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週少喝一杯星巴克就能養車,你信嗎?

隨著大家的收入水準逐步提高,生活水準也跟著水漲船高了,買車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已不再是奢望,但是還是有很多第一次買車的人會忽略一個問題——養車成本。俗話說的好,

“買車容易,養車難“。高昂的養車成本作為車主們享受“有車生活”時帶來的副產品,已成為很多消費者在購車前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但如果說每週只要節省一杯咖啡錢,就可以輕輕鬆松地養一台車,是不是有點癡人說夢?沒關係,且看我們逐一分析而來。

在分析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此次的主角。作為市場新寵兒的新能源車此前並不被市場所看好,續航里程低、電池技術不成熟、高昂的購車費用制約了新能源車的發展。

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及研發製造水準的不斷提高,技術成熟、不限行、不限購,還有補貼的新能源車型又重回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不少消費者在購車時的首選。

加量不加價 新能源車型彰顯購車性價比

要說養車成本就不能不先說購車成本,在日漸成熟的新能源車型補貼政策落實之後,傳統能源車輛唯一的優勢已不再明顯,我們選擇緊湊型車市場的幾款主流新能源車型與傳統能源車型對比便知。

以北京市場為例,續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的純電動車可享受國家+地方共6.6萬元的政策補貼。

所以,性價比較為出眾的電動車型基本都集中在緊湊級三廂車型這個細分市場。此類車型主要由吉利、比亞迪及北汽為主導,競品車型之間儘管價格相差不大,但技術與配置卻有很大的差距。其中300公里的續航里程是基礎參考依據,其次在車身尺寸相近的前提下,以配置、折合的性價比就是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

在同級別的緊湊型車細分市場,作為市場標杆的速騰在整體車價上相比新能源車型的優勢已不明顯,甚至還高於吉利帝豪EV300、比亞迪E5等純電動車型,而這還不包括新能源車型在減免購置稅、車船稅,以及上牌等方面的政策性優勢。

而在配置方面,新能源車型將自主品牌一貫的性價比優勢發揮到極致,電動天窗、一鍵啟動、ESP、ABS+EBD、可視倒車等配置一應俱全;7英寸觸屏、GPS、藍牙、3G車載通訊、WIFI熱點、24小時智慧後臺服務以及G-link互聯功能等配置也越級出現。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價格接近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型在配置上擁有更突出的優勢,其中,又以吉利新能源的帝豪EV300優勢更為明顯。

省錢更省心 摒棄養車壓力暢享有車生活

對比完各種車型在購車成本上的區別,讓我們再來看看在養車成本上,新能源車型又具有哪些優勢。

在用車成本方面,傳統能源車輛占比最高的就是燃油、保養及維修。以每年1.5萬公里的正常行駛里程為例,一台百公里油耗在7L左右的汽油車每月燃油消耗在600元左右。由於內燃機工作原理,還會增加不少後續的維修保養成本,包括火花塞、機油、機濾、清洗積碳等等一系列保養需求。一個保養週期內,算上配件及工時,緊湊型車保養費用基本在2000元左右。

相比之下,新能源車在能源消耗成本上的優勢非常明顯。作為帝豪EV300、秦EV300等市場主流的純電動車型,滿電續航可達300公里,充滿一次電便可滿足一周出行需求。以北京市場的帝豪EV300為例:一般情況下,在公共充電設施充電以快充為主,帝豪EV300能在45分鐘左右從0充至滿電的80%,也就是能跑240公里左右。

考慮到每個供應商收費不同(電費+服務費),如果沒有額外的停車費的話,充10塊錢,續航里程增加約50公里,這麼算下來,帝豪EV300的百公里電耗大約是20元。如果車主有條件,自己安裝充電樁在用電波谷時充電,這個成本還將進一步降低。而20元,僅夠在星巴克買最小杯的美式咖啡

除了駕駛成本,純電動車型在保養方面的成本基本為零。還是以吉利帝豪EV300為例,該車不僅保養週期長,且前4次免費。4次保養後,之後每次保養甚至低至120元,也就是說兩年內,新能源車型的保養將不佔用任何成本。

相信通過這兩大方面的對比,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型在購車以及用車成本上的優勢已了然於胸。在這裡,還是得衷心感謝一下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做出的貢獻,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一款又一款經濟、成熟、可靠的新能源車型。尤其是吉利新能源的帝豪EV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基於吉利帝豪打造而來,將傳統能源車的優勢繼續保留,在此基礎之上,將純電動車型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相較比亞迪與北汽,帝豪EV系列產品儘管入市較晚,卻領跑了2016年電動車市場的整體銷量,還是杭州G20峰會官方指定用車。通過核心技術方面的積累與突破,帝豪EV在2016年度,還獲得CCPC量產車性能大賽長距離經濟性測試賽冠軍。 除了用著便宜、跑得遠之外,帝豪EV300在充電方面也十分方便。一共有5種充電模式,包括國網快、慢充,家用專用慢充,32A家用充電以及隨車應急充電。整體充電模式包括了日後消費所能遇到的所有充電環境,而在ITCS電池智慧溫控管理系統的保護下帝豪EV300對充電環境要求也不大,高溫嚴寒都不會影響其充電安全與速度,電池內部可以自動調節溫度,無需人為干擾。

