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河網·深讀365:國產紀錄片“逆光飛翔”絕對顛覆你的認知

編者按:近年來,我國紀錄片題材日益多樣,作品品質明顯提升,佳作頻出,其中“爆款”作品不在少數。《我在故宮修文物》《航拍中國》《我們誕生在中國》《岡仁波齊》等紀錄片或紀錄片風格的電影大量湧現,

國產紀錄片受到觀眾重視及市場肯定。

【國產紀錄片邁進“大片時代”】

2012年,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突然走紅,引起了人們對國產紀錄片的高度關注。

幾年後,當人們在思考“後《舌尖》時代”中國紀錄片應該如何發展時,《我在故宮修文物》等一批優秀的國產紀錄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不僅在電視臺播放時受到觀眾的喜愛,同時也成了“網紅”,一時撐起了視頻網站“流量擔當”的半邊天。

近年來,隨著《我從新疆來》《人間世》《生門》《不如跳舞》《我們的青春》等作品的集中出現,中國紀錄片越來越受到影迷的喜愛。

《我從新疆來》展現了18位離開新疆到其他省份打拼的優秀新疆人的真實經歷;《人間世》通過觀察醫院這個社會矛盾集中體現的標本,給觀眾展現了一個真實的人間世態;《生門》講述了4位元遭遇極端情況的產婦及其家人在醫院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考驗,以及這背後關於生命與生存的故事與思考;而《岡仁波齊》則向世人展現了信仰的力量。

國產紀錄片《第三極》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採購,在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網路上播出。這部講述青藏高原人與自然故事的紀錄片,畫面精美、故事真實,受到了海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紀錄片《二十二》是中國首部公映的關於“慰安婦”的影片,也是一部“搶救式”的紀錄片。影片上映前,導演郭柯曾表示,對票房沒有太多期待:“作為暑期檔最微小的電影,我們只期待影片能有細微的生存空間,目標票房約600萬元,因為這意味著能有20萬人進入電影院觀看。在日軍侵華期間,至少有20萬中國女性被日軍強征為‘慰安婦’。

有網友評價說:“進電影院之前,對她們的遭遇有準備,這很紮心。但更讓你久久不能忘懷的,是善良。”

儘管紀錄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佔據的份額很小,但國產紀錄片的理念和水準都在迅速向國際靠攏,紀錄電影的數量和品質實現了整體提升,大投入、大製作、高品質的紀錄電影不斷湧現。

從市場表現來看,2016年上映的幾部紀錄電影豆瓣評分均在7.5分以上,雖然部分影片票房不盡理想,但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力。

【講述河南故事 紀錄片《盲猴》】

《盲猴》歷時3年完成,這部50分鐘的自然類紀錄片通過生動的故事、唯美的畫面、感人的細節真實記錄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小盲猴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艱難成長的故事。

該片導演海金星介紹,片子在濟源市五龍口鎮拍攝,那裡生活著許多野生獼猴。一個偶然的機會,拍攝團隊在五龍口發現了一隻雙目失明的小盲猴。對於猴子來說,沒有視覺就無法奔走跳躍,只能依靠母猴餵養。隨著盲猴的長大,母猴從未放棄它。

“出於本能,我們開始跟蹤拍攝這只小盲猴,一是盲猴出現的幾率極小,我們想與它一起面對未知的生命歷程;二是想通過這群猴子,展現我們太行山優美的自然風光,也讓觀眾在這部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堅韌與頑強。”海金星說。

在攝製組的鏡頭中,小盲猴一天天長大,開始學會爬行、上樹,學會尋找食物。當地最高海拔1800米,冬季最低溫度達零下10攝氏度,小盲猴不僅要抵禦寒冷和食物匱乏,更要時刻面臨母猴再次懷孕的不利消息。 小盲猴未來的命運將會怎樣,是這部紀錄片最大的懸念所在。

【為何紀錄片開始受追捧?】

紀錄片對於現實的觀照,對於生活本真的剖析,所蘊含的人文涵義,恰是目前蒼白的國產劇情片所稀缺的。中國社會的豐富多元,中國人真實的悲喜人生,中國人複雜的心理狀態至今未能在中國的銀幕上有效地呈現,以至於人們看到的偶像們都帶著一種假面在表演。大量的臺詞都是編劇們游離于現實的自言自語,那種莫名其妙的哭與笑,那種對於物質的盲目炫耀,並非是人們所認同的中國。雖然紀錄片還要依靠“話題”才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有些作品還免不了被埋沒,但至少這個群體的努力已經產生了啟動大眾觀看心態的作用。

任何藝術都要表達情感,好的紀錄片也不例外。《我在故宮修文物》書寫了匠人們對職業的熾熱情感,賦予了冰冷的文物以溫度和靈魂。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直面疾病和死亡,有親情的眷戀,有對生的執著和對死亡的思索。有了情感的輸出和傳遞,編導要表達的主題才能如清泉般流進觀眾的心田。

