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砥礪奮進的五年」你沒看過的花園之城——包頭!從未想過我的城市這麼美!

花園之城 我的家

包頭,塞外明珠,鋼鐵之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花園之城。這裡綠意盎然、舒朗大氣、宜居文明。

暢遊在包頭,仿佛徜徉在花園,讓人流連忘返。

近期榮獲自治區人居環境範例獎的百里綠道,猶如綠色的巨龍盤亙在城市之中,連通東西,打通主城區。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八一公園、阿爾丁廣場、銀河廣場、勞動公園、賽汗塔拉城中草原、奧林匹克公園、市民公園……眾多的公園、廣場,猶如珍珠鑲嵌在綠道之間,星星點點,錯落有致。

昆都侖河、二道沙河等水系與綠道縱橫交錯,這是一幅生動的圖畫,更是這座城市宜居環境的縮影。

作為市民休閒健身、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包頭不斷提升公園廣場的綜合功能,實現公園綠地與城市生活的無縫對接。在勞動公園、八一公園和錦林公園,

處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園林小品設計,這樣的主題公園的建設,讓市民在遊園休閒的同時,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

公園多、廣場多,但包頭的公園廣場絕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到一個公園,每到一處廣場,你會感受到她獨特的景致。

奧林匹克公園,是一座主題運動公園,除了有足球場、乒羽管、游泳館之外,還有獨特的綠化景觀。蜿蜒曲折的園道兩旁,景觀各異,人工湖中央保留的兩株老樹,在兩座小島上相望相守,島上的水鳥嬉戲、棲息,更多了些生趣。282米長瀑布景觀,如同到了南方的山水間,17米高的遼代風格建築觀景閣,則成為包頭市一處新的地標性景觀。

兵工路帶狀公園工程的建設,

完善了城市北部綠地景觀體系,公園綠道鋪裝、景觀小品選用等,完美地將軍工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一處“包頭特產”式公園綠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紀念主題的井坪公園、藏式文化的召廟公園等一批大型主題特色公園的建設,增加了城市綠量,豐富了綠地的文化內涵。

“綠”要貼近市民百姓,更要服務鹿城人民。包頭市的公園廣場提檔升級、老舊社區綠化提檔升級工程,拉近了城市綠地建設與市民百姓的距離,提高了市民百姓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生態園林城區苗木種植工程即社會苗木免費派送活動的實施,有力推動了庭院綠化建設,引導眾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城市綠化建設中,形成了全社會共建興綠的強大合力。

出門見綠、推窗見景的幸福生活就在我們眼前,這樣視覺距離更近“綠”,讓包頭市民心曠神怡。

城市綠化,新技術新理念的植入,在綠地設計和工程材料選用方面,優先考慮了海綿城市技術,為城市的宜居更是添磚加瓦。在兵工路帶狀公園,建設有兩處小型海綿中轉站,勞動公園、臺地公園設計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奧林匹克公園8000平方米生態停車場全部採用透水混凝土鋪裝,人工湖生態駁岸、下凹式綠地種植等方式設計選用,都有效地發揮了城市綠地自身的滲透、調蓄、淨化能力,有利於推進包頭市海綿城市建設。

包頭城市綠化宜居的發展步伐堅定而有力。2016年,包頭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正式啟動。與此同時,市區兩級同步開展“消除無樹路”工作。2017年,市、區兩級綠化部門共同通過“新建道路綠化同步實施、既有道路綠化補植提質、商業街、步行街採用樹缽、花箱和點綴種植”的方式實施道路多元增綠,進一步加大城區道路綠化力度,確保包頭市城市道路綠化全覆蓋,城區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100%。

歷經多年城市建設發展,包頭市逐步形成了“一市兩城、三個組團、帶狀佈局”的城市形態,構建了“公園棋布、森林圍城、組團隔離、綠網相連”的城市構架,先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等多項榮譽。

一組資料表明,包頭這座花園之城,究竟有多美,究竟有多綠。截止到2016年年底,包頭在全市範圍內共建成各級各類公園、廣場和遊園景點205個,其中一萬平方米以上公園廣場104個,建成區綠地率達39.9%、綠化覆蓋率達44.1%,兩項指標在呼包鄂三市中均排第1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7平方米。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城市綠地格局,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我們,有了高品質的休閒娛樂。每到清晨,每到日暮,植物園、賽汗塔拉公園、奧林匹克公園,處處都有健身、跳舞、唱歌的人群。現在,越來越多的包頭人,加入到騎行、健步的隊伍中,運動是快樂的,是人們逐漸形成的一個新共識。一個陽光朝氣、充滿活力的現代之城,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展示在人們面前。

出門見綠、推窗見景的幸福生活就在我們眼前,這樣視覺距離更近“綠”,讓包頭市民心曠神怡。

城市綠化,新技術新理念的植入,在綠地設計和工程材料選用方面,優先考慮了海綿城市技術,為城市的宜居更是添磚加瓦。在兵工路帶狀公園,建設有兩處小型海綿中轉站,勞動公園、臺地公園設計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奧林匹克公園8000平方米生態停車場全部採用透水混凝土鋪裝,人工湖生態駁岸、下凹式綠地種植等方式設計選用,都有效地發揮了城市綠地自身的滲透、調蓄、淨化能力,有利於推進包頭市海綿城市建設。

包頭城市綠化宜居的發展步伐堅定而有力。2016年,包頭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正式啟動。與此同時,市區兩級同步開展“消除無樹路”工作。2017年,市、區兩級綠化部門共同通過“新建道路綠化同步實施、既有道路綠化補植提質、商業街、步行街採用樹缽、花箱和點綴種植”的方式實施道路多元增綠,進一步加大城區道路綠化力度,確保包頭市城市道路綠化全覆蓋,城區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100%。

歷經多年城市建設發展,包頭市逐步形成了“一市兩城、三個組團、帶狀佈局”的城市形態,構建了“公園棋布、森林圍城、組團隔離、綠網相連”的城市構架,先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等多項榮譽。

一組資料表明,包頭這座花園之城,究竟有多美,究竟有多綠。截止到2016年年底,包頭在全市範圍內共建成各級各類公園、廣場和遊園景點205個,其中一萬平方米以上公園廣場104個,建成區綠地率達39.9%、綠化覆蓋率達44.1%,兩項指標在呼包鄂三市中均排第1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7平方米。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城市綠地格局,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我們,有了高品質的休閒娛樂。每到清晨,每到日暮,植物園、賽汗塔拉公園、奧林匹克公園,處處都有健身、跳舞、唱歌的人群。現在,越來越多的包頭人,加入到騎行、健步的隊伍中,運動是快樂的,是人們逐漸形成的一個新共識。一個陽光朝氣、充滿活力的現代之城,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展示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