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布克獎短名單公佈 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和喬治·桑德斯入圍

當地時間9月13日,英國布克文學獎官網公佈了2017年布克獎短名單,入圍作家和作品分別是:保羅·奧斯特《4321》(4321 by Paul Auster) 、艾米麗·福裡德倫德《狼的歷史》(History of Wolves by Emily Fridlund)、莫欣·哈米德《逃離西方》(Exit West by Mohsin Hamid)、菲奧娜·莫茲利《愛爾邁特》(Elmet by Fiona Mozley) 、喬治·桑德斯《林肯在中陰界》(Lincoln in the Bardo by George Saunders )、阿莉·史密斯《秋》(Autumn by Ali Smith)。

此前入圍長名單的熱門人選及作品,如科爾森·懷特黑德的《地下鐵道》和紮迪·史密斯的《搖擺時光》,都未成功進入短名單。

保羅·奧斯特在今年70歲生日前夕推出了長篇巨著《4321》,故事的主人公Ferguson與作者本人一樣出生於1947年,經歷了1960年代的甘迺迪總統被刺殺、越戰等一系列美國著名歷史事件。奇特的是,他在書中度過了四遍人生——他分別四次在不同的城鎮長大,

進入了不同的學校,遇到了不同的愛情;他的父母雖然保留著各自的名字和職業,也過著“四重”的生活——他們有時離婚了,有時還在一起。最終,四個Ferguson都意識到,“理性既沒有統治這個國家,也沒有佔據人們的心靈”。奧斯特向來與歐洲現代主義關係密切,以語言精密、充滿思辨與困惑感著稱,因此,他寫作這樣一部全景式的、狄更斯式的社會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實在讓人感到新奇。
《4321》中文版將於今年年底由理想國推出。

青少年生活是很多作家初次創作時會選擇的題材,這部講述14歲少女成長歷程的《狼的歷史》就是美國作家艾米麗·福裡德倫德的處☆禁☆女作。故事發生在明尼蘇達森林的湖邊小屋裡,女孩琳達近乎被與世隔絕地養大,

她的父母形如“遺老”,琳達被同學視為怪人,她對整個世界的觀察充滿敵意。後來,兩件重要的事情改變了她:一是新來的老師鼓勵她加入“歷史奧德賽”校際競賽,讓她以《狼的歷史》為題做了一次課堂演示;另一個則是隔壁搬來的新鄰居熱情好客,似乎也向她敞開了“家庭”的溫馨之門。正當她發現自己終於可以“融入”世界之時,才恍然發現,一切並非如同她想像中的那樣。
外媒評價這部作品的文字風格“詩意而複雜,令人心碎”。作品的第一個部分本來單獨成文,當時作者還在南加州大學讀博士,這部分是她參加寫作工作坊時完成的作品。

巴基斯坦裔作家莫欣·哈米德的小說《逃離西方》的開頭並不新奇:一男一女在中東某個匿名的城市裡相愛了,

他們很快發現自己所在的城市正面臨重重威脅,人們以各種殘酷的方式死去,戰爭就要來臨……此時他們聽到了關於“神奇黑門”的傳言,別無選擇的二人決定從這扇神奇的“黑門”中逃離,卻發現自己竟瞬間置身於希臘海島上的難民營中,接著他們又從這裡通過“黑門”去往倫敦、德國,看到了更多不同的“難民營”。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覺察到,流離在難民營的人們不僅僅是失去了家鄉或受到了傷害,而是再也無法自主地重構自己的生活,以及對於性別、信仰、祖國的理解。

來自英國的作家菲奧娜·莫茲利絕對是布克獎短名單上的新人物。她生於1988年,畢業于劍橋大學歷史系。莫茲利在倫敦做文學代理人,收入只夠支付倫敦的合租房,於是,十分懷念家鄉約克的她,開始構思這部深植於童年景象的小說。在小說《愛爾邁特》中,一個名叫約翰的男人從昔日赤拳格鬥的世界裡退出,回到家鄉田園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他並不擁有土地的產權,而當產權所有者到來,關於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糾紛就升級為了故事的核心矛盾。莫茲利對於所有權和土地問題有著深入的思考:“人們原先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工作,但因為產業革命,他們從土地裡出來,進入礦場,礦產後來不掙錢了,我們將他們淘汰出局,卻不把土地還給他們,那麼他們要怎麼辦?” 在布克獎長名單公佈之前,這本書甚至還未出版,因此她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說:“感覺我已經贏了。” 也許對她來說,能夠進入短名單更是意外的驚喜。當然,《衛報》的讀者們對於小說還未出版便已入圍的現象也表示了懷疑。

《林肯在中陰界》是美國作家喬治·桑德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此前,這位作家以超現實和奇幻短篇小說著稱。這本小說以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歷史異聞”為故事背景,以佛教的“中陰”概念為核心意象。今年2月一經蘭登書屋出版,就登上了《今日美國》“暢銷書榜單”前十名。 故事始於1862年的一個夜晚,林肯十一歲的兒子威利因傷寒症去世,而美國內戰戰事正緊,外憂內患夾擊之下的總統偷偷溜去公墓,揭開已經合上的棺材,伸出雙手去擁抱兒子已經死去的身體。在他的溫柔愛☆禁☆撫下,那些困在中陰界的不安靈魂紛紛受到感召從墳墓中升起,他們感到“被這樣充滿愛意地觸摸,就像還(他還活著)……”而林肯的兒子小威利看到這幕景象,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作者桑德斯自稱是佛教徒,他將佛教“中陰界”的概念置入小說中,描寫這些處在中陰界、不知自己已死的鬼魂為何遲遲不願意離去。這本書的版權已經被浙江文藝出版社購入,計畫年內推出中文版。

