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樓夢》中描寫的那些絕美的園林建築

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園林建築描寫簡直是琳琅滿目,

目不暇接,就如皇家花園一般絕美,大至建築景觀佈局,小至室內陳設題詠,無一不是纖毫畢現。不知南京原甯、榮兩府的園林建築又是一番什麼風景。

先從林黛玉初到榮國府說起。“……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

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甯國府’五個大字。黛玉想道:這必是外祖之長房了。想著,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林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轉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後就是後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林黛玉被邢夫人帶去見兩個舅舅時的場景。“……垂花門前早有眾小廝拉過一輛翠幄清油車來,邢夫人攜了黛玉坐上,眾老婆們放下車簾,

方命小廝們抬起。拉至寬處,駕上馴騾,出了西角門往東,過榮府正門,入一黑油漆大門內,至儀門前方下了車。邢夫人挽著黛玉的手進入院中,黛玉度其處必是榮府中之花園隔斷過來的。進入三層儀門,果見正房、廂房、遊廊,悉皆小巧別致,不似那邊的軒峻壯麗,且院中隨處之樹木山石皆好……一時黛玉進入榮府,下了車,只見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來。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彎,
走過一座東西穿堂、向南大廳之後,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門鑽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各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內室。進入堂屋,抬頭迎面先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鬥大三個字,是‘榮禧堂’;後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多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
一邊是鏨金彝,一邊是玻璃盆。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圈椅。又有一副對聯,乃是烏木聯牌鑲著鏨金字跡,道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下麵一行小字是:‘世教弟勳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原來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也不在這正室中,只在東邊的三間耳房內。於是嬤嬤們引黛玉進東房門來。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毯,正面設著大紅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擺著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擺著汝窯美人觚,裡面插著時鮮花草。地下麵西一溜四張大椅,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兩邊又有一對高幾,幾上茗碗瓶花俱備……王夫人忙攜了黛玉出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甬路,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後有一個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屋。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回來你好往這裡找他去,少什麼東西只管和他說就是了。”這院門上也有幾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了。”

大觀園竣工後賈政帶領眾人遊園時的場景。

“……剛至園門,只見賈珍帶領許多執事人旁邊侍立。賈政道:你且把園門關上,我們先瞧外面,再進去。賈珍命人將門關上。賈政先秉正看門,只見正門五間,上面筒瓦泥鰍脊,那門欄窗俱是細雕時新花樣,並無朱粉塗飾。一色水磨群牆,下麵白石臺階,鑿成西番蓮花樣。左右一望,雪白粉牆,下面虎皮石砌成紋理,不落富麗俗套,自是喜歡。遂命開門進去。只見一帶翠嶂擋在面前。眾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眾人都道:極是。非胸中大有丘壑,焉能想到這裡。說畢,往前一望,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斑駁,或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賈政道:我們就從此小徑遊去,回來由那一邊出去,方可遍覽。說畢,命賈珍前導,自己扶了寶玉,逶迤走進山口。抬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賈政回頭笑道:‘諸公請看,此處題以何名方妙?’眾人聽說,也有說該題‘疊翠’二字的,也有說該題‘錦嶂’的,又有說‘賽香爐’的,又有說‘小終南’的,種種名色,不止幾十個。原來眾客心中,早知賈政要試寶玉的才情,故此只將些俗套敷衍。寶玉也知此意。賈政聽了,便回頭命寶玉擬來。寶玉道:嘗聽見古人說: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這裡並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不過是探景的一進步耳。莫如直書古人‘曲徑通幽’這舊句在上,倒也大方。眾人聽了,贊道:是極,好極!二世兄天分高,才情遠,不似我們讀腐了書的。賈政笑道:不當過獎他。他年小的人,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再俟選擬。

