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迎接黨的十九大,做好學生引路人④丨聽他們的教育故事,看楷模怎樣做教師!

9月10日

教師節

編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3個教師節。今年的主題是“迎接黨的十九大,做好學生引路人”。

教師節期間,市教委將對被評為“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者以及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進行集中宣傳報導。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先進工作者——重慶文理學院陳中祝;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綦江區瀛山學校黃靜、開州區關面鄉中心小學石文平、西南大學趙伶俐的教育故事。

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重慶文理學院

陳中祝

陳中祝:海歸博士4年成功研發 世界領先癌症抑制劑

4年前,從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藥學院回國的陳中祝博士接受重慶文理學院邀請,開始組建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4年後,團隊自主研發的“抗ED和肺動脈高壓一類新藥”即將進入臨床研究,而與美國專家合作研發的1個治療甲狀腺癌、乳腺癌的RET抑制劑,也屬於世界領先水準。

美國博士畢業選擇來渝

陳中祝出生于安徽懷寧。2001年,他從西南師範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畢業後,來到江蘇某外企研發部任專案經理,主攻新藥研發。5年後,他放棄高薪選擇深造,在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開始了5年的碩博研讀。

2011年4月,陳中祝拿到了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邀請函。同年8月,他來到美國從事科學研究,並獲得亞利桑那大學VPR博士後獎。經過慎重考慮,他選擇回國來到重慶文理學院。

“跟國外相比,我國目前的新藥研發能力還較薄弱,正是需要科研人員的時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國內新藥研發的發展空間會更廣闊。”

重慶文理學院的新藥研發基礎為零,且地處重慶永川,更不是一線大城市。讓陳中祝動心的,是時任重慶文理學院院長、現任重慶文理學院黨委書記孫澤平的務實和誠意。當時,對方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我們文理人做的比說的好,

兌現的比答應的多!”

研發新藥每天工作10小時

2013年7月,陳中祝博士接受重慶文理學院邀請,開始籌建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10月,研究院正式運行。

新藥研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做研究,必須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陳中祝說。籌建的一年裡,除了春節,他把時間幾乎都放在了研究院。在步入正軌後,他依舊是每天早上7點多就上班,晚上10點過下班。

“研究院的同事們都這樣,週末主動加班。

有時一個實驗要持續10多個小時,想走也走不開。”陳中祝說。

不久,研究院迎來了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的聯合培養博士生。一次,在讀博士生雷傑做柱色譜分析時,按照常規做法多次試驗後,也沒將成品分離出來,無奈向老師請教。陳中祝親自指導,更改了他實驗思路,成功分離、提取出了成品。

目前,團隊先後聘請了6名世界知名新藥研發專家作為團隊首席科學家,現在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有科研人員27人,其中正高級職稱的科研人員9名;具有博士學位的科研人員21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科研人員10人,成為一支不容小覷的國際協同創新新藥研發團隊。2016年,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成功獲批重慶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成功研發世界領先抑制劑

2015年,陳中祝率領“抗ED和肺動脈高壓一類新藥”專案研發團隊進入“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生物醫藥行業全國總決賽”,以90.58分的成績,打敗了來自眾多名校、大型藥企和科研機構的200多支全國優秀團隊。

目前,“抗ED和肺動脈高壓一類新藥”已完成臨床前安全評估,預計今年底可進入臨床研究。該藥物與目前國際銷售較好的同類藥物相比較,有起效更快、更安全、高效和有較適中的藥效時間等明顯優勢。

此外,團隊與美國合作成功研發的治療甲狀腺癌、乳腺癌的RET抑制劑,與目前甲狀腺癌治療藥物相比較,體外活性增加了1000倍以上。

陳中祝說,此藥物可同時針對RET和VEGFR2靶向,相當於同時阻斷了腫瘤細胞的兩條前進路徑,在世界屬於領先水準。成功上市後能提高癌症的治療效果和減少藥物的耐藥性,給廣大癌症患者帶來良好的預後。

記者:秦健

重慶市教書育人

楷模

(排名不分先後)

