,外部長寬高分別為3461/1560/1470mm,軸距為2260mm。新車前臉採用了頗具Jeep家族風格的7孔式豎向格柵,造型較為個性。動力方面,新車採用一台最大功率27馬力的電動機驅動,電力來自一塊容量為19.8kWh的鋰電池,官方公佈的NEDC工況續航里程為160km。

點評:微型電動汽車市場仍然大有可為,不過,華泰新能源總給人一種玩票的感覺。在產品設計上,也直追眾泰。

3、北京推進充電樁新國標改造,要求2018年底車樁相容

7月25日,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發佈《關於推進本市電動汽車及自用充電設施新國標升級改造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電動汽車生產企業要根據使用者需求,按照新國標要求免費對舊標準的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及自用充電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確保2018年底前完成電動汽車用戶的車樁相容,保障車輛安全穩定運行。

通知要求電動汽車生產企業要履行主體責任,

高度重視此次電動汽車及自用充電設施新國標改造工作。

點評:充電樁新國標早已經發佈,明年底才能完成車樁相容是不是晚了點?

4、現代起亞2020年電動車產量有望翻倍 躋身全球第二

據《Business Korea》報導,韓國兩大姊妹汽車品牌——現代和起亞計畫到2020年將集團打造成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商。201年,現代起亞的電動汽車銷量為12,292輛,排在全球第三位,在推出2018款現代Kona和起亞Niro之後,集團預計明年純電動車的產量將實現翻倍增長,躋身全球第二。

現代起亞預計,明年將會生產13,000輛Kona和12,000輛Niro,加上起亞Soul電動版和現代Ioniq電動版,2018年現代起亞集團的電動車產量將會達到50,000輛。目前,起亞Soul和現代Ioniq的產量約為20,000輛。

點評:如果不重視中國市場,現代起亞集團的電動汽車戰略不會成功。

5、英國成立2.46億英鎊基金 促進電動汽車電池研發(閱讀原文)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政府當地時間24日成立了2.46億英鎊(約合3.2億美元)的基金,用於促進電池的研發和製造。據悉,電池是汽車和能源行業當前的熱門技術創新領域。

推出該計畫的目的是,在英國即將脫離歐盟之際,採取一種更實際的方法來發展重點產業,從而保護英國經濟免受衝擊。第一筆基金包括4500萬英鎊的資金,其將幫助建立一個“電池研究所”,用於降低電池的成本。目前,電池需要提高充電和使用次數,縮減電池尺寸,並且提高電池容量。

日本的日產公司已經在英格蘭北部的工廠開始生產Leaf電動汽車,德國寶馬也計畫在其位於牛津的工廠生產第一款電動汽車,但英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捷豹路虎正在奧地利生產其首款低排放車型。

點評:在電池的研發工作上,英國政府確實有點後知後覺,不過,對於汽車工業衰敗的英國來說,也很正常。

在推出2018款現代Kona和起亞Niro之後,集團預計明年純電動車的產量將實現翻倍增長,躋身全球第二。

現代起亞預計,明年將會生產13,000輛Kona和12,000輛Niro,加上起亞Soul電動版和現代Ioniq電動版,2018年現代起亞集團的電動車產量將會達到50,000輛。目前,起亞Soul和現代Ioniq的產量約為20,000輛。

點評:如果不重視中國市場,現代起亞集團的電動汽車戰略不會成功。

5、英國成立2.46億英鎊基金 促進電動汽車電池研發(閱讀原文)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政府當地時間24日成立了2.46億英鎊(約合3.2億美元)的基金,用於促進電池的研發和製造。據悉,電池是汽車和能源行業當前的熱門技術創新領域。

推出該計畫的目的是,在英國即將脫離歐盟之際,採取一種更實際的方法來發展重點產業,從而保護英國經濟免受衝擊。第一筆基金包括4500萬英鎊的資金,其將幫助建立一個“電池研究所”,用於降低電池的成本。目前,電池需要提高充電和使用次數,縮減電池尺寸,並且提高電池容量。

日本的日產公司已經在英格蘭北部的工廠開始生產Leaf電動汽車,德國寶馬也計畫在其位於牛津的工廠生產第一款電動汽車,但英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捷豹路虎正在奧地利生產其首款低排放車型。

點評:在電池的研發工作上,英國政府確實有點後知後覺,不過,對於汽車工業衰敗的英國來說,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