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收復臺灣後,此人欲直接率水師討伐日本,看此時日本的軍備如何

施琅(1621年-1696年),原為鄭芝龍和鄭成功的部將,後降清。其實施琅這個人大多數人都很熟悉,當年《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中就有施琅這個歷史人物。1683年施琅率軍渡海收復臺灣,由於“背鄭降清”,

後人對施琅頗有爭議。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個人的爭議,是說的他的一封奏摺。

在統一臺灣後,施琅的眼睛又瞄向了日本,施琅向康熙寫了一封奏摺:倭賊盤踞海外為禍,自前明起已有百餘年,今銳氣正盛,可效元祖之事,提中國之兵伐之,

永絕倭患,安定東南。這份奏摺不用翻譯大家都應該能看懂,奏摺裡說的很清楚,那就是要趁著此時兵威正盛,一鼓作氣拿下日本,施琅敏銳的看到了日本會成為中國的大患。

康熙年間北部邊疆形勢圖

可惜,此時康熙的注意力在北面,當時定的方陣就是先南後北,統一臺灣後,再集中全力對付叛亂的准格爾部,所以康熙沒有批准施琅的行動。那麼如果康熙同意進軍日本,

有沒有勝算呢?會不會重蹈當年元朝遠征日本失敗的覆轍?答案是不會,首先當年元軍不是敗在軍事上,是敗在戰船品質上,因為元軍的戰船是在朝鮮建造的,朝鮮人出工不出力,戰船就是豆腐渣工程,一陣颱風就吹散了。

而清軍的戰船在當時非常先進,

渡海遠征完全沒問題,這個時候的清朝水師還是很有戰鬥力的,這個時候的日本實際統治者是德川幕府的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此人是個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身高只有124釐米。這個時候的日本還在閉關鎖國,國力、軍備在清朝面前都不值一提,如果施琅率軍征討日本,勝利是十拿九穩的事。可惜,歷史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