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萬億市場誘惑 國資國企加速佈局養老服務業

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資進入養老領域,要堅持服務健康養老的初心,

切忌變通成為商業住宅。

十萬億市場待開發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

老年人規模的快速增加,使老年服務市場發展潛力備受關注,大量資本開始加入掘金養老產業大潮,相較於民間資本、民營企業或民辦養老機構,

國有企業在資金、場地及其他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同時,養老服務業帶有公益性的成分,比較符合國資國企的定位。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副會長、中福協金融服務分會會長費淳璐表示,老年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級。

“進入‘十三五’之後,大量的養老服務政策密集出臺,養老服務業形成了一個新的風口,目前介入養老服務業的主要有兩方面的企業,

一方面是保險公司,主要是打造重資產養老社區;另一方面是報業集團和文化傳媒,主要涉足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方面的輕資產型養老。”8月16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董登新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當前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持續推進,國資國企正在加速轉型和優化佈局,
將不斷在民生保障、基礎設施、戰略性產業等方面加大投入,養老領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業界專家分析指出,目前,養老產業對於國企來說普遍還是一項“非主流”的投資專案,但是在養老需求井噴的大背景下,市場原有養老產業業務也將更加契合市場,實現業務多元化的轉型發展。

上述專家同時表示,做大養老市場需要國企民企共同發力,國資國企在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引導作用,

養老服務業有望成國企主業之一。

“擇偶”傾向重資產

幾十億的市場份額,國資國企大部分傾向重資產型養老項目。

“養老服務專案大致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重資產型的投資,主要是以養老地產作為載體進行機構養老投資,這部分投資規模大、週期長、風險相對較高;另外一種是輕資產型的投資,這類投資規模較小、回收期較短,主要就是整合醫療、旅遊等資源,

針對社區和居家養老群體進行服務。”董登新表示,養老服務業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養老金的儲備、管理和投資,主要包括公共養老金和私人養老金,公共養老金包括全國社保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私人養老金主要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各大機構對養老金的託管和投資業務都非常重視,從受託人到帳戶管理人到託管人到投資管理人都是金融機構來擔當的。

事實上,作為養老金的一部分,企業年金多年來一直是銀行、保險、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的“必爭之地”,各機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建立養老金公司的資質,希望得到更多的業務空間和話語權,如今,隨著養老金並軌,又多出了職業年金業務。

據記者瞭解,國資國企參與的養老專案大部分是重資產型,利用土地區位和資源優勢,打造稀缺性高端養老產品和大體量綜合養老社區,是近期國資國企進入養老領域的普遍做法。

近期,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運營的“金色陽光”頤養院,是目前上海市首家內環內養老服務中心。據記者瞭解,該專案按照五星級標準建設,並與臨近的仁濟東院等建立了醫養結合的綠色通道,該專案也是陸家嘴集團進入養老地產領域的試水專案。

不過,在養老領域,國資國企單憑地域優勢介入的成功案例很少,民資又往往局限于資源不足、可持續性不強,難成氣候。面對“深度老齡化危機”的逼近,制定養老服務的標準,探索新的市場模式意義極大。

據記者瞭解,上海正在嘗試通過國資國企的“混改”,引導帶動社會資本介入養老服務業進而探索未來城市養老的新路徑,這種通過國企混改引入民資的模式,要的不是資金,而是民資的人才、能力、機制、活力和市場意識。

同時,北京也已在專項規劃中明確,北京市國資委出資的國資公司、首鋼總公司等4家單位將把發展養老服務產業作為企業“十三五”期間的主業或培育型主業。

崔鵬建議,國資國企進入健康養老領域時應輕重結合,既要有重資產的園區建設,也要引入健康養老服務標準體系,通過健康養老服務,提升健康養老社區的特有功能。

事實上,作為養老金的一部分,企業年金多年來一直是銀行、保險、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的“必爭之地”,各機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建立養老金公司的資質,希望得到更多的業務空間和話語權,如今,隨著養老金並軌,又多出了職業年金業務。

據記者瞭解,國資國企參與的養老專案大部分是重資產型,利用土地區位和資源優勢,打造稀缺性高端養老產品和大體量綜合養老社區,是近期國資國企進入養老領域的普遍做法。

近期,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運營的“金色陽光”頤養院,是目前上海市首家內環內養老服務中心。據記者瞭解,該專案按照五星級標準建設,並與臨近的仁濟東院等建立了醫養結合的綠色通道,該專案也是陸家嘴集團進入養老地產領域的試水專案。

不過,在養老領域,國資國企單憑地域優勢介入的成功案例很少,民資又往往局限于資源不足、可持續性不強,難成氣候。面對“深度老齡化危機”的逼近,制定養老服務的標準,探索新的市場模式意義極大。

據記者瞭解,上海正在嘗試通過國資國企的“混改”,引導帶動社會資本介入養老服務業進而探索未來城市養老的新路徑,這種通過國企混改引入民資的模式,要的不是資金,而是民資的人才、能力、機制、活力和市場意識。

同時,北京也已在專項規劃中明確,北京市國資委出資的國資公司、首鋼總公司等4家單位將把發展養老服務產業作為企業“十三五”期間的主業或培育型主業。

崔鵬建議,國資國企進入健康養老領域時應輕重結合,既要有重資產的園區建設,也要引入健康養老服務標準體系,通過健康養老服務,提升健康養老社區的特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