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婆,你叫什麼名字?

文:灰色藍

僅以此文獻給所有疼我們愛我們的外婆們。

在陳淺的記憶裡,總是想不起外婆的名字,其實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外婆叫什麼名字,所以每逢回憶起外婆,她的形象只是個慈祥的老人,

會做一些很有味道的菜,滿頭白髮,穿得又多又厚,不愛說話卻總是笑眯眯的,於是“外婆”二字便成了許多外婆們的名字。

陳淺開著車,外婆坐在副駕上一本正經的看著前方,雙手緊緊的抓著縛住她的安全帶的末端,在她的腿上放著一個藍色紮染的布包袱,

包袱裡放著她收拾了好幾天的東西。陳淺一家人始終拗不過這個年近八十歲的老人,要去找她的哥哥。

外婆在陳淺的心裡就是個傳奇,她生於民國時期,她的父親是一個賣酒餅(釀酒用的酒麴)的手藝人,帶著當時五歲的她走街串巷做買賣,在亂世之中,養不活的孩子被遺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幸的外婆被遺棄在一個村莊水井邊,但幸運的是她被一個艾姓人家收養作為童養媳,

自此就失去了與家裡人的聯繫。她在戰亂中長大,經歷抗日、建國、文革、土改、結婚、生子、她早已經淡忘了自己來自何處,只是在她腦海裡一直殘存著一個挑著竹籮永遠不停行走著模糊背影。

陳淺父母是屬於早一批做生意的,所以根本無暇照料剛剛出生不久的她,外婆就順理成章的從農村被接到了縣城,開始了她養育孩子的孩子這一使命,

她來的時候帶著同村人羡慕的眼光,也帶著要尋找家人的願望。

當一個女人在自己家裡受了委屈,便可以回娘家哭訴尋求慰藉,當她受到了不公與欺淩,家裡人多少都可以提供幫助與庇護,這兩樣陳淺的外婆都是沒有的,因為陳淺的外公因為一場大病雙目失明,不久之後就黯然離去,外婆在風雨飄搖之中,帶大了她的孩子,又在來到縣城之後帶大了陳淺和她的弟弟,

在蹉跎的歲月中,她始終在奔波勞碌甚至忘了自己來的時候心懷尋找家人的願望。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陳淺大學畢業之後,在遠隔千里的外地結婚、生子、定居,鮮有時間回家看望外婆,當外婆得知陳淺會在家裡休一個月假的事後,她提出要陳淺帶著她去尋找她哥哥的強烈願望。

事實上陳淺的媽媽跟她說了無數遍,你都八十歲了,您到哪裡找您哥哥去?外婆執拗著說,

我夢到我的哥哥還在世,他在喊我去找他,你們都不幫我,我就自己坐車去,你是有我這個老娘,但我也想要有個娘家人。

說完她老淚縱橫,哭的一塌糊塗。

其實,陳淺的父母是肯定幫助過她尋找家人的,她的父親認識不少公安局的人,但由於年歲久遠,又沒有檔案和線索,要找個民國之前的人簡直如大海撈針一般艱難,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當大家都以為外婆忘記了這件事之後,外婆突然提出這個要求,一家人只好坐下來商量解決。外婆在陳淺家的受尊敬的程度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商量的結果是陳淺負責開車帶著外婆去離縣城大概四百公里的月山縣。他弟弟則負責聯繫公安局的同學,試圖尋找一些線索。

在去月山的路上,陳淺看得出外婆是很忐忑不安的,儘管她故作鎮靜的講一些陳淺小時候的事情給她聽,卻總在話語間穿插著問,到了嗎?還有多久到?之類的疑問。由於年紀太大的緣故,她總是過一段時間,就睡著,然後清醒過來,為了怕外婆不適應長途跋涉的車程,陳淺開得很慢,走走停停,給外婆喝水,下車休息的機會,四百公里路走了開了很久。

陳淺心裡早已經斷定這是一趟沒有結果的旅途,找人是一件很難的事,外婆憑著幾十年的記憶依稀知道她在月山而來,但月山如此之大,從何處開始,她內心一點頭緒都沒有。但她不得不陪伴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完成她最後的願望,外婆在她的內心比起忙碌的父母更加值得尊敬。

早些年,陳淺的父親因為涉及販賣煙草被煙草局帶走接受調查,她的母親四處托人找關係,一家人終日誠惶誠恐的過日子,而外婆帶著六歲的陳淺和四歲的弟弟,在每個黑夜來臨的時候縮在被窩裡,而外婆則堅定的告訴他們,你爸爸是個好人,不會有事的,你們不要害怕,有外婆在呢!

