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仁醫院眼科主任:近視度數越高,糖尿病致盲風險越小——真的嗎

聊健康

很多人都知道,青光眼、白內障、黃斑變性等眼病會導致失明,事實上,糖尿病也是致盲的常見原因,且患病時間越長,眼睛出問題的可能性就越高。該病主要威脅青壯年,

是我國工作人群中首位致盲原因,40~60歲人群最容易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病)失明。前不久,有報導稱,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近視與糖網病呈負相關,也就是說,近視度數越高,患糖網病的風險越小。此消息一出,很多近視者心中竊喜,認為自己遠離了糖網病致盲風險。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該病作為慢性代謝性疾病,

最大的危害是各種併發症。其中,導致極高致殘致盲率的糖網病,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血糖升高會導致失明

在我國,約有1億人患有糖尿病,其中1/3患有糖網病,這部分患者中,又有1/3可能導致失明。

有人可能會疑惑,為什麼糖尿病這樣一個內分泌疾病,

會對眼睛造成這麼嚴重的損害呢?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眼睛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的靶器官。視網膜是眼內一層感受光線的神經膜,其間遍佈血管,且多是終末血管。這些血管每天要傳送很多營養,維持眼睛的健康,正確接受外界資訊,也就是看得見東西。患上糖尿病後,則會引起血管病變,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血管壁內皮和血管周細胞。這些周細胞在高血糖的浸泡下,

會發生變性,維持不了正常結構。因而,這些血管裡面的血液,就會順著受損的周細胞邊緣漏出血管,漏到視網膜層間或外面,視網膜因為缺氧而形成新的血管。但是,這些血管的遮罩性不好,容易漏血。等到出血多了,就會引起視力障礙。光線在進入眼球時,被這些血擋住了,自然會影響視力,尤其是黃斑區被擋住,就會失明。

據統計,在盲人群體中,半數都是糖網病致盲。

糖尿病人至少每年查1次眼底

研究發現,患糖尿病的時間越長,出現糖網病的概率越大。

據統計,患糖尿病15年的人群中,有1/3患有糖網病;患糖尿病20年的群體中,有60%患有糖網病;患糖尿病30年的人群中,超過90%都有糖網病。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糖網病患病率很高,

導致的失明也不可逆,但其又是可防可治的,因此,如何幫助患者瞭解正確知識,早期診斷並積極治療,對延緩糖網病進展致盲至關重要。

糖網病在早期的時候沒有症狀,只有到了一定的病程,眼底才會出現幾個出血點,再過段時間,眼底的小紅點就會增多,出現漏水漏血、脂肪溢出的情況。多數糖尿病病人的視力是慢慢減退的,但也有部分病人,由於沒有好好控制血糖,新生血管在某段時間突然爆發,就會引起瞬間性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眼底及早發現病情,儘早治療,一旦到了晚期嚴重影響視力的階段,治療起來會非常困難。

這個眼底檢查很簡單,就是醫生用眼底鏡給患者檢查眼底或拍一張眼底照片,而且是無創的,多數正規醫療機構的眼科或內分泌科都可以進行。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病程長且嚴重的患者可以一年查兩次或更多次。

近視並非糖網病的保護傘

前不久,有報導稱,美國加州大學眼科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近視與糖網病呈負相關,近視度數越高,患糖網病的風險越小。而早在十多年前,同仁醫院也做過類似的研究,這項名為《北京城鄉地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流行病學研究》,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相關論文也發表了不少。由此看來,這個與人們常識相悖的結論是真的?近視反而會使糖尿病患者受益?

事實上,近視並非糖網病的保護傘,這個結論也不宜過分渲染,以免誤導公眾。對於恰好近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確實可能降低患糖網病的風險,但這只是一個保護性因素。由於近視人群眼軸長,使得視網膜血管變細,血流減少,從而血管滲漏和破裂的機會也就相對減少,加之近視眼的視網膜較薄,對氧氣的需求相對較低,更耐受缺血缺氧,高度近視患者玻璃體液化不利於新生血管生長,這些也就是近視人群患糖網病的概率相對較低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說近視能保護眼底免受其他疾病損害,而且,近視本身的危害也不容小覷,特別是高度近視者,引發視網膜脈絡膜視神經病變,黃斑下出血和視網膜脫落的概率會增加,同樣會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因此,就目前研究結果而言,近視對於眼底的損害,絕對是弊大於利。

作者手記:輕信流言險失明

對於已經患上糖網病的人來說,也不要過分緊張絕望,目前可通過眼內注射藥物、鐳射、手術切割玻璃體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是,臨床中發現,不少患者本來已經查出患病,卻因聽信流言,沒有接受正規治療,最終導致失明。作為醫生,對於這種情況無比痛心。

我總愛舉一個朋友的親身事例:曾經有個醫學院的朋友,自己也是學醫的,只不過不是眼科大夫。他在1991年確診為糖網病,醫生讓他進行鐳射治療。本來他都到醫院眼科準備接受治療,結果在診室外候診時,聽已經做過鐳射治療的患者說,這種治療特別不好,副作用大,晚上看不見路,反而感覺視力更差了等。加上他當時也不覺得糖網病是件多麼嚴重的事,內心並不重視,因此聽病友如此一說,就乾脆沒有做治療。結果兩年後的一天,他的眼睛突然看不到了。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病情已非常嚴重。此後兩隻眼共做了5次手術,才使視力恢復,但效果並不好,一隻眼睛的視力僅為0.1,另一隻眼睛的視力為0.4,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他追悔莫及,但也回天乏術。可見,治療也是需要時機的,一旦錯過,再好的醫生也無可奈何。為讓別的患者不再重蹈他的覆轍,他在退休後,當起了義務宣傳員,給糖尿病患者講解糖網病知識,提醒他們做眼底檢查,還幫助他們解答治療中的各種問題。

