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陽鎮打好“七個一批”脫貧攻堅“組合拳”

天天天水網訊據張家川縣政府網消息,近年來,張家川縣大陽鎮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

抓實“增收、減貧、摘帽、小康”四個主要目標,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全鎮實施發展生產、搬遷安置、生態補償、發展教育、改善基礎設施、金融扶貧和社會保障兜底等“七個一批”工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精准扶貧‘我們不缺豪言壯語,

也不缺運動式的東西,關鍵是看有沒有找對路子,能不能鍥而不捨地幹下去。’有‘七個一批’做後盾,大陽鎮的精准脫貧就有出路。”大陽鎮鎮長劉旭斌說,今年以來,大陽鎮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總標準,打好“七個一批”脫貧攻堅“組合拳”,突出扶貧到村到戶,抓細七項任務落實,增強脫貧攻堅實效,確保貧困人口真受益,增收致富可持續。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拓寬產業鏈條。

堅持把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作為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要力量,建立貧困戶利益分配機制,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鞏固春季1400畝花椒、680核桃後續管理,充分利用電商平臺,打通蜂蜜銷售管道;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抓好秋季梁堡、雙廟兩村1000畝核桃油菜種植、350頭肉驢養殖產業培育、200畝油用芍藥種植,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

推動支柱產業升級,加大勞務輸轉力度。開展全鎮清真餐飲服務業調查摸底,把握發展現狀,分析存在問題,全面開展技能培訓,建立中心城市清真餐飲協會,推動清真餐飲業轉型升級。開展建築、家政服務、電子技術等實用技能培訓,提升勞務輸出競爭力,力爭實現勞務輸轉1.2萬人次。

改善人居環境,加快易地搬遷建設進度。加快劉溝、中莊、河李、雙廟、梁堡5村208戶1051人和38戶182人插花型安置易地扶貧搬遷建設進度。積極落實貧困戶危房改造貸款政策,全面推進125戶D級危房改造建設進程,督促7戶未開工的貧困戶儘快開工建設。

完善生態建設規劃,保障重點專案落實。組建管護隊伍,切實抓好行道樹和退耕還林後期管理工作,配合實施好700萬元南山梁土地綜合治理專案和1300萬元中莊梁農業綜合開發專案,建設宜居生態屏障,推進生態扶貧進程。

加大教育衛生扶貧力度,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加快7所小學改薄專案建設進度,充分利用秋季開學有利時機,加大勸返力度,完成48名貧困戶輟學學生勸返工作。健全衛生服務體系,加大合作醫療保障力度,組織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特困家庭、計生特困戶等2311戶8133人進行健康體檢。全面落實貧困戶保障政策,嚴格對照一、二類低保享受標準,充分運用“雙線排序對比法”結果,確保重點管理困難群體應保盡保。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全力抓好項目庫建設,為鎮域發展儲備後勁,加大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和美化、亮化、綠化等建設力度,夯實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整合村陣地、衛生室等資金,啟動建設水灘、侯吳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完善吳家村、劉溝村、中莊村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年內確保24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達標。按照“七個一”標準,完成23個村村級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健全衛生服務體系,加大合作醫療保障力度,組織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特困家庭、計生特困戶等2311戶8133人進行健康體檢。全面落實貧困戶保障政策,嚴格對照一、二類低保享受標準,充分運用“雙線排序對比法”結果,確保重點管理困難群體應保盡保。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全力抓好項目庫建設,為鎮域發展儲備後勁,加大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和美化、亮化、綠化等建設力度,夯實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基礎。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整合村陣地、衛生室等資金,啟動建設水灘、侯吳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完善吳家村、劉溝村、中莊村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年內確保24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達標。按照“七個一”標準,完成23個村村級文化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健全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