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坐公交地鐵上班,在“錘煉”身體承受能力的同時,還“鍛煉”了心理的承受能力。冬天還好說,夏天悶熱難熬,關鍵在地鐵調價後,出行成本直線飆升。但燃油車高額的養車費用又讓不少一心憧憬有車生活的消費者望而卻步,相較而言,新能源車型一周的出行成本僅需一杯咖啡的價格,絕對會在北京汽車消費市場圈粉無數。

此外,不限行政策讓純電動車輛的使用率更高,著急用車不用求人。基於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熟的充電網路遍佈各地,以前曾困擾純電動車遠途出遊的最大難題也已不復存在。您更不用面對長途自駕時各地油品良莠不齊的窘境,畢竟,電能才是唯一可以保證品質的清潔能源。

列舉了這麼多新能源車型的優點,相信不少消費者已心動不已。但實踐才出真知,一款車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只有去試駕過以後才瞭解,所以,購車之前不妨“貨試三家”,最真實地駕駛體驗才會讓你選對那款適合自己的愛車。

對比完各種車型在購車成本上的區別,讓我們再來看看在養車成本上,新能源車型又具有哪些優勢。

在用車成本方面,傳統能源車輛占比最高的就是燃油、保養及維修。以每年1.5萬公里的正常行駛里程為例,一台百公里油耗在7L左右的汽油車每月燃油消耗在600元左右。由於內燃機工作原理,還會增加不少後續的維修保養成本,包括火花塞、機油、機濾、清洗積碳等等一系列保養需求。一個保養週期內,算上配件及工時,緊湊型車保養費用基本在2000元左右。

相比之下,新能源車在能源消耗成本上的優勢非常明顯。作為帝豪EV300、秦EV300等市場主流的純電動車型,滿電續航可達300公里,充滿一次電便可滿足一周出行需求。以北京市場的帝豪EV300為例:一般情況下,在公共充電設施充電以快充為主,帝豪EV300能在45分鐘左右從0充至滿電的80%,也就是能跑240公里左右。

考慮到每個供應商收費不同(電費+服務費),如果沒有額外的停車費的話,充10塊錢,續航里程增加約50公里,這麼算下來,帝豪EV300的百公里電耗大約是20元。如果車主有條件,自己安裝充電樁在用電波谷時充電,這個成本還將進一步降低。而20元,僅夠在星巴克買最小杯的美式咖啡

除了駕駛成本,純電動車型在保養方面的成本基本為零。還是以吉利帝豪EV300為例,該車不僅保養週期長,且前4次免費。4次保養後,之後每次保養甚至低至120元,也就是說兩年內,新能源車型的保養將不佔用任何成本。

相信通過這兩大方面的對比,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型在購車以及用車成本上的優勢已了然於胸。在這裡,還是得衷心感謝一下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做出的貢獻,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了一款又一款經濟、成熟、可靠的新能源車型。尤其是吉利新能源的帝豪EV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基於吉利帝豪打造而來,將傳統能源車的優勢繼續保留,在此基礎之上,將純電動車型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相較比亞迪與北汽,帝豪EV系列產品儘管入市較晚,卻領跑了2016年電動車市場的整體銷量,還是杭州G20峰會官方指定用車。通過核心技術方面的積累與突破,帝豪EV在2016年度,還獲得CCPC量產車性能大賽長距離經濟性測試賽冠軍。 除了用著便宜、跑得遠之外,帝豪EV300在充電方面也十分方便。一共有5種充電模式,包括國網快、慢充,家用專用慢充,32A家用充電以及隨車應急充電。整體充電模式包括了日後消費所能遇到的所有充電環境,而在ITCS電池智慧溫控管理系統的保護下帝豪EV300對充電環境要求也不大,高溫嚴寒都不會影響其充電安全與速度,電池內部可以自動調節溫度,無需人為干擾。

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坐公交地鐵上班,在“錘煉”身體承受能力的同時,還“鍛煉”了心理的承受能力。冬天還好說,夏天悶熱難熬,關鍵在地鐵調價後,出行成本直線飆升。但燃油車高額的養車費用又讓不少一心憧憬有車生活的消費者望而卻步,相較而言,新能源車型一周的出行成本僅需一杯咖啡的價格,絕對會在北京汽車消費市場圈粉無數。

此外,不限行政策讓純電動車輛的使用率更高,著急用車不用求人。基於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熟的充電網路遍佈各地,以前曾困擾純電動車遠途出遊的最大難題也已不復存在。您更不用面對長途自駕時各地油品良莠不齊的窘境,畢竟,電能才是唯一可以保證品質的清潔能源。

列舉了這麼多新能源車型的優點,相信不少消費者已心動不已。但實踐才出真知,一款車型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只有去試駕過以後才瞭解,所以,購車之前不妨“貨試三家”,最真實地駕駛體驗才會讓你選對那款適合自己的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