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訪“開封市榮譽市民”、清華大學教授、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畫”專家魯巍一位科學家的赤子情懷

魯巍近照

魯巍與團隊在實驗室

魯巍工作場景

他是國際知名的鐳射等離子體物理學家,

國際學術與應用前沿尾波加速領域公認的領軍人物。他創造了多個“第一”:首位鐳射加速領域約翰·道森電子工程系深造,分別於2004年和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隨後他留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作,擔任研究科學家。

2008年12月,我國決定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畫”,有重點地引進並支持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河南老鄉,現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教授就是首批“千人計畫”入選者。巧合的是,2011年,中組部啟動實施了首批“青年千人計畫”,河南老鄉、34歲的魯巍作為首批“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以教授的身份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工作,負責鐳射等離子體物理與先進加速器技術實驗團隊的創建。他成為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2014年,37歲的魯巍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之一。
2015年,科技部評選出205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魯巍是當年唯一由清華大學直接推薦的獲獎者。2015年,他還入選了首期“國家千人計畫專家榮譽榜”,是50位入選者中最年輕的專家之一,也是清華大學入選的兩位專家之一(另外一位是施一公教授)。

面對國外優越的科研條件和高薪誘惑,當時已是國際知名鐳射等離子體物理學家的魯巍,緣何願意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

選擇回到國內發展?在今年6月12日由科技部召開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座談會上,魯巍作為清華大學代表發言。他深有感觸地說:“祖國就是家,到家才心安,正所謂‘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正如黃大年學長曾說,‘在這裡,我就是個花匠,過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國家在召喚,我應該回去’!這種心意,我感同身受,
6年前讓我下定決心回國工作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樸素情感。在國外越久,我們的愛國之心越強烈。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特別是需要有國際視野的頂尖人才,能夠以世界的格局審視與把握創新。而個人才能的發揮更離不開國家發展提供的大舞臺,能夠在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歷史進程中做出哪怕是一丁點兒積極的貢獻,對於個人而言已是人生之大幸!我們都深切體會到,
一個科技工作者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就不枉此生。”

這一席話是最好的回答,也是像魯巍這樣的科學家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的最好詮釋。科學雖然無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科學成就 國際公認

魯巍的科研領域是鐳射等離子體加速,這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前沿科學領域,他的一系列理論模擬與實驗工作為鐳射等離子加速諸多關鍵物理過程的理解奠定了基礎,獲得國際公認。

大型加速器是現代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的研究工具,往往規模巨大。無論是用於粒子物理研究的對撞機還是廣泛用於各科研領域的高品質光源,都是極其複雜昂貴的大科學工程。鐳射等離子體加速利用鐳射尾波場的超強電場區域在釐米尺度內將電子加速到GeV能量,為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小型化提供了可能,有望將大型加速器和光源縮小到普通桌面規模。2007年,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雜誌,曾以“等離子體革命”來形容這種新型加速器技術,認為它將為加速器在工業、科研和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尾波加速概念,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由等離子體物理泰斗約翰·道森(John Dawson)教授和他的同事提出。2006年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的魯巍目前是尾波加速領域國際公認的領軍人物,他關於三維非線性尾波結構、高效均勻加速、尾波加速穩定性、鐳射尾波加速現象學理論框架等一系列理論模擬工作,以及鐳射和電子束驅動的高能尾波加速系列實驗工作為尾波加速諸多重要物理過程的理解奠定了基礎。2007年,魯巍成為鐳射加速領域首個約翰·道森(John Dawson)獎獲得者。2014年10月8日,國際物理聯合會(簡稱IUPAP)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發佈2014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名單,魯巍入選,被授予等離子體物理青年科學家獎,以表彰他在鐳射等離子物理及先進加速器與光源研究方面的卓越貢獻。這是該獎首次頒發給亞裔等離子體物理學家,也是世界範圍內首次頒發給從事鐳射等離子體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和加速器物理研究的科學家。

2014年11月6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雜誌以封面特寫形式發表了題為《等離子體尾波加速器中的高效率電子加速》的研究快報,系統描述了在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國家實驗室(簡稱SLAC)大型加速器研究裝置上高效率尾波加速的實驗結果。該實驗由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魯巍等人關於高效率、低能散尾波加速可行性的理論預言,是尾波加速研究一個新的重要里程碑。魯巍對該實驗的物理設計提供了系統的理論指導,並參與了實驗資料的採集與分析。該期雜誌封面以“全速前進”來形容這一重要進展,認為這是尾波加速成為未來高能加速器的關鍵一步。