說著,進入石洞,只見佳木蘢蔥,奇花爛漫,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下。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俯而視之,但見青溪瀉玉,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沼,石橋三港,獸面銜吐。橋上有亭,賈政與諸人到亭內坐了,問:諸公以何題此?諸人都說:當日歐陽公《醉翁亭記》有雲:有亭翼然,就名翼然罷。賈政笑道:‘翼然’雖佳,但此亭壓水而成,還須偏于水題為稱。依我拙裁,歐陽公句‘瀉於兩峰之間’,竟用他這一個‘瀉’字。有一客道:是極,是極。竟是‘瀉玉’二字妙。賈政拈須尋思,因叫寶玉也擬一個來。寶玉回道:老爺方才所說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乎當日歐陽公題釀泉用一瀉字則妥,今日此泉也用‘瀉’字,似乎不妥。況此處既為省親別墅,亦當依應制之體,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求再擬蘊藉含蓄者。賈政笑道:諸公聽此論何如?方才眾人編新,你說不如述古;如今我們述古,你又說粗陋不妥。你且說你的。寶玉道:用‘瀉玉’二字,則不若‘沁芳’二字,豈不新雅?賈政拈須點頭不語。眾人都忙迎合,稱讚寶玉才情不凡。賈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對來。寶玉四顧一望,機上心來,乃念道: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賈政聽了,點頭微笑。眾人又稱讚了一番。於是出亭過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忽抬頭見前面一帶粉垣,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於是大家進入,只見進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間房舍,兩明一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的床幾椅案。從里間房裡,又有一小門,出去卻是後園,有大株梨花,闊葉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賈政笑道:這一處倒還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讀書,也不枉虛生一世。說著便看寶玉,唬的寶玉忙垂了頭。眾人忙用閒話解說。又二客說:此處的匾該題四個字。賈政笑問:那四字?一個道是:‘淇水遺風。’賈政道:俗。又一個道是:‘睢園遺跡。’賈政道:也俗。賈珍在旁說道:還是寶兄弟擬一個罷。賈政道:他未曾做,先要議論人家的好歹,可見是個輕薄東西。眾客道:議論的是,也無奈他何。賈政忙道:休如此縱了他。因說道:今日任你狂為亂道,等說出議論來,方許你做。方才眾人說的,可有使得的沒有?寶玉見問,便答道:都似不妥。賈政冷笑道:怎麼不妥?寶玉道:這是第一處行幸之所,必須頌聖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現成的,何必再做?賈政道:難道‘淇水’、‘睢園’不是古人的?寶玉道:這太板了。莫若‘有鳳來儀’四字。眾人都哄然叫妙。賈政點頭道:畜生,畜生!可謂‘管窺蠡測’矣。因命:再題一聯來。寶玉便念道: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賈政搖頭道:也未見長。說畢,引人出來。方欲走時,忽想起一事來,問賈珍道:這些院落屋宇,並幾案桌椅都算有了。還有那些帳幔簾子並陳設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處一處合式配就的麼?賈珍回道:那陳設的東西早已添了許多,自然臨期合式陳設。帳幔簾子,昨日聽見璉兄弟說,還不全。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時就畫了各處的圖樣,量准尺寸,就打發人辦去的;想必昨日得了一半。賈政聽了,便知此事不是賈珍的首尾,便叫人去喚賈璉。一時來了,賈政問他:共有幾宗?現今得了幾宗?尚欠幾宗?賈璉見問,忙向靴筒內取出靴掖裡裝的一個紙折略節來,看了一看,回道:妝蟒灑堆、刻絲彈墨並各色綢綾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簾子二百掛,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氈簾二百掛,湘妃竹簾一百掛,金絲藤紅漆竹簾一百掛,黑漆竹簾一百掛,五彩線絡盤花簾二百掛,每樣得了一半,也不過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圍、床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一面說,一面走,忽見青山斜阻。轉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牆,牆上皆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裡面數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一望無際。賈政笑道:倒是此處有些道理。雖系人力穿鑿,卻入目動心,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我們且進去歇息歇息。說畢,方欲進去,忽見籬門外路旁有一石,亦為留題之所。眾人笑道:更妙,更妙!此處若懸匾待題,則田舍家風一洗盡矣。立此一碣,又覺許多生色,非范石湖田家之詠不足以盡其妙。賈政道:諸公請題。眾人雲:方才世兄雲:‘編

新不如述舊。’此處古人已道盡矣:莫若直書‘杏花村’為妙。賈政聽了,笑向賈珍道:正虧提醒了我。此處都好,只是還少一個酒幌,明日竟做一個來,就依外面村莊的式樣,不必華麗,用竹竿挑在樹梢頭。賈珍答應了,又回道:此處竟不必養別樣雀鳥,只養些鵝、鴨、雞之類,才相稱。賈政與眾人都說好。

賈政又向眾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村名,直待請名方可。眾客都道:是呀!如今虛的,卻是何字樣好呢?大家正想,寶玉卻等不得了,也不等賈政的話,便說道:舊詩雲:‘紅杏梢頭掛酒旗。’如今莫若且題以‘杏簾在望’四字。眾人都道:‘好個‘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思。寶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詩裡,還有‘柴門臨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眾人聽了,越發同聲拍手道妙。賈政一聲斷喝:無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舊詩,敢在老先生們跟前賣弄!方才任你胡說,也不過試你的清濁,取笑而已,你就認真了!

說著,引眾人步入茆堂,裡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賈政心中自是歡喜,卻瞅寶玉道:此處如何?眾人見問,都忙悄悄的推寶玉教他說好。寶玉不聽人言,便應聲道:不及‘有鳳來儀’多了。賈政聽了道:咳!無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樓畫棟、惡賴富麗為佳,那裡知道這清幽氣象呢?終是不讀書之過!寶玉忙答道:老爺教訓的固是,但古人雲‘天然’二字,不知何意?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怕他討了沒趣;今見問‘天然’二字,眾人忙道:哥兒別的都明白,如何天然反要問呢?天然者,天之自成,不是人力之所為的。寶玉道:卻又來!此處置一田莊,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無脈,臨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那及前數處有自然之理、自然之趣呢?雖種竹引泉,亦不傷穿鑿。古人雲‘天然圖畫’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即百般精巧,終不相宜……未及說完,賈政氣的喝命:出去!才出去,又喝命:回來!命:再題一聯,若不通,一併打嘴巴!寶玉嚇的戰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新綠漲添浣葛處,好雲香護采芹人。賈政聽了,搖頭道:更不好。一面引人出來,轉過山坡,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了荼蘼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到薔薇院,傍芭蕉塢裡盤旋曲折。忽聞水聲潺潺,出於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眾人都道:好景,好景!賈政道:諸公題以何名?眾人道:再不必擬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字。賈政笑道:又落實了,而且陳舊。眾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舊舍’四字也罷。寶玉道:越發背謬了。‘秦人舊舍’是避亂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漵’四字。賈政聽了道:更是胡說。

於是賈政進了港洞,又問賈珍:有船無船?賈珍道:採蓮船共四隻,座船一隻,如今尚未造成。賈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賈珍道:從山上盤道也可以進去的。說畢,在前導引,大家攀藤撫樹過去。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蕩蕩,曲折縈紆。池邊兩行垂柳,雜以桃杏遮天,無一些塵土。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皆穿牆而過。賈政道:此處這一所房子,無味的很。因而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樹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嶺,或穿石腳,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蟠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凡花之可比。賈政不禁道:有趣!只是不大認識。有的說:是薜荔藤蘿。賈政道:薜荔藤蘿那得有此異香?寶玉道:果然不是。這眾草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約是蘭,這一種大約是金葛,那一種是金簦草,這一種是玉蕗藤,紅的自然是紫芸,綠的定是青芷。想來那《離騷》、《文選》所有的那些異草:有叫作什麼霍納薑匯的,也有叫作什麼綸組紫絳的。還有什麼石帆、清松、扶留等樣的,見於左太沖《吳都賦》。又有叫作什麼綠荑的,還有什麼丹椒、蘼蕪、風蓮,見於《蜀都賦》。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象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說完,賈政喝道:誰問你來?唬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賈政因見兩邊俱是超手遊廊,便順著遊廊步入,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清雅不同。賈政歎道:此軒中煮茗操琴,也不必再焚香了。此造卻出意外,諸公必有佳作新題以顏其額,方不負此。眾人笑道:莫若‘蘭風蕙露’貼切了。賈政道:也只好用這四字。其聯雲何?一人道:我

