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讀」“24字關鍵字”傳遞夢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之文明篇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

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可見,文明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和踐行“文明”價值觀,就要深刻理解文明的內涵,將其內化為國人的核心價值理念。何謂文明?辭海解釋為:一指猶言文化,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二指人類社會進步狀態,與“野蠻”相對;三指光明,有文采;四指年號。由此可知,文明是個多義詞,擁有多重含義。在這裡我們從國家層面來理解文明之義。
文明就是指國家發展的狀態,即國家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這也是唯物史觀對文明的根本定義。馬克思說:“文明的一切進步,或者換句話說,(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恩格斯說:“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在他們看來,文明是物質與文化的增長,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制度建設,
最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我們常講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都包含於國家發展的狀態之中。文明推動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

縱觀中國5000年文明發展史,文明是國家發展的成果。作為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文明不是物質與文化產品的簡單相加,而是它帶給國民的生活狀態。它不等同於GDP,而是經濟發展賦予人們的進取感與富足感;它不是具體的政治程式,

而是人們從政治運行中體驗到的安全感與認同感;它不是文化生產本身,而是從文化生產獲得的豐富感與生命力;它不是具體的思想道德條文,而是它帶給人們的和諧關係;它不等同於青山綠水,而是從良好自然環境中獲取的舒適感。文明是國家發展的靈魂,是國民的精神家園,是推動國家發展穩定的精神力量。文明能夠讓國民產生深刻的認同感,
形成強大的國家凝聚力;能夠讓國民產生深刻的責任感,成為國家發展的精神動力;能夠讓國民孕育積極的社會心態,塑造和諧的社會關係,有效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

黨的十八大把“文明”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基本範疇,作為國家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把我國建成文明國家,是我們党領導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追求,也是人民最美好的願景。

國家發展需要精神動力,民族進步需要文明支撐。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需要在經濟發展上實現騰飛,而且需要在文明建設上創造輝煌。建設文明中國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關鍵環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嚮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昇華的大同世界。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文明,是適應時代發展、促進人類進步的精神文明,其靈魂和核心內容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設文明中國,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一個共同價值取向,即物質生活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缺失也不是社會主義。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們創造了經濟輝煌,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富裕起來的中國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道德建設、淨化社會風氣。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日益多樣多變,在看到主流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健康向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社會生活中不道德、不文明、不健康的現象。我們應該有所警悟:國家富強不能以犧牲道德為代價,生活富裕不能以文明缺失為成本;沒有道德和文明的支撐,國民的精神家園就會荒蕪,現代化建設必然受到損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國家的軟實力和國民的硬素質,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文明價值觀,讓文明為中國添彩,是我們每個人應盡之責。

中華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文明,是適應時代發展、促進人類進步的精神文明,其靈魂和核心內容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設文明中國,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一個共同價值取向,即物質生活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缺失也不是社會主義。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們創造了經濟輝煌,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富裕起來的中國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道德建設、淨化社會風氣。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日益多樣多變,在看到主流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健康向上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社會生活中不道德、不文明、不健康的現象。我們應該有所警悟:國家富強不能以犧牲道德為代價,生活富裕不能以文明缺失為成本;沒有道德和文明的支撐,國民的精神家園就會荒蕪,現代化建設必然受到損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國家的軟實力和國民的硬素質,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文明價值觀,讓文明為中國添彩,是我們每個人應盡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