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生孩子那麼痛,我們該怎麼辦?

生孩子有多痛?

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生孩子疼痛是理所當然的。產婦是否得到醫療協助減輕痛苦,實際上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

據中華醫學會統計,6%的初產婦感覺輕微疼痛,

約50%的初產婦感覺明顯疼痛,約44%的初產婦感覺疼痛難忍,痛不欲生。

拿一把美工刀把自己的中指從中間切分開來,疼痛指數是9.2,晚期頑固性癌痛指數是10。自然分娩疼痛指數是9.7至9.8,這可能是大部分婦女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劇烈的疼痛。

有位順產女性這樣形容分娩痛:像很多帶鋸齒的鋼夾在腹部密密麻麻的夾了一圈,尤其是在使用縮宮素後,這種疼痛持續不緩解,沒有片刻讓人喘氣的機會,

讓人好生絕望。

孕婦

怪不得很多人在順產側切時,已經毫無感覺了,剪刀剪開肉的疼痛在宮縮痛面前不值一提。曾經有研究讓男性☆禁☆感受這種分娩痛,當疼痛程度到7級的時候,大多數意志力堅強的男性都已承受不住。

分娩痛受哪些因素影響?

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也就是痛閾不同。痛閾越高,承受疼痛的能力就越強。

與胎兒的位置有非常大的關係,

比如枕後位、巨大兒,分娩困難增加,都會引起劇烈疼痛。

跟心理因素有很大關係,如果在產程當中能鬆弛、放鬆、不緊張。體內就會釋放內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素,也有人叫做“快樂荷爾蒙”,可以緩解疼痛。但如果過度焦慮、緊張、恐懼,人體就會分泌一系列神經緊張素,使宮縮的感覺會更加疼痛,形成惡性循環。

當疼痛無法忍受時,醫護人員應該耐心安慰,給產婦心理上的支持,

同時還可以採取下面這些措施來緩解這種疼痛,包括:

指導產婦儘量休息,不要在產程的早期就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要保留體力應付接下來會到來的宮縮。

疼痛不劇烈的時候適當走動,如果產婦一直躺著不動,會使產程變慢。產程越長,產婦會越累。

分散注意力,調整呼吸頻率,指導產婦採用拉瑪澤生產呼吸法。

必要時可宮頸注射藥物調整宮縮。

鼓勵產婦適當進水進食,

不要大喊大叫,保持體力。

可是生孩子的時候就是緊張啊,怎麼能放鬆心情?當上面這些措施都無效,還是疼痛難耐的時候怎麼辦?難道就要這樣生生忍著?

當然不是!現代醫學如此發達,解決分娩痛早已不是難題,分娩鎮痛就是一個好方法。在美國,分娩鎮痛的技術很成熟,曾經有一個中國媽媽在國內生了一個孩子,對疼痛心有餘悸,後來在美國時,使用分娩鎮痛順利生下第二胎。

無痛分娩的體驗令她大吃一驚:生孩子居然可以如此輕鬆。

什麼是分娩鎮痛?

分娩鎮痛可以說是除了剖宮產外孕婦們的另一個福音,分為藥物性分娩鎮痛和非藥物性分娩鎮痛。

1、藥物性分娩鎮痛

方法包括椎管內神經阻滯、靜脈給藥、氧化亞氮吸入以及局部神經組織分娩鎮痛等。目前國際上最廣泛採用、安全性最高、鎮痛效果最確切的是椎管內阻滯的分娩鎮痛技術。這種鎮痛技術比其他方法相比鎮痛效果更完善、起效更快速。而且使用這種分娩鎮痛時孕婦一直處於清醒的狀態、可進食進水並下地自由行走,還可使孕婦在沒有疼痛的情況下保持正常的產力,對母親和新生兒均無副作用。

2、非藥物性分娩鎮痛

精神預防性鎮痛法(心理療法):以“導樂”式分娩法為代表,“導樂”是希臘語“Doula”的音譯,是指由一名有過自然分娩經歷或有助產經驗的女性陪伴並指導正在分娩的產婦。

研究證實:“導樂”式分娩可以緩解部分疼痛,也是產婦及家屬認可的一種方法。目前的中國以初產婦多見,她們擁有更長的產程,且缺乏分娩的經驗,產時的恐懼和憂慮都可能增加產痛的程度,“導樂”及丈夫的陪伴可有效緩解緊張情緒,並能減輕產痛,因此,從產婦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否有藥物鎮痛,有“導樂”的陪伴更有利於分娩。

適合分娩鎮痛的人有哪些?

