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遇到“二師兄”怎麼辦?——職場“老油條”你會應對嗎?

近來不止一位身邊的人向小編抱怨自己遇到了“豬隊友”,這些“豬隊友”要麼做事總搞“砸鍋”,還一副無辜或者不在乎的樣子;要麼“消極怠工”,找各種理由把事情推給別人,讓“自己閑死,

讓別人忙死”;要麼愛推脫責任,出了問題還愛說三道四......

其實小編還是為這些兄弟姐妹們慶倖的,因為你們遇到的不是“豬隊友”,而是職場“老油條”,現在只是讓你難受下。要是遇到更高級別的,被秒殺也不一定。

職場“老油條”

所謂職場“老油條”,顧名思義,通常是指在職場浸染已久,也曾經被煎熬翻滾,最後人情練達,如魚得水,處事老道的一部分人。說是一部分人,因為他們最後沒有被鍛打成“鋼條”,

而是“油條”:圓滑世故,吃得開,卻已經沒有了初入職場的激情和動力,雖然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一定的工作能力,也曾經為組織或公司做出過貢獻,但愛偷奸耍滑,玩世不恭,投機取巧等等,充分體現了一個字“油”。

而管理者面對這樣的“老油條”簡直“愛恨交加”。一方面是老員工,有工作能力,很多事情還真要他們去搞定;另一方面他們的消極怠工不僅僅影響了工作的高效執行,

更帶壞了整個團隊,讓這種“油條病毒”肆意擴散,破壞了整個團隊的氛圍,像黎叔說的“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二師兄”就是一根“老油條”

舉個典型的例子:《西遊記》裡的“二師兄”豬八戒就是一根教科書式的“老油條”。

豬八戒大家都比較熟悉,原來是主管天河的天蓬元帥,有過自己的輝煌和貢獻。後來被玉皇大帝責令兩千餘錘後貶下凡間,卻錯投豬胎,嘴臉與野豬相似,

曾占福陵山雲棧洞為妖。——這和現實中的很多“老油條”一樣,也曾充滿了激情和動力,也做出過貢獻,但因為各種原因,受到了打擊,變得一蹶不振,開始“作妖”。

唐僧取經路過高老莊,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

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在小說當中,往往會展現他的懶惰、貪吃、意志不堅定和好色的形象,比如,動不動就喊累喊餓,消極怠工,愛打小報告,一遇到困難就要分行李回高老莊,見到美女就......管她是不是神仙妖怪變的等等等等。活脫脫一個職場“老油條”的形象!

“老油條”也能成正果

然而,這根“老油條”卻並非一無是處,

舉兩個例子:

一、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把大師兄請回戰勝黃袍怪,和唐僧冰釋前嫌;——善於溝通,充分掌握了大聖的心裡特點。

二、如果說這個算沒有直接出力,第六十七回《拯救駝羅禪性穩,脫離穢汙道心清》他現了原身獨自開路過了過七絕山稀柿峒。——這也是不怕髒不怕累的活兒。

其實仔細盤點《西遊記》全書,八戒一直是悟空比較得力的助手。因此在最後,八戒還是幫助取經團隊達成使命,得了正果,成了淨壇使者。

向取經團隊“取經”

“老油條”其實是“職場疲憊症”的典型症狀,造成“老油條”的原因其實是個人內因與所處環境的外因綜合起作用的產物。

一部分是“老油條”們自身沒有職業規劃,和責任感,又在職場中沾染了很多不良風氣,逐漸在職場中隨波逐流。或者是能力不甚突出,原來的責任感和激情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又被抹掉了,漸漸沉淪了下來。

另一部分,確實是組織和企業原因。例如:流程規定過分扼殺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造成員工積極性下降;對一部分有貢獻有能力的員工沒有及時激勵,造成員工對組織和企業的失望;

更深入的其實是團隊文化建設問題,團隊自身沒有堅定的目標和有效的執行力,僅僅依靠權術和“悟道”文化管理團隊,必然會產生更多的“老油條”。

那麼從管理角度,在取經團隊裡,八戒又是如何被帶動的呢?

首先,看下管理模式,唐僧雖然是整個團隊的領導,但實際上,他更多的是給予團隊堅定的信念和方向,即團隊文化的建設。整個團隊的日常運作都是由孫悟空來執行,雖然前期與悟空在一些問題上發生了多次爭執,甚至產生了團隊的短暫重組,但經過磨合,最終形成了相對默契的組合,這就產生了團隊的基礎構架。

然後,如何用基礎構架推動團隊呢?

第一、還是要不斷給“老油條”希望,有個一致目標。八戒為什麼要放棄在高老莊的生活加入取經團隊?是因為他對現實生活內心中是不滿的。菩薩點化他後讓他發現自己其實還可以通過取經的方式拿到他比較嚮往的“編制”。因此,才決定加入取經團隊。這其實也是就說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起碼在某個方向上是一致的,取經成功了,實際上是共贏。但因為他“老油條”特性,在遇到困難和利誘的時候,總是退縮,要“散夥分行李”。這要怎麼辦呢?

