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車房也共用,北京擬推“共有產權房”,數千輛“共用奧迪”現身

北漂似乎是最敏感不過的一個群體。所以一旦有《北京,

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這類的文章出現,就必會刷屏。

那篇刷屏文中提到一個大痛點就是房子:

當西城的金融白領沉浸在年終獎的亢奮中時,南城的北京土豪會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當海澱的碼農們敲完一串代碼,看著奶茶的照片,幻想自己成為下一個劉強東的時候,南城的北京土豪會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當朝陽的傳媒精英簽完一個大單,站在CBD落地窗前展望人生時,

依舊會聽到南城土豪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

不過……北京市一項新的政策讓所有北漂人激動起來,雖然說不上徹夜無眠,但至少也能興奮半宿。

8月3日晚間,北京住建委發佈《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明確了共有產權住房的規劃、設計、建設標準,強化品質和品質監管,標準不輸普通商品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從2017年8月3日這個時間節點之後,

自住房將被新的共有產權住房替代。

“共有產權房”是什麼?

所謂“共有產權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援,由建設單位開發建設,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準,並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簡單來說,就是一套房子,政府將其持有的部分產權的“使用權”讓渡給首次購房人,進一步降低了房屋出售價格,滿足無房家庭住房剛需。

“共有產權房”有多好?

“全裝修成品交房,1戶至少1車位元,實現社區無線網路全覆蓋,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試點建造智慧化小型公用倉庫……”

根據《導則》,共有產權住房專案在選址上,優先選擇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條件齊全的區域,應與公交系統或軌道交通網絡緊密銜接。這一規定,保證了共有產權住房的位置不會太偏。

在容積率方面,最高2.8的限制比普通商品房的要求還要高,保證了社區空間上的舒適性。關於停車位,城六區不低於1.0輛/戶,城六區以外不低於1.1輛/戶。此外,社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還有圖書館、健身館、咖啡館。

建設智慧社區是共有產權住房的一大亮點。《導則》要求在共有產權住房中推廣使用智慧化建築技術。全面推行三網融合,實現社區無線網路(WIFI)全覆蓋。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試點建造智慧化小型公用倉庫。

還有兩個重磅之重磅是:非北京戶籍的“新北京人”的分配比例達到了30%!

此外,為了保障公平,弄虛作假,10年禁止申請保障房和政策房。

一切聽上去都非常誘人。沒買房的簡直賺了!專家稱讚:這樣的政策既沒有打破商品房的定價體系,維護了房價的穩定,又能夠使夾心層住上房子。

如果以上只是沒房人奔相走告的消息,下面沒車族也要高興瘋了。

是的,我要說的是共用汽車。

近日,北京CBD附近出現了大批共用豪車“小紅帽”——奧迪A3。

奧迪車身為白色,車頂為紅色。外形犀利,也比較動感。為了節省油耗,車輛採用的都是1.4T版本的,耗油量低,日常行駛無壓力!

這是某共用汽車公司新推出的車型,該公司負責人說:“今年會有2000-3000輛奧迪投入市場使用”。

共用汽車怎麼用?

來看一遍簡單的步驟:

1、下載共用汽車APP,手機打開軟體,系統顯示出附近網點和車輛資訊,查看附近所有可用車輛的續航里程,根據出行需求選擇車輛。

2、按照要求為車輛拍照上傳後,點擊“一鍵解鎖”按鈕,車門便自動打開可以上車了。

3、用車結束,可以隨時隨地將車停在任何合法停車位。

共用汽車多少錢?

用戶需繳納1000元押金,車輛時長費,前30分鐘15元,超過30分鐘後0.5元/分鐘。

舉個例子:假如開車50分鐘,收取的費用是15+0.5x20=25元,費用遠遠低於普通的計程車。

在北京,目前市面上最有代表性的幾家共用汽車包括 Togo 途歌、EZZY、Start 租車、Gofun 出行和 Car2Share 隨心開。

不只北京,共用汽車在全國多地都有運營。上海、廣州、重慶、成都……詳情請戳往日文章《“摩拜汽車”進軍北上廣!無押金,比打車便宜,1塊8開走賓士Smart》

私家車共用,省錢之外還賺錢

實際上,像共用單車一樣,這種共用汽車實際上是一種分時租賃,改善了用戶體驗,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有助於減少個人購車意願,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趨勢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佔用。

但共用汽車也具備共用經濟的性質,即擁有者利用某種途徑將現有資源提供給使用者共用。

將私家車的車輛性質登記為“租賃”並符合當地有關規定,也是可以從事分時租賃業務的。

把私家車共用出去的好處之一就是省錢。養車雖然方便,但需要支付很多附加費用——月供、汽油費、更換機油的費用及維修費、停車費和保險費。

另外最主要的是,私家車可能每天只開一小時,剩下的23個小時都是再等待貶值。而汽車共用則將這些費用和貶值分攤給幾個人,而不用自己獨立承擔了。

共用汽車時代來了,傳統車企怎麼辦?

很多傳統車企採用了一種更加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投資汽車共用平臺,與互聯網企業走向融合。通用推出車輛共用服務品牌Maven,奧迪推出的汽車共用計畫On Demand,寶馬在歐洲的Drive Now及北美的Reach Now等項目都是依靠自有車輛作為基礎的汽車共用。

共用汽車的隱患?

