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飲食健康」幹棗和鮮棗的營養各有千秋,看你適合哪種?

棗是秋季應季水果,而且營養豐富,在人們心中是秋季進補佳品。

現有研究發現,全世界約有棗屬植物170種,12個變種,其中我國有棗屬植物14種,9個變種,我國比較有名的有雞蛋棗、金絲小棗、大荔棗、郎家園棗、壺瓶棗、晉棗等品種。中醫著作上記載,紅棗性溫,久食有補氣養血、益脾胃、通九竅、和百藥、潤膚養顏、強志延年、養生保健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藥食同源佳品。

沒有成熟的棗的顏色是青綠色,成熟後呈紅色,後變紅紫色,不僅味道甘美,

而且營養豐富。中國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對我國多省產的13種棗進行了成分測定,結果發現:

1.鮮棗的維C含量比干棗更為豐富,並且營養更容易為人體所吸收。洗淨後可直接食用。但也要注意,傳統醫學認為,鮮棗性涼,多吃容易損傷脾胃,而且生吃時棗皮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

一天食用不應超過20顆。

2. 幹棗在晾曬的過程中維生素有所損失,但其中鐵含量增加,而且更易於吸收。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熟、熬湯或與米飯一起蒸煮。由於幹棗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吃多了也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脹氣,

每天食用5~8顆較為合適,不宜超過50克。