第二、要有個能降服“老油條”的人,要不斷“恩威並施”。這個是唐僧和悟空共同努力的結果,每當八戒意志薄弱的時候,悟空總會讓八戒吃點“苦頭”,最少也是小“威脅”一下,而只是唐僧往往會出面“阻止”,再意志薄弱時候小“激勵”下。

第三、適當的崗位與激勵相結合。貫穿全書,取經團隊對八戒任務的分配其實都發揮了他的長處,比如主動性不強,但當幫手還是可以的,有的時候也可以打打主攻,比如水戰,比如力氣活什麼的。而且也充分滿足了他幹活的前提,先吃飽了。使命達成後,對他的職務分配更是恰到好處,淨壇使者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制的!

“沙和尚”也能成正果

回到最近向我抱怨的兄弟姐妹們,其實他們在團隊中扮演的,往往是沙和尚的角色。沙和尚和很多職場新人和老好人一樣,大多數時間像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做基礎性工作,作為“老油條”的同事,他們經常會受到“老油條”的欺負,或者在團隊裡扮演著“吃虧”的角色。但並不是說他很無能,他有他的智慧:

一、先做好。

沙和尚沉靜而不求回報,淡泊卻堅韌不拔,維繫著取經隊伍的和睦,服務著取經團隊。整部書裡沒有聽到過沙和尚的抱怨,但分配給他的工作他卻都做好了。而且團隊裡的主要領導都能看得到,從唐僧和悟空對沙和尚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最後也得到了佛祖的認可,也成為了金身羅漢。

二、說話也很“到位”。

舉個例子:《西遊記》七十二回:話表三藏別了朱紫國王,整頓鞍馬西進。行彀多少山原,歷盡無窮水道,不覺的秋去冬殘,又值春光明媚。師徒們正在路踏青玩景,忽見一座庵林,三藏滾鞍下馬,站立大道之旁。行者問道:“師父,這條路平坦無邪,因何不走?”八戒道:“師兄好不通情!師父在馬上坐得困了,也讓他下來關關風是。”三藏道:“不是關風,我看那裡是個人家,意欲自去化些齋吃。”行者笑道:“你看師父說的是那裡話。你要吃齋,我自去化,俗語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豈有為弟子者高坐,教師父去化齋之理?”三藏道:“不是這等說。平日間一望無邊無際,你們沒遠沒近的去化齋,今日人家逼近,可以叫應,也讓我去化一個來。”八戒道:“師父沒主張。常言道,三人出外,小的兒苦,你況是個父輩,我等俱是弟子。古書雲:有事弟子服其勞,等我老豬去。”三藏道:“徒弟啊,今日天氣晴明,與那風雨之時不同。那時節,汝等必定遠去,此個人家,等我去,有齋無齋,可以就回走路。”沙僧在旁笑道:“師兄,不必多講,師父的心性如此,不必違拗。若惱了他,就化將齋來,他也不吃。”——簡單的兩句話,無聲無息地拍了師傅的馬屁不是?其實細讀《西遊記》沙和尚的語言雖然簡單,但非常的適時適勢,潛移默化中也有很多讓“二師兄”自愧不如。

所以,做沙和尚沒有那麼簡單,還需要磨練。職場新人和老好人也一樣,勤勤懇懇中也要有智慧。甚至有時候,也要和“老油條”嘗試“推推太極”。

而且小編覺得沙和尚還是需要“升升級”,不光要勤勤懇懇幹活,還要多一份大師兄的激情,但卻不能像大師兄般太多棱角,反而要多些師傅樣的沉穩執著,這樣才能早日擺脫“二師兄”的陰影。

反過來看,《西遊記》的取經團隊,不正是按照互補的原則建立的嗎?

要點整理:

一、“老油條”的“愛恨交加”往往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歸咎于一方;

二、“老油條”管理三招:1、重燃“老油條”的希望,有一直的利益和目標;2、有個能降服的人;3、分配合適的崗位,給予合適的激勵;

三、沙和尚的智慧:1、先做好事情,才能發光;2、說得少,但要說得好;3、適當時候也要會“太極”;

四、不要安於現狀,要取長補短,不斷給自己“升級”。

得了正果,成了淨壇使者。

向取經團隊“取經”

“老油條”其實是“職場疲憊症”的典型症狀,造成“老油條”的原因其實是個人內因與所處環境的外因綜合起作用的產物。

一部分是“老油條”們自身沒有職業規劃,和責任感,又在職場中沾染了很多不良風氣,逐漸在職場中隨波逐流。或者是能力不甚突出,原來的責任感和激情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又被抹掉了,漸漸沉淪了下來。

另一部分,確實是組織和企業原因。例如:流程規定過分扼殺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造成員工積極性下降;對一部分有貢獻有能力的員工沒有及時激勵,造成員工對組織和企業的失望;

更深入的其實是團隊文化建設問題,團隊自身沒有堅定的目標和有效的執行力,僅僅依靠權術和“悟道”文化管理團隊,必然會產生更多的“老油條”。

那麼從管理角度,在取經團隊裡,八戒又是如何被帶動的呢?

