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花季年華的孩子輕言自殺,我們該怎麼辦?——生命教育不能再缺席

作者:碧雲天

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最新公佈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每5人中就有1人曾經考慮過自殺,占被調查總數的20.4%,而為自殺做過計畫的占6.5%。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花季年華的孩子們輕言自殺,無論是對他們的家庭,還是對整個社會而言,都是一種難以承受的痛。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把他們稚嫩的生命推向了黑暗的墳墓?歸根究底,是因為他們缺乏對生命的認知、理解和尊重。

在面對壓力時,輕易就選擇了終結自己的生命。

所以筆者認為,生命教育不能再“缺席”,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變的刻不容緩。

讓家庭教育成為孩子接受生命教育的第一課堂。

我們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不要再回避死亡這個題目,作為家長要善於、敢於和孩子談論死亡的事實,

讓孩子從小就懂得生命對於一個人至關重要。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經說過:“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百位老師,但是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雖然母親並不識字,但她給我的卻是生命的教育。”

讓學校教育成為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主陣地。

泰戈爾說過:“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如今,生命教育在海外已經普遍開展,我們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正式課程,並通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抗壓能力訓練等形式把生命教育貫穿其中。讓廣大青少年認知生命的可貴,理解生命的價值,尊重生命的存在。

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良好氛圍。

引導孩子對死亡進行理智思考,讓孩子懂得死亡對自己和親人意味著什麼,讓孩子懂得生命的寶貴,懂得愛惜自己的生命。同時要呼籲全社會對孩子們要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多一些愛護和保護,給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每5名中學生中就有1人曾經考慮過自殺的現實警示我們,生命教育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只有讓孩子們深刻認識了生命的意義,孩子們才不會輕言自殺,才會洋溢著對生命的摯愛之情,活出生命的滋味和精彩!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