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車不怕等 分享海外二手奧迪S8提車

在北美生活一段時間之後,自己對車的需求也愈發清晰。

我對駕駛和操控有一定需求,所以需要一部四門轎車,而不是SUV;要在電動汽車時代全面來臨之前,充分利 用在美國的優勢,最後享受一下大馬力V8的瘋狂;;我更多的生活場景是在高速公路上自駕,對高速性能要求 高,對非鋪裝路面和精細操控的要求不高;我需要非常好的隔音和音響聽歌聽音樂;需要在有家人和朋友一同 出行的時候有舒適的乘車空間。我是德系粉絲,
在賓士S550,奧迪A8 4.0T,S8,BMW 650 Gran Coupe裡,猶豫了一陣考。慮了性價比等因素,最終鎖定二手奧迪S8。

從對S8長草到這個時刻前前後後經歷4個月。因為家裡已經有一輛賓士的SUV和一輛奧迪A5了,,再買一輛實在 不太好交代。作為家裡掙錢的人雖然在支出上比較自由,但因為也不是什麼有錢的人還是要顧及一下家人的感 受。在仔細研究了全美幾乎所有在售的二手S8,以及試駕了西雅圖附近經銷商的車後。

終於在一個很神奇的類似中 國的瓜子二手車的私人交易平臺上找到了一個相對完美的選擇--一部選裝豐富,僅23000英里的2013款Audi S 8。

2013年款S8基於當時全新改款的A8 D4,是截至2017年7月前最新的A8/S8平臺,擁有520Hp, 650nm的V8 雙增壓發動機,搭載8速TipTronic變速箱。

因為是私人交易,我瞭解到我的這輛奧迪S8的前車主是一位給微軟做諮詢的外包公司CEO。這輛車總里程僅23 000英里,選裝了B1寸輪轂,冬季包,夏季包,各種安全輔助,碳纖維內飾,按摩座椅,ACC巡航。比較奇怪的是居然沒有選裝三幅運動方向盤,而且2013款沒有2015款的矩陣大燈和抬頭顯示,略微有些遺憾。

另外,美版的A8/S8居然沒有AutoHold這麼基本的功能,令人費解。

談S8的動力是一件很扯的事情。我想用的形容詞既不是強勁也不是澎湃,更不是夠用。而是-浪費。S檔地板油 像被人踹了一腳。前面已經說到了,我地板油還沒到幾秒鐘,就被員警抓了。在高速上也是不敢踩,

腳尖只能 懸在油門上,稍往下一踩就到130以上了,員警叔叔就又要出來了。

S8的8速Tip Tronic總得來說換檔平順,低檔位換檔時動力真空時間比較短,換檔速度比雙離合稍慢,但深踩油 門時減檔非常積極。總得來說體驗比賓士的新9速變速箱好很多。賓士GLC上的9速變速箱,1檔換2檔的頓挫,2檔換3檔,3檔換4檔時的動力真空期,簡直讓人晃得不要不要的。S8的1檔很平順,機械增壓沒有渦輪增加的闖動現象,20km一下車速行駛油門非常線性。有意思的是,2檔到 3檔是頂著走的,就是在升檔前一秒鐘,S8會額外輸出一些動力抵消換擋瞬間的動力丟失。不過這也可能帶來 一個問題,就是檔2檔轉速到達換擋臨界而駕駛員又收油門時,變速箱會誤判升檔,造成車子往前一竄。

S8的地盤很扎實。不是軟,不是硬,而是有韌性。由於自帶空氣懸架,可以在路面條件不好時調整懸架高度。我的應用場景大多是公路,一般我都會把懸架調到最低以最大程度減少側傾。

S8的車身寬度不錯,駕駛員的座椅很舒服,有22項調節和按摩功能。後排非常舒適。令人驚奇的是S8 5米多長的車身,3米長的軸距後排居然還不如A4L,可能碩長的發動 機倉占了一部分長度。稍微遺憾的是S8沒有全景天窗。

S8相比A8更有活力。銀色裝飾非常討喜。標誌性的銀色耳朵,銀色保險杠。雙邊四排氣充滿力量感。21寸輪轂非常霸氣但卻並不使用。胎噪名顯大於18寸輪轂的A6。而且輪胎的壽命,抗路面撞擊的能力也更差 一些。