當閃電和瓢潑大雨在黑漆漆的窗外肆虐的時候,外婆靠著牆壁,每天大聲朗讀《聖經》試圖驅趕來自周圍的恐懼,她說,她見過上帝,上帝會保佑我們一家人。等雨停了,幼小的陳淺發現外婆滿臉大汗,不停的顫抖著。很多年之後,陳淺才知道外婆是很害怕閃電和下雨天的,正是一個下著大雨和電閃雷鳴的傍晚,她的父親把她遺棄在一個陌生又令人害怕的地方,留給她一個模糊的背影,也給她內心留下一個深不見底的空洞。

幾天後,陳淺的父親被放了出來,事情得到了結,外婆高興極了,她認為是她的祈禱和她信仰的神靈起到了作用,所以她做了很多好吃的菜,迎接陳淺父親的回歸,並告知他,違法的事情不能再做,苦日子她過了太多不想再過了,窮點也沒什麼,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夠了。

陳淺與外婆到了月山安頓下來之後,外婆很安靜的聽從陳淺的各種安排,陳淺開著車在縣城裡四處轉打聽線索,她多次試圖讓外婆從迷糊的回憶之中找到點什麼,可是經歷戰亂重建的月山縣,早已經變了無數次面貌。幾天下來,外婆慢慢的由當初來時的興奮,變得有點沮喪,並開始莫名其妙的說一些古怪的話,在房間走來走去。她唉聲歎氣的說道,真是該死哦,我怎麼一點記性都沒有,把家都忘了,我真是該死。

陳淺知道安慰是沒用的,所以她對外婆說,外婆您祈禱吧,上帝會為你指路的。外婆這才如夢方醒,連忙說,對對對,我怎麼沒有想到呢!她拿出《聖經》,艱難的在床邊跪了下來,一遍又一遍的祈禱著,那一瞬間,陳淺彷佛看到一道光芒從窗外傾瀉而來,照在外婆的身上,她的虔誠讓她有了一種神聖之極的聖潔光芒,也就在那一瞬間,陳淺相信上帝是存在,他一定是化身成了外婆,在過去現在以及即將來到的未來給她無盡的力量與愛護,讓她在以後碰到任何事情的時候,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

第十天的時候,終於傳來好消息,陳淺的弟弟打來電話告訴她,他在月山聯繫到了一個研究民俗文化的同學,告訴他,在月山有一個專門做酒餅的村莊,除了那個村子之外,其他地方不產酒餅這一種古老的東西,所以這是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這個村子叫梅枝,在離月山縣城七十公里遠的山區。

陳淺和外婆興奮不已連忙起身出發,多日的奔波勞碌而無果,讓陳淺漸漸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她甚至想花點錢找個人來冒充一下外婆的親人,試圖滿足外婆的尋根心願,但她不忍心欺騙一個一生不曾說謊的虔誠基督徒老人,儘管這個謊言是善意的。

梅枝村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出產酒麴的地方,許多手藝人在家釀造酒麴,再挑著籮筐從一個村到另一個鎮,釀造過程需要一個月,賣掉這些酒麴則需要好幾個月。他們代代相傳做酒麴的,一旦到了亂世飯都吃不上那裡有糧食釀酒呢?所以外婆不幸的出生在此,更不幸的是生在亂世。即使到了現在梅枝依舊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破舊不堪的房屋,沒多少人在家,年輕人早已經不做酒麴了,外出打工成了唯一出路,村莊只有老人和幾個留守兒童。

當陳淺和外婆到了這個村莊之後,外婆彷佛一下找到了感覺,找到了她模糊記憶裡的一座石橋,陳淺看著外婆像個孩子一樣的高興,她默默的潸然淚下,七十年的光陰歲月,轉瞬即逝,而人對故鄉的眷戀卻像橋下之水,綿綿不絕斬之不斷。

在村民的幫助下,外婆找到她唯一存留在世並與她有點血緣關係的一個侄子,張家最後一個做酒麴的手藝人,外婆拉著這個陌生又熟悉的人,說個不停,但外婆的父親早已過世多年,她的哥哥參加了抗日革命之後更是查無音信,自然是尋不到了。

在外婆侄子的帶領下,陳淺和外婆在荒草叢生的水庫邊上很艱難的找到了外婆父親的墓地,墓地很小淹沒在茅草與蕨類植物之間幾乎不見,一塊到膝蓋部位高的麻石做的墓碑字跡早已經模糊不堪,青苔覆蓋了他存在世上唯一的證據,陳淺以為外婆情緒會波動很大,她甚至都做好了急救的準備,但外婆沒有哭泣,更沒有沉默不語,她只是靜靜地站著看了很久才說,淺淺,來拜拜你的太姥爺吧!他是個多麼可憐的人啊!