2016年12月4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召開的第13屆亞太物理學會議上,魯巍獲得了亞太物理聯合會(簡稱AAPPS)首屆等離子體物理青年研究獎。該獎用於表彰在等離子體物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亞洲青年學者(40歲以下),魯巍是該獎2016年設立以來的首位獲獎者。

赤子之心 家鄉情懷

雖然絕大部分時間客居他鄉,但魯巍從未忘記自己的家鄉,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河南。

2012 年7月,“中國古都五書”系列之一的《古都開封與杭州》出版,該書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講師李路珂編寫。這位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之一,有著“清華才女”之稱的李路珂就是魯巍的妻子。在妻子的書中,魯巍第一次領略到了開封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2014年暑假,在中學同學、當時在禹王台區掛職副區長的趙遵成的牽線搭橋下,魯巍接受我市的邀請,第一次來到開封考察。開封市領導的國際化視野、清晰的發展思路、務實的工作作風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開封厚重的歷史文化、淳樸的民風讓他有一種找到根的感覺,他很快就喜歡上了開封並決定在開封發展事業。2014年9月,魯巍創辦的河南省啟封新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開封註冊成立。“之所以叫啟封新源,一個原因是開封古稱啟封,另一個原因是啟封有開啟、開封之意;新源既是指我們現在從事的新的光源產業,同時也是一語雙關,寓意開啟開封發展新的源頭。”魯巍說。

在魯巍的幫助下,2014年10月30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京對接,開展招商推介活動,並與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聯誼會會長施一公教授建立聯繫,促成了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聯誼會高新技術產業委員會2015年年會暨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對接會、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聯誼會2016年執委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在我市召開,幾十位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走進開封、瞭解開封、支持開封、投資開封。

在魯巍的大力推動下,2015年6月16日下午,在美麗的清華大學校園,隨著市長侯紅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鄭重簽署協定文本,正式開啟了開封市與清華大學全面合作的新篇章。開封市也成為河南省首個與清華大學建立全面合作關係的城市,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與清華大學建立全面合作關係的省轄市。

2016年8月9日,由魯巍創辦成立的啟源先進光源產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啟源研究院)揭牌成立,團隊核心技術人員全部來自美國、臺灣和大陸相關頂尖科研機構。研究院主要圍繞先進鐳射與全光射線源及應用關鍵技術開展協同科技攻關,孵化相關企業和培育先進光源及其應用等新興高科技產業。

2016年8月26日,我國新型強鐳射研究開創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與啟封新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協定,河南省先進雷射技術與應用院士工作站落戶開封。杜祥琬院士攜團隊加盟啟源研究院,雙方將圍繞發展超快超強鐳射系統亟須解決的核心關鍵技術難題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推動先進鐳射系統品質的提升。2016年11月,經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專家對啟源研究院“高功率超短脈衝鐳射系統”科研專案第一階段成果鑒定,該專案各項資料在世界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水準,運行穩定,且已被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專案訂購選用,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有望促成一個新興高科技產業集群在開封落地。為表彰魯巍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做出的特殊貢獻,市委、市政府授予其“開封市榮譽市民”稱號。

魯巍十分看好開封的發展前景。他說:“作為河南人,我願意投身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非常感謝開封市委、市政府對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河南是我的家鄉,開封是河南最有文化底蘊的地方,我一定會加倍努力,讓科技成果造福家鄉父老。”

本版圖片由魯巍提供

獲得國際公認。

大型加速器是現代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的研究工具,往往規模巨大。無論是用於粒子物理研究的對撞機還是廣泛用於各科研領域的高品質光源,都是極其複雜昂貴的大科學工程。鐳射等離子體加速利用鐳射尾波場的超強電場區域在釐米尺度內將電子加速到GeV能量,為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小型化提供了可能,有望將大型加速器和光源縮小到普通桌面規模。2007年,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雜誌,曾以“等離子體革命”來形容這種新型加速器技術,認為它將為加速器在工業、科研和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尾波加速概念,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由等離子體物理泰斗約翰·道森(John Dawson)教授和他的同事提出。2006年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的魯巍目前是尾波加速領域國際公認的領軍人物,他關於三維非線性尾波結構、高效均勻加速、尾波加速穩定性、鐳射尾波加速現象學理論框架等一系列理論模擬工作,以及鐳射和電子束驅動的高能尾波加速系列實驗工作為尾波加速諸多重要物理過程的理解奠定了基礎。2007年,魯巍成為鐳射加速領域首個約翰·道森(John Dawson)獎獲得者。2014年10月8日,國際物理聯合會(簡稱IUPAP)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發佈2014年度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名單,魯巍入選,被授予等離子體物理青年科學家獎,以表彰他在鐳射等離子物理及先進加速器與光源研究方面的卓越貢獻。這是該獎首次頒發給亞裔等離子體物理學家,也是世界範圍內首次頒發給從事鐳射等離子體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和加速器物理研究的科學家。