車內內飾全部由碳纖維覆蓋。車頂和車門大量的翻毛皮,銀色的B整的dash,雖然是和A6,A7同時代的內飾,但明顯比A6和A7的內 飾優秀太多。可以說S8的內飾設計比S6,S7領先半代。。當然和奧迪最新的設計語言無法相提並論,但S8在推出 時,絕對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

S8提供了四種駕駛模式,有趣的是北美版的奧迪全系沒有經濟模式。可能奧迪覺得老美不需要省油吧。高級功 能:遮陽簾,電吸門,自動雨刷,ACC。

A8/S8自帶一個叫主動降噪的技術。就是如果車外傳進車箱有規律的雜訊,那車箱裡的麥克風會自動收集,反 饋給車載電腦,車載電腦通過讓揚聲器放出可以與之相抵消的聲波來減少車內噪音。一開始我對這個高端的技 術感受並不深,沒覺得S8的噪音控制比我的GLC強。但多日之後,再次駕駛GLC,綜合對比胎噪,風燥,車內 音響,發現S8明顯更勝一籌。想必在雜訊控制上,A8應該更強。

S8的油耗還是非常高的。平時路況較好正常駕駛14-15l/100km。得益於閉缸技術,純高速能跑出10-12l/100 km。加滿一箱油基本上跑不到600公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V8 4.0排量擺在那裡。

想要瞭解更多關於汽車資訊,歡迎關注雲車一族,謝謝!

1檔換2檔的頓挫,2檔換3檔,3檔換4檔時的動力真空期,簡直讓人晃得不要不要的。S8的1檔很平順,機械增壓沒有渦輪增加的闖動現象,20km一下車速行駛油門非常線性。有意思的是,2檔到 3檔是頂著走的,就是在升檔前一秒鐘,S8會額外輸出一些動力抵消換擋瞬間的動力丟失。不過這也可能帶來 一個問題,就是檔2檔轉速到達換擋臨界而駕駛員又收油門時,變速箱會誤判升檔,造成車子往前一竄。

S8的地盤很扎實。不是軟,不是硬,而是有韌性。由於自帶空氣懸架,可以在路面條件不好時調整懸架高度。我的應用場景大多是公路,一般我都會把懸架調到最低以最大程度減少側傾。

S8的車身寬度不錯,駕駛員的座椅很舒服,有22項調節和按摩功能。後排非常舒適。令人驚奇的是S8 5米多長的車身,3米長的軸距後排居然還不如A4L,可能碩長的發動 機倉占了一部分長度。稍微遺憾的是S8沒有全景天窗。

S8相比A8更有活力。銀色裝飾非常討喜。標誌性的銀色耳朵,銀色保險杠。雙邊四排氣充滿力量感。21寸輪轂非常霸氣但卻並不使用。胎噪名顯大於18寸輪轂的A6。而且輪胎的壽命,抗路面撞擊的能力也更差 一些。

車內內飾全部由碳纖維覆蓋。車頂和車門大量的翻毛皮,銀色的B整的dash,雖然是和A6,A7同時代的內飾,但明顯比A6和A7的內 飾優秀太多。可以說S8的內飾設計比S6,S7領先半代。。當然和奧迪最新的設計語言無法相提並論,但S8在推出 時,絕對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

S8提供了四種駕駛模式,有趣的是北美版的奧迪全系沒有經濟模式。可能奧迪覺得老美不需要省油吧。高級功 能:遮陽簾,電吸門,自動雨刷,ACC。

A8/S8自帶一個叫主動降噪的技術。就是如果車外傳進車箱有規律的雜訊,那車箱裡的麥克風會自動收集,反 饋給車載電腦,車載電腦通過讓揚聲器放出可以與之相抵消的聲波來減少車內噪音。一開始我對這個高端的技 術感受並不深,沒覺得S8的噪音控制比我的GLC強。但多日之後,再次駕駛GLC,綜合對比胎噪,風燥,車內 音響,發現S8明顯更勝一籌。想必在雜訊控制上,A8應該更強。

S8的油耗還是非常高的。平時路況較好正常駕駛14-15l/100km。得益於閉缸技術,純高速能跑出10-12l/100 km。加滿一箱油基本上跑不到600公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V8 4.0排量擺在那裡。

想要瞭解更多關於汽車資訊,歡迎關注雲車一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