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者:臺灣問題不解決,中華民族振興就會成“泡影”

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理事喬新生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2月號發表專文《習近平對台工作主導思想研究》認為,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撥開了海峽兩岸發展的歷史迷霧,

讓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必須依靠祖國大陸,如果中國大陸不斷增強自己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那麼,海峽兩岸關係將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反過來,如果大陸方面出現問題,那麼,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的問題上就會內外交困,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重大危機。把大陸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不僅廓清了許多錯誤的觀念,而且更重要的是,為未來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原題:習近平對台思想堅持大陸主導原則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海峽兩岸關係將會因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不承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而發生破裂,甚至有學者大膽預測,大陸將不得不依照《反分裂國家法》的規定,

採用非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海峽兩岸關係為什麼會發展到這步田地,未來海峽兩岸是否會兵戎相見,和平統一的願望能否實現?所有這一切,都值得學術界認真研究。

事務性會談無法解決兩岸的政治問題

筆者認為,分析海峽兩岸交往的歷史,研究大陸對台方針政策的變化,有助於深刻理解習近平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上的重要論述。眾所周知,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

臺灣問題癥結就在於海峽兩岸互不承認,大陸不承認臺灣的代表權,而臺灣不承認大陸的代表權。

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海峽兩岸都認同一個中國,但是,臺灣方面認為“中華民國”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而大陸則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聯合國大會關於驅逐“中華民國”代表的決議,標誌著在國際社會關於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得到解決。

但是,海峽兩岸互不承認的歷史仍然在延續。正因為如此,要想打開海峽兩岸交往的大門,必須找到變通性的解決方案。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海峽兩岸秘密代表香港會談,口頭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所謂“九二共識”,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方面,暫時擱置爭議,通過深化交流,逐步加深認識,並最終實現和平統一。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海峽兩岸通過成立海協會和海基會舉行事務性會談。

但是,風雲突變,由於“兩國論”的提出,海峽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大陸和臺灣迅速處於冰凍狀態。直到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海峽兩岸才重新開啟協商談判的大門。但是,海峽兩岸交往的主導問題由此產生。既然海峽兩岸互不承認,那麼,海峽兩岸執政當局負責人就無法直接會談。

然而,依靠海峽兩岸委託的海協會和海基會進行事務性會談,根本無法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問題。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黨際交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就國共歷史問題達成某些共識,但是,臺灣已經實現政黨輪流執政,因此,中國國民黨並不能代表全體臺灣人民。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勇敢地打開海峽兩岸政治合作的大門。

習近平高瞻遠矚,不僅要求海峽兩岸事務性部門領導人直接會談,而且勇敢地實現了海峽兩岸領導人的直接見面。習近平與馬英九的新加坡會談,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它標誌著大陸方面決心通過海峽兩岸領導人直接會談,促進海峽兩岸早日統一。

重新認識臺灣的民意基礎

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臺灣地區實現了政權更迭,臺灣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臺灣地區領導人在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始終含糊其辭,不願意承認海峽兩岸均屬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寄希望于海峽兩岸執政者直接談判解決海峽兩岸懸而未決的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換句話說,由於民進黨執政當局堅持分裂中國的立場,因此,臺灣地區領導人不是一個合格的談判物件,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另闢蹊徑。

大陸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時,始終強調平等原則,只要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什麼都可以談。大陸方面在接待臺灣同胞方面,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是,臺灣島內的政治形勢之所以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絕大多數臺灣居民贊成“維持現狀”的原則,根本原因就在於,臺灣居民在臺灣民進黨及台獨勢力的蠱惑下,認為大陸和臺灣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臺灣新聞媒體上充斥著有關大陸經濟落後的新聞,而臺灣政治領袖則不遺餘力地宣傳臺灣民主政治經驗,認為大陸和臺灣之間存在天壤之別。正因為如此,臺灣居民為了維護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願意擱置爭議,維持現狀。