《航拍中國》第一季是 2016 年中央電視臺重點專案,整部紀錄片的所有鏡頭都是由航拍來完成的。

做一個好片子,在拍攝前期就得花費大量的智力、精力和心力去不斷發現問題、檢查問題、解決問題,在專案初期就要為每個拍攝點做足功課。

在他們的概念中,沒有四季,沒有晝夜。

光是拍攝新疆,航拍點就有數百個,累計拍攝 240 天,整個拍攝共出動 1 個直升機組、3 個無人機組,總行程 66000 公里,可繞地球一周半。

他們甚至就站在懸崖峭壁上工作,真的是用生命在拍攝。

中國有句老話叫“慢工出細活”,這種肯花時間、不怕費事的理念與盛行於國產紀錄片精品創作領域的“工匠精神”不謀而合。《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創作者“七年磨一劍”,花大量時間前期調研、提煉選題,寫出了10萬字的田野調查報告;《舌尖上的中國》的創作團隊在確定了七大板塊的結構之後,買來1995年至2011年間《中國國家地理》《華夏人文地理》等幾乎所有關於人文地理的中文雜誌,把每一頁撕下,按七個主題重新組合,每個分集導演再從分到的素材中找出8到10個故事組織拍攝。

【從小眾走向大眾】

《中國青年報》近日做了一項關於紀錄片的調查,結果顯示,相比於其他類型影片,58.8%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的優勢和特色在於知識量大,有利於拓寬視野;53.0%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真實性強,原汁原味;44.1%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兼具紀實性和藝術性;41.9%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的優勢在於客觀記錄,有歷史和時代價值;32.2%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題材豐富,包羅萬象;17.0%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有跨時空、跨文化的傳播屬性。調查中,58.4%的受訪者會選擇到影院觀看紀錄片類型的電影,16.0%的受訪者不會,25.6%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紀錄片與劇情片並不是對立的關係,但是紀錄片一直以來處於弱勢地位,偏於小眾,影片品質也良莠不齊。而最近一段時期,中國的紀錄片卻在悄然成長,從一個不被認可、無人喝彩的邊緣化地位,變得擁有越來越高的支持率。

【自然題材紀錄片有新突破】

相對而言,自然類紀錄片是中國紀錄片發展的短板之一,因為我們在拍攝中對動植物專業問題重視不夠,導致組成的中國自然專家團隊跟國外相比有較大差距;拍攝這個領域的中國紀錄片人也很少具備專業動植物知識素養,我們的攝影師往往是拍一個“熱鬧”。

【多部紀錄片將登陸衛視黃金檔,與綜藝正面PK 】

精品紀錄片在市場端和產業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令人矚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高長力對這個現象點評道:“不要抱怨這屆觀眾不愛看紀錄片,所以紀錄片進不了院線,也不敢把它放到衛視黃金時間播。今天我們實驗了,放到黃金時間播了,只要是好的,觀眾還是喜歡的。現在紀錄片火起來了,各大衛視總監紛紛表態要在黃金檔播出紀錄片,確實是紀錄片的夏天到了。”

《深讀365》欄目簡介

“大河網·深讀365專欄”是大河網在2015年9月重磅推出的全新欄目,第三十四屆河南新聞獎一等獎欄目。《深讀365》以互聯網的多媒體表現形式,原創或整合媒體相關深度報導,以全新的視角給予熱點新聞深層解讀。該欄目自開設以來,已經發出500多篇包括民生、教育、法律、金融、生態環保等領域的新聞,以往只在傳統媒體發表的深度解讀新聞突破文字報導壁壘,補充互聯網的各種表現元素,給網友帶來全新感受。

從市場表現來看,2016年上映的幾部紀錄電影豆瓣評分均在7.5分以上,雖然部分影片票房不盡理想,但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力。

【講述河南故事 紀錄片《盲猴》】

《盲猴》歷時3年完成,這部50分鐘的自然類紀錄片通過生動的故事、唯美的畫面、感人的細節真實記錄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小盲猴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艱難成長的故事。

該片導演海金星介紹,片子在濟源市五龍口鎮拍攝,那裡生活著許多野生獼猴。一個偶然的機會,拍攝團隊在五龍口發現了一隻雙目失明的小盲猴。對於猴子來說,沒有視覺就無法奔走跳躍,只能依靠母猴餵養。隨著盲猴的長大,母猴從未放棄它。

“出於本能,我們開始跟蹤拍攝這只小盲猴,一是盲猴出現的幾率極小,我們想與它一起面對未知的生命歷程;二是想通過這群猴子,展現我們太行山優美的自然風光,也讓觀眾在這部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堅韌與頑強。”海金星說。

在攝製組的鏡頭中,小盲猴一天天長大,開始學會爬行、上樹,學會尋找食物。當地最高海拔1800米,冬季最低溫度達零下10攝氏度,小盲猴不僅要抵禦寒冷和食物匱乏,更要時刻面臨母猴再次懷孕的不利消息。 小盲猴未來的命運將會怎樣,是這部紀錄片最大的懸念所在。