想了一對,大家批削改正。道是:‘麝蘭芳靄斜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眾人道:“妙則妙矣!只是‘斜陽’二字不妥。那人引古詩‘蘼蕪滿院泣斜陽’句,眾人雲:頹喪,頹喪!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聯,諸公評閱評閱。念道:三徑香風飄玉蕙,一庭明月照金蘭。賈政拈須沉吟,意欲也題一聯。忽抬頭見寶玉在旁不敢作聲,因喝道:怎麼你應說話時又不說了!還要等人請教你不成?寶玉聽了回道:此處並沒有什麼‘蘭麝’、‘明月’、‘洲渚’之類,若要這樣著跡說來,就題二百聯也不能完。賈政道:誰按著你的頭,教你必定說這些字樣呢?寶玉道:如此說,則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對聯則是:‘吟成豆蔻詩猶豔,睡足荼蘼夢亦香。’賈政笑道:這是套的‘書成蕉葉文猶綠’,不足為奇。眾人道:李太白‘鳳凰台’之作,全套‘黃鶴樓’。只要套得妙。如今細評起來,方才這一聯竟比‘書成蕉葉’尤覺幽雅活動。賈政笑道:豈有此理。

說著,大家出來。走不多遠,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迢複道縈紆。青松拂簷,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賈政道: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麗了些!眾人都道:要如此方是。雖然貴妃崇尚節儉,然今日之尊,禮儀如此,不為過也。一面說,一面走,只見正面現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龍蟠螭護,玲瓏鑿就。賈政道:此處書以何文?眾人道:必是‘蓬萊仙境’方妙。

賈政搖頭不語。寶玉見了這個所在,心中忽有所動,尋思起來,倒像在那裡見過的一般,卻一時想不起那年那日的事了。賈政又命他題詠,寶玉只顧細思前景,全無心於此了。眾人不知其意,只當他受了這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盡詞窮了,再要牛難逼迫著了急,或生出事來,倒不便。遂忙都勸賈政道:罷了,明日再題罷了。賈政心中也怕賈母不放心,遂冷笑道:你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時了。也罷,限你一日,明日題不來,定不饒你。這是第一要緊處所,要好生作來!

說著,引人出來,再一觀望,原來自進門至此,才遊了十之五六。又值人來回,有雨村處遣人回話。賈政笑道:此數處不能遊了。雖如此,到底從那一邊出去,也可略觀大概。說著,引客行來,至一大橋,水如晶簾一般奔入。原來這橋邊是通外河之閘,引泉而入者。賈政因問:此閘何名?寶玉道:此乃沁芳源之正流,即名‘沁芳閘’。賈政道:胡說,偏不用‘沁芳’二字。

於是一路行來,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門,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長廊曲洞,或方廈圓亭:賈政皆不及進去。因半日未嘗歇息,腿酸腳軟,忽又見前面露出一所院落來,賈政道:到此可要歇息歇息了。說著一徑引入,繞著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賈政與眾人進了門,兩邊盡是遊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樹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眾人都道:好花,好花!海棠也有,從沒見過這樣好的。賈政道:這叫做‘女兒棠’,乃是外國之種,俗傳出‘女兒國’,故花最繁盛,——亦荒唐不經之說耳。眾人道:畢竟此花不同,‘女國’之說,想亦有之。寶玉雲: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紅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閨閣風度,故以‘女兒’命名,世人以訛傳訛,都未免認真了。

眾人都說:領教!妙解!一面說話,一面都在廊下榻上坐了。賈政因道:想幾個什麼新鮮字來題?一客道:‘蕉鶴’二字妙。又一個道:‘崇光泛彩’方妙。賈政與眾人都道:好個‘崇光泛彩’寶玉也道:妙。又說:只是可惜了!眾人問:如何可惜?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若說一樣,遺漏一樣,便不足取。賈政道:依你如何?寶玉道:依我,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美。賈政搖頭道:不好,不好!

說著,引人進入房內。只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玉的。一槅一槅,或貯書,或設鼎,或安置筆硯,或供設瓶花,或安放盆景。其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倏爾五色紗糊,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系幽戶。且滿牆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於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眾人都贊:好精緻!難為怎麼做的!原來賈政走進來了,未到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斷,及到跟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及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來了一起人,與自己的形相一樣,卻是一架大玻璃鏡。轉過鏡去,一發見門多了。賈珍笑道:老爺隨我來,從這裡出去就是後院,出了後院倒比先近了。引著賈政及眾人轉了兩層紗廚,果得一門出去,院中滿架薔薇。轉過花障,只見青溪前阻。眾人詫異:這水又從何而來?賈珍遙指道: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從東北山凹裡引到那村莊裡,又開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總流到這裡,仍舊合在一處,從那牆下出去。眾人聽了,都道:神妙之極!說著,忽見大山阻路,眾人都迷了路,賈珍笑道:跟我來。乃在前導引,眾人隨著,由山腳下一轉,便是平坦大路,豁然大門現於面前,眾人都道:有趣,有趣!搜神奪巧,至於此極!於是大家出來。”