《秋》是英國阿莉·史密斯的第八部小說,也是“四季四部曲”的第一部,小說的開頭是對於狄更斯“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的戲仿——“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女主人公伊莉莎白是倫敦一所大學的講師,連正式的固定合同都沒有,她充滿懷疑、非常脆弱,保留著諸多孩童時代的習慣和印記。在這部小說中,史密斯頻繁使用直接引語,用近距離的第三人稱敘述,讓讀者時而貼近人物,時而又保持距離。史密斯如同一個對於敘事距離運用自如的天才嚮導,同時還將她的一系列關於藝術、歷史、文學、女權主義、記憶的觀點融入其間。這部小說的故事背景設置於英國“脫歐”之時,因此也被稱為“最好的脫歐小說”。

我們不難發現,今年的曼布克獎短名單幾乎全部被英美作家和作品佔據,只有《逃離西方》是巴基斯坦裔小說家的作品。曼布克文學獎,又稱布克獎,最早設立於1968年,用來獎勵年度最佳英文小說。布克獎的得主將會獲得5萬英鎊,每位短名單入選者也有2500英鎊的獎勵。起初獲獎人範圍僅包括英國、愛爾蘭及英聯邦國家作家,美國作家不能參與;從2014年開始,布克獎開始對美國作家開放,這也引起了歐洲對於“美國文學污染”的廣泛爭議。2016年,美國作家保羅·比蒂憑藉小說《銷售一空》(The Sellout)捧得布克獎,這也讓他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贏得該獎項的美國作家。

……………………………………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介面文化”【ID:BooksAndFun】

他們覺察到,流離在難民營的人們不僅僅是失去了家鄉或受到了傷害,而是再也無法自主地重構自己的生活,以及對於性別、信仰、祖國的理解。

來自英國的作家菲奧娜·莫茲利絕對是布克獎短名單上的新人物。她生於1988年,畢業于劍橋大學歷史系。莫茲利在倫敦做文學代理人,收入只夠支付倫敦的合租房,於是,十分懷念家鄉約克的她,開始構思這部深植於童年景象的小說。在小說《愛爾邁特》中,一個名叫約翰的男人從昔日赤拳格鬥的世界裡退出,回到家鄉田園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他並不擁有土地的產權,而當產權所有者到來,關於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糾紛就升級為了故事的核心矛盾。莫茲利對於所有權和土地問題有著深入的思考:“人們原先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工作,但因為產業革命,他們從土地裡出來,進入礦場,礦產後來不掙錢了,我們將他們淘汰出局,卻不把土地還給他們,那麼他們要怎麼辦?” 在布克獎長名單公佈之前,這本書甚至還未出版,因此她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說:“感覺我已經贏了。” 也許對她來說,能夠進入短名單更是意外的驚喜。當然,《衛報》的讀者們對於小說還未出版便已入圍的現象也表示了懷疑。

《林肯在中陰界》是美國作家喬治·桑德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此前,這位作家以超現實和奇幻短篇小說著稱。這本小說以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歷史異聞”為故事背景,以佛教的“中陰”概念為核心意象。今年2月一經蘭登書屋出版,就登上了《今日美國》“暢銷書榜單”前十名。 故事始於1862年的一個夜晚,林肯十一歲的兒子威利因傷寒症去世,而美國內戰戰事正緊,外憂內患夾擊之下的總統偷偷溜去公墓,揭開已經合上的棺材,伸出雙手去擁抱兒子已經死去的身體。在他的溫柔愛☆禁☆撫下,那些困在中陰界的不安靈魂紛紛受到感召從墳墓中升起,他們感到“被這樣充滿愛意地觸摸,就像還(他還活著)……”而林肯的兒子小威利看到這幕景象,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作者桑德斯自稱是佛教徒,他將佛教“中陰界”的概念置入小說中,描寫這些處在中陰界、不知自己已死的鬼魂為何遲遲不願意離去。這本書的版權已經被浙江文藝出版社購入,計畫年內推出中文版。

《秋》是英國阿莉·史密斯的第八部小說,也是“四季四部曲”的第一部,小說的開頭是對於狄更斯“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的戲仿——“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女主人公伊莉莎白是倫敦一所大學的講師,連正式的固定合同都沒有,她充滿懷疑、非常脆弱,保留著諸多孩童時代的習慣和印記。在這部小說中,史密斯頻繁使用直接引語,用近距離的第三人稱敘述,讓讀者時而貼近人物,時而又保持距離。史密斯如同一個對於敘事距離運用自如的天才嚮導,同時還將她的一系列關於藝術、歷史、文學、女權主義、記憶的觀點融入其間。這部小說的故事背景設置於英國“脫歐”之時,因此也被稱為“最好的脫歐小說”。

我們不難發現,今年的曼布克獎短名單幾乎全部被英美作家和作品佔據,只有《逃離西方》是巴基斯坦裔小說家的作品。曼布克文學獎,又稱布克獎,最早設立於1968年,用來獎勵年度最佳英文小說。布克獎的得主將會獲得5萬英鎊,每位短名單入選者也有2500英鎊的獎勵。起初獲獎人範圍僅包括英國、愛爾蘭及英聯邦國家作家,美國作家不能參與;從2014年開始,布克獎開始對美國作家開放,這也引起了歐洲對於“美國文學污染”的廣泛爭議。2016年,美國作家保羅·比蒂憑藉小說《銷售一空》(The Sellout)捧得布克獎,這也讓他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贏得該獎項的美國作家。

……………………………………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介面文化”【ID:BooksAnd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