然而,臺灣人民的良好願望,被臺灣民進黨以及臺灣一些別有用心者所利用,他們認為維持現狀就是海峽兩岸長期處於分治狀態。所謂維持現狀就是互不隸屬,就是事實上的一個中國一個臺灣。臺灣民進黨在宣傳臺灣“獨立”政治主張的時候,把臺灣“獨立”與臺灣意識捆綁在一起,認為臺灣意識就是主導意識,就是臺灣人民當家作主,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臺灣都不會和大陸實現國家的統一。民進黨一些政治領袖更是火上澆油,從所謂國際條約出發,肆意歪曲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認為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臺灣人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的道路,臺灣和大陸的關係實際上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民進黨鼓吹臺灣“獨立”的時候,中國國民黨執政當局並沒有力挽狂瀾,從臺灣地區法律基礎出發,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而是在海峽兩岸不統一的客觀環境下,跟著感覺走。為了與民進黨爭奪選票,中國國民黨一些政治領袖甚至不惜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認為臺灣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國民黨政治領袖的所作所為,不僅背叛了孫中山先生所宣導的價值理念,而且違背了臺灣地區的“憲法”。中國國民黨政治領袖的政治投機主義和執政過程中的極端實用主義,使得中國國民黨很快在臺灣島內失去選民的支持,中國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選舉中一敗塗地。反思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主張,一方面讓人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才能確保中國國民黨的價值觀念不會發生偏離,只有把中國國民黨變成一個價值共同體而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才能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中站穩腳跟,並且不斷地取得勝利。

中國國民黨的分崩離析,讓大陸更加真切地意識到要想解決臺灣問題,不能以黨派劃分界限,而應當重新認識臺灣的民意基礎,重新瞭解臺灣政治組織的基本主張。大陸方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堅定地認為,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建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大陸應當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方面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正因為如此,習近平才會史無前例地指出,要想解決臺灣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大陸自己。

為何應把大陸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

習近平的主張,撥開了海峽兩岸發展的歷史迷霧,讓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必須依靠祖國大陸,如果中國大陸不斷增強自己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那麼,海峽兩岸關係將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反過來,如果大陸方面出現問題,那麼,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的問題上就會內外交困,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重大危機。

把大陸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不僅廓清了許多錯誤的觀念,而且更重要的是,為未來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要想解決臺灣問題,當然依靠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共同努力,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各自為政,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那麼,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臺灣問題的實質就在於,臺灣地區領導人始終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海峽兩岸政治和談缺乏基礎。假如採取消極等待的方式,等到臺灣民進黨領導人回心轉意,再來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那麼,有可能會錯失良機。反過來,如果寄希望於臺灣的其他政治黨派,由於臺灣一些政黨特別是中國國民黨內部關係複雜,中國國民黨的一些政治領袖已經放棄一個中國的主張,依靠中國國民黨團結臺灣人民,形成一個中國的普遍共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依靠大陸,建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包括臺灣愛國同胞在內的海內外華人共同努力,內外兼修,才能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堅持大陸是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實際上是“一國兩制”原則的延續。眾所周知,為了解決臺灣問題,大陸領導人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基本原則,認為在一個國家可以實行兩種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大陸繼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海峽兩岸什麼都可以談。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由於海峽兩岸在互不承認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按照“一國兩制”原則進行政治性會談,因此,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上,“一國兩制”原則被擱置起來。香港、澳門回歸之後,按照“一國兩制”原則建立了政治體制,事實證明,在處理殖民地歷史遺留問題上,“一國兩制”的原則是有效的。

臺灣執政當局始終不承認“一國兩制”,是害怕被矮化。臺灣民進黨領導人上臺執政之後,當然更不會承認“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大陸主導原則,實際上就是要堅持“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在協商談判基礎上組建新的中國,大陸繼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臺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發生任何改變。從目前情況來看,“一國兩制”仍然是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唯一有效的制度。當然,在海峽兩岸政治談判過程中,關於一個中國的含義,包括組建代表中國的政府都可以通過談判加以解決。大陸與港澳臺組成新的中國之後,可以繼續實施“一國兩制”的原則。大陸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而其他地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所謂堅持大陸主導原則,實際上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無論是在海峽兩岸談判的過程中,還是在國家和平統一之後,大陸願意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前進,如果歷史證明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具有優越性,大陸在與台港澳共同發展過程中處於明顯的落後地位,那麼,大陸人民自然會考慮是否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堅持大陸主導的原則,實際上就是要擺脫被動等靠要的思想,就是要堅持按照大陸的步伐解決臺灣問題,就是要按照和平統一的原則實現國家的統一。

當然,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習近平關於對台工作堅持大陸主導原則,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提出來的,其目的就是要撥亂反正,就是要澄清海峽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歷史誤區,就是要為海峽兩岸關係健康發展開闢新的道路。堅持大陸主導原則,不是拋棄海峽兩岸平等交流的政治基礎,恰恰相反,是要在堅持“兩岸一家親”原則的基礎上,排除各種干擾,獨立自主地解決臺灣問題。

