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入園焦躁怎麼破?專家老師來支招:這5個方法就搞定

暑假餘額不足,家長剛從幼稚園如何擇校的焦慮中走出來,又瞬間陷入另外一個深深的焦慮---孩子入園焦慮症如何解決?

真是辛苦各位粑粑麻麻了!

不過作為家長,孩子的性格再清楚不過了,日常的行為表現瞭若指掌,相信也會有自己的一些應對方式,但是孩子第一次與大人分離,可能一些行為表現會讓你猝不及防,手足無措。

所以,我們要有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就必須對孩子入園後有哪些焦慮提前做好預判。

孩子有哪些“入園焦慮症?”

一、情緒和言行上的表現:

孩子第一次離開粑粑麻麻,要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生活方式,心裡難免會缺少安全感,因此會產生本能的抗拒,這是正常的反應,切不可因為寶寶哭鬧而去責備。

最常見的表現為哭鬧不止,

包括情緒緊張、拒吃拒睡,哭著說要回家,這是比較激烈的反應。還有一些表現,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寶寶怎麼那麼乖,第一次離開父母不哭也不鬧一個人靜靜的在一邊坐著玩耍、發呆等等,其實這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而且這種方式更危險,一旦處理不好,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創傷。

比如:

(1)孤獨與遲鈍:表現為不合群,冷淡,少說話,反應遲鈍。

(2)恐懼和膽怯:膽怯怕黑,怕空曠,

怕見生人,怕獨處一室。容易造成失眠、夢魘、易哭、懦弱和缺乏自信。

(3)固執與韌性:具體表現為對抗,稍有不如意就哭鬧、打滾、以拒食來表示抗拒,堅持自己無理的要求。

(4)暴怒:孩子脾氣猛烈,不如意即大哭、大鬧、叫喊、扔東西、踢人、咬人、以頭碰牆等。

(5)孤獨依戀:獨自一個人發呆、獨自玩耍、極少關注他人、不參與活動、依戀某位老師和自帶物。

二、生理上的表現

因為寶寶情緒上的一些負面因素,常常會導致生理上出現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飲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如睡眠不好、做噩夢、講夢話、煩躁不安、食欲不振、頭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狀。有的還會出現感冒、腹瀉等症狀。(其實有時候大人過於焦慮也會導致生理出現一些反應,

何況是孩子)

比如:

(1)拒絕上床睡覺,非要有親近的人陪伴情緒才會穩定下來。

(2)因為分離缺少安全感反復出現夢魘,導致容易煩躁。

(3)焦慮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如抵抗力下降、感冒、發燒、肚子疼等等。

遇到以上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01

同理心,安撫情緒

先舉個栗子:

比如:孩子剛去上了一天幼稚園,放學回來突然跟你說:“麻麻,我好累,我不想去上幼稚園了”,如果這句話是你的孩子跟你說的,你會怎麼回答呢?

這句話我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會重視,認為一個小孩子就知道玩累什麼啊。而且很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怎麼會累?不就是玩玩啊、唱唱歌啊、捏捏麵團什麼的,就上兩三個小時!說完後也不會管孩子的情緒,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如果你的孩子跟你這麼說千萬要重視了,孩子覺得累,說明他(她)很不適應新的環境,此時不是跟孩子發表意見的時候,而是要多傾聽她。

我們來看一下一位麻麻與女兒的對話,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女兒:麻麻,我不想上幼稚園!

媽媽:哦,怎麼了,跟麻麻說說看,怎麼不想上啦!

女兒:上幼稚園好累啊!(略帶委屈的跟你說)

麻麻:你覺得太累了,都不想去了是嗎?