元妃省親時的場景描寫。

“卻說賈妃在轎內看了此園內外光景,因點頭歎道:太奢華過費了。忽又見太監跪請登舟。賈妃下輿登舟,只見清流一帶,勢若游龍,兩邊石欄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光雪浪;上面柳杏諸樹,雖無花葉,卻用各色綢綾紙絹及通草為花,粘於枝上,每一株懸燈萬盞;更兼池中荷荇鳧鷺諸燈,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爭輝,水天煥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寶乾坤。船上又有各種盆景,珠簾繡幕,桂楫蘭橈,自不必說了。

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燈,明現著‘蓼汀花漵’四字。看官聽說:這‘蓼汀花漵’及‘有鳳來儀’等字,皆系上回賈政偶試寶玉之才,何至便認真用了?想賈府世代詩書,自有一二名手題詠,豈似暴富之家,竟以小兒語搪塞了事呢?只因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幼弟,賈妃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獨愛憐之。且同侍賈母,刻不相離。那寶玉未入學之先,三四歲時,已得元妃口傳教授了幾本書,識了數千字在腹中。雖為姊弟,有如母子。自入宮後,時時帶信出來與父兄說:千萬好生扶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祖母之憂。眷念之心,刻刻不忘。前日賈政聞塾師贊他盡有才情,故于遊園時聊一試之,雖非名公大筆,卻是本家風味;且使賈妃見之,知愛弟所為,亦不負其平日切望之意。因此故將寶玉所題用了。那日未題完之處,後來又補題了許多。

且說賈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漵’二字便好,何必‘蓼汀’?侍坐太監聽了,忙下舟登岸,飛傳與賈政,賈政即刻換了。彼時舟臨內岸,去舟上輿,便見琳宮綽約,桂殿巍峨,石牌坊上寫著‘天仙寶境’四大字,賈妃命換了‘省親別墅’四字。於是進入行宮,只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說不盡簾卷蝦須,毯鋪魚獺,鼎飄麝腦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

賈妃乃問:此殿何無匾額?隨侍太監跪啟道: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擬……

尤氏、鳳姐等上來啟道:筵宴齊備,請貴妃游幸。元妃起身,命寶玉導引,遂同諸人步至園門前。早見燈光之中,諸般羅列,進園先從‘有鳳來儀’、‘紅香

綠玉’、‘杏簾在望’、‘蘅芷清芬’等處,登樓步閣,涉水緣山,眺覽徘徊。一處處鋪陳華麗,一樁樁點綴新奇。元妃極加獎贊,又勸:以後不可太奢了,此皆過分。既而來至正殿,降諭免禮歸坐,大開筵宴,賈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紈、鳳姐等捧羹把盞。元妃乃命筆硯伺候,親拂羅箋,擇其喜者賜名。因題其園之總名曰‘大觀園’,正殿匾額雲‘顧恩思義’,對聯雲:天地啟宏慈,赤子蒼生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又改題:‘有鳳來儀’賜名‘瀟湘館’。‘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蘅芷清芬’賜名‘蘅蕪院’。‘杏簾在望’賜名‘浣葛山莊’。正樓曰‘大觀樓’。東面飛樓曰‘綴錦樓’。西面敘樓曰‘含芳閣’。更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荇葉渚’等名。匾額有‘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名。又命舊有匾聯不可摘去。於是先題一絕句雲: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題畢,向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長於呤詠,姐妹輩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異日少暇,必補撰《大觀園記》並《省親頌》等文,以記今日之事。妹等亦各題一匾一詩,隨意發揮,不可為我微才所縛。且知寶玉竟能題詠,一發可喜。此中瀟湘館蘅蕪院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此四大處,必得別有章句題詠方妙。前所題之聯雖佳,如今再各賦五言律一首,使我當面試過,方不負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寶玉只得答應了,下來自去構思。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中,要算探春又出於姊妹之上,然自忖似難與薛 林爭衡,只得隨眾應命。李紈也勉強作成一絕。賈妃挨次看姊妹們的題詠,寫道是:

曠性怡情(匾額) 迎春

園成景物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

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

文采風流(匾額) 探春

秀水明山抱複回,風流文采勝蓬萊。

綠裁歌扇迷芳草,紅襯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應傳盛世,神仙何幸下瑤台。

名園一自邀遊賞,未許凡人到此來。

文章造化(匾額) 惜春

山水橫拖千裡外,樓臺高起五雲中。

園修日月光輝裡,景奪文章造化功。

萬象爭輝(匾額)李紈

名園築就勢巍巍,奉命多慚學淺微。

精妙一時言不盡,果然萬物有光輝。

凝暉鐘瑞(匾額) 薛寶釵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瞻仰處,自慚何敢再為辭?

世外仙源(匾額) 林黛玉

宸遊增悅豫,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氣象新。

香融金穀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元妃看畢,稱賞不已,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所及。

原來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詠,倒不好違諭多做,只胡亂做了一首五言律應命便罷了。時寶玉尚未做完,才做了‘瀟湘館’與‘蘅蕪院’兩首,正做‘怡紅院’一首,起稿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推他道:貴人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才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又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分馳了?況且蕉葉之典故頗多,再想一個改了罷。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說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來!寶釵笑道:你只把‘綠玉’的‘玉’字改作‘蠟’字就是了。寶玉道:‘綠蠟’可有出處?寶釵悄悄的咂嘴點頭笑道: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將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唐朝韓翊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都忘了麼?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意,笑道:該死,該死!眼前現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師’了!從此只叫你師傅,再不叫姐姐了。寶釵也悄悄的笑道:還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呢。一面說笑,因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開了。寶玉續成了此首,共有三首。此時黛玉未得展才,心上不快。因見寶玉構思太苦,走至案旁,知寶玉只少‘杏簾在望’一首,因叫他抄錄前三首,卻自己吟成一律,寫在紙條上,搓成個團子,擲向寶玉跟前。寶玉打開一看,覺比自己做的三首高得十倍,遂忙恭楷謄完呈上。元妃看道是:

有鳳來儀 寶玉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

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分碎影,好夢正初長。

蘅芷清芬

蘅蕪滿靜苑,蘿薜助芬芳。

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

輕煙迷曲徑,冷翠濕衣裳。

誰詠池塘曲?謝家幽夢長。

怡紅快綠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清煙。

對立東風裡,主人應解憐。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裡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元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四首之冠,遂將‘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又命探春將方才十數首詩另以錦箋謄出,令太監傳與外廂。賈政等看了,都稱頌不已。賈政又進《歸省頌》……”

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擺著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擺著汝窯美人觚,裡面插著時鮮花草。地下麵西一溜四張大椅,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兩邊又有一對高幾,幾上茗碗瓶花俱備……王夫人忙攜了黛玉出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甬路,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後有一個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屋。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回來你好往這裡找他去,少什麼東西只管和他說就是了。”這院門上也有幾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了。”

大觀園竣工後賈政帶領眾人遊園時的場景。

“……剛至園門,只見賈珍帶領許多執事人旁邊侍立。賈政道:你且把園門關上,我們先瞧外面,再進去。賈珍命人將門關上。賈政先秉正看門,只見正門五間,上面筒瓦泥鰍脊,那門欄窗俱是細雕時新花樣,並無朱粉塗飾。一色水磨群牆,下麵白石臺階,鑿成西番蓮花樣。左右一望,雪白粉牆,下面虎皮石砌成紋理,不落富麗俗套,自是喜歡。遂命開門進去。只見一帶翠嶂擋在面前。眾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賈政道: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眾人都道:極是。非胸中大有丘壑,焉能想到這裡。說畢,往前一望,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斑駁,或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賈政道:我們就從此小徑遊去,回來由那一邊出去,方可遍覽。說畢,命賈珍前導,自己扶了寶玉,逶迤走進山口。抬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賈政回頭笑道:‘諸公請看,此處題以何名方妙?’眾人聽說,也有說該題‘疊翠’二字的,也有說該題‘錦嶂’的,又有說‘賽香爐’的,又有說‘小終南’的,種種名色,不止幾十個。原來眾客心中,早知賈政要試寶玉的才情,故此只將些俗套敷衍。寶玉也知此意。賈政聽了,便回頭命寶玉擬來。寶玉道:嘗聽見古人說: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這裡並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不過是探景的一進步耳。莫如直書古人‘曲徑通幽’這舊句在上,倒也大方。眾人聽了,贊道:是極,好極!二世兄天分高,才情遠,不似我們讀腐了書的。賈政笑道:不當過獎他。他年小的人,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再俟選擬。

說著,進入石洞,只見佳木蘢蔥,奇花爛漫,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下。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俯而視之,但見青溪瀉玉,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沼,石橋三港,獸面銜吐。橋上有亭,賈政與諸人到亭內坐了,問:諸公以何題此?諸人都說:當日歐陽公《醉翁亭記》有雲:有亭翼然,就名翼然罷。賈政笑道:‘翼然’雖佳,但此亭壓水而成,還須偏于水題為稱。依我拙裁,歐陽公句‘瀉於兩峰之間’,竟用他這一個‘瀉’字。有一客道:是極,是極。竟是‘瀉玉’二字妙。賈政拈須尋思,因叫寶玉也擬一個來。寶玉回道:老爺方才所說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乎當日歐陽公題釀泉用一瀉字則妥,今日此泉也用‘瀉’字,似乎不妥。況此處既為省親別墅,亦當依應制之體,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求再擬蘊藉含蓄者。賈政笑道:諸公聽此論何如?方才眾人編新,你說不如述古;如今我們述古,你又說粗陋不妥。你且說你的。寶玉道:用‘瀉玉’二字,則不若‘沁芳’二字,豈不新雅?賈政拈須點頭不語。眾人都忙迎合,稱讚寶玉才情不凡。賈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對來。寶玉四顧一望,機上心來,乃念道: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賈政聽了,點頭微笑。眾人又稱讚了一番。於是出亭過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忽抬頭見前面一帶粉垣,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於是大家進入,只見進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間房舍,兩明一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的床幾椅案。從里間房裡,又有一小門,出去卻是後園,有大株梨花,闊葉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賈政笑道:這一處倒還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讀書,也不枉虛生一世。說著便看寶玉,唬的寶玉忙垂了頭。眾人忙用閒話解說。又二客說:此處的匾該題四個字。賈政笑問:那四字?一個道是:‘淇水遺風。’賈政道:俗。又一個道是:‘睢園遺跡。’賈政道:也俗。賈珍在旁說道:還是寶兄弟擬一個罷。賈政道:他未曾做,先要議論人家的好歹,可見是個輕薄東西。眾客道:議論的是,也無奈他何。賈政忙道:休如此縱了他。因說道:今日任你狂為亂道,等說出議論來,方許你做。方才眾人說的,可有使得的沒有?寶玉見問,便答道:都似不妥。賈政冷笑道:怎麼不妥?寶玉道:這是第一處行幸之所,必須頌聖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現成的,何必再做?賈政道:難道‘淇水’、‘睢園’不是古人的?寶玉道:這太板了。莫若‘有鳳來儀’四字。眾人都哄然叫妙。賈政點頭道:畜生,畜生!可謂‘管窺蠡測’矣。因命:再題一聯來。寶玉便念道: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賈政搖頭道:也未見長。說畢,引人出來。方欲走時,忽想起一事來,問賈珍道:這些院落屋宇,並幾案桌椅都算有了。還有那些帳幔簾子並陳設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處一處合式配就的麼?賈珍回道:那陳設的東西早已添了許多,自然臨期合式陳設。帳幔簾子,昨日聽見璉兄弟說,還不全。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時就畫了各處的圖樣,量准尺寸,就打發人辦去的;想必昨日得了一半。賈政聽了,便知此事不是賈珍的首尾,便叫人去喚賈璉。一時來了,賈政問他:共有幾宗?現今得了幾宗?尚欠幾宗?賈璉見問,忙向靴筒內取出靴掖裡裝的一個紙折略節來,看了一看,回道:妝蟒灑堆、刻絲彈墨並各色綢綾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簾子二百掛,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氈簾二百掛,湘妃竹簾一百掛,金絲藤紅漆竹簾一百掛,黑漆竹簾一百掛,五彩線絡盤花簾二百掛,每樣得了一半,也不過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圍、床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一面說,一面走,忽見青山斜阻。轉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牆,牆上皆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裡面數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一望無際。賈政笑道:倒是此處有些道理。雖系人力穿鑿,卻入目動心,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我們且進去歇息歇息。說畢,方欲進去,忽見籬門外路旁有一石,亦為留題之所。眾人笑道:更妙,更妙!此處若懸匾待題,則田舍家風一洗盡矣。立此一碣,又覺許多生色,非范石湖田家之詠不足以盡其妙。賈政道:諸公請題。眾人雲:方才世兄雲:‘編

