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長要注意:這些信號說明寶寶可能營養不均衡

如果一個孩子看起來瘦弱,臉色蒼白,我們就會認為他可能是營養不良。大多數時候這個辨別方法也還算靠譜。這說明一個問題,其實,在寶寶身體健康下滑,營養出現問題的時候,

往往先前就有數個徵兆出現,只要父母抓住那些指示寶寶有疾病的有關徵兆,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就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將營養不良扼殺在搖籃裡。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觀察寶寶的營養狀況,下面幾點營養缺乏的症狀,父母更要多留心。

營養不良的信號

1.體格發育遲緩

嬰幼兒體格發育指標包括生長速度、發育水準、身體勻稱度等,其中,頭圍、體重和身高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寶寶的生長發育受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其中營養是非常重要的後天影響因素,如果孩子營養沒跟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身高、體重不夠。

因此,建議家長一定要定期給寶寶做檢查,如果發現發現孩子身高、體重發育滯後,

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

2.體弱多病

如果寶寶很容易生病(如感冒、牙齦炎、口角炎、角膜炎經常反復發作),則可能是免疫力低下,而引起免疫力低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營養不良,比如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維生素、鐵、鋅等。

3.便秘、口臭

如果寶寶偏愛甜食、葷食、油炸食物,而不喜歡吃蔬菜水果時,容易造成纖維素不足,從而導致腸道蠕動變慢產生便秘的問題,如果便秘時間過長,又會進一步產生有害毒素,進而出現口臭。因此,當孩子出現便秘、口臭等問題時,應該注意多給孩子吃些蔬菜和水果。


4.情緒變化大

寶寶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提示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質,應多給寶寶吃一點水產品、肉類、乳製品、畜禽血、蛋黃等高鐵、高蛋白質的食品。

寶寶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此時補充一些豆類、動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大有益處。

寶寶情緒多變,愛發脾氣則與吃甜食過多有關,醫學上稱為“嗜糖性精神煩躁症”。除了減少甜食外,多安排點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寶寶固執、膽小怕事,多因維生素A、B、C及鈣質攝取不足所致,所以應多吃一些動物肝、魚、蝦、奶類、蔬菜、水果等食物。

5.過度肥胖

一般來說,肥胖多是由於營養過剩而引起的。但是也有一些肥胖兒挑食、偏食,造成體內微量元素攝入不足,而導致體內脂肪不能正常代謝為熱量散失,只得積存于腹部與皮下,造成體態臃腫,體重超標。父母在給肥胖兒調理膳食的時候,需注意避免讓寶寶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適當增加寶寶食物的品種,做到粗糧、細糧、葷素的合理搭配。另外,別忘記提醒寶寶多做運動哦。

怎樣預防兒童營養不良?

1.要加強圍產期和新生兒期的保健,預防疾病,指導護理,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2.合理餵養,提倡和鼓勵母乳餵養。如果母乳不足,應補充乳製品和蛋白類食品,如牛奶、羊奶、豆漿、蛋黃等。如母乳缺乏,則應選恰當的代乳品,合理餵養。

3.要按時進行各種預防注射,以增強幼兒抵抗能力,預防疾病。嬰幼兒患病時,應做到及早診療,以減少機體營養之消耗。

4.孩子生活要有規律。如保證充足睡眠,合理調配飲食,定時餵養,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減少疾病。

如果發現孩子有營養不均衡的症狀,應注意觀察孩子的飲食結構,及時作出調整。想要寶寶營養均衡,一定要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而培養好的飲食習慣,應該從添加輔食開始,家長應根據寶寶的月齡,儘量讓寶寶嘗試各種各樣的食物。

一般來說,肥胖多是由於營養過剩而引起的。但是也有一些肥胖兒挑食、偏食,造成體內微量元素攝入不足,而導致體內脂肪不能正常代謝為熱量散失,只得積存于腹部與皮下,造成體態臃腫,體重超標。父母在給肥胖兒調理膳食的時候,需注意避免讓寶寶食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適當增加寶寶食物的品種,做到粗糧、細糧、葷素的合理搭配。另外,別忘記提醒寶寶多做運動哦。

怎樣預防兒童營養不良?

1.要加強圍產期和新生兒期的保健,預防疾病,指導護理,宣傳科學育兒知識。

2.合理餵養,提倡和鼓勵母乳餵養。如果母乳不足,應補充乳製品和蛋白類食品,如牛奶、羊奶、豆漿、蛋黃等。如母乳缺乏,則應選恰當的代乳品,合理餵養。

3.要按時進行各種預防注射,以增強幼兒抵抗能力,預防疾病。嬰幼兒患病時,應做到及早診療,以減少機體營養之消耗。

4.孩子生活要有規律。如保證充足睡眠,合理調配飲食,定時餵養,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減少疾病。

如果發現孩子有營養不均衡的症狀,應注意觀察孩子的飲食結構,及時作出調整。想要寶寶營養均衡,一定要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而培養好的飲食習慣,應該從添加輔食開始,家長應根據寶寶的月齡,儘量讓寶寶嘗試各種各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