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何俊:“知行合一”原來是這個意思|光明講壇185講

何俊,1963年生,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國學院院長。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哲學專業畢業,

哲學博士。曾任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哲學與思想史研究。著有《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等。

孟子曾言“心之官則思”,認為“心”是用來思考的。古人所言之“心”並非心臟的“心”,而是類似於大腦的概念。孟子賦予了“心”一種自覺的認識,確立起“心”的主體地位。這開闢了中國思想文化中注重精神層面的傳統。

陽明先生是明代中葉人,其思想和孟子一脈相承,

其學說思想被稱為心學。陽明的心學不僅在傳統的精英階層影響深遠,而且在中下層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對於明代的思想建設、社會民智的開發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產生巨大影響外,王陽明心學還對東亞文明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王陽明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陽明先生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心外無物。這在哲學上屬於本體論,構成了他對整個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觀。

第二,知行合一。在有了心外無物的世界觀之後,陽明先生就需要依照其世界觀來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就是說,要轉向實踐和行動。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說,

這改變了此前思想家們把知與行進行分割、區別的做法,認為知行本為一體,是相互包含的。

更為重要的是,王陽明將知與行由簡單的人的行為的兩個部分,合一上升到一個本體概念。也就是說,知行合一的本體不是手段性的東西,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來樣態和應然樣態,這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學在心的層面上得以展開。

第三,致良知。知行合一強調知行是生命的本體,

但並沒有說清楚知什麼、行什麼的問題。所以,陽明先生在晚年明確提出知行的本體就是致良知。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體有了明確的內涵與方向。

知行問題的簡略回溯

知易行難?知難行易?

知行問題,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要。這雖然是個哲學問題,但也切實存在於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例如,叩齒是養生良方,但鮮有人能每天堅持,總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這就是知易行難。商朝賢臣傅說曾對商王武丁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在傅說看來,知道一個東西並不難,行動才難,即知易行難。這就較早地提出了知行的關係問題。

但實際上,認知也並非十分容易。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時,全球僅有幾人能聽懂;佛洛德早年在柏林大學講述自己的代表作《夢的解析》時,也只有兩人聽課。可見,理解並接受一種新的道理或知識也實非易事,人很容易被既有的知識所捆綁。

為乘使吏圖

孔子對知行問題有何看法?

孔子的哲學以仁學為標誌。關於仁的內涵,孔子有不同層面的回答,其中一個層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礎上。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也就是說,一個沒有“知”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仁者的。

孔子曾言:“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仁者不是簡單地愛人,也要知道什麼行為值得痛恨。可是,要區分這個問題就必須有“知”。所以,在孔子知、仁、勇的完整品格中,“知”是第一位的,“知”才能“仁”,有了“知”和“仁”,才能談“勇”。

《論語》以“學而時習之”開篇,這其實就包含了知與行兩個方面,學就是知,習就是行。所以,知行問題是孔子學說中的重要問題。他把“知”的過程分成了學與思兩部分。可是,若只重視思而不重視學,同樣也是很危險的。以上均表明孔子對“知”已有深刻分析。

總之,知與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一對重要範疇。知行問題在儒家思想中自始就佔據著重要地位,因此,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並非空穴來風,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庸》對知行相關問題也有相關的描述。在孔子之後,儒家關於知行問題仍有進一步展開。

白鹿洞書院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到了宋代,面對這樣多樣性的世界,人們迫切需要重建一種秩序,宋儒承擔起了這項偉大工作,朱熹集大成。他創造性地繼承了孔子以來的儒家文化,創造性地轉化了漢代以來的文化,開創了中國文化的新格局。

朱熹強調“格物窮理”“格物致知”,中國民間有這樣的俗語:“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講一個道理”,這個“理”“道理”,雖非朱熹首倡,但他對此進行了系統化的梳理和闡發。簡言之,朱熹最偉大的成就就在於為中國文化注入了理性主義的光輝。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提出

外緣時弊,因病與藥。朱熹強調理性,十分重視“知”的問題,強調知識和讀書的重要性。他強調讀書,強調做學問,是要讓人在學知識的過程中,訓練、培養和確立自身的理性精神,進而成為聖賢。但這也導致了天下的讀書人均以讀書為敲門磚,拿做學問去獵取功名利祿,追求榮華富貴。可以說,這是朱熹重“知”的副作用。

