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棉花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機采棉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其產量和棉花品質都在全國有著重要地位。

棉花的田間管理步驟紛繁複雜,抓住其中的技術要點對於提升棉花產量,增加整體生產率具有重要意義。

1 選用優質棉種,進行合理的種子處理

2 種植密度的合理化

在我國,棉花種植方式主要有兩種,即直播與營養缽育苗移栽。前者分為條播和點播。直播適合於土壤條件和灌溉條件較差的地區,適合該種播種方式的棉種主要為雜交棉2代種,

其密度應該控制在較高水準;對於那些土壤條件和灌溉條件較好的地塊,其種植密度應該有所降低。如果所選用的棉種為常規棉種,應該增加其種植密度。營養缽育苗移栽在新疆地區應用較少。在棉花高密度栽培中,可以採用3膜12行寬膜種植的方式,保持穴距在9cm左右,點播於膜上或膜下。為了確保播種品質,要使得播行保持筆直,做好壓膜工作;種孔應該對位,均勻播散棉籽;應該確保蓋土的深度的一致性,
準確接行。播種應該在4月25日前結束。

苗期

3 苗期與蕾期的管理

在苗期和蕾期應該充分貫徹“早-全-齊-勻-壯”的管理標準,以使得棉株有良好的株型,保證壯苗的早發。應該將中耕、放苗、定苗、封土蓋洞儘早完成,並注意棉株植株高度的工作。

如果棉株植株過高將導致棉花的莖稈細弱,空杆和葉面積增加,極容易造成鬱閉。當發生郁閉時,棉田通風透光條件變差,蕾鈴容易脫落,對於產量是不利的。

在苗期,新疆地區的低溫災害天氣極容易對棉苗造成損傷,尤其是那些植株較弱和抵抗力較差的。待幼苗長出2片子葉和1片真葉後,使用春雨1號膠囊配合菌無菌進行葉面噴霧,以預防炭疽病等疾病,

並對低溫凍害有一定預防作用。應該配製毒餌對地下害蟲進行誘殺,順壟播撒毒餌。

花鈴期

4 鈴期的化學調控

在棉花鈴期,使用縮節胺能夠將其縮短,以達到控制限制主莖高度、控制果枝長度的作用,達到早熟的目的。其使用週期為15d以內,具體時間間隔以品種和環境狀況為基礎。

棉花鈴期的化學調控應該結合肥水調控,原則上將其高度控制在65cm以內,單株果枝在8個左右。鈴期的化學調控總共分為5次。

第1次化學調控的進行是在定苗後的4~6葉期,這樣有助於第1果枝高度的降低,避免高腳苗的出現,能夠促使棉花根系的發育,有助於壯苗,其施用量為每公頃7.5~15g的縮節胺加水450kg噴霧;第2次化學調控的進行是在初蕾期,能夠起到穩定增長的作用,遏制第1果枝節位的高度,其施用量為每公頃15~22.5g縮節胺加水450kg噴霧;第3次化學調控應該在頭水前進行,這將確保棉株在施肥灌水後不出現徒長,減少蕾脫落,其施用量為每公頃45g;第4次化學調控的進行是在二水前進行,這樣有助於減少蕾鈴脫落,避免中空,確保內圍鈴的增加,在控制旺長上效果顯著,其施用量為每公頃45~60g;第5次化學控制是在打頂後3~5d,其作用較多,能夠起到增加上部成鈴率的作用,促進鈴重增加和早熟,避免贅芽的生長,並可控制上部3個果枝的過度伸長,從而改善田間光熱和通風條件,縮節胺施用量為90~105g。

5 花鈴期的管理

特別注意該時期,因為花鈴期是產量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較多的肥水,應該及時地開展“三防工作”,即防脫落、防早衰與防病蟲。

