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價值分析之宏觀經濟學(3)——利率

本文要介紹的內容是金融與經濟學中十分基礎的內容——利率,業餘投資者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也是金融與經濟學的基礎所在,這對於深入學習金融與經濟都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金融的目的就是把錢從一個地方挪到另外一個地方,而這種挪動成本就是利率。

1 利率

利率是借款人承諾向貸款人支付的合約規定的回報率。假如到銀行存10000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5%,那麼到期後,銀行作為我的借貸人需要給我支付本金除外的500元作為利息。

在這個概念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支付方向,是貸款人向借貸人支付;另一個是合約規定,它意味著是在借款之初就確定了回報率。

利率又稱為資金的成本。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利率意味著將資金也看做是一種商品,可以交易,而這種交易需要交易成本,而利率正是這種成本。正是由於利率的存在,資金才可以在不同個體與機構之間流通,實現資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有的人可能要說了,親戚之間的借款就沒有利率,之所以沒有利率是因為這種交易成本以其他方式支付,例如當以後再發生反向借款的時候,借款方則沒有理由要求他支付額外的利息,或者是以幫忙的方式來償還。所以,任何的借款都是有代價與成本的,而利率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2 利率的種類

想必大家在生活中有所體驗,存款的時候,有時候存的時間比較長,

有時候存的比較短,有的銀行利率低,有的銀行利率高。這些情況下,利率都會有所不同。事實上,正是利率的變化性才讓資金的融通變得容易。試想所有的利率都是5%,會出現什麼情況?

按照期限來分,可以將利率分為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

一般情況下,長期利率要比短期利率要高,因為如果是一樣的話,就存在套利了,假如1年期和5年期的利率都是5%,那麼就沒有人存長期了,因為1年期會帶來更好的流動性,其次,如果按照複利來算,5年後的利率是高於5%的年利率的。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預期未來的利率將會大幅降低,那麼長期利率也許會低於短期利率。

按照利率是否變動,可以將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可變利率,

一般來說,可變利率都是按照某種基準利率來變化的。固定利率是在銀行存款中比較常見的,但是它比較死板,如果未來的銀行基準利率變高,那麼固定利率就無法適應了。可變利率在金融大宗交易中用的比較多,因為對於大宗交易來說,哪怕是0.1%的變化也會有很大的差別。股票也是可變利率中的一種形式。

3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由於存在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所以其實我們通常看到的利率並不是實際利率,而是名義利率。利用通貨膨脹率可以將名義利率進行修正:

其中,r(t+1)代表的是(t,t+1)期間的實際利率;i(t+1)代表的是(t,t+1)期間的名義利率;P(t+1)為(t+1)時的價格指數;Pt為t時的價格指數。

對於一般人來說,知道最後一個結論的公式就夠了,就是當名義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不高的時候,實際利率等於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小結

利率是資金的成本,也可以說是資金的價格,整個金融都是圍繞著這部分展開的,所以理解利率對以後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接下來將首先接受封閉經濟中的實體與金融市場是如何運行的。

所以其實我們通常看到的利率並不是實際利率,而是名義利率。利用通貨膨脹率可以將名義利率進行修正:

其中,r(t+1)代表的是(t,t+1)期間的實際利率;i(t+1)代表的是(t,t+1)期間的名義利率;P(t+1)為(t+1)時的價格指數;Pt為t時的價格指數。

對於一般人來說,知道最後一個結論的公式就夠了,就是當名義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不高的時候,實際利率等於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小結

利率是資金的成本,也可以說是資金的價格,整個金融都是圍繞著這部分展開的,所以理解利率對以後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接下來將首先接受封閉經濟中的實體與金融市場是如何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