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原是宰相之後?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作為劉邦的重要謀臣,張良在中國歷史上對大漢王朝的建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劉邦對張良評價為“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從中可看出張良的智謀過人、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謀聖張良

作為劉邦的重要謀臣,張良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這樣的一個西漢忠臣你可知道他也是宰相之後,而且姓名本不叫張良?

下良鎮子房溝,是西漢謀臣張良的故居。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任過五代韓王之相。

張良是戰國時期韓國宰相姬平的次子,原名叫姬森。那他為什麼又叫張良呢?

戰國七雄

秦始皇併吞六國,韓國被滅。姬森的父親為國殉身時,姬森年已十六,和哥哥姬浩決心為韓國報仇。

正準備招兵買馬反叛秦王朝,不料兄長死于瘟疫,姬森安葬哥哥後,攜帶一些細軟,到河北一帶招募武藝高強的人。在燕趙舊地,姬森招到一位力士,此人姓張,善使重錘。姬森便鑄造了一柄120 斤重的大錘,送給這位張姓勇士。當時恰巧秦始皇巡遊路經博浪沙(河南省原陽縣)時,二人跟蹤到此地並隱藏了起來。秦王駕車走了過來,那張力士便將大錘擲了過去,不料秦王馬快,
飛錘正好砸毀副車。秦王大驚,命手下軍士捉拿刺客。張力士當場被捉。姬森只好含恨逃匿。秦王命宰相李斯酷刑審問張力士,張力士不僅不講主謀,還破口大駡。秦王大怒,命令將張力士千刀萬剮。張力士寧死不屈,大喊:“吾死何惜?只是辜負了忠良後代姬森的一片忠心!”說畢一頭撞死在石柱上。

秦始皇

李斯向秦王稟奏了張力士臨死所講之言,秦王便命人畫姬森圖像張貼告示,到處捉拿。姬森聽此消息,買匹快馬,連夜逃回故里,轉告家人改姓為張,一為躲藏殺身之禍,二為紀念張力士,爾後逃下邳(江蘇邳縣東)躲了起來。從此,姬森便改名張良,後來跟隨劉邦謀取天下,成為西漢重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