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會議活動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區域創新合作靚麗品牌

2017年9月12—15日,以“創新合作,共用健康福祉”為主題,由中國科技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廣西科技廳和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的第5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中國南寧舉行。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中國科技部副秘書長苗少波、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黃日波,以及汶萊、柬埔寨、印尼、老撾、緬甸、泰國、菲律賓、越南等東盟各國科技主管部門部級領導及代表出席大會。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科技管理部門代表、雙邊中心代表、技術轉移機構代表、專家學者及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代表1000名多中外嘉賓參展參會。

作為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下的高層論壇,第5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包括中國—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高層論壇及對接會、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中國科技部與東盟國家科技主管部門雙邊會談等重點活動,突出打造“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醫藥大健康國際創新合作圈,

切實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

在9月13日上午舉行的開幕活動上,在與會各國有關人員的見證下,一系列雙邊重點科技合作項目簽約啟動,包括中國與東盟政府間重要科技合作機制簽約儀式及中國與東盟企業、機構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簽約儀式。主要有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汶萊首相府能源和工業部簽署“科技創新合作與技術轉移諒解備忘錄”,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印尼科學院創新中心簽署“中國—印尼技術轉移中心實施計畫”,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越南技術轉移中心簽署“推動技術轉移活動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太庫科技創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中國—東盟資訊港股份有限公司與老撾亞太衛星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等。

作為本屆大會的亮點活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高層論壇及推介對接會在簽約儀式後舉行。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給大會發來了賀信,

預祝論壇圓滿成功。論壇上,多位在國際中醫藥領域成績斐然的科技界和商界領軍人物發表了演講並開展嘉賓互動發言,行業專家積極交流點燃了中醫藥發展的思想火花,會上還共同發佈了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桂港澳與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圈倡議書,呼籲“一帶一路”國家協同致力於中醫藥大健康國際創新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的創新與發展。

13日下午舉行的推介對接會上,來自中國及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等東盟國家眾多行業專家和企業開展了推介,通過企業洽談環節現場達成了多個簽約意向。以上成果將使得本次大會成為“一帶一路”桂港澳和東盟中醫藥國際創新合作的里程碑式大會。

與往屆相比,本屆大會亮點頻出:

● 首次齊聚了中國、港澳和東盟10國科技屆的夥伴,使大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技術轉移盛會,一共有2位院士,7位副部級以上領導,以及眾多行業領軍人物出席大會現場,凸顯大會影響力的日漸提升。

● 在政府間合作機制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印尼、汶萊和越南簽署雙邊技術轉移合作協定或備忘錄,進一步完善在東盟國家雙邊中心建設。

● 圍繞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本屆大會形成一批重大合作成果,達成重要合作共識。會上行業專家發表觀點,共同暢談中醫藥大健康發展之路,並聯合發佈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桂港澳與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圈倡議書,該倡議的推進將聯合桂港澳和東盟國家的資源,協同創新,共同培育大健康產業。大會上還啟動了藥用植物4.0計畫,該計畫的順利實施將對促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發展將起到可預見的巨大推動作用。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不斷深化中國與東盟各國科技合作,目前與中國落實雙邊技術轉移合作機制的東盟國家達到8個(新增3個,年內中國與菲律賓還將就建立雙邊技術轉移機制進行磋商),形成務實的工作網路格局。今年第5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將注重實效,突出呈現東盟各國的技術產業需求。

從2013年至今,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已成功舉辦4屆,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技術轉移的重要合作平臺,起到有效彙聚展示中國及東盟國家的優秀創新成果、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技術需求對接及創新合作的重要作用。大會不斷吸引國內及東盟的科技企業、高校院所、行業協會踴躍參與中國與東盟的科技合作,中國—東盟技術轉移“朋友圈”不斷擴大,使廣西成為中國面向東盟的良好的國際科技合作資訊集散地。

截至目前,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協作網路成員已達2203家,其中604家來自東盟,東盟成員超過了四分之一。本屆大會的召開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畫,以切實可行的工作積極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區域創新合作發展。

本次大會同期舉辦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今年先進技術展展項數目創歷屆之最,一共有160多家企業和機構帶來350多個展項,比去年多了50%,並且品牌企業多,眾多展項兼具高技術含量與趣味性。

共同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的創新與發展。

13日下午舉行的推介對接會上,來自中國及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等東盟國家眾多行業專家和企業開展了推介,通過企業洽談環節現場達成了多個簽約意向。以上成果將使得本次大會成為“一帶一路”桂港澳和東盟中醫藥國際創新合作的里程碑式大會。

與往屆相比,本屆大會亮點頻出:

● 首次齊聚了中國、港澳和東盟10國科技屆的夥伴,使大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技術轉移盛會,一共有2位院士,7位副部級以上領導,以及眾多行業領軍人物出席大會現場,凸顯大會影響力的日漸提升。

● 在政府間合作機制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印尼、汶萊和越南簽署雙邊技術轉移合作協定或備忘錄,進一步完善在東盟國家雙邊中心建設。

● 圍繞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本屆大會形成一批重大合作成果,達成重要合作共識。會上行業專家發表觀點,共同暢談中醫藥大健康發展之路,並聯合發佈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桂港澳與東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圈倡議書,該倡議的推進將聯合桂港澳和東盟國家的資源,協同創新,共同培育大健康產業。大會上還啟動了藥用植物4.0計畫,該計畫的順利實施將對促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國際創新合作發展將起到可預見的巨大推動作用。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不斷深化中國與東盟各國科技合作,目前與中國落實雙邊技術轉移合作機制的東盟國家達到8個(新增3個,年內中國與菲律賓還將就建立雙邊技術轉移機制進行磋商),形成務實的工作網路格局。今年第5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將注重實效,突出呈現東盟各國的技術產業需求。

從2013年至今,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已成功舉辦4屆,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技術轉移的重要合作平臺,起到有效彙聚展示中國及東盟國家的優秀創新成果、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技術需求對接及創新合作的重要作用。大會不斷吸引國內及東盟的科技企業、高校院所、行業協會踴躍參與中國與東盟的科技合作,中國—東盟技術轉移“朋友圈”不斷擴大,使廣西成為中國面向東盟的良好的國際科技合作資訊集散地。

截至目前,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協作網路成員已達2203家,其中604家來自東盟,東盟成員超過了四分之一。本屆大會的召開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畫,以切實可行的工作積極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區域創新合作發展。

本次大會同期舉辦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今年先進技術展展項數目創歷屆之最,一共有160多家企業和機構帶來350多個展項,比去年多了50%,並且品牌企業多,眾多展項兼具高技術含量與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