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棚秋椒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大棚種植秋椒能延遲到元旦和春節上市。現將其田間管技術要點簡述如下。

01溫度調節

1、緩苗期:一般為9月下旬,栽後5天~7天密閉大棚增溫促苗活棵,棚內日溫維持在30℃-35℃、夜間13℃以上;

2、結果前:緩苗後應適當通風,使棚溫保持在28℃-30℃,高於30℃應放風降溫、低於25℃時停止通風;

3、結果期:10月上旬以後,當夜溫降到10℃以下時應在棚內加蓋小拱棚;11月中旬後,為防止凍害,夜間應在小拱棚上加蓋草苫保溫,使夜溫不低於15℃,白天一般保持20℃-25℃的適溫;

4、嚴冬期:一般在12月中旬後進入嚴寒冬季,

應閉棚保溫,草苫要晚揭早蓋,使小拱棚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2℃-27℃、夜間在13℃以上。

02調肥控水

開花期應進行3次-4次中耕鬆土培根,中耕深度6cm、培土總高度12cm,並少澆水或不澆水;在門椒和對椒採收後,分別澆一次水和施一次肥料,每畝每次施硫酸氨15kg+過磷酸鈣15kg+生物鉀肥150ml(或草木灰60kg),

在株間打洞深施或穴施效果好;在四門鬥、八面風採收後和滿天星期,應澆水施肥4次,每次施肥量要逐漸增加,一般第一次施三元複合肥(氮、磷、鉀三要素比例為15:15:15)10kg;第二、第三次分別為15kg;第四次施不超過20kg。

03植株調整

門椒坐住後,其以下的側枝應及時打去和抹掉,並應經常摘除植株下部的病葉和老葉;在四門鬥採收後,為防植株倒伏,便於通風透光及田間操作,

應搭架固定;開春後,若更新復壯植株,應將四門鬥以上的枝條留2個節剪去,同時加強追肥澆水,促新枝生長發育及開花坐果。

04防落花落果

溫度較低或溫度變幅較大會引起秋延遲辣椒落花落果;應於開花前後的晴天上午10時前,用30PPM辣椒靈或番茄靈噴花。

05防病治蟲

大棚秋椒主要病害為疫病、灰黴病、病毒病等,可分別用50%撲海因1000倍液、50%速克靈1500倍液、20%植病靈Ⅱ800倍液,於活棵後每隔10天-15天,交替噴霧防治4次-6次;蟲害主為茶黃蟎和蚜蟲等,可分別用三氯殺蟎醇、敵殺死等800倍-1000倍液防治。

06適時採收

當外界氣溫過低、大棚內辣椒不能繼續生長時,應及時採收,以免果實受凍,產生裂果或漿果等;也可根據市場行情,于元旦或春節前後分批上市或一次性收穫供應節日市場。

為了方便朋友們交流,分別建立相關微信群和QQ群,關注【藍農】微信公眾平臺,後臺回復【進群+作物】。

好消息:

藍農二期開發完成,正式上線了!

全面升級的新功能,完全不一樣的新體驗,農場主和顧問兩個重要角色,缺一不可。

說的就是你,還不下載試試!

關注【藍農】微信公眾號,獲取下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