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跑就出局:跑者最易患的五種傷病,看看你有沒有

沒有跑者願意被傷病侵襲,然而現實很殘酷,絕大部分的跑者都遭遇過各種傷病。即使跑者們堅持做拉伸、熱身、核心訓練、力量訓練等,仍有可能被傷病得逞。通過調查發現,有五種傷病是最“喜歡”跑者的,

需要時刻提防它們。

發表於微信公眾號:不跑就出局

跑者膝

“跑者膝”是一個俗稱,實際是髕骨疼痛綜合征。既然被稱為“跑者膝”,足見它對跑者的影響有多大。據統計,跑者的膝蓋是所有身體部位中最容易受傷的,占比達到50%。患上跑者膝之後,

膝蓋骨周圍會感到疼痛,通常是鈍痛,有時候也會有劇痛感。當跑步的時候,疼痛感加劇,不運動的時候甚至感覺不到疼痛。

該病症是肌肉緊張、變弱和發炎綜合作用的結果,通常是小腿肌肉、髂脛束和股四頭肌不夠強壯。跑者要想避免該病,就需要加強相關肌肉,平時多進行力量訓練。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主要影響到腳後跟和腳底,病情發展比較緩慢,需要數天甚至數周。

但如果不及時治療,疼痛感會讓跑者走路都困難。久坐不動或者運動過後,足底筋膜炎的疼痛感會加劇。當病情變得嚴重時,休息成為了加快恢復的唯一選擇。吃抗炎藥、冰敷或者運動按摩,還有其他的一些物理療法,能夠緩解病情。

跟腱疼痛

肌腱連接著肌肉和骨骼,它雖然有靈活性但是沒有彈性。導致肌腱發炎通常是由於使用過度,任何肌腱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不過,跟腱的發病率是最高的。症狀包括鈍痛、劇痛、局部腫脹、關節灼熱感等。特別是在運動剛結束時,疼痛感最強烈,肌腱僵硬且腫脹。冰敷、穿壓縮襪、腳後跟墊護具、加強跟腱、吃抗炎藥等是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法。

脛骨痛

也被稱為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不管是跑步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跑者都會患該病,在所有跑步傷病中占比達到10-20%。脛骨痛通常是由於脛骨周圍的連接肌肉組織出現輕度撕裂或者創傷,

對於新手或者經驗不豐富的跑者,通常是由於訓練量增加過快造成的。休息、冰敷、抬高雙腿和穿壓縮襪是常見的治療方法,吃抗炎藥能夠減輕炎症和疼痛。跑者在平時要穿舒適的鞋子,訓練時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髂脛束綜合征

緊張的髂脛束在膝關節做屈伸動作中不斷的摩擦股骨外上髁,導致粘液囊發炎而出現疼痛。疼痛部位從臀部一直延伸到膝蓋,

跑步時疼痛感劇增。使用泡沫軸按摩或者拉伸髂脛束有助於緩解症狀,跑者也需要加強臀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