分娩鎮痛不是所有產婦都合適,在實施前要對產婦進行系統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病史、體格檢查、相關實驗室檢查等。

1.病史:產婦的現病史,既往史,麻醉手術史,藥物過敏史,是否服用抗凝藥物,合併症,並存症等。

2.體格檢查:基本生命體征,全身情況,是否存在困難氣道,脊椎間隙異常,穿刺部位感染灶或占位性病變等禁忌證。

3.相關實驗室檢查: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存在合併症或異常情況者,進行相應的特殊實驗室檢查。

分娩鎮痛適應證

1.產婦自願。

2.經產科醫師評估,可進行陰☆禁☆道分娩試產者(包括瘢痕子宮、妊娠期高血壓及子癇前期等)。

分娩鎮痛禁忌證

1.產婦拒絕。

2.經產科醫師評估不能進行陰☆禁☆道分娩者。

3.椎管內阻滯禁忌:如顱內高壓、凝血功能異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性☆禁☆感染等,以及影響穿刺操作等情況。

分娩鎮痛開始時機如何選擇?

目前,已有大量臨床研究及薈萃分析表明,潛伏期開始椎管內鎮痛並不增加剖宮產率,也不延長第一產程。因此,不再以產婦宮口大小作為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產婦進入產房後只要有鎮痛需求即可實施。

分娩鎮痛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嗎?

當然,分娩鎮痛並不是完全沒有影響。近年來,一些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薈萃分析顯示:硬膜外麻醉鎮痛組較未接受分娩鎮痛組比較 ,第二產程延長,陰☆禁☆道助產的比例增加;產婦低血壓風險增加;運動阻滯的風險增加;發熱(體溫≥38℃)的風險增加;臍帶血pH<7.2的風險減低。而對於產科醫生及產婦擔心的剖宮產率增加的問題,薈萃分析顯示:兩組剖宮產率及遠期腰背痛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新生兒5 min Apgar評分<7分的比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總體來看,分娩鎮痛的利大於弊。

在應用硬膜外鎮痛技術的過程中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預防來減少副反應的發生,包括:

(1)注意藥物劑量的選擇。

(2)分娩鎮痛開始即開放靜脈。

(3)鎮痛前後行胎兒電子胎心監護,監護時注意保持左側臥位。

(4)監測生命體征,出現發熱者及時監測血象,排除感染。

(5)鎮痛後產婦下床活動時應有人陪伴。

(6)第一產程末及時停用藥物。

(7)產後及時排尿,如出現尿瀦留,及時留置尿管。

在產科醫生,助產士和麻醉醫生的共同監測下,分娩鎮痛還是很安全的,只要符合條件,願意選擇都可以嘗試。

目前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分娩鎮痛技術已日趨成熟。無痛分娩是每一位產婦的心願,母嬰安全是每一位醫生的願望。分娩鎮痛讓女性既可以享受到初為人母的喜悅,又可以不再膽顫心驚的過“鬼門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做到:人人可以享有“無痛分娩”,人人可以享有“生殖健康”。

漲知識

14種情況可選擇剖宮產

從醫學方面,為了解決困難的分娩,降低併發症的情況,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以選擇剖宮產。1.胎兒窘迫;2.頭盆不對稱;3.疤痕子宮;4.胎兒異位,主要是指胎兒橫位及足先露;5.前置胎盤及前置血管;6.雙胎或多胎妊娠:主要指第1個胎兒為非頭位;複雜性雙胎妊娠;連體雙胎、三胎及以上多胎妊娠;7.臍帶脫垂;8.胎盤早剝:胎兒有存活的可能,應監測胎心率並儘快實行急診剖宮產手術娩出胎兒。重度胎盤早剝,胎兒已死亡,也應行急診剖宮產手術;9.孕婦存在嚴重合併症和併發症;10.妊娠巨大兒者;11.產道畸形;12.外☆禁☆陰疾病;13.生殖道嚴重的感染性疾病;14.妊娠合併腫瘤,如妊娠合併子宮頸癌、巨大的宮頸肌瘤、子宮下段肌瘤等。

這種鎮痛技術比其他方法相比鎮痛效果更完善、起效更快速。而且使用這種分娩鎮痛時孕婦一直處於清醒的狀態、可進食進水並下地自由行走,還可使孕婦在沒有疼痛的情況下保持正常的產力,對母親和新生兒均無副作用。

2、非藥物性分娩鎮痛

精神預防性鎮痛法(心理療法):以“導樂”式分娩法為代表,“導樂”是希臘語“Doula”的音譯,是指由一名有過自然分娩經歷或有助產經驗的女性陪伴並指導正在分娩的產婦。

研究證實:“導樂”式分娩可以緩解部分疼痛,也是產婦及家屬認可的一種方法。目前的中國以初產婦多見,她們擁有更長的產程,且缺乏分娩的經驗,產時的恐懼和憂慮都可能增加產痛的程度,“導樂”及丈夫的陪伴可有效緩解緊張情緒,並能減輕產痛,因此,從產婦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否有藥物鎮痛,有“導樂”的陪伴更有利於分娩。

適合分娩鎮痛的人有哪些?