一些學者認為,海峽兩岸關係從根本上來說是中美關係,只要中美關係處理好,海峽兩岸關係就會平穩發展。還有一些學者認為,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必須寄希望於海峽兩岸人民,只有尊重臺灣人民的普遍願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筆者認為,從國際關係以及意識形態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上述觀點毫無疑問都有合理性。但是,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人們越來越真切地意識到,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不能被動地等待,對於海峽兩岸關係發展中出現的異常狀況不能消極應付,而應當制定清晰的戰略,並且採取果斷的措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臺灣問題不能長期拖延下去,因為臺灣問題不解決,中華民族的振興就會成為泡影。臺灣問題不僅是橫亙在中美兩國關係面前的巨大鴻溝,同時也是中國能否從一個大國變成世界強國的重要標誌。解決臺灣問題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尊嚴,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因為如此,解決臺灣問題不能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而應當制定具體的時間表。

堅持大陸主導原則,實際上就是要把解決臺灣問題的希望寄託在大陸的身上,一方面希望大陸全面深化改革,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另一方面,大陸執政者在處理國際國內事務方面必須把臺灣問題放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通過制定解決臺灣問題的戰略規劃和具體的路線圖以及時間表,從而使海內外愛國統一戰線的友好人士充分意識到,如何為解決臺灣問題出謀劃策,如何為實現國家的早日統一貢獻自己的力量。

堅持大陸主導原則 就是要肩負起歷史的使命

大陸不會謀求世界霸權,但是,大陸也不會永遠讓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分裂的強大國家,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分裂的強大民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建立在國家統一基礎之上的,中國的強大是建立在臺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前提基礎之上的。如果不解決臺灣問題,那麼,大陸一切建設都將變得毫無意義。大陸在解決臺灣問題上承擔特殊的政治責任,肩負著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大陸在處理臺灣問題上,應當擱置爭議,尋找一切可能和平統一解決的方案。不到萬不得已,大陸不應採用武力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做好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準備,那麼,台獨分子就不會放棄自己的主張。對於臺灣民進黨一些政治領袖而言,“不見棺材不掉淚”,如果沒有在製造國家分裂的道路上碰得頭破血流,他們不會走回頭路。正因為如此,大陸必須重整軍備,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做好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準備。只有對臺灣形成武裝鬥爭的高壓態勢,才能讓台獨分子有所忌憚,才能讓臺灣民進黨不敢為所欲為。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已經到關鍵的時刻,如果大陸在解決臺灣問題上表現出猶豫徘徊的姿態,那麼,臺灣民進黨及其追隨者就一定會在國際社會製造事端。大陸必須以更加清晰的聲音,向臺灣人民喊話,只要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不搞台獨,那麼,大陸就不會採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如果迫不得已採用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那麼,大陸的目標針對台獨分子,不會影響臺灣人民的正常生活。

總而言之,堅持大陸主導原則,就是要肩負起歷史的使命,就是要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堅持以我為主,爭取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假如臺灣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執迷不悟,在臺灣獨立道路上越走越遠,那麼,大陸可以公開宣佈,將會採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全面理解習近平兩岸關係發展問題的深刻表述,深入領會大陸處理臺灣問題的一系列政策主張,對於認清當前形勢,尋找解決臺灣問題的突破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大陸尊重臺灣人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任何人或者任何組織膽敢將臺灣分裂出去,那麼,他們都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兩岸和平統一不會以任何政黨的意志為轉移,大陸方面堅持兩岸一家親的基本原則,但是,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大陸方面將會發揮主導作用。這是歷史賦予大陸執政者的重要使命,也是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根本無法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問題。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黨際交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就國共歷史問題達成某些共識,但是,臺灣已經實現政黨輪流執政,因此,中國國民黨並不能代表全體臺灣人民。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勇敢地打開海峽兩岸政治合作的大門。

習近平高瞻遠矚,不僅要求海峽兩岸事務性部門領導人直接會談,而且勇敢地實現了海峽兩岸領導人的直接見面。習近平與馬英九的新加坡會談,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它標誌著大陸方面決心通過海峽兩岸領導人直接會談,促進海峽兩岸早日統一。

重新認識臺灣的民意基礎

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臺灣地區實現了政權更迭,臺灣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臺灣地區領導人在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始終含糊其辭,不願意承認海峽兩岸均屬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寄希望于海峽兩岸執政者直接談判解決海峽兩岸懸而未決的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換句話說,由於民進黨執政當局堅持分裂中國的立場,因此,臺灣地區領導人不是一個合格的談判物件,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另闢蹊徑。