外婆把她自己存的一些錢全部給了她的侄子,並囑託他要修一修她父親的墓地,每逢清明都要來祭拜等事宜,她的侄子欣然應允,外婆這才離開了墓地,在她娘家所屬房子的舊址廢墟之上,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天黑才離開,陳淺不忍打擾,站在不遠處守著她的外婆。

回來的路上外婆沒有跟陳淺說一句話,安安靜靜的睡著了,陳淺知道外婆心願已了,卻也感到外婆突然之間似乎蒼老無比,如一支蠟燭一般已經快要燒到了盡頭,但陳淺卻無能為力。

回去到家中之後幾天,外婆提出她要回去鄉下舅舅家住,她說,她老了應該回到她當初來的地方去,陳淺姐弟倆人死活不肯讓老人家回去,畢竟農村沒人照顧她的起居生活,而陳淺的舅舅也年紀也大了條件不是太好,在縣城可以被陳淺一家照顧得很好,外婆說,她能照顧她自己,我必須要回去,我年輕時候沒有家人被人欺負笑話,現在我有家人,不再是無根之萍。於是陳淺一家只好無奈的送外婆回到了舅舅家。

三年後的夏季,陳淺接到了母親打來的電話,說外婆快不行了,希望她回去,陳淺連夜趕回,在外婆彌留之際見到了躺在醫院縮成一團的外婆,她拉著外婆的手,外婆卻用迷迷糊糊的聲音對她說,你回來了,我就安心的走了。

陳淺淚如雨下,感覺到外婆的生命正在流盡,那種若有若無的牽連正要斷開的一瞬間,她鼓起勇氣終於問出她一直想知道的問題,外婆你叫什麼名字啊?

外婆微笑著說,我姓張,叫文秀啊!

外婆突然提出這個要求,一家人只好坐下來商量解決。外婆在陳淺家的受尊敬的程度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商量的結果是陳淺負責開車帶著外婆去離縣城大概四百公里的月山縣。他弟弟則負責聯繫公安局的同學,試圖尋找一些線索。

在去月山的路上,陳淺看得出外婆是很忐忑不安的,儘管她故作鎮靜的講一些陳淺小時候的事情給她聽,卻總在話語間穿插著問,到了嗎?還有多久到?之類的疑問。由於年紀太大的緣故,她總是過一段時間,就睡著,然後清醒過來,為了怕外婆不適應長途跋涉的車程,陳淺開得很慢,走走停停,給外婆喝水,下車休息的機會,四百公里路走了開了很久。

陳淺心裡早已經斷定這是一趟沒有結果的旅途,找人是一件很難的事,外婆憑著幾十年的記憶依稀知道她在月山而來,但月山如此之大,從何處開始,她內心一點頭緒都沒有。但她不得不陪伴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完成她最後的願望,外婆在她的內心比起忙碌的父母更加值得尊敬。

早些年,陳淺的父親因為涉及販賣煙草被煙草局帶走接受調查,她的母親四處托人找關係,一家人終日誠惶誠恐的過日子,而外婆帶著六歲的陳淺和四歲的弟弟,在每個黑夜來臨的時候縮在被窩裡,而外婆則堅定的告訴他們,你爸爸是個好人,不會有事的,你們不要害怕,有外婆在呢!

當閃電和瓢潑大雨在黑漆漆的窗外肆虐的時候,外婆靠著牆壁,每天大聲朗讀《聖經》試圖驅趕來自周圍的恐懼,她說,她見過上帝,上帝會保佑我們一家人。等雨停了,幼小的陳淺發現外婆滿臉大汗,不停的顫抖著。很多年之後,陳淺才知道外婆是很害怕閃電和下雨天的,正是一個下著大雨和電閃雷鳴的傍晚,她的父親把她遺棄在一個陌生又令人害怕的地方,留給她一個模糊的背影,也給她內心留下一個深不見底的空洞。

幾天後,陳淺的父親被放了出來,事情得到了結,外婆高興極了,她認為是她的祈禱和她信仰的神靈起到了作用,所以她做了很多好吃的菜,迎接陳淺父親的回歸,並告知他,違法的事情不能再做,苦日子她過了太多不想再過了,窮點也沒什麼,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夠了。

陳淺與外婆到了月山安頓下來之後,外婆很安靜的聽從陳淺的各種安排,陳淺開著車在縣城裡四處轉打聽線索,她多次試圖讓外婆從迷糊的回憶之中找到點什麼,可是經歷戰亂重建的月山縣,早已經變了無數次面貌。幾天下來,外婆慢慢的由當初來時的興奮,變得有點沮喪,並開始莫名其妙的說一些古怪的話,在房間走來走去。她唉聲歎氣的說道,真是該死哦,我怎麼一點記性都沒有,把家都忘了,我真是該死。