正是針對這樣的時弊,陽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說,強調“知”最後要落實到實踐中去,“知”的目的不是獵取功名,而是要讓自身成為真正的仁者,成為聖賢。所以,陽明的思想是因病下藥,是針對朱子學的弊端提出的。當然,這個弊端並不是朱子學本身的弊端,而是朱子學的社會化運用所帶來的問題。

余姚博物館展出王陽明《客座私祝》《寓贛州上海日翁書》真跡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內在理路,本然如是。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也有自己的內在理路。在王陽明看來,如果理性是通過知識的探求、學問的追求而獲得的,那麼,人的精神就容易被吸引到外在的世界中去,從而使自我主體性喪失。所以,王陽明思想的根本意義就在於其在理性的基礎上確立起人的主體性,這也是陽明思想的核心。

朱熹賦予人以理性的力量,但這個理性很可能被湮沒在對外在事物的認知上。

再者,當大家都比較蒙昧時,凸顯理性是十分必要的。可是,當理性的力量十分強大時,就可能對精神層面造成很大的遮蔽和扼殺,因為人不完全是理性的動物。更直接引導人類生活、思考和工作的可能是情感。理性想要駕馭情感,就需要另外一種精神力量——意志的幫助。所以,知、情、意這三者在整個生命精神中是非常複雜的,很難分辨到底是意志部分,還是情感部分,抑或是理性部分為主,也很難說哪個部分多了就有利。

例如,醫生對病危病人說,回家準備後事吧。從理性的標準講,這並沒有錯,可是這很傷情。也許,病人原本可以活六個月,把實情告知後,他很快就死掉了。所以,人不僅是理性的動物,人同時也是情感的動物。

王陽明賦予了人一個豐滿的主體——精神主體,在此基礎上,他又進一步提出“知行合一”說。所以,知行合一的提出是王陽明本身思想的自然延伸:“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知行合一的內涵

知行合一的內涵應該包括了知行一體、真知真行、知行功夫、知行本體四個方面。

知行一體 在陽明之前,我們前面講了,學者們是把知和行分開來說的,知是知,行是行。而陽明則認為,知中就有行,行中就有知。簡言之,一個人的行動當中包含著他本身的知識,知行是一體的。

真知真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這裡面有一個真知與假知、真行與假行的問題。知行合一、知行一體指的都是真知真行。常人可能認為,想對父母孝,就要瞭解到底什麼時候要讓父母暖和一點,什麼時候讓父母涼快一點,這都是知識,都需要學習。而王陽明則認為,若一個人真的想孝,並不需要專門學習,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會學會。所以,這裡面存在一個真知真行的問題。

知行功夫陽明主張凡事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上,一定要有生命的感受。知識是外在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可最後落實在生活中是整合為一體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要把外在的知識,經過自身生命的整合、認可,把它展現出來,這個生命的整合和統一的過程就是一個功夫的過程。

知行本體陽明通過功夫把知行上升為生命的本體。在陽明之前,知與行只是人的行為思考的兩個行為方式。但是,在陽明這裡,通過知行合一就變成了本體。這個本體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這個存在的方式中,理性的部分、情感的部分、踐行的部分融通為一體,以心、以精神表達出來。往往感動人的不是行動,而是心。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心到不到是關鍵。

知行合一的意義與局限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新闡明了“知”與“行”的內涵。

第二,為“致良知”學說提供功夫路徑。在王陽明看來,人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有良知。朱熹強調天理,故而有了“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講一個道理”之說,但民間也有“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說法,這就等於是在天理之後又有了良心。所以,今天人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對人、對事的過程中,都秉承著天理良心。做人要講天理,做人要講良心,這個良心的觀念就是由王陽明強化了的。

第三,重築儒家修身傳統中的力行特色。儒家並不主張空談,孔子曾言:“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王陽明繼承並重築了儒家修身傳統中的力行特色。總之,王陽明思想的光輝性,既在理論的方面,又在實踐的方面。