分娩鎮痛不是所有產婦都合適,在實施前要對產婦進行系統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病史、體格檢查、相關實驗室檢查等。

1.病史:產婦的現病史,既往史,麻醉手術史,藥物過敏史,是否服用抗凝藥物,合併症,並存症等。

2.體格檢查:基本生命體征,全身情況,是否存在困難氣道,脊椎間隙異常,穿刺部位感染灶或占位性病變等禁忌證。

3.相關實驗室檢查: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存在合併症或異常情況者,進行相應的特殊實驗室檢查。

分娩鎮痛適應證

1.產婦自願。

2.經產科醫師評估,可進行陰☆禁☆道分娩試產者(包括瘢痕子宮、妊娠期高血壓及子癇前期等)。

分娩鎮痛禁忌證

1.產婦拒絕。

2.經產科醫師評估不能進行陰☆禁☆道分娩者。

3.椎管內阻滯禁忌:如顱內高壓、凝血功能異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性☆禁☆感染等,以及影響穿刺操作等情況。

分娩鎮痛開始時機如何選擇?

目前,已有大量臨床研究及薈萃分析表明,潛伏期開始椎管內鎮痛並不增加剖宮產率,也不延長第一產程。因此,不再以產婦宮口大小作為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產婦進入產房後只要有鎮痛需求即可實施。

分娩鎮痛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嗎?

當然,分娩鎮痛並不是完全沒有影響。近年來,一些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薈萃分析顯示:硬膜外麻醉鎮痛組較未接受分娩鎮痛組比較 ,第二產程延長,陰☆禁☆道助產的比例增加;產婦低血壓風險增加;運動阻滯的風險增加;發熱(體溫≥38℃)的風險增加;臍帶血pH<7.2的風險減低。而對於產科醫生及產婦擔心的剖宮產率增加的問題,薈萃分析顯示:兩組剖宮產率及遠期腰背痛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新生兒5 min Apgar評分<7分的比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總體來看,分娩鎮痛的利大於弊。

在應用硬膜外鎮痛技術的過程中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預防來減少副反應的發生,包括:

(1)注意藥物劑量的選擇。

(2)分娩鎮痛開始即開放靜脈。

(3)鎮痛前後行胎兒電子胎心監護,監護時注意保持左側臥位。

(4)監測生命體征,出現發熱者及時監測血象,排除感染。

(5)鎮痛後產婦下床活動時應有人陪伴。

(6)第一產程末及時停用藥物。

(7)產後及時排尿,如出現尿瀦留,及時留置尿管。

在產科醫生,助產士和麻醉醫生的共同監測下,分娩鎮痛還是很安全的,只要符合條件,願意選擇都可以嘗試。

目前在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分娩鎮痛技術已日趨成熟。無痛分娩是每一位產婦的心願,母嬰安全是每一位醫生的願望。分娩鎮痛讓女性既可以享受到初為人母的喜悅,又可以不再膽顫心驚的過“鬼門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做到:人人可以享有“無痛分娩”,人人可以享有“生殖健康”。

漲知識

14種情況可選擇剖宮產

從醫學方面,為了解決困難的分娩,降低併發症的情況,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以選擇剖宮產。1.胎兒窘迫;2.頭盆不對稱;3.疤痕子宮;4.胎兒異位,主要是指胎兒橫位及足先露;5.前置胎盤及前置血管;6.雙胎或多胎妊娠:主要指第1個胎兒為非頭位;複雜性雙胎妊娠;連體雙胎、三胎及以上多胎妊娠;7.臍帶脫垂;8.胎盤早剝:胎兒有存活的可能,應監測胎心率並儘快實行急診剖宮產手術娩出胎兒。重度胎盤早剝,胎兒已死亡,也應行急診剖宮產手術;9.孕婦存在嚴重合併症和併發症;10.妊娠巨大兒者;11.產道畸形;12.外☆禁☆陰疾病;13.生殖道嚴重的感染性疾病;14.妊娠合併腫瘤,如妊娠合併子宮頸癌、巨大的宮頸肌瘤、子宮下段肌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