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蘇軾寫完《水調歌頭》的第二年中秋,兄弟團聚,蘇轍也寫了一首

關於中秋的詩詞從古到今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也一點都不誇張,但絕大多數人公認蘇軾的《水調歌頭》寫得最好,有人評價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

寫作這首詞時,

蘇軾在密州擔任知州,蘇轍在齊州擔任掌書記。是日中秋佳節,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想起七年未得團聚的弟弟,提筆寫下了這首名作,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慨。

第二年的四月,蘇軾調任徐州知州,蘇轍調任南都留守簽判,趁此機會,

他們相會於徐州。此次相聚,一共持續了100多天,直到當年的中秋節。

過完中秋後,蘇轍前往南都(今河南淮陽)赴任,臨別之時,蘇轍寫了一首《水調歌頭》,就當是唱和哥哥去年的名作: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

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當然,和蘇軾的《水調歌頭》相比,蘇轍的這一首要明顯遜色不少,但依然稱得上是一首佳作。

此詞的首兩句,即點出兄弟二人分別的時間之久,然後是描寫此刻相聚的場景。相聚本是歡樂的,但“船上載涼州”,《涼州詞》多為慷慨悲涼的邊塞詞,

此刻聽起來自是五味雜陳。

不僅音樂透著一絲悲涼,連眼前所見之景都有一股蕭瑟之意,“鴻雁起汀洲”,這就透露出了蘇轍內心的依依不捨。

下片繼續圍繞聚少離多的感慨而發,“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最後一句使用了王粲登樓的典故,

擔憂兄弟二人很可能又是長期不得相見。

儘管兄弟二人寫的都是《水調歌頭》,也同樣是中秋,但其中的感情又有很大的區別。蘇軾的中秋滿是思念之情,蘇轍的中秋因為即將離別而充滿了離愁。

從這兩首詞,也可以看出兄弟二人的不同氣質,蘇軾明顯帶著仙氣,想像力直飛天際,非一般人所能及;而蘇轍則要內斂許多,也多了一絲愁苦之氣。

閱讀大中國·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詞與情) ¥22.3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