浙江余姚王陽明故居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當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主要表現在其嚴判良知與知識之別,強調良知為重,對知識層面關注不足。也就是說,王陽明過分地把良知和一般的知識做了區分,並以良知代替了知識,從而使得朱熹追求的理性、道理、格物窮理未能得到進一步的彰顯。

眾所周知,歐洲理性主義的傳統大約從17世紀開始走向現代化,朱熹的思想本早於他們五百年,陽明所處的時代正是大航海時代的前夜,陽明之後沒多久,西方天主教的傳教士就來到了中國,即意味著大航海開始了。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裡,王陽明把人們的視野從格物窮理的外部世界探索,又拉回到人的生命。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無論科學如何昌明,最後都應以人的豐滿和完善為最終目標。只是,人類雖是終極目標,但在歷史的過程中,它是通過具體目標來實現的。

在具體的歷史階段中,西方走向了科學昌明的時代,而我國則不然。這雖不完全是陽明的問題,但王陽明思想本身確實存在著對知識追求的某種遮蔽。

光明講壇工作室出品

長按識別關注 望文才熠熠

製作:陳 鵬

為乘使吏圖

孔子對知行問題有何看法?

孔子的哲學以仁學為標誌。關於仁的內涵,孔子有不同層面的回答,其中一個層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礎上。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也就是說,一個沒有“知”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仁者的。

孔子曾言:“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仁者不是簡單地愛人,也要知道什麼行為值得痛恨。可是,要區分這個問題就必須有“知”。所以,在孔子知、仁、勇的完整品格中,“知”是第一位的,“知”才能“仁”,有了“知”和“仁”,才能談“勇”。

《論語》以“學而時習之”開篇,這其實就包含了知與行兩個方面,學就是知,習就是行。所以,知行問題是孔子學說中的重要問題。他把“知”的過程分成了學與思兩部分。可是,若只重視思而不重視學,同樣也是很危險的。以上均表明孔子對“知”已有深刻分析。

總之,知與行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一對重要範疇。知行問題在儒家思想中自始就佔據著重要地位,因此,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並非空穴來風,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庸》對知行相關問題也有相關的描述。在孔子之後,儒家關於知行問題仍有進一步展開。

白鹿洞書院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到了宋代,面對這樣多樣性的世界,人們迫切需要重建一種秩序,宋儒承擔起了這項偉大工作,朱熹集大成。他創造性地繼承了孔子以來的儒家文化,創造性地轉化了漢代以來的文化,開創了中國文化的新格局。

朱熹強調“格物窮理”“格物致知”,中國民間有這樣的俗語:“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講一個道理”,這個“理”“道理”,雖非朱熹首倡,但他對此進行了系統化的梳理和闡發。簡言之,朱熹最偉大的成就就在於為中國文化注入了理性主義的光輝。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提出

外緣時弊,因病與藥。朱熹強調理性,十分重視“知”的問題,強調知識和讀書的重要性。他強調讀書,強調做學問,是要讓人在學知識的過程中,訓練、培養和確立自身的理性精神,進而成為聖賢。但這也導致了天下的讀書人均以讀書為敲門磚,拿做學問去獵取功名利祿,追求榮華富貴。可以說,這是朱熹重“知”的副作用。

正是針對這樣的時弊,陽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說,強調“知”最後要落實到實踐中去,“知”的目的不是獵取功名,而是要讓自身成為真正的仁者,成為聖賢。所以,陽明的思想是因病下藥,是針對朱子學的弊端提出的。當然,這個弊端並不是朱子學本身的弊端,而是朱子學的社會化運用所帶來的問題。

余姚博物館展出王陽明《客座私祝》《寓贛州上海日翁書》真跡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內在理路,本然如是。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也有自己的內在理路。在王陽明看來,如果理性是通過知識的探求、學問的追求而獲得的,那麼,人的精神就容易被吸引到外在的世界中去,從而使自我主體性喪失。所以,王陽明思想的根本意義就在於其在理性的基礎上確立起人的主體性,這也是陽明思想的核心。

