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爸爸教出好作文:事實求是,忌瞎編亂造

7月24日 星期日 晴

那一刹那

一次,英語考試卷子發下來了。

我的分數很不理想。

回到家裡,爸爸有事出去,今天不能回家。可媽媽一會兒就下班了,我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很著急,不知該怎麼跟媽媽說。

門鈴響了!媽媽下班回來。我只能面對現實,把卷子給媽媽看。媽媽看了卷子,臉馬上就變了,不滿地說:“怎麼考砸了?是不是又沒好好想就動筆了……從現在起,少看電視,只能週六周日看。把作業仔細地寫完後再出去玩。現在快去改卷子!”

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走到桌前哭起來,媽媽看我傷心,心裡也不舒服,摸著我的頭溫柔地說:“寶貝兒,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媽讓你看電視、出去玩,還會帶你去很多好玩地方!剛才媽媽是凶了點兒,別生媽媽的氣,好麼?”

我撲到媽媽的懷裡,原諒了媽媽。媽媽也慈祥地抱著我。那一瞬間,我感覺到了母愛如水,感覺到了母親的關懷和溫暖。有時候,父母雖然凶了一些,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好。

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給了我們漂亮的衣服……感謝父母讓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方法點撥:

事實求是,忌瞎編亂造

這是桐桐語文期中考試的作文。考試結束那天晚上,我和桐桐一邊在奧林匹克公園散步,一邊談到她的這篇作文。我先問是什麼作文題目,

又問她是怎麼寫的,能不能複述一邊。桐桐講了大概的內容。她的選材非常好。而且就像講故事一樣,有開始,有起伏,有高☆禁☆潮。讓我感覺到了那種母子之間細膩的情感變化。寫起來似乎也很輕鬆。

我還一直收藏著李嘉源同學的一篇文章:《令我感動的一件事》

我一直覺得只有媽媽愛我,因為我快樂的時候,媽媽會跟我分享;我悲傷的時候,媽媽會給我安慰。而爸爸呢?整天忙於工作,

從來不會陪我聊天,更別說陪我玩了,便有一件事卻讓我改變了看法。

有一次,學校組織親子植樹活動,我高興極了。拿著通知跑回家。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地跟媽媽一起分享這個好消息。媽媽馬上對我說:“爸爸太忙了,不能去!”頓時,好像一盆冷水潑到我身上。我傷心極了。一手把通知扔向了一旁,跑回房裡痛哭起來。快八點了,我聽到了爸爸回來的聲音。我內心的委屈又莫名地湧了上來,

所以我沒打算出去看他一眼。突然,我聽到爸爸嚴肅地問媽媽:“你怎麼在紙上簽了‘不參加’啊?我們平時已經很少陪兒子了,難得有這次機會,怎麼能錯過呢?”“我以為你很忙嘛!”媽媽想當然地說。“擠一擠總有時間的,我們一定要參加這個活動,大不了我就加班,把工作安排好就行了。”爸爸堅定地說。聽到這裡,我的眼淚又一次湧了出來。

這時我才明白,我原來的想法是多麼笨和多麼蠢,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子女的,只不過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了,但仍讓我感動不已。

席老師評:順暢,連貫,合理,真切。爸爸媽媽的語言合理,有感染力。動作、心理描寫到位,作文簡直是無與倫比!這篇文章是席老師推薦給我的,寫得的確很精彩。情感豐富,感人。小事反映了父愛如山。

對於小學生寫作文,結合這兩篇文章,我想提出一個觀點:事實求是,不要瞎濫造。因為作文中存在著因果關係,某種不能割捨的邏輯關係。有些超越小學生思維的細節關係,是不能瞎編出來的。比如這篇《令我感動的一件事》:因為父親忙於工作,所以不會陪我聊天,所以媽媽才自做主張拒絕爸爸參加親子活動。可是爸爸卻因“平時已經很少陪兒子了,難得有這次機會,怎麼能錯過呢?”,而決定參加。如此複雜的層層遞進,轉折承合,絕不是一個孩子的大腦能憑空想像出來。這篇文章之所以成功,在於它是真實發生。孩子被感動了,記住了,寫進了作文中。

夏天時,一位奶奶把她孫子的作文本拿給我看。據奶奶講,她孫子在班裡學習很好,每次考式都能得前三名。但是,當我翻看完他的那本作文後,說心裡話:我心裡撥涼撥涼,甚至有一種後怕的感覺。為什麼?因為,在這名小學生的作文中,我看到最多的是編寫加工的痕跡。說得嚴重是胡編亂造,說得輕一點,也是不符合生活實際,憑空想像。桐桐曾寫作文,說紅薯掛在枝頭。我還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小學生日記:

2月3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一天都沒出太陽,真不好。爸爸買回兩條金魚,養在水缸淹死一條,我很傷心。

老師在文後點評:我也很傷心。我活這麼大,2月還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30號,也從來沒有見過不出太陽的晴天,更沒見過會淹死的金魚。

我們權當笑話來讀,但沒有人敢保證,自己在寫作文時就沒有犯過常識性錯誤。

瞎編濫造,沒有生活基礎,甚至不符合邏輯。比如:在夏天的小河裡滑冰,在冬天看到田野百花齊放。豬臉上長著大象的鼻子……這顯然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雖然例子有些誇張,但我在閱讀一些小學生作文時,就是這種非常彆扭的感覺。由此,我明確提出:小學生的作文,要以現實生活為主,禁止生編硬造。

這似乎與我提出的“想像”、“允許編故事”相矛盾。其實,想像和編故事的前提是:要符合邏輯,符合生活常識。小學生生活閱歷,生活經驗比較少。如果在寫作文時不寫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現邏輯混亂、胡編亂造的情況。

強調小學生寫作文,要實事求是。好處多多:第一,養成善於回想的習慣。通過回憶,把細節描繪出來。

第二,養成善於發現真、善、美的習慣。一位詩人說:生活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要從小培養自己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第三,一切都要從基礎作起。比如練習書法。首先要寫好正楷字,然後再寫行書、草書。有的朋友楷書還不會寫,就去練草書,結果寫出的字不是龍飛鳳舞,而是像狗趴一樣。通過寫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兒,就像練書法中的正楷,是在打寫作的基礎。

天下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子女的,只不過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了,但仍讓我感動不已。

席老師評:順暢,連貫,合理,真切。爸爸媽媽的語言合理,有感染力。動作、心理描寫到位,作文簡直是無與倫比!這篇文章是席老師推薦給我的,寫得的確很精彩。情感豐富,感人。小事反映了父愛如山。

對於小學生寫作文,結合這兩篇文章,我想提出一個觀點:事實求是,不要瞎濫造。因為作文中存在著因果關係,某種不能割捨的邏輯關係。有些超越小學生思維的細節關係,是不能瞎編出來的。比如這篇《令我感動的一件事》:因為父親忙於工作,所以不會陪我聊天,所以媽媽才自做主張拒絕爸爸參加親子活動。可是爸爸卻因“平時已經很少陪兒子了,難得有這次機會,怎麼能錯過呢?”,而決定參加。如此複雜的層層遞進,轉折承合,絕不是一個孩子的大腦能憑空想像出來。這篇文章之所以成功,在於它是真實發生。孩子被感動了,記住了,寫進了作文中。

夏天時,一位奶奶把她孫子的作文本拿給我看。據奶奶講,她孫子在班裡學習很好,每次考式都能得前三名。但是,當我翻看完他的那本作文後,說心裡話:我心裡撥涼撥涼,甚至有一種後怕的感覺。為什麼?因為,在這名小學生的作文中,我看到最多的是編寫加工的痕跡。說得嚴重是胡編亂造,說得輕一點,也是不符合生活實際,憑空想像。桐桐曾寫作文,說紅薯掛在枝頭。我還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小學生日記:

2月3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一天都沒出太陽,真不好。爸爸買回兩條金魚,養在水缸淹死一條,我很傷心。

老師在文後點評:我也很傷心。我活這麼大,2月還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30號,也從來沒有見過不出太陽的晴天,更沒見過會淹死的金魚。

我們權當笑話來讀,但沒有人敢保證,自己在寫作文時就沒有犯過常識性錯誤。

瞎編濫造,沒有生活基礎,甚至不符合邏輯。比如:在夏天的小河裡滑冰,在冬天看到田野百花齊放。豬臉上長著大象的鼻子……這顯然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雖然例子有些誇張,但我在閱讀一些小學生作文時,就是這種非常彆扭的感覺。由此,我明確提出:小學生的作文,要以現實生活為主,禁止生編硬造。

這似乎與我提出的“想像”、“允許編故事”相矛盾。其實,想像和編故事的前提是:要符合邏輯,符合生活常識。小學生生活閱歷,生活經驗比較少。如果在寫作文時不寫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現邏輯混亂、胡編亂造的情況。

強調小學生寫作文,要實事求是。好處多多:第一,養成善於回想的習慣。通過回憶,把細節描繪出來。

第二,養成善於發現真、善、美的習慣。一位詩人說:生活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要從小培養自己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第三,一切都要從基礎作起。比如練習書法。首先要寫好正楷字,然後再寫行書、草書。有的朋友楷書還不會寫,就去練草書,結果寫出的字不是龍飛鳳舞,而是像狗趴一樣。通過寫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兒,就像練書法中的正楷,是在打寫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