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昆侖山”為啥叫“昆侖山”?|二馬漢字評書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擁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之為“龍脈之祖”。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昆侖山有關,昆侖山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發源地。然而,昆侖山並非許多神話裡所提到的那座“昆侖山”,而是昆侖山脈。神話中的昆侖山乃是存在于現實的“昆侖仙山”。

古籍中關於昆侖山的記載眾多:《史記·大宛傳》:“漢使窮河源,

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山海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

資料記載,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在中國境內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最高峰位於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的公格爾峰。

昆侖山脈西高東低,按地勢分西、中、東3段:位於西昆侖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中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平均海拔5000-5500米;東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

昆侖山為什麼叫昆侖山?從這名字中也是能看出個大概。

“昆”字金文寫作 ,上邊“日”表示太陽,下邊“比”表示眾多奴隸。

“昆”字本義就是眾多奴隸在炎炎烈日下艱辛地勞作。從這幅畫面中我們能看出什麼含義呢?一是由眾多奴隸勞作泛指眾多的、高大的、共同的,所以有昆眾、昆群、昆崗、昆虛、昆峰、昆仲、昆蟲、 昆弟、昆友等說法。二是由烈日當頭引申出炎熱、明亮等義,如昆明、昆火、昆腔、昆曲等。《說文》“昆,同也。”即共同。《廣韻》“昆,兄也。”即兄長。昆侖山一詞中的“昆”就是指高大的意思。

“侖”字繁體寫作“侖”,甲骨文寫作,

上邊是個倒寫的“口”,表示嘴巴、言說;下邊是個“冊”,表示用繩子把竹簡或木牘串系起來的典籍。“侖”字本義就是按照先後順序宣讀典籍,並進行商議如何貫徹執行。朝廷或官府眾多臣子條分縷析、各抒己見,議論紛紛。從這幅畫面可以看出有這樣幾層含義:一是思考謀劃、敘說;二是條理清晰地分析;三是有秩序地進行。所以“侖”字有思考、敘述、條理、倫次等義,並由思考引申出自我反省、檢討。
《說文》“侖,思也。”即思考。《正字通》“侖,敘也。”即敘說。《新方言·釋言》“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裡侖一侖。”後來,“侖”字加“言”寫作“論”,這就是議論、申論、高論、論說之“論”了。

“侖”在昆侖一詞中表示什麼含義呢?原來人們把眾多的長長的有條理的竹簡或木牘與昆侖山作比較,既指長條形狀的山峰,又指條理分明,視之可見。這就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古人造字很大一部分都是用這種類比造出的漢字。可惜,這一規律並沒有被文字學家所發現,還陷在“形聲字”中不能自拔。(第213講)

作者:范登生,二馬看天下特邀專欄作家

責編:恬恬

可惜,這一規律並沒有被文字學家所發現,還陷在“形聲字”中不能自拔。(第213講)

作者:范登生,二馬看天下特邀專欄作家

責編: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