其實,鐳射是治療糖網病比較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棄卒保帥”,也就是把視野中用得相對少的部分去掉,使發生新生血管的可能性儘量減少,從而減少失明風險。對於有些患者反映,鐳射治療後看東西變暗、晚上視物不清等情況,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並非傳言中說的“鐳射把眼睛燒壞了”,而是只能捨棄部分影響小的視力,來保全黃斑區,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作者簡介

魏文斌,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首席專家,兼任首都醫科大學眼科學院副院長等。他擅長眼底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尤其在視網膜脫離的診斷和治療、視網膜脫離手術、玻璃體視網膜顯微手術、眼內腫瘤診治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積累了一千餘例複雜性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經驗。他還是國家特支計畫首批領軍人才,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兩次被中宣部授予“時代先鋒”榮譽稱號等。

新生血管在某段時間突然爆發,就會引起瞬間性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眼底及早發現病情,儘早治療,一旦到了晚期嚴重影響視力的階段,治療起來會非常困難。

這個眼底檢查很簡單,就是醫生用眼底鏡給患者檢查眼底或拍一張眼底照片,而且是無創的,多數正規醫療機構的眼科或內分泌科都可以進行。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病程長且嚴重的患者可以一年查兩次或更多次。

近視並非糖網病的保護傘

前不久,有報導稱,美國加州大學眼科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近視與糖網病呈負相關,近視度數越高,患糖網病的風險越小。而早在十多年前,同仁醫院也做過類似的研究,這項名為《北京城鄉地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流行病學研究》,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相關論文也發表了不少。由此看來,這個與人們常識相悖的結論是真的?近視反而會使糖尿病患者受益?

事實上,近視並非糖網病的保護傘,這個結論也不宜過分渲染,以免誤導公眾。對於恰好近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確實可能降低患糖網病的風險,但這只是一個保護性因素。由於近視人群眼軸長,使得視網膜血管變細,血流減少,從而血管滲漏和破裂的機會也就相對減少,加之近視眼的視網膜較薄,對氧氣的需求相對較低,更耐受缺血缺氧,高度近視患者玻璃體液化不利於新生血管生長,這些也就是近視人群患糖網病的概率相對較低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說近視能保護眼底免受其他疾病損害,而且,近視本身的危害也不容小覷,特別是高度近視者,引發視網膜脈絡膜視神經病變,黃斑下出血和視網膜脫落的概率會增加,同樣會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因此,就目前研究結果而言,近視對於眼底的損害,絕對是弊大於利。

作者手記:輕信流言險失明

對於已經患上糖網病的人來說,也不要過分緊張絕望,目前可通過眼內注射藥物、鐳射、手術切割玻璃體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是,臨床中發現,不少患者本來已經查出患病,卻因聽信流言,沒有接受正規治療,最終導致失明。作為醫生,對於這種情況無比痛心。

我總愛舉一個朋友的親身事例:曾經有個醫學院的朋友,自己也是學醫的,只不過不是眼科大夫。他在1991年確診為糖網病,醫生讓他進行鐳射治療。本來他都到醫院眼科準備接受治療,結果在診室外候診時,聽已經做過鐳射治療的患者說,這種治療特別不好,副作用大,晚上看不見路,反而感覺視力更差了等。加上他當時也不覺得糖網病是件多麼嚴重的事,內心並不重視,因此聽病友如此一說,就乾脆沒有做治療。結果兩年後的一天,他的眼睛突然看不到了。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病情已非常嚴重。此後兩隻眼共做了5次手術,才使視力恢復,但效果並不好,一隻眼睛的視力僅為0.1,另一隻眼睛的視力為0.4,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他追悔莫及,但也回天乏術。可見,治療也是需要時機的,一旦錯過,再好的醫生也無可奈何。為讓別的患者不再重蹈他的覆轍,他在退休後,當起了義務宣傳員,給糖尿病患者講解糖網病知識,提醒他們做眼底檢查,還幫助他們解答治療中的各種問題。

其實,鐳射是治療糖網病比較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棄卒保帥”,也就是把視野中用得相對少的部分去掉,使發生新生血管的可能性儘量減少,從而減少失明風險。對於有些患者反映,鐳射治療後看東西變暗、晚上視物不清等情況,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並非傳言中說的“鐳射把眼睛燒壞了”,而是只能捨棄部分影響小的視力,來保全黃斑區,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作者簡介

魏文斌,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首席專家,兼任首都醫科大學眼科學院副院長等。他擅長眼底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尤其在視網膜脫離的診斷和治療、視網膜脫離手術、玻璃體視網膜顯微手術、眼內腫瘤診治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積累了一千餘例複雜性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經驗。他還是國家特支計畫首批領軍人才,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兩次被中宣部授予“時代先鋒”榮譽稱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