朱熹賦予人以理性的力量,但這個理性很可能被湮沒在對外在事物的認知上。

再者,當大家都比較蒙昧時,凸顯理性是十分必要的。可是,當理性的力量十分強大時,就可能對精神層面造成很大的遮蔽和扼殺,因為人不完全是理性的動物。更直接引導人類生活、思考和工作的可能是情感。理性想要駕馭情感,就需要另外一種精神力量——意志的幫助。所以,知、情、意這三者在整個生命精神中是非常複雜的,很難分辨到底是意志部分,還是情感部分,抑或是理性部分為主,也很難說哪個部分多了就有利。

例如,醫生對病危病人說,回家準備後事吧。從理性的標準講,這並沒有錯,可是這很傷情。也許,病人原本可以活六個月,把實情告知後,他很快就死掉了。所以,人不僅是理性的動物,人同時也是情感的動物。

王陽明賦予了人一個豐滿的主體——精神主體,在此基礎上,他又進一步提出“知行合一”說。所以,知行合一的提出是王陽明本身思想的自然延伸:“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知行合一的內涵

知行合一的內涵應該包括了知行一體、真知真行、知行功夫、知行本體四個方面。

知行一體 在陽明之前,我們前面講了,學者們是把知和行分開來說的,知是知,行是行。而陽明則認為,知中就有行,行中就有知。簡言之,一個人的行動當中包含著他本身的知識,知行是一體的。

真知真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這裡面有一個真知與假知、真行與假行的問題。知行合一、知行一體指的都是真知真行。常人可能認為,想對父母孝,就要瞭解到底什麼時候要讓父母暖和一點,什麼時候讓父母涼快一點,這都是知識,都需要學習。而王陽明則認為,若一個人真的想孝,並不需要專門學習,在實踐的過程中,自然會學會。所以,這裡面存在一個真知真行的問題。

知行功夫陽明主張凡事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上,一定要有生命的感受。知識是外在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可最後落實在生活中是整合為一體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要把外在的知識,經過自身生命的整合、認可,把它展現出來,這個生命的整合和統一的過程就是一個功夫的過程。

知行本體陽明通過功夫把知行上升為生命的本體。在陽明之前,知與行只是人的行為思考的兩個行為方式。但是,在陽明這裡,通過知行合一就變成了本體。這個本體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這個存在的方式中,理性的部分、情感的部分、踐行的部分融通為一體,以心、以精神表達出來。往往感動人的不是行動,而是心。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心到不到是關鍵。

知行合一的意義與局限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新闡明了“知”與“行”的內涵。

第二,為“致良知”學說提供功夫路徑。在王陽明看來,人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有良知。朱熹強調天理,故而有了“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講一個道理”之說,但民間也有“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說法,這就等於是在天理之後又有了良心。所以,今天人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對人、對事的過程中,都秉承著天理良心。做人要講天理,做人要講良心,這個良心的觀念就是由王陽明強化了的。

第三,重築儒家修身傳統中的力行特色。儒家並不主張空談,孔子曾言:“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王陽明繼承並重築了儒家修身傳統中的力行特色。總之,王陽明思想的光輝性,既在理論的方面,又在實踐的方面。

浙江余姚王陽明故居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當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主要表現在其嚴判良知與知識之別,強調良知為重,對知識層面關注不足。也就是說,王陽明過分地把良知和一般的知識做了區分,並以良知代替了知識,從而使得朱熹追求的理性、道理、格物窮理未能得到進一步的彰顯。

眾所周知,歐洲理性主義的傳統大約從17世紀開始走向現代化,朱熹的思想本早於他們五百年,陽明所處的時代正是大航海時代的前夜,陽明之後沒多久,西方天主教的傳教士就來到了中國,即意味著大航海開始了。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裡,王陽明把人們的視野從格物窮理的外部世界探索,又拉回到人的生命。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無論科學如何昌明,最後都應以人的豐滿和完善為最終目標。只是,人類雖是終極目標,但在歷史的過程中,它是通過具體目標來實現的。

在具體的歷史階段中,西方走向了科學昌明的時代,而我國則不然。這雖不完全是陽明的問題,但王陽明思想本身確實存在著對知識追求的某種遮蔽。

光明講壇工作室出品

長按識別關注 望文才熠熠

製作:陳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