陳淺知道安慰是沒用的,所以她對外婆說,外婆您祈禱吧,上帝會為你指路的。外婆這才如夢方醒,連忙說,對對對,我怎麼沒有想到呢!她拿出《聖經》,艱難的在床邊跪了下來,一遍又一遍的祈禱著,那一瞬間,陳淺彷佛看到一道光芒從窗外傾瀉而來,照在外婆的身上,她的虔誠讓她有了一種神聖之極的聖潔光芒,也就在那一瞬間,陳淺相信上帝是存在,他一定是化身成了外婆,在過去現在以及即將來到的未來給她無盡的力量與愛護,讓她在以後碰到任何事情的時候,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

第十天的時候,終於傳來好消息,陳淺的弟弟打來電話告訴她,他在月山聯繫到了一個研究民俗文化的同學,告訴他,在月山有一個專門做酒餅的村莊,除了那個村子之外,其他地方不產酒餅這一種古老的東西,所以這是一條非常有價值的線索。這個村子叫梅枝,在離月山縣城七十公里遠的山區。

陳淺和外婆興奮不已連忙起身出發,多日的奔波勞碌而無果,讓陳淺漸漸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她甚至想花點錢找個人來冒充一下外婆的親人,試圖滿足外婆的尋根心願,但她不忍心欺騙一個一生不曾說謊的虔誠基督徒老人,儘管這個謊言是善意的。

梅枝村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出產酒麴的地方,許多手藝人在家釀造酒麴,再挑著籮筐從一個村到另一個鎮,釀造過程需要一個月,賣掉這些酒麴則需要好幾個月。他們代代相傳做酒麴的,一旦到了亂世飯都吃不上那裡有糧食釀酒呢?所以外婆不幸的出生在此,更不幸的是生在亂世。即使到了現在梅枝依舊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破舊不堪的房屋,沒多少人在家,年輕人早已經不做酒麴了,外出打工成了唯一出路,村莊只有老人和幾個留守兒童。

當陳淺和外婆到了這個村莊之後,外婆彷佛一下找到了感覺,找到了她模糊記憶裡的一座石橋,陳淺看著外婆像個孩子一樣的高興,她默默的潸然淚下,七十年的光陰歲月,轉瞬即逝,而人對故鄉的眷戀卻像橋下之水,綿綿不絕斬之不斷。

在村民的幫助下,外婆找到她唯一存留在世並與她有點血緣關係的一個侄子,張家最後一個做酒麴的手藝人,外婆拉著這個陌生又熟悉的人,說個不停,但外婆的父親早已過世多年,她的哥哥參加了抗日革命之後更是查無音信,自然是尋不到了。

在外婆侄子的帶領下,陳淺和外婆在荒草叢生的水庫邊上很艱難的找到了外婆父親的墓地,墓地很小淹沒在茅草與蕨類植物之間幾乎不見,一塊到膝蓋部位高的麻石做的墓碑字跡早已經模糊不堪,青苔覆蓋了他存在世上唯一的證據,陳淺以為外婆情緒會波動很大,她甚至都做好了急救的準備,但外婆沒有哭泣,更沒有沉默不語,她只是靜靜地站著看了很久才說,淺淺,來拜拜你的太姥爺吧!他是個多麼可憐的人啊!

外婆把她自己存的一些錢全部給了她的侄子,並囑託他要修一修她父親的墓地,每逢清明都要來祭拜等事宜,她的侄子欣然應允,外婆這才離開了墓地,在她娘家所屬房子的舊址廢墟之上,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天黑才離開,陳淺不忍打擾,站在不遠處守著她的外婆。

回來的路上外婆沒有跟陳淺說一句話,安安靜靜的睡著了,陳淺知道外婆心願已了,卻也感到外婆突然之間似乎蒼老無比,如一支蠟燭一般已經快要燒到了盡頭,但陳淺卻無能為力。

回去到家中之後幾天,外婆提出她要回去鄉下舅舅家住,她說,她老了應該回到她當初來的地方去,陳淺姐弟倆人死活不肯讓老人家回去,畢竟農村沒人照顧她的起居生活,而陳淺的舅舅也年紀也大了條件不是太好,在縣城可以被陳淺一家照顧得很好,外婆說,她能照顧她自己,我必須要回去,我年輕時候沒有家人被人欺負笑話,現在我有家人,不再是無根之萍。於是陳淺一家只好無奈的送外婆回到了舅舅家。

三年後的夏季,陳淺接到了母親打來的電話,說外婆快不行了,希望她回去,陳淺連夜趕回,在外婆彌留之際見到了躺在醫院縮成一團的外婆,她拉著外婆的手,外婆卻用迷迷糊糊的聲音對她說,你回來了,我就安心的走了。

陳淺淚如雨下,感覺到外婆的生命正在流盡,那種若有若無的牽連正要斷開的一瞬間,她鼓起勇氣終於問出她一直想知道的問題,外婆你叫什麼名字啊?

外婆微笑著說,我姓張,叫文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