綦江區瀛山學校

黃靜

“白雲憨師”黃靜 數百山區孩子的第二“媽媽”

38歲的黃靜,是重慶市綦江區瀛山學校中學英語一級教師,她通過網路的力量為學生設立愛心書屋、完成眼疾手術……同時,她還積極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紮根山區

綦江區白雲觀海拔一千多米,位置偏僻,交通不便。16年前,剛大學畢業的黃靜懷揣著教書育人的夢想,來到了綦江區石角鎮白雲村瀛山學校。

在城鎮長大的她面對顛簸的山路、泥濘的操場、潮濕的寢室和山區學校種種貧窮面貌並沒有退縮,而是紮根基層、默默奉獻。

瀛山學校開設了從學前班至九年級的全部課程。曾經,學校僅有的26名教師中55歲以上的就占了12名。在師資力量薄弱尤其是專業教師十分緊缺的情況下,黃靜從最初的專職英語教學逐漸成為了教語文、生物、地理、電腦、美術、音樂、舞蹈等課程的全才,每週平均要上17節課以上。備課、改作業、做練習,使她常常要忙到淩晨。

關注留守兒童

瀛山學校所在的石角鎮白雲村,150名學生中留守兒童就有78名。黃靜意識到,不但要給留守孩子知識和物質,還要給他們父母般真誠的愛。

她先後與58名兒童建立幫扶對子,主動與300多名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聯繫。在留守兒童眼中,黃老師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媽媽”。

留守男生黃某,因埋怨家長對自己不關心,厭棄學習並迷上了賭博。黃靜瞭解後,積極與在外打工的家長聯繫,請他們回來與孩子談心。她不僅解開了黃某的心結,還在生活中時常關心他,為他過生日。生日那天,這個一向孤僻的男孩眼含淚光對她說:“黃老師,謝謝你!這是我第一次吃自己的生日蛋糕!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今天!”

班上住校生家貧,她就自己花錢為他們開小灶,為貧困生能過一個暖冬四處奔走募捐衣物。家人對此不理解,而她說,一名優秀教師最該具備的不僅僅是教書的認真盡責,還有超越血緣親情的愛心,這樣才能更好育人。

網路救助

隨著黃靜對本班留守兒童的實地走訪,她的關注範圍也從本班輻射到全校。

父親病逝、母親不知所蹤的四年級女生盧某某與70多歲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家裡土坯房搖搖欲墜。2008年3月,黃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山區學校的艱苦環境和盧某某的情況發到了網上,這位女生由此成為學校第一個通過網路求助獲得社會資助的學生。

2010年9月,瀛山學校迎來一個特殊的學生——患有複雜型先心病的周春豔。黃靜用“白雲憨師”的網名,將求助資訊發到網上,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共籌集善款13萬餘元。周春豔於2010年完成了第一次手術,今年將進行第二次手術。

2011年6月,有感于山區留守兒童精神生活貧乏的黃靜再次在網路平臺發起建立“愛心書屋”的行動。

截至目前,通過黃靜的努力,已有兩名貧病兒童成功進行手術,一名患眼疾兒童配備義眼片;累計籌集愛心款物達70萬餘元,為百余名貧困學生募集午餐資金,每期有十多名貧困學生獲得一對一資助。

今年,黃靜正式將“白雲愛心家園”註冊為志願團體,希望能更好地幫助山裡的孩子健康成長。

(向上滑動啟閱)

(向上滑動啟閱)

現在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有科研人員27人,其中正高級職稱的科研人員9名;具有博士學位的科研人員21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科研人員10人,成為一支不容小覷的國際協同創新新藥研發團隊。2016年,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成功獲批重慶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成功研發世界領先抑制劑

2015年,陳中祝率領“抗ED和肺動脈高壓一類新藥”專案研發團隊進入“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生物醫藥行業全國總決賽”,以90.58分的成績,打敗了來自眾多名校、大型藥企和科研機構的200多支全國優秀團隊。

目前,“抗ED和肺動脈高壓一類新藥”已完成臨床前安全評估,預計今年底可進入臨床研究。該藥物與目前國際銷售較好的同類藥物相比較,有起效更快、更安全、高效和有較適中的藥效時間等明顯優勢。