新不如述舊。’此處古人已道盡矣:莫若直書‘杏花村’為妙。賈政聽了,笑向賈珍道:正虧提醒了我。此處都好,只是還少一個酒幌,明日竟做一個來,就依外面村莊的式樣,不必華麗,用竹竿挑在樹梢頭。賈珍答應了,又回道:此處竟不必養別樣雀鳥,只養些鵝、鴨、雞之類,才相稱。賈政與眾人都說好。

賈政又向眾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村名,直待請名方可。眾客都道:是呀!如今虛的,卻是何字樣好呢?大家正想,寶玉卻等不得了,也不等賈政的話,便說道:舊詩雲:‘紅杏梢頭掛酒旗。’如今莫若且題以‘杏簾在望’四字。眾人都道:‘好個‘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思。寶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詩裡,還有‘柴門臨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眾人聽了,越發同聲拍手道妙。賈政一聲斷喝:無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舊詩,敢在老先生們跟前賣弄!方才任你胡說,也不過試你的清濁,取笑而已,你就認真了!

說著,引眾人步入茆堂,裡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賈政心中自是歡喜,卻瞅寶玉道:此處如何?眾人見問,都忙悄悄的推寶玉教他說好。寶玉不聽人言,便應聲道:不及‘有鳳來儀’多了。賈政聽了道:咳!無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樓畫棟、惡賴富麗為佳,那裡知道這清幽氣象呢?終是不讀書之過!寶玉忙答道:老爺教訓的固是,但古人雲‘天然’二字,不知何意?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怕他討了沒趣;今見問‘天然’二字,眾人忙道:哥兒別的都明白,如何天然反要問呢?天然者,天之自成,不是人力之所為的。寶玉道:卻又來!此處置一田莊,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無脈,臨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那及前數處有自然之理、自然之趣呢?雖種竹引泉,亦不傷穿鑿。古人雲‘天然圖畫’四字,正恐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即百般精巧,終不相宜……未及說完,賈政氣的喝命:出去!才出去,又喝命:回來!命:再題一聯,若不通,一併打嘴巴!寶玉嚇的戰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新綠漲添浣葛處,好雲香護采芹人。賈政聽了,搖頭道:更不好。一面引人出來,轉過山坡,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了荼蘼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到薔薇院,傍芭蕉塢裡盤旋曲折。忽聞水聲潺潺,出於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眾人都道:好景,好景!賈政道:諸公題以何名?眾人道:再不必擬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字。賈政笑道:又落實了,而且陳舊。眾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舊舍’四字也罷。寶玉道:越發背謬了。‘秦人舊舍’是避亂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漵’四字。賈政聽了道:更是胡說。

於是賈政進了港洞,又問賈珍:有船無船?賈珍道:採蓮船共四隻,座船一隻,如今尚未造成。賈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賈珍道:從山上盤道也可以進去的。說畢,在前導引,大家攀藤撫樹過去。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蕩蕩,曲折縈紆。池邊兩行垂柳,雜以桃杏遮天,無一些塵土。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脈皆穿牆而過。賈政道:此處這一所房子,無味的很。因而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裡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樹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嶺,或穿石腳,甚至垂簷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蟠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凡花之可比。賈政不禁道:有趣!只是不大認識。有的說:是薜荔藤蘿。賈政道:薜荔藤蘿那得有此異香?寶玉道:果然不是。這眾草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那一種大約是蘭,這一種大約是金葛,那一種是金簦草,這一種是玉蕗藤,紅的自然是紫芸,綠的定是青芷。想來那《離騷》、《文選》所有的那些異草:有叫作什麼霍納薑匯的,也有叫作什麼綸組紫絳的。還有什麼石帆、清松、扶留等樣的,見於左太沖《吳都賦》。又有叫作什麼綠荑的,還有什麼丹椒、蘼蕪、風蓮,見於《蜀都賦》。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象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說完,賈政喝道:誰問你來?唬的寶玉倒退,不敢再說。

賈政因見兩邊俱是超手遊廊,便順著遊廊步入,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清雅不同。賈政歎道:此軒中煮茗操琴,也不必再焚香了。此造卻出意外,諸公必有佳作新題以顏其額,方不負此。眾人笑道:莫若‘蘭風蕙露’貼切了。賈政道:也只好用這四字。其聯雲何?一人道:我