女兒:嗯,我不想那麼急急的!女兒慢吞吞地說。

麻麻:哦,要上幼稚園了,奶奶擔心你遲到,就催你快點,不要磨蹭了,好急的,你不喜歡是嗎?”。

女兒:“嗯,姑姑總是問我路”。

麻麻:“哦,原來今天是姑姑陪你去的,她沒去過,找不到路,不停問你,你也不知道怎麼走,好著急啊”

這時候,女兒松了一口氣,緊緊地抓住她麻麻的手說:“我不喜歡走地下室”。

麻麻:“嗯,停車的地方好黑,你害怕”。

女兒:“麻麻,下次我們從外面很亮的地方走吧”。這時候她的情緒已經完全平復了。

02

不斷給孩子暗示

很多孩子會以為,送他(她)們去上幼稚園是麻麻不要他(她)們了,或者是怕麻麻走了就不回來了,這時候一定要跟孩子反復強調上幼兒是麻麻送去門口,然後寶貝跟老師去上課,時間到了麻麻會來接你。反復強調,給孩子說這些,目的是給孩子心理暗示:去幼稚園只是暫時與麻麻分離,到了放學時間麻麻一定會回來的。

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心理暗示,實際上就是給孩子吃了一顆定心丸。不過答應孩子什麼時候去接一定要做到,做誠實守信的父母

03

提前讓孩子瞭解幼稚園環境

在入園前,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將要上的幼稚園熟悉一些環境,讓孩子再次來的時候有熟悉感,然後給孩子多講一講幼稚園的生活,如果自己實在不知道就一定要去請教。

比如給孩子分享幼稚園的孩子怎麼玩遊戲的,怎麼捏小泥人的,怎麼唱歌、怎麼跳舞的,怎麼跟小同學相處,包括飲食起居一定要講清楚,讓孩子提前熟悉幼稚園的生活方式,就像是講故事一樣,這個過程一定要多鼓勵。因為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過上集體生活,很多情況都是未知的,講這些相當於提前打好預防針。

在鼓勵孩子的同時,可以適當引導孩子做一些承諾,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小盆友。比如跟孩子說到幼稚園之後一定要聽老師的話,不允許哭鬧,跟孩子拉鉤做出承諾之類的,刻意強調讓孩子記住,這樣在後期遇到孩子哭鬧的時候,你就有理由跟孩子說要堅強之類的話。

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這些話孩子已經能聽進去了,要多給孩子樹立信心。

04

孩子的生活自理習慣

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穿衣服、方便等習慣,包括獨自午睡。

很多孩子在家裡午睡要父母陪著才能睡著,依賴太強,上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要面對的孩子太多,難免會照顧不過來。

早上床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穿衣服褲子、鞋子,自己刷牙洗臉,一定要去做。不要強迫,但是一定要引導好。

在午睡的時候很多孩子睡著睡著就爬起來,或者睡著睡著就哭起來了,導致下午狀態不好鬧情緒,這樣的事情常有發生,因此在家裡可以試著讓孩子獨自午睡,並告訴孩子自己不會離開。

05

跟老師要對接好

幼稚園開學期間,老師要面對的孩子很多,很多麻麻跟老師交代孩子的生活習慣的時候大多都是在口頭反復強調,可是老師並不能全部記住,因而導致孩子跟老師磨合起來比較困難。

家長可以提前把孩子的生活習慣以及愛好用一張紙寫下來,標記好哪些習慣要特別注意,哪些習慣可以引導改變,這樣日後老師在面對孩子這些情況的時候才能做好準備。

• end •

小蝌蚪找媽媽

一起分享成長的點滴

把我最好的愛都給你

點擊“閱讀原文”流覽更多精彩內容

你會怎麼回答呢?

這句話我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會重視,認為一個小孩子就知道玩累什麼啊。而且很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怎麼會累?不就是玩玩啊、唱唱歌啊、捏捏麵團什麼的,就上兩三個小時!說完後也不會管孩子的情緒,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如果你的孩子跟你這麼說千萬要重視了,孩子覺得累,說明他(她)很不適應新的環境,此時不是跟孩子發表意見的時候,而是要多傾聽她。

我們來看一下一位麻麻與女兒的對話,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女兒:麻麻,我不想上幼稚園!