與共用單車一樣,同為共用經濟的時代產物,共用汽車的出現也一定存在管理、法律、安全等多方面的“隱憂”。

一是註冊認證機制不嚴密,有可能損壞用戶的利益。

二是停車難,合作的停車場少而遠。

三是盜損問題。對此,共用汽車上都有GPS,並有晶片植入。Gofun還正在開發人臉識別、用車習慣評定等,作為監督機制。

共用汽車來了,你還會搖號買車嗎?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十年後中國駕照持有人會達到10億人,而中國眼下的道路和相關基礎設施對汽車保有的最大容量僅為3億輛,“有本無車”一族將達到7億!

據調查,近40%的歐美人士表示不再進行買車。但我們舊有思維是:我要擁有一套房,我要擁有自己的一輛車。

世界變化日新月異,不少年輕人的思維正從“擁有權”轉向“使用權”,其實不少90後表示“只要我想使用的時候,有的用就行,不一定非要自己買,即占空間又浪費錢”。

共用單車、共用汽車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有助於緩解中國汽車社會“成長的煩惱”。

一切聽上去都非常誘人。沒買房的簡直賺了!專家稱讚:這樣的政策既沒有打破商品房的定價體系,維護了房價的穩定,又能夠使夾心層住上房子。

如果以上只是沒房人奔相走告的消息,下面沒車族也要高興瘋了。

是的,我要說的是共用汽車。

近日,北京CBD附近出現了大批共用豪車“小紅帽”——奧迪A3。

奧迪車身為白色,車頂為紅色。外形犀利,也比較動感。為了節省油耗,車輛採用的都是1.4T版本的,耗油量低,日常行駛無壓力!

這是某共用汽車公司新推出的車型,該公司負責人說:“今年會有2000-3000輛奧迪投入市場使用”。

共用汽車怎麼用?

來看一遍簡單的步驟:

1、下載共用汽車APP,手機打開軟體,系統顯示出附近網點和車輛資訊,查看附近所有可用車輛的續航里程,根據出行需求選擇車輛。

2、按照要求為車輛拍照上傳後,點擊“一鍵解鎖”按鈕,車門便自動打開可以上車了。

3、用車結束,可以隨時隨地將車停在任何合法停車位。

共用汽車多少錢?

用戶需繳納1000元押金,車輛時長費,前30分鐘15元,超過30分鐘後0.5元/分鐘。

舉個例子:假如開車50分鐘,收取的費用是15+0.5x20=25元,費用遠遠低於普通的計程車。

在北京,目前市面上最有代表性的幾家共用汽車包括 Togo 途歌、EZZY、Start 租車、Gofun 出行和 Car2Share 隨心開。

不只北京,共用汽車在全國多地都有運營。上海、廣州、重慶、成都……詳情請戳往日文章《“摩拜汽車”進軍北上廣!無押金,比打車便宜,1塊8開走賓士Smart》

私家車共用,省錢之外還賺錢

實際上,像共用單車一樣,這種共用汽車實際上是一種分時租賃,改善了用戶體驗,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有助於減少個人購車意願,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私人小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趨勢及對道路和停車資源的佔用。

但共用汽車也具備共用經濟的性質,即擁有者利用某種途徑將現有資源提供給使用者共用。

將私家車的車輛性質登記為“租賃”並符合當地有關規定,也是可以從事分時租賃業務的。

把私家車共用出去的好處之一就是省錢。養車雖然方便,但需要支付很多附加費用——月供、汽油費、更換機油的費用及維修費、停車費和保險費。

另外最主要的是,私家車可能每天只開一小時,剩下的23個小時都是再等待貶值。而汽車共用則將這些費用和貶值分攤給幾個人,而不用自己獨立承擔了。

共用汽車時代來了,傳統車企怎麼辦?

很多傳統車企採用了一種更加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投資汽車共用平臺,與互聯網企業走向融合。通用推出車輛共用服務品牌Maven,奧迪推出的汽車共用計畫On Demand,寶馬在歐洲的Drive Now及北美的Reach Now等項目都是依靠自有車輛作為基礎的汽車共用。

共用汽車的隱患?

與共用單車一樣,同為共用經濟的時代產物,共用汽車的出現也一定存在管理、法律、安全等多方面的“隱憂”。

一是註冊認證機制不嚴密,有可能損壞用戶的利益。

二是停車難,合作的停車場少而遠。

三是盜損問題。對此,共用汽車上都有GPS,並有晶片植入。Gofun還正在開發人臉識別、用車習慣評定等,作為監督機制。

共用汽車來了,你還會搖號買車嗎?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十年後中國駕照持有人會達到10億人,而中國眼下的道路和相關基礎設施對汽車保有的最大容量僅為3億輛,“有本無車”一族將達到7億!

據調查,近40%的歐美人士表示不再進行買車。但我們舊有思維是:我要擁有一套房,我要擁有自己的一輛車。

世界變化日新月異,不少年輕人的思維正從“擁有權”轉向“使用權”,其實不少90後表示“只要我想使用的時候,有的用就行,不一定非要自己買,即占空間又浪費錢”。

共用單車、共用汽車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交通出行方式,有助於緩解中國汽車社會“成長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