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早春感冒頻發,按摩這些穴位能讓你正氣更足!

早春時節,乍暖還寒,氣溫總是忽高忽低,每年這一時段正是感冒的高發期。

中醫理論認為,感冒是感受外邪所致,但其發病與人體的正氣有關。因此,預防感冒也要從這兩方面著手。第一,在流感流行期間,要盡可能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和避免與患者的接觸,養成勤洗手、勤通風的良好衛生習慣,最大限度地避免與流感病毒“狹路相逢”,這也正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第二,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指出,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意思是說要想預防流感,更重要的是要增強人體的正氣,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使感冒病毒無法入侵。

增強人體正氣,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途徑有很多種,例如: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均衡,適度增加新鮮蔬菜和蛋白質的攝入,避免過辣或過於油膩;在起居方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隨時增減衣服,特別避免背部和足部著涼;堅持戶外活動,每週至少要鍛煉三次,可因人而異地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做操、練太極拳、習劍等),每次30至45分鐘,可以大大增強抗感冒能力;對於氣虛特別明顯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中藥玉屏風散等具有益氣作用的藥物,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除此之外,
一些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的,運動量不大的“小動作”對預防感冒也是很有幫助的,您不妨一試:

推擦風府:風府穴位于項部,頭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可用右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併攏,上下推擦4個八拍,共推擦32次,以局部有溫熱感為好。

每日睡前與起床前各按摩1次,其他閒置時間也可進行。風府屬於督脈上的穴位,督脈行走在人體背後的正中,督領全身的陽經,統攝全身陽氣和真元,經常推擦風府,不僅可以通過自我按摩可起到增強人體正氣的作用,而且可疏散風寒,防止風寒之邪入侵人體而誘發感冒。

揉按風池: 風池穴與風府穴相平,位於項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的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可用兩手食指或中指,或食中二指併攏,以一定的力度揉按風池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32次。或雙手十指自然開張,緊貼枕後部,以兩手的大拇指按壓雙側風池穴,用力上下左右推壓,稍感酸脹為好。每次按壓不少於60次,以自感穴位處發熱為度。風池穴為預防感冒的主穴,經常按揉可起到祛風解表,清頭明目,通利空竅的作用。

按摩迎香:迎香穴位於在鼻翼最凸處旁開約0.5~1cm的皺紋(鼻唇溝)中。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至有熱感時, 用手拇指外側沿鼻樑、鼻冀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用兩手食指或中指尖以一定的力度揉按雙側迎香穴50~100次。在早晨起身前、晚間睡覺前各按摩一次, 其他閒置時間也可進行。此法可疏通經絡, 增強局部氣血流通, 加強鼻的耐寒能力,有效預防感冒,對感冒、鼻塞不通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揉按合穀: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第二掌骨中點,即“虎口”處。當拇、食指合攏時,大拇指與食指之間,便會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合穀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穀穴上,先順指針揉按32次,再逆時針揉按32次。兩手交替進行。每日睡前與起床前各按摩1次,其他閒置時間也可進行。經常按摩可起到疏風解表,預防感冒的作用。

每次按壓不少於60次,以自感穴位處發熱為度。風池穴為預防感冒的主穴,經常按揉可起到祛風解表,清頭明目,通利空竅的作用。

按摩迎香:迎香穴位於在鼻翼最凸處旁開約0.5~1cm的皺紋(鼻唇溝)中。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至有熱感時, 用手拇指外側沿鼻樑、鼻冀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用兩手食指或中指尖以一定的力度揉按雙側迎香穴50~100次。在早晨起身前、晚間睡覺前各按摩一次, 其他閒置時間也可進行。此法可疏通經絡, 增強局部氣血流通, 加強鼻的耐寒能力,有效預防感冒,對感冒、鼻塞不通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揉按合穀: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第二掌骨中點,即“虎口”處。當拇、食指合攏時,大拇指與食指之間,便會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合穀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穀穴上,先順指針揉按32次,再逆時針揉按32次。兩手交替進行。每日睡前與起床前各按摩1次,其他閒置時間也可進行。經常按摩可起到疏風解表,預防感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