2014年11月6日,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雜誌以封面特寫形式發表了題為《等離子體尾波加速器中的高效率電子加速》的研究快報,系統描述了在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國家實驗室(簡稱SLAC)大型加速器研究裝置上高效率尾波加速的實驗結果。該實驗由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魯巍等人關於高效率、低能散尾波加速可行性的理論預言,是尾波加速研究一個新的重要里程碑。魯巍對該實驗的物理設計提供了系統的理論指導,並參與了實驗資料的採集與分析。該期雜誌封面以“全速前進”來形容這一重要進展,認為這是尾波加速成為未來高能加速器的關鍵一步。

2016年12月4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召開的第13屆亞太物理學會議上,魯巍獲得了亞太物理聯合會(簡稱AAPPS)首屆等離子體物理青年研究獎。該獎用於表彰在等離子體物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亞洲青年學者(40歲以下),魯巍是該獎2016年設立以來的首位獲獎者。

赤子之心 家鄉情懷

雖然絕大部分時間客居他鄉,但魯巍從未忘記自己的家鄉,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河南。

2012 年7月,“中國古都五書”系列之一的《古都開封與杭州》出版,該書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講師李路珂編寫。這位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之一,有著“清華才女”之稱的李路珂就是魯巍的妻子。在妻子的書中,魯巍第一次領略到了開封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2014年暑假,在中學同學、當時在禹王台區掛職副區長的趙遵成的牽線搭橋下,魯巍接受我市的邀請,第一次來到開封考察。開封市領導的國際化視野、清晰的發展思路、務實的工作作風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開封厚重的歷史文化、淳樸的民風讓他有一種找到根的感覺,他很快就喜歡上了開封並決定在開封發展事業。2014年9月,魯巍創辦的河南省啟封新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開封註冊成立。“之所以叫啟封新源,一個原因是開封古稱啟封,另一個原因是啟封有開啟、開封之意;新源既是指我們現在從事的新的光源產業,同時也是一語雙關,寓意開啟開封發展新的源頭。”魯巍說。

在魯巍的幫助下,2014年10月30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京對接,開展招商推介活動,並與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聯誼會會長施一公教授建立聯繫,促成了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聯誼會高新技術產業委員會2015年年會暨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對接會、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聯誼會2016年執委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在我市召開,幾十位國家“千人計畫”專家走進開封、瞭解開封、支持開封、投資開封。

在魯巍的大力推動下,2015年6月16日下午,在美麗的清華大學校園,隨著市長侯紅與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鄭重簽署協定文本,正式開啟了開封市與清華大學全面合作的新篇章。開封市也成為河南省首個與清華大學建立全面合作關係的城市,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與清華大學建立全面合作關係的省轄市。

2016年8月9日,由魯巍創辦成立的啟源先進光源產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啟源研究院)揭牌成立,團隊核心技術人員全部來自美國、臺灣和大陸相關頂尖科研機構。研究院主要圍繞先進鐳射與全光射線源及應用關鍵技術開展協同科技攻關,孵化相關企業和培育先進光源及其應用等新興高科技產業。

2016年8月26日,我國新型強鐳射研究開創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與啟封新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協定,河南省先進雷射技術與應用院士工作站落戶開封。杜祥琬院士攜團隊加盟啟源研究院,雙方將圍繞發展超快超強鐳射系統亟須解決的核心關鍵技術難題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推動先進鐳射系統品質的提升。2016年11月,經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專家對啟源研究院“高功率超短脈衝鐳射系統”科研專案第一階段成果鑒定,該專案各項資料在世界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水準,運行穩定,且已被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專案訂購選用,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有望促成一個新興高科技產業集群在開封落地。為表彰魯巍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做出的特殊貢獻,市委、市政府授予其“開封市榮譽市民”稱號。

魯巍十分看好開封的發展前景。他說:“作為河南人,我願意投身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非常感謝開封市委、市政府對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河南是我的家鄉,開封是河南最有文化底蘊的地方,我一定會加倍努力,讓科技成果造福家鄉父老。”

本版圖片由魯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