【為何紀錄片開始受追捧?】

紀錄片對於現實的觀照,對於生活本真的剖析,所蘊含的人文涵義,恰是目前蒼白的國產劇情片所稀缺的。中國社會的豐富多元,中國人真實的悲喜人生,中國人複雜的心理狀態至今未能在中國的銀幕上有效地呈現,以至於人們看到的偶像們都帶著一種假面在表演。大量的臺詞都是編劇們游離于現實的自言自語,那種莫名其妙的哭與笑,那種對於物質的盲目炫耀,並非是人們所認同的中國。雖然紀錄片還要依靠“話題”才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有些作品還免不了被埋沒,但至少這個群體的努力已經產生了啟動大眾觀看心態的作用。

任何藝術都要表達情感,好的紀錄片也不例外。《我在故宮修文物》書寫了匠人們對職業的熾熱情感,賦予了冰冷的文物以溫度和靈魂。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直面疾病和死亡,有親情的眷戀,有對生的執著和對死亡的思索。有了情感的輸出和傳遞,編導要表達的主題才能如清泉般流進觀眾的心田。

《航拍中國》第一季是 2016 年中央電視臺重點專案,整部紀錄片的所有鏡頭都是由航拍來完成的。

做一個好片子,在拍攝前期就得花費大量的智力、精力和心力去不斷發現問題、檢查問題、解決問題,在專案初期就要為每個拍攝點做足功課。

在他們的概念中,沒有四季,沒有晝夜。

光是拍攝新疆,航拍點就有數百個,累計拍攝 240 天,整個拍攝共出動 1 個直升機組、3 個無人機組,總行程 66000 公里,可繞地球一周半。

他們甚至就站在懸崖峭壁上工作,真的是用生命在拍攝。

中國有句老話叫“慢工出細活”,這種肯花時間、不怕費事的理念與盛行於國產紀錄片精品創作領域的“工匠精神”不謀而合。《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創作者“七年磨一劍”,花大量時間前期調研、提煉選題,寫出了10萬字的田野調查報告;《舌尖上的中國》的創作團隊在確定了七大板塊的結構之後,買來1995年至2011年間《中國國家地理》《華夏人文地理》等幾乎所有關於人文地理的中文雜誌,把每一頁撕下,按七個主題重新組合,每個分集導演再從分到的素材中找出8到10個故事組織拍攝。

【從小眾走向大眾】

《中國青年報》近日做了一項關於紀錄片的調查,結果顯示,相比於其他類型影片,58.8%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的優勢和特色在於知識量大,有利於拓寬視野;53.0%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真實性強,原汁原味;44.1%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兼具紀實性和藝術性;41.9%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的優勢在於客觀記錄,有歷史和時代價值;32.2%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題材豐富,包羅萬象;17.0%的受訪者認為紀錄片有跨時空、跨文化的傳播屬性。調查中,58.4%的受訪者會選擇到影院觀看紀錄片類型的電影,16.0%的受訪者不會,25.6%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紀錄片與劇情片並不是對立的關係,但是紀錄片一直以來處於弱勢地位,偏於小眾,影片品質也良莠不齊。而最近一段時期,中國的紀錄片卻在悄然成長,從一個不被認可、無人喝彩的邊緣化地位,變得擁有越來越高的支持率。

【自然題材紀錄片有新突破】

相對而言,自然類紀錄片是中國紀錄片發展的短板之一,因為我們在拍攝中對動植物專業問題重視不夠,導致組成的中國自然專家團隊跟國外相比有較大差距;拍攝這個領域的中國紀錄片人也很少具備專業動植物知識素養,我們的攝影師往往是拍一個“熱鬧”。

【多部紀錄片將登陸衛視黃金檔,與綜藝正面PK 】

精品紀錄片在市場端和產業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令人矚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司長高長力對這個現象點評道:“不要抱怨這屆觀眾不愛看紀錄片,所以紀錄片進不了院線,也不敢把它放到衛視黃金時間播。今天我們實驗了,放到黃金時間播了,只要是好的,觀眾還是喜歡的。現在紀錄片火起來了,各大衛視總監紛紛表態要在黃金檔播出紀錄片,確實是紀錄片的夏天到了。”

《深讀365》欄目簡介

“大河網·深讀365專欄”是大河網在2015年9月重磅推出的全新欄目,第三十四屆河南新聞獎一等獎欄目。《深讀365》以互聯網的多媒體表現形式,原創或整合媒體相關深度報導,以全新的視角給予熱點新聞深層解讀。該欄目自開設以來,已經發出500多篇包括民生、教育、法律、金融、生態環保等領域的新聞,以往只在傳統媒體發表的深度解讀新聞突破文字報導壁壘,補充互聯網的各種表現元素,給網友帶來全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