6 灌溉與施肥

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對於棉花高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做好頭水工作,頭水品質高就能保證產量,其原則為“不旱不灌,見花頭水”。灌水的時間間隔保持在15d左右,於8月20日前停止灌水,對於長勢較差且出現早衰的地塊可以推遲停水時間。合理施肥,以全層施肥法為主,並重施基肥與花鈴肥。氮肥、磷肥與鉀肥總需求量的四成用做基肥。在化學控制時,應結合微肥的噴施。在花鈴期,葉面追施尿素以及KH2PO4;而在鈴期,注意微肥的噴施。條深施追肥,次數保持在2~3次。對於長勢差或者晚發的棉田,應該在前3次灌水前進行氮肥的追施。

7 打頂

該措施是為了控制果枝台數、株高,並促進早熟。將1片展開大葉和頂尖打去,使得單株有7或8台果枝。對於早發棉田,如果果枝數目達到,應立即開展打頂。

生理早衰

8 後期管理

後期管理主要包括3方面的內容,即防止棉株的貪青晚熟、防止早衰的出現與病蟲害防治。當棉田出現瘋長趨勢時,應及時開展打油條與老葉,降低棉田的鬱閉度,改善光照和通風條件。認真辨別棉田的早衰與早熟,避免兩者的混淆,對於早衰田塊進行及時的水肥改善。在後期,應該重視紅蜘蛛與棉蚜的危害,避免其帶來的蕾鈴脫落。

作者:胡奕(新疆兵團一師五團農業技術推廣站);兵團植保編輯。

遏制第1果枝節位的高度,其施用量為每公頃15~22.5g縮節胺加水450kg噴霧;第3次化學調控應該在頭水前進行,這將確保棉株在施肥灌水後不出現徒長,減少蕾脫落,其施用量為每公頃45g;第4次化學調控的進行是在二水前進行,這樣有助於減少蕾鈴脫落,避免中空,確保內圍鈴的增加,在控制旺長上效果顯著,其施用量為每公頃45~60g;第5次化學控制是在打頂後3~5d,其作用較多,能夠起到增加上部成鈴率的作用,促進鈴重增加和早熟,避免贅芽的生長,並可控制上部3個果枝的過度伸長,從而改善田間光熱和通風條件,縮節胺施用量為90~105g。

5 花鈴期的管理

特別注意該時期,因為花鈴期是產量最終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較多的肥水,應該及時地開展“三防工作”,即防脫落、防早衰與防病蟲。

6 灌溉與施肥

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對於棉花高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做好頭水工作,頭水品質高就能保證產量,其原則為“不旱不灌,見花頭水”。灌水的時間間隔保持在15d左右,於8月20日前停止灌水,對於長勢較差且出現早衰的地塊可以推遲停水時間。合理施肥,以全層施肥法為主,並重施基肥與花鈴肥。氮肥、磷肥與鉀肥總需求量的四成用做基肥。在化學控制時,應結合微肥的噴施。在花鈴期,葉面追施尿素以及KH2PO4;而在鈴期,注意微肥的噴施。條深施追肥,次數保持在2~3次。對於長勢差或者晚發的棉田,應該在前3次灌水前進行氮肥的追施。

7 打頂

該措施是為了控制果枝台數、株高,並促進早熟。將1片展開大葉和頂尖打去,使得單株有7或8台果枝。對於早發棉田,如果果枝數目達到,應立即開展打頂。

生理早衰

8 後期管理

後期管理主要包括3方面的內容,即防止棉株的貪青晚熟、防止早衰的出現與病蟲害防治。當棉田出現瘋長趨勢時,應及時開展打油條與老葉,降低棉田的鬱閉度,改善光照和通風條件。認真辨別棉田的早衰與早熟,避免兩者的混淆,對於早衰田塊進行及時的水肥改善。在後期,應該重視紅蜘蛛與棉蚜的危害,避免其帶來的蕾鈴脫落。

作者:胡奕(新疆兵團一師五團農業技術推廣站);兵團植保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