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湖南十大農業品牌·華容芥菜:如何叫響品牌影響力?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農業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面貌明顯改善,為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日前,湖南省委宣傳部聯合省委農辦,開展“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主題採訪,圍繞“湖南十大農業品牌”,就新晃黃牛、古丈毛尖、安化黑茶、華容芥菜等進行集中採訪,探尋品牌發展之道。

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製作風味酸菜包。

記者 龍騰 攝

標準化的醃制池內,工人們正在清撿芥菜。

華容縣委副書記、縣長陶偉軍接受記者採訪。

華聲線上記者 龍騰 岳陽華容報導

“投產後,可年創產值10億元以上,年創利稅5000萬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站在華容芥菜產業園項目規劃圖前,華容蔬菜加工行業協會會長周志鋒信心滿滿地介紹著華容芥菜產業園的籌建進度和未來願景。

眾人皆知汪涵代言的“老壇酸菜”速食麵,殊不知那包令很多人欲罷不能的風味酸菜包絕大部分就產自華容縣。7月22日,華聲線上記者走進岳陽華容,

現場探秘一蔸小芥菜如何變成一包酸菜包,以及一蔸小芥菜如何成就富民大產業。

優勢優先

一蔸小芥菜成就富民大產業

走進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的廠房,映入眼簾的是數百個方方正正的芥菜醃制池,一股酸爽的味道在燥熱的空氣中尤為濃重。據該公司總經理曾令桂介紹,一個醃制池深5米、長6.5米、寬5米,可醃制芥菜100-120噸。

一般醃制8個月後,芥菜就可以進入製作環節了。

經過12次清洗程式,然後進入加工車間,進行灌裝、殺菌、挑選和打箱,即成為一包重約15g的風味酸菜包。記者瞭解到,統一、康師傅兩家知名速食麵企業的速食麵風味酸菜包60%就出自華容芥菜。

稻油豐稔甲湖廣,麻桑夙著震九州。華容縣地處洞庭湖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從魏晉時期起就有種植芥菜的傳統。華容芥菜秋播冬生春收,質地脆嫩,經醃制後微酸爽口,具有生津開胃、增進食欲功效,

自古以來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

儘管華容芥菜種植歷史悠久,但長期處於千家萬戶自發的零散的種植,全縣芥菜面積不到2萬畝,一家一戶用壇用缸醃制,無加工企業,產品自給自足,無商品經濟。如何發揮“華容芥菜”優勢優先的作用,壯大縣域經濟的特色產業?

早在2008年,華容芥菜即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認證。本著優勢優先原則,當地縣委縣政府著手實施“政府主導+市場主推+企業(合作社、大戶)主體”的產業發展思路,一蔸小芥菜一躍成為富民大產業的“功臣”。

目前,華容芥菜種植面積已達13萬多畝,年產量60多萬噸,已形成生產、加工、運輸、行銷等鏈條齊全的產業化體系,全縣芥菜產業產值達32億元。全縣從事芥菜生產、加工及第三產業的勞動力達6.8萬多人。

多管齊下

叫響華容芥菜的品牌影響力

2015年,華容芥菜被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為8.77億元,居全國蔬菜類排名第9位,湖南省第1位;2016年,獲評“湖南十大農業品牌”。盛名之下,如何充分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促進芥菜產業發展壯大?

“以發展工業的思路來發展農業,以經營城市的理念來經營農村。”這是華容縣委副書記、縣長陶偉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反復提及的一句話。具體來說,就是推進標準化、專業化和資本運營。

“統一標準,就是從芥菜生產、加工各環節入手,形成完整的生產加工技術標準體系。”陶偉軍介紹說,同時,統一醃制,取締田間地頭醃制,解決污染嚴重、醃制品質低劣問題。在此基礎上,統一品牌,芥菜產品品質達到標準,方能使用“華容芥菜”國家地理標誌標識。

目前,規劃面積達1000畝,投資5億元的華容芥菜產業園,正在大力推進一期建設用地527畝的廠房、醃制池、環保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預計2018年投產。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縣芥菜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其中園區產值達80億元的目標。

在陶偉軍看來,要叫響華容芥菜的品牌影響力,除了做好產品經營,更好做好資本運營。今年3月,該縣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引導基金,出臺了《華容縣產業引導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記者瞭解到,該投資基金將由政府預算安排,以單獨出資或與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採用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

“目的就是推進政府投融資以土地經營為基礎的銀行貸款,向以資本運營為基礎的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轉變,將財政資金無償分散使用轉為有償集中投入。”陶偉軍表示。

一蔸小芥菜一躍成為富民大產業的“功臣”。

目前,華容芥菜種植面積已達13萬多畝,年產量60多萬噸,已形成生產、加工、運輸、行銷等鏈條齊全的產業化體系,全縣芥菜產業產值達32億元。全縣從事芥菜生產、加工及第三產業的勞動力達6.8萬多人。

多管齊下

叫響華容芥菜的品牌影響力

2015年,華容芥菜被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為8.77億元,居全國蔬菜類排名第9位,湖南省第1位;2016年,獲評“湖南十大農業品牌”。盛名之下,如何充分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促進芥菜產業發展壯大?

“以發展工業的思路來發展農業,以經營城市的理念來經營農村。”這是華容縣委副書記、縣長陶偉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反復提及的一句話。具體來說,就是推進標準化、專業化和資本運營。

“統一標準,就是從芥菜生產、加工各環節入手,形成完整的生產加工技術標準體系。”陶偉軍介紹說,同時,統一醃制,取締田間地頭醃制,解決污染嚴重、醃制品質低劣問題。在此基礎上,統一品牌,芥菜產品品質達到標準,方能使用“華容芥菜”國家地理標誌標識。

目前,規劃面積達1000畝,投資5億元的華容芥菜產業園,正在大力推進一期建設用地527畝的廠房、醃制池、環保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預計2018年投產。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縣芥菜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其中園區產值達80億元的目標。

在陶偉軍看來,要叫響華容芥菜的品牌影響力,除了做好產品經營,更好做好資本運營。今年3月,該縣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引導基金,出臺了《華容縣產業引導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記者瞭解到,該投資基金將由政府預算安排,以單獨出資或與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採用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

“目的就是推進政府投融資以土地經營為基礎的銀行貸款,向以資本運營為基礎的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轉變,將財政資金無償分散使用轉為有償集中投入。”陶偉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