想了一對,大家批削改正。道是:‘麝蘭芳靄斜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眾人道:“妙則妙矣!只是‘斜陽’二字不妥。那人引古詩‘蘼蕪滿院泣斜陽’句,眾人雲:頹喪,頹喪!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聯,諸公評閱評閱。念道:三徑香風飄玉蕙,一庭明月照金蘭。賈政拈須沉吟,意欲也題一聯。忽抬頭見寶玉在旁不敢作聲,因喝道:怎麼你應說話時又不說了!還要等人請教你不成?寶玉聽了回道:此處並沒有什麼‘蘭麝’、‘明月’、‘洲渚’之類,若要這樣著跡說來,就題二百聯也不能完。賈政道:誰按著你的頭,教你必定說這些字樣呢?寶玉道:如此說,則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對聯則是:‘吟成豆蔻詩猶豔,睡足荼蘼夢亦香。’賈政笑道:這是套的‘書成蕉葉文猶綠’,不足為奇。眾人道:李太白‘鳳凰台’之作,全套‘黃鶴樓’。只要套得妙。如今細評起來,方才這一聯竟比‘書成蕉葉’尤覺幽雅活動。賈政笑道:豈有此理。

說著,大家出來。走不多遠,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迢複道縈紆。青松拂簷,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賈政道: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麗了些!眾人都道:要如此方是。雖然貴妃崇尚節儉,然今日之尊,禮儀如此,不為過也。一面說,一面走,只見正面現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龍蟠螭護,玲瓏鑿就。賈政道:此處書以何文?眾人道:必是‘蓬萊仙境’方妙。

賈政搖頭不語。寶玉見了這個所在,心中忽有所動,尋思起來,倒像在那裡見過的一般,卻一時想不起那年那日的事了。賈政又命他題詠,寶玉只顧細思前景,全無心於此了。眾人不知其意,只當他受了這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盡詞窮了,再要牛難逼迫著了急,或生出事來,倒不便。遂忙都勸賈政道:罷了,明日再題罷了。賈政心中也怕賈母不放心,遂冷笑道:你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時了。也罷,限你一日,明日題不來,定不饒你。這是第一要緊處所,要好生作來!

說著,引人出來,再一觀望,原來自進門至此,才遊了十之五六。又值人來回,有雨村處遣人回話。賈政笑道:此數處不能遊了。雖如此,到底從那一邊出去,也可略觀大概。說著,引客行來,至一大橋,水如晶簾一般奔入。原來這橋邊是通外河之閘,引泉而入者。賈政因問:此閘何名?寶玉道:此乃沁芳源之正流,即名‘沁芳閘’。賈政道:胡說,偏不用‘沁芳’二字。

於是一路行來,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門,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長廊曲洞,或方廈圓亭:賈政皆不及進去。因半日未嘗歇息,腿酸腳軟,忽又見前面露出一所院落來,賈政道:到此可要歇息歇息了。說著一徑引入,繞著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賈政與眾人進了門,兩邊盡是遊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樹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眾人都道:好花,好花!海棠也有,從沒見過這樣好的。賈政道:這叫做‘女兒棠’,乃是外國之種,俗傳出‘女兒國’,故花最繁盛,——亦荒唐不經之說耳。眾人道:畢竟此花不同,‘女國’之說,想亦有之。寶玉雲: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紅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閨閣風度,故以‘女兒’命名,世人以訛傳訛,都未免認真了。

眾人都說:領教!妙解!一面說話,一面都在廊下榻上坐了。賈政因道:想幾個什麼新鮮字來題?一客道:‘蕉鶴’二字妙。又一個道:‘崇光泛彩’方妙。賈政與眾人都道:好個‘崇光泛彩’寶玉也道:妙。又說:只是可惜了!眾人問:如何可惜?寶玉道: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若說一樣,遺漏一樣,便不足取。賈政道:依你如何?寶玉道:依我,題‘紅香綠玉’四字,方兩全其美。賈政搖頭道:不好,不好!

說著,引人進入房內。只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玉的。一槅一槅,或貯書,或設鼎,或安置筆硯,或供設瓶花,或安放盆景。其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倏爾五色紗糊,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系幽戶。且滿牆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於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眾人都贊:好精緻!難為怎麼做的!原來賈政走進來了,未到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斷,及到跟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及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來了一起人,與自己的形相一樣,卻是一架大玻璃鏡。轉過鏡去,一發見門多了。賈珍笑道:老爺隨我來,從這裡出去就是後院,出了後院倒比先近了。引著賈政及眾人轉了兩層紗廚,果得一門出去,院中滿架薔薇。轉過花障,只見青溪前阻。眾人詫異:這水又從何而來?賈珍遙指道: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從東北山凹裡引到那村莊裡,又開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總流到這裡,仍舊合在一處,從那牆下出去。眾人聽了,都道:神妙之極!說著,忽見大山阻路,眾人都迷了路,賈珍笑道:跟我來。乃在前導引,眾人隨著,由山腳下一轉,便是平坦大路,豁然大門現於面前,眾人都道:有趣,有趣!搜神奪巧,至於此極!於是大家出來。”

元妃省親時的場景描寫。

“卻說賈妃在轎內看了此園內外光景,因點頭歎道:太奢華過費了。忽又見太監跪請登舟。賈妃下輿登舟,只見清流一帶,勢若游龍,兩邊石欄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光雪浪;上面柳杏諸樹,雖無花葉,卻用各色綢綾紙絹及通草為花,粘於枝上,每一株懸燈萬盞;更兼池中荷荇鳧鷺諸燈,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爭輝,水天煥彩,真是玻璃世界,珠寶乾坤。船上又有各種盆景,珠簾繡幕,桂楫蘭橈,自不必說了。