媽媽:哦,怎麼了,跟麻麻說說看,怎麼不想上啦!

女兒:上幼稚園好累啊!(略帶委屈的跟你說)

麻麻:你覺得太累了,都不想去了是嗎?

女兒:嗯,我不想那麼急急的!女兒慢吞吞地說。

麻麻:哦,要上幼稚園了,奶奶擔心你遲到,就催你快點,不要磨蹭了,好急的,你不喜歡是嗎?”。

女兒:“嗯,姑姑總是問我路”。

麻麻:“哦,原來今天是姑姑陪你去的,她沒去過,找不到路,不停問你,你也不知道怎麼走,好著急啊”

這時候,女兒松了一口氣,緊緊地抓住她麻麻的手說:“我不喜歡走地下室”。

麻麻:“嗯,停車的地方好黑,你害怕”。

女兒:“麻麻,下次我們從外面很亮的地方走吧”。這時候她的情緒已經完全平復了。

02

不斷給孩子暗示

很多孩子會以為,送他(她)們去上幼稚園是麻麻不要他(她)們了,或者是怕麻麻走了就不回來了,這時候一定要跟孩子反復強調上幼兒是麻麻送去門口,然後寶貝跟老師去上課,時間到了麻麻會來接你。反復強調,給孩子說這些,目的是給孩子心理暗示:去幼稚園只是暫時與麻麻分離,到了放學時間麻麻一定會回來的。

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心理暗示,實際上就是給孩子吃了一顆定心丸。不過答應孩子什麼時候去接一定要做到,做誠實守信的父母

03

提前讓孩子瞭解幼稚園環境

在入園前,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將要上的幼稚園熟悉一些環境,讓孩子再次來的時候有熟悉感,然後給孩子多講一講幼稚園的生活,如果自己實在不知道就一定要去請教。

比如給孩子分享幼稚園的孩子怎麼玩遊戲的,怎麼捏小泥人的,怎麼唱歌、怎麼跳舞的,怎麼跟小同學相處,包括飲食起居一定要講清楚,讓孩子提前熟悉幼稚園的生活方式,就像是講故事一樣,這個過程一定要多鼓勵。因為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過上集體生活,很多情況都是未知的,講這些相當於提前打好預防針。

在鼓勵孩子的同時,可以適當引導孩子做一些承諾,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小盆友。比如跟孩子說到幼稚園之後一定要聽老師的話,不允許哭鬧,跟孩子拉鉤做出承諾之類的,刻意強調讓孩子記住,這樣在後期遇到孩子哭鬧的時候,你就有理由跟孩子說要堅強之類的話。

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這些話孩子已經能聽進去了,要多給孩子樹立信心。

04

孩子的生活自理習慣

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穿衣服、方便等習慣,包括獨自午睡。

很多孩子在家裡午睡要父母陪著才能睡著,依賴太強,上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要面對的孩子太多,難免會照顧不過來。

早上床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穿衣服褲子、鞋子,自己刷牙洗臉,一定要去做。不要強迫,但是一定要引導好。

在午睡的時候很多孩子睡著睡著就爬起來,或者睡著睡著就哭起來了,導致下午狀態不好鬧情緒,這樣的事情常有發生,因此在家裡可以試著讓孩子獨自午睡,並告訴孩子自己不會離開。

05

跟老師要對接好

幼稚園開學期間,老師要面對的孩子很多,很多麻麻跟老師交代孩子的生活習慣的時候大多都是在口頭反復強調,可是老師並不能全部記住,因而導致孩子跟老師磨合起來比較困難。

家長可以提前把孩子的生活習慣以及愛好用一張紙寫下來,標記好哪些習慣要特別注意,哪些習慣可以引導改變,這樣日後老師在面對孩子這些情況的時候才能做好準備。

• end •

小蝌蚪找媽媽

一起分享成長的點滴

把我最好的愛都給你

點擊“閱讀原文”流覽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