大陸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時,始終強調平等原則,只要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什麼都可以談。大陸方面在接待臺灣同胞方面,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是,臺灣島內的政治形勢之所以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絕大多數臺灣居民贊成“維持現狀”的原則,根本原因就在於,臺灣居民在臺灣民進黨及台獨勢力的蠱惑下,認為大陸和臺灣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臺灣新聞媒體上充斥著有關大陸經濟落後的新聞,而臺灣政治領袖則不遺餘力地宣傳臺灣民主政治經驗,認為大陸和臺灣之間存在天壤之別。正因為如此,臺灣居民為了維護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願意擱置爭議,維持現狀。

然而,臺灣人民的良好願望,被臺灣民進黨以及臺灣一些別有用心者所利用,他們認為維持現狀就是海峽兩岸長期處於分治狀態。所謂維持現狀就是互不隸屬,就是事實上的一個中國一個臺灣。臺灣民進黨在宣傳臺灣“獨立”政治主張的時候,把臺灣“獨立”與臺灣意識捆綁在一起,認為臺灣意識就是主導意識,就是臺灣人民當家作主,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臺灣都不會和大陸實現國家的統一。民進黨一些政治領袖更是火上澆油,從所謂國際條約出發,肆意歪曲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認為臺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臺灣人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的道路,臺灣和大陸的關係實際上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民進黨鼓吹臺灣“獨立”的時候,中國國民黨執政當局並沒有力挽狂瀾,從臺灣地區法律基礎出發,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而是在海峽兩岸不統一的客觀環境下,跟著感覺走。為了與民進黨爭奪選票,中國國民黨一些政治領袖甚至不惜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認為臺灣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國民黨政治領袖的所作所為,不僅背叛了孫中山先生所宣導的價值理念,而且違背了臺灣地區的“憲法”。中國國民黨政治領袖的政治投機主義和執政過程中的極端實用主義,使得中國國民黨很快在臺灣島內失去選民的支持,中國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選舉中一敗塗地。反思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主張,一方面讓人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才能確保中國國民黨的價值觀念不會發生偏離,只有把中國國民黨變成一個價值共同體而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才能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中站穩腳跟,並且不斷地取得勝利。

中國國民黨的分崩離析,讓大陸更加真切地意識到要想解決臺灣問題,不能以黨派劃分界限,而應當重新認識臺灣的民意基礎,重新瞭解臺灣政治組織的基本主張。大陸方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堅定地認為,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建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大陸應當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方面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正因為如此,習近平才會史無前例地指出,要想解決臺灣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大陸自己。

為何應把大陸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

習近平的主張,撥開了海峽兩岸發展的歷史迷霧,讓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必須依靠祖國大陸,如果中國大陸不斷增強自己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那麼,海峽兩岸關係將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反過來,如果大陸方面出現問題,那麼,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的問題上就會內外交困,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重大危機。

把大陸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不僅廓清了許多錯誤的觀念,而且更重要的是,為未來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要想解決臺灣問題,當然依靠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共同努力,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各自為政,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那麼,要想解決臺灣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臺灣問題的實質就在於,臺灣地區領導人始終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海峽兩岸政治和談缺乏基礎。假如採取消極等待的方式,等到臺灣民進黨領導人回心轉意,再來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那麼,有可能會錯失良機。反過來,如果寄希望於臺灣的其他政治黨派,由於臺灣一些政黨特別是中國國民黨內部關係複雜,中國國民黨的一些政治領袖已經放棄一個中國的主張,依靠中國國民黨團結臺灣人民,形成一個中國的普遍共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依靠大陸,建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包括臺灣愛國同胞在內的海內外華人共同努力,內外兼修,才能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堅持大陸是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導,實際上是“一國兩制”原則的延續。眾所周知,為了解決臺灣問題,大陸領導人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基本原則,認為在一個國家可以實行兩種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大陸繼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海峽兩岸什麼都可以談。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由於海峽兩岸在互不承認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按照“一國兩制”原則進行政治性會談,因此,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上,“一國兩制”原則被擱置起來。香港、澳門回歸之後,按照“一國兩制”原則建立了政治體制,事實證明,在處理殖民地歷史遺留問題上,“一國兩制”的原則是有效的。

臺灣執政當局始終不承認“一國兩制”,是害怕被矮化。臺灣民進黨領導人上臺執政之後,當然更不會承認“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大陸主導原則,實際上就是要堅持“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在協商談判基礎上組建新的中國,大陸繼續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臺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發生任何改變。從目前情況來看,“一國兩制”仍然是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唯一有效的制度。當然,在海峽兩岸政治談判過程中,關於一個中國的含義,包括組建代表中國的政府都可以通過談判加以解決。大陸與港澳臺組成新的中國之後,可以繼續實施“一國兩制”的原則。大陸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而其他地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所謂堅持大陸主導原則,實際上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無論是在海峽兩岸談判的過程中,還是在國家和平統一之後,大陸願意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前進,如果歷史證明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具有優越性,大陸在與台港澳共同發展過程中處於明顯的落後地位,那麼,大陸人民自然會考慮是否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堅持大陸主導的原則,實際上就是要擺脫被動等靠要的思想,就是要堅持按照大陸的步伐解決臺灣問題,就是要按照和平統一的原則實現國家的統一。