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燈,明現著‘蓼汀花漵’四字。看官聽說:這‘蓼汀花漵’及‘有鳳來儀’等字,皆系上回賈政偶試寶玉之才,何至便認真用了?想賈府世代詩書,自有一二名手題詠,豈似暴富之家,竟以小兒語搪塞了事呢?只因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幼弟,賈妃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獨愛憐之。且同侍賈母,刻不相離。那寶玉未入學之先,三四歲時,已得元妃口傳教授了幾本書,識了數千字在腹中。雖為姊弟,有如母子。自入宮後,時時帶信出來與父兄說:千萬好生扶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祖母之憂。眷念之心,刻刻不忘。前日賈政聞塾師贊他盡有才情,故于遊園時聊一試之,雖非名公大筆,卻是本家風味;且使賈妃見之,知愛弟所為,亦不負其平日切望之意。因此故將寶玉所題用了。那日未題完之處,後來又補題了許多。

且說賈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漵’二字便好,何必‘蓼汀’?侍坐太監聽了,忙下舟登岸,飛傳與賈政,賈政即刻換了。彼時舟臨內岸,去舟上輿,便見琳宮綽約,桂殿巍峨,石牌坊上寫著‘天仙寶境’四大字,賈妃命換了‘省親別墅’四字。於是進入行宮,只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說不盡簾卷蝦須,毯鋪魚獺,鼎飄麝腦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

賈妃乃問:此殿何無匾額?隨侍太監跪啟道: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擬……

尤氏、鳳姐等上來啟道:筵宴齊備,請貴妃游幸。元妃起身,命寶玉導引,遂同諸人步至園門前。早見燈光之中,諸般羅列,進園先從‘有鳳來儀’、‘紅香

綠玉’、‘杏簾在望’、‘蘅芷清芬’等處,登樓步閣,涉水緣山,眺覽徘徊。一處處鋪陳華麗,一樁樁點綴新奇。元妃極加獎贊,又勸:以後不可太奢了,此皆過分。既而來至正殿,降諭免禮歸坐,大開筵宴,賈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紈、鳳姐等捧羹把盞。元妃乃命筆硯伺候,親拂羅箋,擇其喜者賜名。因題其園之總名曰‘大觀園’,正殿匾額雲‘顧恩思義’,對聯雲:天地啟宏慈,赤子蒼生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又改題:‘有鳳來儀’賜名‘瀟湘館’。‘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蘅芷清芬’賜名‘蘅蕪院’。‘杏簾在望’賜名‘浣葛山莊’。正樓曰‘大觀樓’。東面飛樓曰‘綴錦樓’。西面敘樓曰‘含芳閣’。更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荇葉渚’等名。匾額有‘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名。又命舊有匾聯不可摘去。於是先題一絕句雲: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應錫大觀名。

題畢,向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長於呤詠,姐妹輩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責,不負斯景而已。異日少暇,必補撰《大觀園記》並《省親頌》等文,以記今日之事。妹等亦各題一匾一詩,隨意發揮,不可為我微才所縛。且知寶玉竟能題詠,一發可喜。此中瀟湘館蘅蕪院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此四大處,必得別有章句題詠方妙。前所題之聯雖佳,如今再各賦五言律一首,使我當面試過,方不負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寶玉只得答應了,下來自去構思。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中,要算探春又出於姊妹之上,然自忖似難與薛 林爭衡,只得隨眾應命。李紈也勉強作成一絕。賈妃挨次看姊妹們的題詠,寫道是:

曠性怡情(匾額) 迎春

園成景物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

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

文采風流(匾額) 探春

秀水明山抱複回,風流文采勝蓬萊。

綠裁歌扇迷芳草,紅襯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應傳盛世,神仙何幸下瑤台。

名園一自邀遊賞,未許凡人到此來。

文章造化(匾額) 惜春

山水橫拖千裡外,樓臺高起五雲中。

園修日月光輝裡,景奪文章造化功。

萬象爭輝(匾額)李紈

名園築就勢巍巍,奉命多慚學淺微。

精妙一時言不盡,果然萬物有光輝。

凝暉鐘瑞(匾額) 薛寶釵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瞻仰處,自慚何敢再為辭?

世外仙源(匾額) 林黛玉

宸遊增悅豫,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氣象新。

香融金穀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元妃看畢,稱賞不已,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所及。

原來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詠,倒不好違諭多做,只胡亂做了一首五言律應命便罷了。時寶玉尚未做完,才做了‘瀟湘館’與‘蘅蕪院’兩首,正做‘怡紅院’一首,起稿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推他道:貴人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才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又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分馳了?況且蕉葉之典故頗多,再想一個改了罷。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說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來!寶釵笑道:你只把‘綠玉’的‘玉’字改作‘蠟’字就是了。寶玉道:‘綠蠟’可有出處?寶釵悄悄的咂嘴點頭笑道: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將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唐朝韓翊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都忘了麼?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意,笑道:該死,該死!眼前現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師’了!從此只叫你師傅,再不叫姐姐了。寶釵也悄悄的笑道:還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呢。一面說笑,因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開了。寶玉續成了此首,共有三首。此時黛玉未得展才,心上不快。因見寶玉構思太苦,走至案旁,知寶玉只少‘杏簾在望’一首,因叫他抄錄前三首,卻自己吟成一律,寫在紙條上,搓成個團子,擲向寶玉跟前。寶玉打開一看,覺比自己做的三首高得十倍,遂忙恭楷謄完呈上。元妃看道是:

有鳳來儀 寶玉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

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分碎影,好夢正初長。

蘅芷清芬

蘅蕪滿靜苑,蘿薜助芬芳。

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

輕煙迷曲徑,冷翠濕衣裳。

誰詠池塘曲?謝家幽夢長。

怡紅快綠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清煙。

對立東風裡,主人應解憐。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裡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元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四首之冠,遂將‘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又命探春將方才十數首詩另以錦箋謄出,令太監傳與外廂。賈政等看了,都稱頌不已。賈政又進《歸省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