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壺關67歲退休老人42年義務宣傳環保 樂做善事不留名成響亮名片

9月3日下午3時左右,初秋的上黨大地涼風習習,記者來到壺關縣商業街採訪67歲的環保志願者、當地名人宋清河,他正拿著掃帚和灰鬥在街道上清掃一地碎玻璃片。“本來約定時間在這等你的,

誰知恰巧碰上街上有人又扔了個玻璃瓶,渣渣碎了一地”。老宋氣喘吁吁地說。

圖為:宋清河正在演唱環保歌曲

這名老人並不是清潔工,而是一名退休工人、一名在壺關幾乎家喻戶曉的“環保”達人。他胳膊上佩戴著“環保衛士”的袖章,脖子上掛著義務宣傳監督員的工作證,

口袋裡裝著全是宣傳環保歌曲的答錄機。42年來,他憑著一股韌勁兒,堅持義務宣傳環保,清掃街道垃圾,樂做善事不留名,成為壺關一張響亮的名片。

征近萬人簽名“不再亂扔垃圾”

宋清河是長治縣蘇店鎮西賈村人,退休後一直隨女兒住在壺關縣城。

1975年,宋清河在長治縣水利局下屬高管站上班,業餘時間就開始做環境保護的志願者。他不僅在單位主動當起清潔工,

還利用業餘時間走上街頭宣傳環保、義務清掃垃圾,眨眼就42年了。他的行為不僅影響了不少周邊人,還促使一些親朋好友去積極踐行環保,並以承諾簽名的形式,告誡大家不要隨意丟垃圾污染環境,到如今已簽完5本冊子,累計有近萬人簽名承諾不再亂扔垃圾。

早幾年,宋清河退休了,他又開始關注生態環境和大氣污染問題,幾乎天天全在義務做環保。

“我兩個外孫及女兒、女婿、老伴兒,都是環保踐行者。”問及如何踐行環保,宋清河和老伴兒不約而同從口袋掏出手帕,“我們都是‘手帕族’,每個人至少有5條手帕。”“你想,不用紙巾改用手帕,能節約多少紙”,老伴兒在旁邊補充說,紙張生產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樹就是破壞生態。

為推廣“手帕族”環保理念,每次去給小學生上環保課,宋清河總會絞盡腦汁去說服小學生使用手帕。

這個“60後”老人,還自掏腰包,採購了很多手帕,到學校送給小學生。

有人焚燒垃圾 他跳進火堆踩滅

2009年,宋清河退休後組建了一支義務環保團隊,目前共有10人,涉及3個縣,平均年齡超過60歲。

他說,之所以組建這支團隊,是因為他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他要把更多環保志願者組織起來,形成團隊,宣傳監督環保,力量會更大,效果會更好。他是團隊隊長,雖然領的退休金不多,但每次組織團隊外出宣傳,

他都會主動掏錢印製環保宣傳資料,為隊員們買車票、掏飯費,他說為宣傳環保心甘情願。

平日裡,看到地上有垃圾袋,宋清河就撿起來扔到垃圾箱;看到有人焚燒成堆的生活垃圾和樹葉,他就上前阻止。好多次,他看到壺關縣神山公園裡有人在焚燒樹葉和生活垃圾,就上前制止,但這些人不聽他的,還在繼續燒。情急之下,他跳進火堆裡,試圖用腳踩滅這些火。為此,燒毀過十幾雙鞋。這些似乎瘋狂的舉動,妻子和家人卻從來沒有埋怨過他。

這樣的小事情數也數不過來,宋清河說,他只要發現有污染環境的情況,都要及時制止,一個人制止不了,就叫來團隊或者向相關部門舉報,總之都要落實處理好才會離開。也正是這樣,越是天乾物燥,他就越醒得早,起來就在街上轉悠。

保護環境 他不怕得罪人

宋清河很倔,倔在他要把自己認定的事情付諸實踐,狂在他為了心中的信仰可以風雨無阻,狂在他始終將做好事視為生命的一部分。

今年農曆正月十五晚上,有年輕人燃放孔明燈,宋清河看到後第一反應是,不遠處有大片的柏樹林,萬一孔明燈沒燃燒完掉下來,掉到柏樹林中,那可就是大火災。宋清河跑回家騎上自行車,孔明燈飄到哪兒他就追到哪兒,因一直看天上的孔明燈,他還誤撞上了電線杆,還好沒有大礙。苦苦追了近半個小時,看著孔明燈飄去的方向不在柏樹林那一帶,他才放棄追逐。

第二天,他又上街查找那些出售孔明燈的商販,希望找到源頭,不能再生產孔明燈,但發現大多是從批發市場進的貨,無法查到生產廠家。宋清河對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應當禁止孔明燈的生產,對生產廠家和責任人應進行法律制裁,對偷偷生產的人依法治罪。”宋清河說。