此外,團隊與美國合作成功研發的治療甲狀腺癌、乳腺癌的RET抑制劑,與目前甲狀腺癌治療藥物相比較,體外活性增加了1000倍以上。

陳中祝說,此藥物可同時針對RET和VEGFR2靶向,相當於同時阻斷了腫瘤細胞的兩條前進路徑,在世界屬於領先水準。成功上市後能提高癌症的治療效果和減少藥物的耐藥性,給廣大癌症患者帶來良好的預後。

記者:秦健

重慶市教書育人

楷模

(排名不分先後)

綦江區瀛山學校

黃靜

“白雲憨師”黃靜 數百山區孩子的第二“媽媽”

38歲的黃靜,是重慶市綦江區瀛山學校中學英語一級教師,她通過網路的力量為學生設立愛心書屋、完成眼疾手術……同時,她還積極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紮根山區

綦江區白雲觀海拔一千多米,位置偏僻,交通不便。16年前,剛大學畢業的黃靜懷揣著教書育人的夢想,來到了綦江區石角鎮白雲村瀛山學校。

在城鎮長大的她面對顛簸的山路、泥濘的操場、潮濕的寢室和山區學校種種貧窮面貌並沒有退縮,而是紮根基層、默默奉獻。

瀛山學校開設了從學前班至九年級的全部課程。曾經,學校僅有的26名教師中55歲以上的就占了12名。在師資力量薄弱尤其是專業教師十分緊缺的情況下,黃靜從最初的專職英語教學逐漸成為了教語文、生物、地理、電腦、美術、音樂、舞蹈等課程的全才,每週平均要上17節課以上。備課、改作業、做練習,使她常常要忙到淩晨。

關注留守兒童

瀛山學校所在的石角鎮白雲村,150名學生中留守兒童就有78名。黃靜意識到,不但要給留守孩子知識和物質,還要給他們父母般真誠的愛。

她先後與58名兒童建立幫扶對子,主動與300多名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聯繫。在留守兒童眼中,黃老師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媽媽”。

留守男生黃某,因埋怨家長對自己不關心,厭棄學習並迷上了賭博。黃靜瞭解後,積極與在外打工的家長聯繫,請他們回來與孩子談心。她不僅解開了黃某的心結,還在生活中時常關心他,為他過生日。生日那天,這個一向孤僻的男孩眼含淚光對她說:“黃老師,謝謝你!這是我第一次吃自己的生日蛋糕!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今天!”

班上住校生家貧,她就自己花錢為他們開小灶,為貧困生能過一個暖冬四處奔走募捐衣物。家人對此不理解,而她說,一名優秀教師最該具備的不僅僅是教書的認真盡責,還有超越血緣親情的愛心,這樣才能更好育人。

網路救助

隨著黃靜對本班留守兒童的實地走訪,她的關注範圍也從本班輻射到全校。

父親病逝、母親不知所蹤的四年級女生盧某某與70多歲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家裡土坯房搖搖欲墜。2008年3月,黃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山區學校的艱苦環境和盧某某的情況發到了網上,這位女生由此成為學校第一個通過網路求助獲得社會資助的學生。

2010年9月,瀛山學校迎來一個特殊的學生——患有複雜型先心病的周春豔。黃靜用“白雲憨師”的網名,將求助資訊發到網上,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共籌集善款13萬餘元。周春豔於2010年完成了第一次手術,今年將進行第二次手術。

2011年6月,有感于山區留守兒童精神生活貧乏的黃靜再次在網路平臺發起建立“愛心書屋”的行動。

截至目前,通過黃靜的努力,已有兩名貧病兒童成功進行手術,一名患眼疾兒童配備義眼片;累計籌集愛心款物達70萬餘元,為百余名貧困學生募集午餐資金,每期有十多名貧困學生獲得一對一資助。

今年,黃靜正式將“白雲愛心家園”註冊為志願團體,希望能更好地幫助山裡的孩子健康成長。

(向上滑動啟閱)

(向上滑動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