首先,看下管理模式,唐僧雖然是整個團隊的領導,但實際上,他更多的是給予團隊堅定的信念和方向,即團隊文化的建設。整個團隊的日常運作都是由孫悟空來執行,雖然前期與悟空在一些問題上發生了多次爭執,甚至產生了團隊的短暫重組,但經過磨合,最終形成了相對默契的組合,這就產生了團隊的基礎構架。

然後,如何用基礎構架推動團隊呢?

第一、還是要不斷給“老油條”希望,有個一致目標。八戒為什麼要放棄在高老莊的生活加入取經團隊?是因為他對現實生活內心中是不滿的。菩薩點化他後讓他發現自己其實還可以通過取經的方式拿到他比較嚮往的“編制”。因此,才決定加入取經團隊。這其實也是就說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起碼在某個方向上是一致的,取經成功了,實際上是共贏。但因為他“老油條”特性,在遇到困難和利誘的時候,總是退縮,要“散夥分行李”。這要怎麼辦呢?

第二、要有個能降服“老油條”的人,要不斷“恩威並施”。這個是唐僧和悟空共同努力的結果,每當八戒意志薄弱的時候,悟空總會讓八戒吃點“苦頭”,最少也是小“威脅”一下,而只是唐僧往往會出面“阻止”,再意志薄弱時候小“激勵”下。

第三、適當的崗位與激勵相結合。貫穿全書,取經團隊對八戒任務的分配其實都發揮了他的長處,比如主動性不強,但當幫手還是可以的,有的時候也可以打打主攻,比如水戰,比如力氣活什麼的。而且也充分滿足了他幹活的前提,先吃飽了。使命達成後,對他的職務分配更是恰到好處,淨壇使者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制的!

“沙和尚”也能成正果

回到最近向我抱怨的兄弟姐妹們,其實他們在團隊中扮演的,往往是沙和尚的角色。沙和尚和很多職場新人和老好人一樣,大多數時間像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做基礎性工作,作為“老油條”的同事,他們經常會受到“老油條”的欺負,或者在團隊裡扮演著“吃虧”的角色。但並不是說他很無能,他有他的智慧:

一、先做好。

沙和尚沉靜而不求回報,淡泊卻堅韌不拔,維繫著取經隊伍的和睦,服務著取經團隊。整部書裡沒有聽到過沙和尚的抱怨,但分配給他的工作他卻都做好了。而且團隊裡的主要領導都能看得到,從唐僧和悟空對沙和尚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最後也得到了佛祖的認可,也成為了金身羅漢。

二、說話也很“到位”。

舉個例子:《西遊記》七十二回:話表三藏別了朱紫國王,整頓鞍馬西進。行彀多少山原,歷盡無窮水道,不覺的秋去冬殘,又值春光明媚。師徒們正在路踏青玩景,忽見一座庵林,三藏滾鞍下馬,站立大道之旁。行者問道:“師父,這條路平坦無邪,因何不走?”八戒道:“師兄好不通情!師父在馬上坐得困了,也讓他下來關關風是。”三藏道:“不是關風,我看那裡是個人家,意欲自去化些齋吃。”行者笑道:“你看師父說的是那裡話。你要吃齋,我自去化,俗語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豈有為弟子者高坐,教師父去化齋之理?”三藏道:“不是這等說。平日間一望無邊無際,你們沒遠沒近的去化齋,今日人家逼近,可以叫應,也讓我去化一個來。”八戒道:“師父沒主張。常言道,三人出外,小的兒苦,你況是個父輩,我等俱是弟子。古書雲:有事弟子服其勞,等我老豬去。”三藏道:“徒弟啊,今日天氣晴明,與那風雨之時不同。那時節,汝等必定遠去,此個人家,等我去,有齋無齋,可以就回走路。”沙僧在旁笑道:“師兄,不必多講,師父的心性如此,不必違拗。若惱了他,就化將齋來,他也不吃。”——簡單的兩句話,無聲無息地拍了師傅的馬屁不是?其實細讀《西遊記》沙和尚的語言雖然簡單,但非常的適時適勢,潛移默化中也有很多讓“二師兄”自愧不如。

所以,做沙和尚沒有那麼簡單,還需要磨練。職場新人和老好人也一樣,勤勤懇懇中也要有智慧。甚至有時候,也要和“老油條”嘗試“推推太極”。

而且小編覺得沙和尚還是需要“升升級”,不光要勤勤懇懇幹活,還要多一份大師兄的激情,但卻不能像大師兄般太多棱角,反而要多些師傅樣的沉穩執著,這樣才能早日擺脫“二師兄”的陰影。

反過來看,《西遊記》的取經團隊,不正是按照互補的原則建立的嗎?

要點整理:

一、“老油條”的“愛恨交加”往往是企業和個人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歸咎于一方;

二、“老油條”管理三招:1、重燃“老油條”的希望,有一直的利益和目標;2、有個能降服的人;3、分配合適的崗位,給予合適的激勵;

三、沙和尚的智慧:1、先做好事情,才能發光;2、說得少,但要說得好;3、適當時候也要會“太極”;

四、不要安於現狀,要取長補短,不斷給自己“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