近年來,壺關縣城燒烤攤點日漸增多,下午四五點出攤,晚上零時收攤,生意儘管興隆,但臭味沖天,污染環境嚴重,環衛工人也在反映。宋清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幾次叫來團隊,企圖阻止商販行為,但無濟於事,無奈,他和團隊寫成報告先後到縣政府和環保、城管部門反映,找主要領導舉報。經不懈努力,終於引起政府和相關部門重視,去年6月,十餘家無營業執照的燒烤攤點被全部取締。事後,這些攤主知道是老宋出的壞,斷了他們的財路後,還多次登門威逼恐嚇老宋一家,但老宋對此卻從來不在乎,他說,為個人利益破壞環境,誰都不行。

從工資裡拿錢做環保 雷打不動

宋清河在家是一個十分注重勤儉節約的人,但有一點,他很大方,那就是搞環保。

近三年,他自費8000多元,製作了30張環保展板,到處去巡展。“廣場、車站、景區、醫院、社區都去,已進行了51場展覽。”

“我幾乎每天出去宣傳環保,現在每月從工資中拿出500元作為環保經費,雷打不動”,宋清河把這份功勞記在“財政大臣”老伴兒李和平身上,說要不是老伴兒和子女支持,他自己根本堅持不下來。

2016年10月,宋清河報名參加中央電視臺《黃金100秒》,他希望用這100秒的寶貴時間演唱環保歌,讓更多的人參與環境保護,從自身做起。現在,理解他的人都非常支持,不理解的會說“管閒事”,甚至有人冷嘲熱諷問他幹這事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對於這些,他會跟對方講道理,講為啥要當“環保衛士”,直到對方心服口服。

為此,燒毀過十幾雙鞋。這些似乎瘋狂的舉動,妻子和家人卻從來沒有埋怨過他。

這樣的小事情數也數不過來,宋清河說,他只要發現有污染環境的情況,都要及時制止,一個人制止不了,就叫來團隊或者向相關部門舉報,總之都要落實處理好才會離開。也正是這樣,越是天乾物燥,他就越醒得早,起來就在街上轉悠。

保護環境 他不怕得罪人

宋清河很倔,倔在他要把自己認定的事情付諸實踐,狂在他為了心中的信仰可以風雨無阻,狂在他始終將做好事視為生命的一部分。

今年農曆正月十五晚上,有年輕人燃放孔明燈,宋清河看到後第一反應是,不遠處有大片的柏樹林,萬一孔明燈沒燃燒完掉下來,掉到柏樹林中,那可就是大火災。宋清河跑回家騎上自行車,孔明燈飄到哪兒他就追到哪兒,因一直看天上的孔明燈,他還誤撞上了電線杆,還好沒有大礙。苦苦追了近半個小時,看著孔明燈飄去的方向不在柏樹林那一帶,他才放棄追逐。

第二天,他又上街查找那些出售孔明燈的商販,希望找到源頭,不能再生產孔明燈,但發現大多是從批發市場進的貨,無法查到生產廠家。宋清河對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應當禁止孔明燈的生產,對生產廠家和責任人應進行法律制裁,對偷偷生產的人依法治罪。”宋清河說。

近年來,壺關縣城燒烤攤點日漸增多,下午四五點出攤,晚上零時收攤,生意儘管興隆,但臭味沖天,污染環境嚴重,環衛工人也在反映。宋清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幾次叫來團隊,企圖阻止商販行為,但無濟於事,無奈,他和團隊寫成報告先後到縣政府和環保、城管部門反映,找主要領導舉報。經不懈努力,終於引起政府和相關部門重視,去年6月,十餘家無營業執照的燒烤攤點被全部取締。事後,這些攤主知道是老宋出的壞,斷了他們的財路後,還多次登門威逼恐嚇老宋一家,但老宋對此卻從來不在乎,他說,為個人利益破壞環境,誰都不行。

從工資裡拿錢做環保 雷打不動

宋清河在家是一個十分注重勤儉節約的人,但有一點,他很大方,那就是搞環保。

近三年,他自費8000多元,製作了30張環保展板,到處去巡展。“廣場、車站、景區、醫院、社區都去,已進行了51場展覽。”

“我幾乎每天出去宣傳環保,現在每月從工資中拿出500元作為環保經費,雷打不動”,宋清河把這份功勞記在“財政大臣”老伴兒李和平身上,說要不是老伴兒和子女支持,他自己根本堅持不下來。

2016年10月,宋清河報名參加中央電視臺《黃金100秒》,他希望用這100秒的寶貴時間演唱環保歌,讓更多的人參與環境保護,從自身做起。現在,理解他的人都非常支持,不理解的會說“管閒事”,甚至有人冷嘲熱諷問他幹這事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對於這些,他會跟對方講道理,講為啥要當“環保衛士”,直到對方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