當然,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習近平關於對台工作堅持大陸主導原則,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提出來的,其目的就是要撥亂反正,就是要澄清海峽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歷史誤區,就是要為海峽兩岸關係健康發展開闢新的道路。堅持大陸主導原則,不是拋棄海峽兩岸平等交流的政治基礎,恰恰相反,是要在堅持“兩岸一家親”原則的基礎上,排除各種干擾,獨立自主地解決臺灣問題。

一些學者認為,海峽兩岸關係從根本上來說是中美關係,只要中美關係處理好,海峽兩岸關係就會平穩發展。還有一些學者認為,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必須寄希望於海峽兩岸人民,只有尊重臺灣人民的普遍願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筆者認為,從國際關係以及意識形態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上述觀點毫無疑問都有合理性。但是,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到今天,人們越來越真切地意識到,解決海峽兩岸關係問題不能被動地等待,對於海峽兩岸關係發展中出現的異常狀況不能消極應付,而應當制定清晰的戰略,並且採取果斷的措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臺灣問題不能長期拖延下去,因為臺灣問題不解決,中華民族的振興就會成為泡影。臺灣問題不僅是橫亙在中美兩國關係面前的巨大鴻溝,同時也是中國能否從一個大國變成世界強國的重要標誌。解決臺灣問題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尊嚴,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因為如此,解決臺灣問題不能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而應當制定具體的時間表。

堅持大陸主導原則,實際上就是要把解決臺灣問題的希望寄託在大陸的身上,一方面希望大陸全面深化改革,早日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另一方面,大陸執政者在處理國際國內事務方面必須把臺灣問題放在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通過制定解決臺灣問題的戰略規劃和具體的路線圖以及時間表,從而使海內外愛國統一戰線的友好人士充分意識到,如何為解決臺灣問題出謀劃策,如何為實現國家的早日統一貢獻自己的力量。

堅持大陸主導原則 就是要肩負起歷史的使命

大陸不會謀求世界霸權,但是,大陸也不會永遠讓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分裂的強大國家,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分裂的強大民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建立在國家統一基礎之上的,中國的強大是建立在臺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前提基礎之上的。如果不解決臺灣問題,那麼,大陸一切建設都將變得毫無意義。大陸在解決臺灣問題上承擔特殊的政治責任,肩負著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大陸在處理臺灣問題上,應當擱置爭議,尋找一切可能和平統一解決的方案。不到萬不得已,大陸不應採用武力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做好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準備,那麼,台獨分子就不會放棄自己的主張。對於臺灣民進黨一些政治領袖而言,“不見棺材不掉淚”,如果沒有在製造國家分裂的道路上碰得頭破血流,他們不會走回頭路。正因為如此,大陸必須重整軍備,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做好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準備。只有對臺灣形成武裝鬥爭的高壓態勢,才能讓台獨分子有所忌憚,才能讓臺灣民進黨不敢為所欲為。海峽兩岸關係發展已經到關鍵的時刻,如果大陸在解決臺灣問題上表現出猶豫徘徊的姿態,那麼,臺灣民進黨及其追隨者就一定會在國際社會製造事端。大陸必須以更加清晰的聲音,向臺灣人民喊話,只要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不搞台獨,那麼,大陸就不會採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如果迫不得已採用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那麼,大陸的目標針對台獨分子,不會影響臺灣人民的正常生活。

總而言之,堅持大陸主導原則,就是要肩負起歷史的使命,就是要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堅持以我為主,爭取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假如臺灣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執迷不悟,在臺灣獨立道路上越走越遠,那麼,大陸可以公開宣佈,將會採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全面理解習近平兩岸關係發展問題的深刻表述,深入領會大陸處理臺灣問題的一系列政策主張,對於認清當前形勢,尋找解決臺灣問題的突破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大陸尊重臺灣人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任何人或者任何組織膽敢將臺灣分裂出去,那麼,他們都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兩岸和平統一不會以任何政黨的意志為轉移,大陸方面堅持兩岸一家親的基本原則,但是,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大陸方面將會發揮主導作用。這是歷史賦予大陸執政者的重要使命,也是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