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上半年教師統考真題答案: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提示: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一、選擇題:

1.C。教育與政治的關係

2.B。社會分工

3.C。教師

4.D。文學藝術

5.B。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

6.D。觀察內容

7.C。用肥皂水

8.C。變通性

9.B。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0.A。正強化

11.A。權威階段

12.C。主義障礙

13.B。布魯納

14.D。隱性課程

15.A。只是與技能

16.C。分組教學

17.D。討論法

18.A。測驗評價

19.C。螺旋式

20.B。直觀性原則

二、解答題:

21.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它由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所構成。

(1)言語智力;

(2)邏輯——數學智力;

(3)空間智力;

(4)音樂智力;

(5)身體運動智力;

(6)人際智力;

(7)內省智力。

22. (1)所謂個體因素就是指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環境和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只是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條件性的因素,要使這種可能性的因素變成現實 性的因素,只能通過學生的身心的活動才能實現,因為人不是消極地、被動地接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是通過自身的活動去積極地、能動地反映外部環境的.

(2)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其身心發展的動力

①只有外部環境的客觀要求轉化為個體自身的需要,才能發揮環境和教育的影響.

②個體身心發展的特點、廣度和深度,主要取決於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的高低.

③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人不僅能反映客觀環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觀環境以促進自身的發展.

(3)人的主觀能動性是通過人的活動表現出來的.離開人的活動,遺傳素質、環境和教育所賦予的一切發展條件,都不可能成為人的發展的現實.所以,從個人 發展的各種可能變為現實這一意義上說,人的身心發展是通過活動來實現的,個體的活動是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23.(1)瞭解和研究班級群體的主要內 容:①班級成員的基本構成;②班級群體的學業狀況;③班級群體的發展狀況;④班級日常行為表現。

(2)瞭解和研究班級個體的主要內容:①學生的基本情況;②學生的社會關係;③學生的學業和品德狀況;④學生的品德形成與社會性發展狀況。

23主要內容:瞭解和研究學生的個體;瞭解和研究學生群體;瞭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

(2>方法:通過閱讀學生的有關材料來瞭解學生;通過對學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調查訪問;在自然條件下。

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

三、材料分析題:

24.(1)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延續中起橋樑和紐帶作用。首先,教師應該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次,教師是人的潛能的開發者;教師還必須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和新課改的理念,

教師還應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並利用多元化評價標準來引導學生學習。

(2)根據新課改宣導的理念小,中小學教師應該是:1,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

4,是社區型開放的教師。此外教師還應該尊重讚賞學生,幫助引導學生,並能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與其他教師團結合作。

25.(1)材料中這位老師處理學生課堂提問的做法是不對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於課堂中學生提出的問.需要冷靜,理智地進行思考,並適時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不是武斷的下結論,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引導者的作用。

材料中的老師有兩點失誤:

首先,材料中這位老師犯了簡單武斷的錯誤,面對學生提出的問.不假思索地給出回答,並沒有很好的解決學生的問.。

其次,該老師非但沒有借此機會開發學生的思維,還提醒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不要隨便提問。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關於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統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完整版),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細內容,小編將及時更新,請各位考生敬請關注!

25.(1)材料中這位老師處理學生課堂提問的做法是不對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於課堂中學生提出的問.需要冷靜,理智地進行思考,並適時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不是武斷的下結論,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引導者的作用。

材料中的老師有兩點失誤:

首先,材料中這位老師犯了簡單武斷的錯誤,面對學生提出的問.不假思索地給出回答,並沒有很好的解決學生的問.。

其次,該老師非但沒有借此機會開發學生的思維,還提醒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不要隨便提問。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關於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統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完整版),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細內容,小編將及時更新,請各位考生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